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封後(上)

字數:7703   加入書籤

A+A-




    第十卷--共擁天下

    【第九十三章 封後(上)】

    數十萬的常山將士,在張天陽和馬文源的帶領下,已然攻至了信都城下。

    數丈高的城樓之上,漢軍們堅守陣地,不肯出城迎戰。無奈之下,天陽隻好令將士們準備雲梯,爬上城樓。

    攻城戰是對攻守雙方決心和意誌的考驗,爬在雲梯之上,就算是身經百戰的精兵,也可能被城牆上飛來的弓箭瞬間射殺。

    然而信都城的漢軍仍是頑固得很,明明大勢已去,卻還在拚死反抗著。城牆上的弓箭手都蓄勢待發,而後猛地張弓,將即將登上城樓的常山將士們亂箭射下。

    見將士們死傷不斷,大將軍馬文源心急如焚,他焦急地說:“常山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若是等漢軍的援兵一到,隻怕會前功盡棄!”

    可眼下隻有登上城樓才能有辦法攻占信都,天陽也是苦惱至極,幹脆一鼓作氣對信都城展開了激烈的攻城戰。他親自帶領將士們張弓射箭,提盾而上,狠狠打擊了城牆上的漢軍。

    戰鬥打得激烈的時候,城上的弓箭已經密如細雨,漢軍被打死打傷的很多。趁此機會,天陽指揮將士們鑿城而入,發動猛烈的進攻,把漢軍殺得連連敗逃。

    就在此時,漢軍中一個將領突然策馬衝出了城門,想要與常山王決一死戰!

    雖然不知他是何人物,可膽敢在此時單獨出城迎戰,不做縮頭烏龜,張天陽能夠看出他是一個英勇無畏之人!

    可是這裏是戰場!即便英雄之間再惺惺相惜,天陽和他也隻能敵對!

    既然敵方的將軍已經單獨出來對戰了,天陽覺得自己也不該再乘人之危,繼續圍攻。隻見他輕輕拍了拍馬兒,駕著一匹黑色的駿馬,手持長劍,朝著敵將衝去。

    二人交戰之際,在沙場上往來縱躍,廝殺正酣,刀劍相擊之聲不絕於耳。敵將的武功遠不及張天陽,幾回合之後,便顯出弱勢來,不得不退卻。

    然而這時,城樓上忽有利箭不斷射下來,天陽雖然憑借輕功身形靈巧的躲過了襲擊,卻和那位敵將一直僵持不下。

    “天陽!試試這把弓箭!”

    熟悉的聲音從他身後響起,待天陽回頭一看,隻見雪尋騎著馬兒飛奔而來!而與她一同前來的還有易凡。

    易凡見張天陽回頭,用力地將手中的黃金弓箭扔給了他!

    隻見天陽身形鬥轉,順勢輕功騰起,一把握住了黃金弓箭!續而將箭拉在弦上,瞬間迸發!

    對麵的敵將根本沒有閃躲的時間,就已被利箭射穿了心窩。漢軍失去了主將,沒人指揮,立刻陷入了混亂。

    敵兵們見將軍已死,心中都氣憤不已!部分的漢軍打開城門衝了出來,天陽帶著常山將士們趁機再次發動猛烈進攻,將漢軍殺得大敗!

    看見漢軍衝出,易凡也拔刀上陣。她緊緊跟在天陽身邊,和他一同殺敵。

    信都之戰,以常山軍大勝,漢軍慘敗而告終。隨後,張天陽、易凡和馬文源三人使出輕功,踩著雲梯輕鬆地登上了城樓。

    常山將士們將漢軍全部製伏以後,那些漢軍見主將都已經戰死,大勢已去,一時間都慌了神,於是便紛紛投降了常山王。

    ……

    下了城樓,張天陽親自前去打開了城門,門開一瞬,他一眼便見到了自己心愛的人兒。

    “尋兒……”他輕輕喚著她的名字,目光柔情似水。

    雪尋瑩白似雪的臉頰上泛起淡淡紅暈,她莞爾一笑,朝著天陽快速跑去,兀的投入他溫暖的懷抱中。

    易凡就站在他們的身後,她怔怔地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心中多少有些吃醋,可還是為他們二人的重逢感到開心。

    “天陽,我們贏了……我們真的贏了!”雪尋在他懷裏歡呼雀躍著,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

    天陽將雪尋攔腰抱起,開心地轉了一圈兒,才小心翼翼地把她放下來,“尋兒,我曾許諾過的,我定會為你贏來這天下!”

    就在此時,天陽突然想起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故意皺眉,道:“對了,你不是應該在常山休養身子嗎?怎麽突然跑到信都來了?”

    “尋兒曾見過你射傷秦皇時的威力,可謂箭術無雙,便覺得這黃金弓很適合你。”

    雪尋俏皮地吐了吐舌頭,拉著天陽的衣袍繼續說道:“所以尋兒就在常山最有名的鐵匠那裏,為你專門精造了這把弓箭,可以百步穿楊!這次專程前往信都為夫君送來呢!”

    天陽溫柔一笑,抬手寵溺地刮了刮她的鼻梁,“你倒是很會解釋!”

    雪尋嫣然一笑,又將頭重新埋入天陽的懷中,隻覺得有他在身邊,便幸福無比。

    ……

    走進信都城內,看見的是一片繁華、熱鬧的景象。門庭若市,車水馬龍,一切似乎和原來並無兩樣。

    變化最大的,應屬趙宮,這裏早已滿目瘡痍。昔日富麗堂皇的趙國王宮,都在那一場大火中毀於一旦。

    看著大殿的殘垣斷臂,雪尋的鼻子一酸,兩行淚水絮絮而下。這裏就是趙王和王後當日自盡的地方,一來到議事殿,雪尋難免會想起昔日那些悲壯的情景。

    身旁的天陽急忙摟住雪尋顫抖的身軀,“走吧,我們去別處看看。”

    雪尋不願天陽擔心,便點點頭,抹去淚水,同他一起走著。

    到了曾經居住過的縈夢居,那裏也是一片廢墟,除了有大火灼燒留下的痕跡,別的都不複存在。

    “父王、母妃、柯啟哥哥、敏姐姐,尋兒回來了……”雪尋望著滿地的灰燼,淚水早已布滿了她的臉頰。

    雪尋當然知道,她口中的那些親人再也不能聽見自己的話語。其實他們也不是不相見,隻是參商永隔,不能再見罷了!

    天陽最怕看到雪尋落淚,連忙安撫她,道:“尋兒別哭了,既然已經奪回了信都,我定會幫你重建趙宮的!”

    本以為雪尋聽了會開心一些,沒想到她卻搖搖頭,斷然拒絕道:“謝謝夫君的體恤,隻是眼下我們還擔負著興國安邦的重任,不必如此勞民傷財……”

    天陽聽了,隻覺得既欣慰又心疼,“我以為你最期待的,便是看到昔日輝煌的趙國王宮,沒想到我的尋兒,這般為百姓著想!”

    雪尋怔怔地看著眼前的一片廢墟,眼眸中滿是哀傷,“即便我們真的重建了趙宮,可曆史也不會改變,一切都不會重來。現在這樣的趙宮,反而可以警醒著世人,戰爭所帶來的殘酷!”

    言剛畢,雪尋突然睜大了瞳孔,似是想起了什麽,轉身朝著另一個方向跑去。

    穿過一條漫長的石子路,雪尋快步來到母妃生前的宮殿。

    嘉夫人的寢宮地處偏僻,按理來說應是保存最完整的。到了那兒,果然如同雪尋所想的那樣,沒有受到大火的影響。

    隻見院中佳木蘢蔥,梨花搖曳枝頭,繡闥雕甍的宮殿仍有著昔日的輝煌,雪尋已經心滿意足了。

    許久不曾來到母妃的寢宮,雪尋四處張望著,漫步朝著院外走去。

    來到一口水井邊,雪尋漸漸停下了腳步。她看到井邊立著一個高大的男子,一動不動地盯著身前的一塊墓碑。

    “馬將軍?”雪尋不太確定是他,所以試探性的問道。

    男子聽見雪尋的聲音回過頭來,那人正是馬文源,行了一禮道:“參見尋王妃!”

    雪尋擺了擺手,道:“這裏沒有外人,不必如此多禮,想不到偌大的趙宮中,隻有這裏依然如故。”

    說完,她的目光再次落到馬文源身前的墓碑上,心中一滯,“難道這個是……”

    馬文源稍稍低下頭,望著墓碑忽的一笑,然而神色卻十分淒艾:“我不是一個好丈夫,她走的那一刻,我都沒能陪在她的身邊!她定是會恨我的罷……”

    再走近一看,隻見那墓碑上刻著幾個字——愛妻玉敏之墓。

    雪尋鼻子一酸,落下淚來,當日敏公主在井底的密道中,為了掩護王室眾人,不惜自己斷後,放下了千金重石。這一幕深深的烙印在雪尋的心中,成為她一生的痛楚。

    見馬文源很是傷心,雪尋連忙說道:“你們夫妻伉儷情深,姐姐又怎會恨你呢?我想,那些逝去的親人,定會在天上看著我們的罷,希望我們更加堅強的活下去!”

    說罷,雪尋抬頭望著天空,似是在期待什麽,馬文源也隨著她抬頭望去,從不願意展現出脆弱一麵的他,竟也在此刻潸然淚下,將情緒盡情地發泄出來。

    其實這些隻不過是雪尋安慰馬文源的話語罷了,她歎氣一聲,隻希望這一切可以早些結束,從此世上再無戰爭,百姓都能過上和平的日子。

    畢竟這世間的生死離別,是許多人都無法忘懷,且最令人心痛的事情罷!

    ……

    昔日信都的趙國王宮已被毀壞,不適宜再作為新的都城。

    經過一番權衡之後,常山王張天陽將所有的文武百官及三軍將士都聚集在一起,還任由百姓們前來圍觀,據說是要宣布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金色夕暉的映照下,天陽站在高台之上,一襲明黃錦衣顯得格外耀眼尊貴,眉宇間是一片寧靜如初的光華流轉,看向眾人的目光凜冽,表情肅然。

    “諸位愛卿、將士們,趙國的百姓們!此番本王能一舉奪回趙國舊都,實乃我趙國之幸事!眾位之功勞!我等自應遵循天命,興國安邦,還天下一個太平盛世!”

    “好!”“好!”高台下的眾人皆異口同聲地喊著。

    “我張天陽,從今日起自立為趙王!自此重建趙國!遷都於常山!”

    “天佑趙王!興我趙國!”“天佑趙王!興我趙國!”

    在昔日的趙國,百姓們都知道常山王勵精求治,勤政愛民,在他的庇護下,常山成為了亂世之中的一片淨土。此次常山王能重建趙國,百姓們自然欣喜無比。

    一旁的雪尋也充滿柔情地看著他,嘴角微微上揚,如同清麗的蓮花初為綻放,這一刻她的確期待了許久,為此在亂世之中受盡了磨難,如今終於能夠成真了!

    雪尋在心裏暗暗道:“父王,您看見了嗎?尋兒和天陽重建趙國了!想必您的在天之靈,應該也會欣慰的罷?……”

    說完,雪尋抬頭望向那一片亙古不變的湛藍色天空,仿佛又回到了趙宮中那些開心的時光。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一個國家的興衰更替隻是曆史發展的必然過程,個人的恩怨情仇在百姓福祉之下,早已變得微不足道。

    天陽肅若寒星,將目光投向高台下的眾位大臣,“能夠重建趙國,必然少不了諸位的功勞!經本王幾番考慮後決定,立馬文源為護國大將軍,留守信都;立百裏綏為振國將軍,鎮守常山;王睿則立為輔政丞相,趙阿極為禦史大夫!其餘人等,皆有封賞!”

    凡是受了封賞的大臣都跪伏於地,紛紛答謝趙王。

    趙阿極萬萬沒有想到,趙王不但沒有因為上次尋王妃之事問罪,反而還嘉獎了他!能有如此氣度,且擅用人才,不愧能成為一國之君王!

    最後,張天陽的目光掃及過眾人,便深情地望向身側的雪尋,微微一笑,道:“本王遙感後宮無主,今日,便封趙國尋公主——趙雪尋,為我趙國王後!”

    天陽的話音剛落,老百姓便歡呼雀躍,紛紛表示讚同。因為百姓們不會忘記,在趙國爆發瘟疫的時候,是尋公主親自在民間發放藥材,甚至遠赴秦國,求得藥方救下了他們!

    可大臣們卻是不太願意的,在他們看來,趙雪尋不過是個紅顏禍水,倚仗自己趙國二公主的身份和傾國傾城的容貌,才幸得趙王的青睞。他們豈能容忍一個無關朝政的女子,做到這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趙王,臣等認為這次能夠奪回信都,易王妃出了大功勞,就算要立王後,也應當是立易王妃!還請趙王三思!”

    諸位大臣皆點頭稱是,趙王向來善於納諫,非感情用事之人,希望這次他也能處事得當,立功勞不菲的易王妃為王後。

    易凡低下了頭,其實她早已明白自己並無可能,因為張天陽的心中,至始至終都隻鍾情於一個女子,王後之位也早已許給那一人。

    雖然大臣們仍然是一齊反駁,可這次天陽並未動怒,他帶著滿臉笑意地看著雪尋,眸光充滿了溫柔,“易王妃是本王最為信任的女官,然而本王的心中隻牽掛於後宮中的一人,趙國的王後——非趙雪尋莫屬!”

    此刻她同他四目相對,含情脈脈,勝過千言萬語。雪尋終是沒能忍住,鼻子一酸,淚水從清澈的眸子中溢出,可這次卻是幸福的淚水。

    眾臣聽聞趙王這般決絕,也不好開口再勸,況且這尋王妃畢竟為趙王誕下了一個小王子,如今儼然已成為了太子!

    人群中另一側的易凡竟然笑了出來,其實她早就知道會是如此的結果。他這一生心裏都隻會有趙雪尋一人,而自己隻不過是他最信任的女官罷了。

    從前易凡也是一時糊塗,若沒有做他的王妃,現在她一定是趙國的掌印女官,風光無限吧?

    思至此,易凡垂下眼眸,白皙的臉頰上劃過兩道淚水,若是當初選擇的是公子陳餘,她必定會是他的唯一。

    隻可惜,這一切早已經無法重來,也不可能會重來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