第四章 國恥昭昭
字數:3547 加入書籤
西元一九三四年六月一日,永安二年六月一日,國際兒童節尚未設立,經過大明女皇朱清清這根“攪屎棍”地摻和,以及石原莞爾的附和,明日談判取得重大突破,不到十天就簽署了停火協議草案,隨即又簽署諸多補充條款,裝訂起來就是一份完整的《明日停火協議》;由於日本沒有戰敗投降,自然不可能簽署帶有屈辱性質的和約,隻能以停火協議作為遮羞布。
主要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關於領土:日本承諾將東北三省還給明帝國,但二十年經濟權歸於日本,至一九五四年六月一日歸還,同時對於偽滿洲國的合法性不予承認,並允諾朝鮮半島和衝繩群島的民眾舉行獨立公投;第二部分關於“戰爭賠款”,由於明日兩國私底下的秘密協議,這所謂的戰爭賠款數目就少得可憐了,在這裏不提具體數字;第三部分就是結盟事宜了,大部分都在補充條款裏,而且沒有公開。
停火協議簽署那一天,石原莞爾匆匆啟程回國,順便帶上山本五十六,他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將小林躋造攆回家吃老米,讓山本五十六坐上了聯合艦隊總司令的寶座,並越級晉銜海軍大將;說起來也可笑,他自己還隻是陸軍中將,反過來卻能給別人晉銜大將……
不過,日本國內上至天皇裕仁,下至普通民眾,都對石原莞爾的談判結果很不滿意,由此引發了一bobo抗議風潮,指名道姓地罵他“國賊”。石原莞爾不以為意,一邊繼續安排明日結盟的事宜,一邊暗中控製軍隊,並開始培植親信,準備控製全國。
六月中旬,明軍撤掉包圍圈,一百多萬軍順利退到沈陽休整,由於明日兩國不再處於戰爭狀態,而且東北即將交還給明國,新任侵華日軍總司令宇垣一成無力回天,一邊開始準備交付事宜,不過他倒是很陰險,沒有等待大明正規軍來交接東三省,而是將很多座城市都交給了遊擊隊,就看看大明官方日後怎麽和這些遊擊隊談判了。東南方麵,日軍主動退出南京,六十多萬日軍聚集在浙江境內,不過沒有放下武器,白崇禧帶著軍隊在趕到杭州——杭州是原本東南戰線司令部所在地,宇垣一成就在杭州,寺內壽一死後,他兼任侵華日軍總司令,杭州自然又有了侵華日軍司令部的“兼職”。
在日本國內地一再催促下,宇垣一成迫於壓力,不得不命令浙江日軍和沈陽日軍全部放下武器,至此,大明境內兩百多萬日軍從隨時可能暴起傷人的豺狼變成了手無寸鐵的綿羊。為了防止意外變故,朱清清和石原莞爾溝通後,將這些人好吃好喝的招待了十幾天,最後分批登上聯合艦隊的運兵船,一股腦遣送回國。
戰爭結束了,但危機並沒有解除。
七月一日,朱清清出席烈士追悼會,親書匾額“國恥昭昭”,告誡後人勿忘國恥。在追悼會上,她聽取了戰爭總結,在這場長達二十一個月的戰爭中,大明為了捍衛國家領土和主權完整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據不完全統計,正規部隊損失六十多萬,大部分在京津大會戰中陣亡,終身殘疾者更是難以計數,遊擊隊傷亡超過上百萬,平民傷亡也有二十萬,可謂遍地瘡痍。
陸軍上將劉誠誌、海軍上將薩鎮冰、空軍中將王琛、陸軍少將朱培德、陸軍少將衛立煌、陸軍少將戴安瀾、陸軍少將、陸軍少將陶愛虎、陸軍少將杜冰等等這些在或明或暗戰場上做出巨大貢獻的高級將領基本列席在座,除此之外,還有德國陸軍元帥馬肯森、明德聯絡大使史陶芬伯格、法國記者克拉拉、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以及很多國家的代表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了追悼會。
追悼會最後,朱清清宣布了一長串追晉嘉獎名單,表示大明政府將不遺餘力地恢複國家經濟,撫平戰爭創傷,設立殘疾軍人基金會,為退伍的殘疾軍人介紹工作,如果沒有工作就按月發放救濟金,他們為國家付出了全部,國家不能忘了他們,人民也不能忘了他們;然後是對那些陣亡軍人,不論是正規軍官兵,還是遊擊隊官兵,核實後向家屬發放撫恤金,雖然大明政府目前拿不出那麽多錢,但絕不會賴成死賬。
緊接著是追晉薑玉貞、陳紹寬、饒國華、王庚、張自忠為帝國元帥,入主大明昭烈祠,頒布“天字第一號”哀榮狀,同時由教育部編撰五位元帥的事跡進入曆史教科書,讓後人永遠銘記。
最後的最後,朱清清即興發表一次簡短地演講——
“戰爭結束了,炎黃子孫打了整整一年,為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者的侵略,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奮起反抗,最終保證了國家主權的完整,並收複了東北三省,這是人民的勝利,曆史永遠是屬於人民的。
“感謝那些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不畏生死、勇敢走上第一線浴血奮戰的勇士,你們是中華民族永遠的驕傲,安息吧,看著你們熱愛的同胞走向美好的未來;安息吧,待到你們魂歸故裏,我去為你們上一柱香。”
中南海北京廳,一大幫子浩浩蕩蕩地走進來,朱清清在前,每個人都很高興,戰爭終於結束了,雖然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但已經有了一個最好的開始。朱清清回身坐下,一擺手道:“大家都坐吧。”
嘩啦啦,一群人坐下了。
朱清清欣然道:“大家的狀態不錯,嗯,杜部長,你來宣讀聖旨吧,這或許是我在帝國的‘緊急時刻’下得最後一道有效力的聖旨了。”她倒是腦子清醒,戰爭已經結束,無論於情於理,緊急時刻都該結束了。當然,內閣政府現在屬於“敵對陣營”,連國會兩院的大部分議員現在也在成都沒有自由,到底什麽時候結束緊急時刻,使國家重歸軌道,還要取決於女皇帝的意願。
國安部長杜冰站起來,衝眾人一一點頭,開始宣讀聖旨:“廢除四大戰區,全國在和平時期劃為七大軍區,戰爭時期戰爭地區自動轉為戰區,七大軍區分別是:東北軍區、華北軍區、華南軍區、華東軍區、華中軍區、西南軍區、西北軍區。”顯然,戰區司令手握大權,軍區司令則差得多了,朱清清雖然比較天真,卻也知道軍隊是把雙刃劍,將戰區轉軍區,限製軍方勢力過於龐大,省得軍人幹政,這算是一種製衡之術吧。
“鑒於特殊時期已過,戰時設置的準將軍銜和大將軍銜取消,保留大士軍銜,齊銳中將任西北軍區司令,何泰安中將任華東軍區司令,白崇禧中將任西南軍區司令,陸軍少將朱培德晉銜中將,任華北軍區司令,陸軍少將衛立煌晉銜中將,任東北軍區司令,陸軍少將戴安瀾晉銜中將,任華南軍區司令,陸軍少將崔世安晉銜中將,任華中軍區司令。”這個崔世安原本是第三十五集團軍司令,一直在東南戰線作戰,立下赫赫戰功。
“海軍上將薩鎮冰重任國防部長,陸軍上將劉誠誌任三軍總參謀長,並兼任陸軍參謀長,最高統帥部取消,國家恢複和平狀態,但鑒於情況特殊,仍然適用於憲法中規定的‘緊急時刻’。”在座的人都清楚,“情況特殊”指的就是內閣政府和帝國政府決裂,而國會兩院絕大多數議員都被困在成都,從這一個方麵看,的確需要延續“緊急時刻”。
然後是對王琛、陶愛虎、杜冰三人的嘉獎,由於實在不好安排,更多的是口頭獎勵,實際好處卻不多。王琛麵臨的是重建空軍,但大明空軍十去七八,想重建還不知道猴年馬月,當真是任重而道遠;陶愛虎和杜冰的任務也不輕鬆,後者要重組國內的情報網絡,大規模清洗內閣政府曾經安插的眼線,前者的任務輕了不少,仗是在國內打的,情報總局管的是國外,所以損失不大,頂多是在日本的情報網絡受到全麵打擊。
“諸位,你們是大明全新的血液,拜托諸位用手中的劍能保衛這個國家,保佑你我共同的家園。”(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