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回家
字數:3994 加入書籤
上一世她沒有和黃仁孝議過親事,可是她知道後來嫁給黃仁孝的是涼州侯家嫡出的四小姐。
這個四小姐自幼喜歡詩書,議親的時候旁的勳貴小姐都往同是勳貴的人家嫁,偏偏她卻要尋那讀書的士子。而黃仁孝正如珍珠所形容的,不僅才華橫溢,長得也十分體麵。
這衛四小姐當年哭著喊著要嫁這位黃才子,也算是頗經曆了一番周折才做成了這樁婚事。
可成親之後,才知道這黃才子是何其的虛偽自私。
如果說張靜安嫁給袁恭是受盡了袁恭的冷遇的話,那衛四小姐的經曆就更不堪回首了。
衛四小姐夢想著嫁給了一位溫柔才子,可沒想到嫁給的主要是一個青年守寡的婆婆,和四個為了供養弟弟要麽沒嫁出去,要麽在婆家吃盡了苦頭的姐姐。總而言之一句總結,就是她們當年吃了多少苦,才將黃仁孝供養出來?衛四小姐怎麽能一進門就享受到進士男人的福氣?少不得也要好好奉養婆婆,報答幾位姑姐才對!
合理的不合理的條件一件件的提,衛四小姐做到做不到的,總就是不能讓她們滿意。在自己的老娘和四個姐姐輪番尋衛四小姐的晦氣的時候,黃仁孝總歸是一句話不說的,就是實在要他說話,也始終是站在老娘和姐姐一邊的。
不過三年時間,黃家老太太剝光了媳婦的陪嫁,竟然從老家給黃仁孝尋了個妾過來。
而黃仁孝居然也欣然笑納了。
到了這個時候,衛四小姐才幡然醒悟,知道自己嫁了個白眼狼。
於是這就抱著孩子到順天府擊鼓求合離。
衛家原本也被這個姑娘折騰得不輕,這回總算也是解脫了。衛四小姐家的哥哥弟弟十幾個人衝到黃家將黃仁孝一陣暴打,抬了僅剩的嫁妝回去,之後的事情就是黃仁孝死活不肯合離,天天到衛家門口控訴衛家仗勢欺人。連帶他老娘和四個姐姐也不再擺書香門第的款兒,跟著在那裏哭鬧。可憐的是衛四小姐在那幾年還跟他生了個閨女,衛家人就天天拿閨女的事情扯著衛家不放。
這一鬧居然也鬧了好幾年,直到上一世張靜安死,黃家和衛家還在那裏鬧著呢。
?
張靜安重活一世求的是歲月靜好,隻求一個平安,可沒有勇氣麵對黃家這樣無恥沒有下限的人家。
她心裏明知不對,可是又不好對人講,隻能滿懷鬱悶地收拾了行裝回到了京城。
要是可能,她是壓根不會回父親的家的。
雖然她的外祖母是跟隨先皇打天下的玉太妃。
可打天下和坐天下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
早年先皇被逼起事之初,也曾兵少將寡遭遇頗為坎坷,少不了要招募各方勢力。
玉太妃就是最早響應先皇號召的“義兵”之一。所謂“義兵”,後來張靜安才知道,其實就是土匪,她外祖母就是一個女山大王。
所以先帝坐天下之後,雖然把她封到四妃之首,但是卻沒有了寵愛,與太妃沒有兒子,也沒有親生女兒,張靜安的母親,其實是他的侄女,皇帝念著舊情,給她了公主,但是這種完全沒有血緣關係的公主,地位尷尬的不可言喻。
所以,張靜安的母親,也不可能嫁到真正的世家大族,真正的世家大族,就連當今皇室都不大瞧得起,更不用說,一個草寇出身的小女孩兒,掛上皇室義女的名頭了。
她母親及笄的時候,挑選了一個新科進士,本來以為這樣能過得比較好,可實際上,夫妻感情也很淡薄,成親五年,隻生了張靜安這麽一個閨女,還熬壞了身體,張靜安才剛百日,她母親就去世了。
她父親隨即就娶了繼室,連給她母親守製都沒守滿一年。主要的原因就是,她母親進門五年未曾生育,好容易生了一個張靜安,還是個病歪歪的閨女。張家嫡支隻有他父親一根獨苗,早就在心裏不滿。就算她母親不死,大約也是忍不住要納妾進門的。無嗣的大帽子壓下來,就是公主也頂不住。更何況張靜安的母親不是正經的公主,而隻是先皇的養女。如果是尋常百姓家,養女也是閨女。可皇室不一樣,血統不能混淆,養女就是有個公主的頭銜也就是名頭好聽而已。皇帝承認,宗室也不會承認的。繼母進門還不到一年,就生下了妹妹張靜姝。說是早產,可有人私底下就說,這孩子生得飽滿,並不像早產的孩子。
可私底下議論又如何呢?公主生了孩子就血崩不止,人都死了,難道還要在意在她死之前,駙馬就跟表妹有了私情嗎?人家本來就是要納妾的,公主死的及時,倒是便宜了那位原本要委屈做妾的表妹變成了繼室堂而皇之的進門。
那個時候,玉太妃在宮裏也是風雨飄搖。奪嫡的戰火燒得人無處可逃,玉太妃根本無力為女兒或者外孫女討回什麽公道,索性收拾了女兒的嫁妝,將外孫女接到了宮裏養。
張靜安在宮裏,一住就是十三年。
她和父親原本也沒有多少情分。
最要緊的是,抬眼看看張家黑黢黢的門樓子。
張靜安就感覺一種極度不適的感覺。
上一世,袁恭帶著方瑾從西北回來。她一怒之下將方瑾和孩子一起從台階上推了下去。
方瑾重傷,孩子自然是沒有了。
在這個時候,沒有了玉太妃,沒有了皇帝,梁夫人已經給劉易生下了太子,正等著抓張靜安的把柄出氣。
她鬧了這一場,幾乎是遂了所有人的意。
袁家休妻。
她回到張家,什麽都不是的落到了繼母手裏。還不到二十歲,就抑鬱而死了。
人回到自己死過的地方總歸是不大舒服的。
可現在她真的是無處可去。
那皇宮是出來了,還能輕易回去的地方嗎?
她雖然是郡主,而且有自己的宅子,可是大周朝雖然開放,可未婚的姑娘總歸是不宜獨居的。張靜安倒是不在乎旁人怎麽看待自己,她怕的是和玉太妃一貫不和睦的廖貴妃尋她的晦氣,因此,這幾年,她求的就是一個低調,最好悄無聲息地回到張家最好。
她回京的時候,張家派了人來接。
張靜安一看就有氣。繼母居然將她娘家的兄弟給派來了。
來人一口一個外甥女兒地占她的便宜,當真是惡心得不輕,在上一世的時候,張靜安直接會說,我娘是永嘉公主,我舅舅是當今聖上,你算個什麽東西。
這一世,她隻冷淡地看了一眼來人,“有勞羅二爺了!”扶著翡翠的手就上了車。
那姓羅地跟在後頭,臉色青一陣紅一陣的,一早趕路,到了傍晚的時候才趕在封城前進了城門。
羅二爺想著直接回張家,可張靜安卻授意王大郎先去了玉太妃給她置辦的宅子,她人沒有進府,卻將這回帶回來的下人中的一部分安置在了宅子,這才掉轉車馬一路往西去了張家。
張家在月桂胡同的老宅可謂是張靜安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