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琉球獨立

字數:3393   加入書籤

A+A-


    八國聯軍侵蘇戰爭開始後,出兵最多的日本一邊將士兵送上運兵船北上參戰,從堪察加半島登陸,進攻半島核心城市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而南庫頁島的日本駐軍越過分界線,向北庫頁島進軍,進攻迅速而猛烈。與此同時,日本聯合艦隊從東京灣出發,決定從九州島和四國島繞道趕往外東北,他們的目標是將士兵送上吉林的土地,然後北上攻打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

    不過,這一條路必須要經過衝繩群島,如果願意的話,還可以經過濟州島、對馬島等一係列朝鮮海域的群島,濟州島本是朝鮮領土,島上定居的大多數是朝鮮人,而對馬島則是日本固有領土。說起來,日本島嶼太多了,有的非常靠近台灣島,有的則非常靠近朝鮮半島,有的則在太平洋之上,和他國領土糾纏在一起不好認,前世韓國和日本有關於獨島(日本稱竹島,由韓國實際控製)的領土糾紛,估計就是因此引起的(玩笑話)。

    聯合艦隊開進衝繩群島海域,本來堅決擁護宇垣門閥的衝繩地方政府慌了,宇垣門閥根本沒有控製聯合艦隊,原本的聯合艦隊司令小林躋造大將在石原莞爾掌權後,不幸地滾回家吃老米了,導致宇垣一成手中連一艘潛艇都沒有。所以,衝繩群島屁大點地方,又沒有多少駐軍,聯合艦隊想打下來易如反掌。

    一看到為首的航空母艦“赤城號”旗杆上飄揚著大日本帝國的膏藥旗,衝繩地方政府經過開會討論,做出了一個痛苦地決定:投降!

    於是他們就投降了,可惜他們被登島的皇軍控製住之後,以“叛國罪”的名義被就地處決。

    那一天,夕陽殘照,映照得整個衝繩海域的海水如血一般豔紅——那一天,死了兩百三十七個人。

    隨後,原南海艦隊司令蘇宗祥少將率領第五潛艇部隊從東海直抵衝繩群島,和聯合艦隊三巨頭之一的井上成美中將會談,再度重申了恢複琉球王國獨立地位的主旨。隨後,日方向明方移交衝繩群島主權,按照明內閣的指示,在蘇宗祥的主持下,衝繩群島關於是獨立還是並入大明版圖舉行公投。島上有二十多萬琉球原住民,琉球並入日本半個世紀,日本政府向其移民十餘萬。不像後世衝繩群島一百多萬日本人那麽嚇人——如果真有一百多萬日本人,衝繩就還是乖乖還給日本吧。

    由於有三十萬人口,蘇宗祥以十比一的比例發下去三萬張選票,大部分發給了琉球人,經過十來天的統計,最終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獨立公投。隨後,又是在蘇宗祥的主持下,琉球人開始了自己的建國曆程,由於琉球王室血脈早就斷絕了,最後並沒有恢複王國政體,而是建立琉球共和國,蘇宗祥拿出早就擬好的結盟條約,明琉簽訂攻守同盟,新生的琉球成為了明帝國的第五個平等盟國,琉球人也為自己找了一座大靠山。

    琉球獨立了,第一島鏈總算又橫亙在大明帝國和大日本帝國之間,唯一的變故就是有一個雙方都不能控製的勢力控製著更加重要的台灣寶島。

    琉球獨立公投開始的時候,聯合艦隊已經打下了濟州島,並向明方移交控製權,最後又緊急北上,終於在東朝鮮海域選擇了圖們江的地段登陸,圖們江還屬於宇垣門閥的日軍控製,不過畢竟是一脈相承,雙方都是日本人,在象征性地爭奪後,日本皇軍奪取了一段圖們江流域,並從此進入吉林省的琿春市。因為八國幹蘇形成的暫時同盟關係,明帝國向日本開放了吉林省的部分領土,允許日軍通行。

    與此同時,一支聯合艦隊分艦隊從北海道的函館出發,由於庫頁島的爭奪戰已經開始,他們將從海上助陣,蘇聯遠東的軍事力量極度虛弱,所以奪取庫頁島全境對於日本來說並不困難。日軍的目標主要瞄在了堪察加半島,日本政府向堪察加半島輸送了十萬兵力,而蘇軍在堪察加半島的兵力甚至還沒有一萬人,且裝備落後,和裝備精良的小鬼子打,肯定討不了好。

    東亞的一切進展都非常順利,明軍五千人主要在黑龍江流域一帶活動,也就是在猶太自治州境內打一打,想繼續打必須增兵,那卻是明國辦不到的。而四十萬德國誌願軍打得更加順利,阿列克謝耶維奇和羅科索夫斯基投降,連帶著好不容易派往遠東的二十萬蘇聯紅軍也跟著折戟沉沙,整個西伯利亞都沒有多少蘇軍防守,許多城市連駐軍都是零,僅有一部分治安部隊,德軍打得那叫一個輕鬆,雖然天氣越來越嚴寒讓他們非常不適應,也有一部分非戰鬥減員,但還是一路凱歌。

    德軍沒有分散兵力,他們唯一要做的就是在打下一座城市後通知後方一直作為戰場觀察員的少量明軍,讓他們接收城市,反正他們管打不管理。明軍和德軍都落了一個輕鬆,估計照這個形勢下去,想打下整個西伯利亞也隻是時間問題,但誰都知道,這隻是一次幹涉行動,明帝國最大的野心就是收複兩百年前以及近代以來被割讓出去的領土,這是帝國高層的期盼。

    除了東方戰事進展順利之外,西方就有些不如人意了,由於德國已經有了誌願軍在遠東參戰,所以希特勒沒有再派遣軍隊。剩下的英法美意西組成五國聯軍,從德國境內穿過波蘭,直插白俄羅斯。五國聯軍遇到了激烈抵抗,畢竟歐洲部分集中居住了蘇聯的主要人口,蘇聯的大部分國力就是由歐洲提供的。

    雖然二戰還沒有開始,但全世界已經有了亂象。

    此時,出國訪問的大明代表團到達智利,智利出名的是海軍,而在海軍方麵,大明三大艦隊覆滅,等於落後世界一大步。朱清嚴沒有抱希望與智利結盟,但還是在和智利總統會晤時隱隱約約地暗示了一下,智利總統想了想,他也知道八國幹蘇的軍事行動大明就有一份參與,現在全世界蘇聯因為內部問題風雨飄搖,美國蒸蒸日上,英法列強日漸衰落,而明國在和日本打了一場曠世大戰後,已經浴火重生。

    最後,智利總統還是沒有正麵回應大明至尊的話,朱清嚴沒有希望,自然不是很失望。

    南美第二站是阿根廷,相較起來,阿根廷人對於大明代表團非常熱情,阿根廷總統親自到機場接機,和朱清嚴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玫瑰宮舉行會談。談話很順利,雙方簽訂了不完全結盟事宜,即隻進行軍事方麵的結盟,不涉及其它方麵,如果想進一步發展關係,還得奠定一定的信任基礎,目前明阿兩國還不具備這種基礎。

    當大明代表團開始第三站旅程,即抵達“足球王國”巴西首都裏約熱內盧之後,八國幹蘇行動的西方戰場仍舊僵持著,東方戰場卻一直呈現一邊倒地態勢。

    短短一個月,庫頁島全境和堪察加半島全境被日軍占領,在外東北一線,日軍集中四個師團,共計十萬大軍攻打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在要塞內駐守的蘇軍不到五千人,但憑借要塞防禦,硬是和日軍打了個難解難分,一個月來始終沒有分出勝負。

    要塞攻防戰一直進行到十一月下旬,天氣轉冷,尤其是外東北那種鬼天氣下,滴水成冰。

    日軍終於攻克符拉迪沃斯托克要塞,但付出了傷亡兩萬餘人的慘重代價,蘇軍幸存的也不到五百人,在極度絕望之下,向日軍繳械投降。

    外東北最堅固的要塞陷落了,蘇聯遠東已是囊中之物。(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