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頭疼

字數:13833   加入書籤

A+A-


    穩住這幫人還真是很麻煩的事情。

    一不能讓他們出門在京裏各個衙門打著袁家的旗號亂竄。

    二不能讓他們在家裏驚擾了老太爺和老太太養病。也不能讓老太爺知道山東老家出了事。

    三還得利用這些人,穩住在山東老家的那幫子族親。

    總歸任重道遠,張靜安很是奇怪,袁恭到底哪裏來的自信,自己能將這起子人給搞定。

    張靜安就隻能耐著性子跟她們磨。就等那人命案子有個結果。

    可這幫人哪裏都是省油的燈?張靜安先是弄明白了,來的這幫人沒有一個是死了人的人家的苦主,反倒有兩個是打死了徐家人的兒子被關在牢裏等著判的。而帶頭的反而都是架秧子起哄的。

    張靜安安撫那倆個著急兒子關在牢裏的倒是容易,連安撫帶嚇唬,馬上就不鬧了,偏生那些架秧子起哄的卻沒拿到好處不肯走。

    其實這些人的想頭可是五花八門的。

    有的想在煙台做海鹽的生意,想弄鹽引子。有的兒子讀書不成,想薦到肥缺上做師爺的。有的想買地,講不下價錢,就是想借勢狐假虎威的。甚至有的就是來幫閑打秋風的。

    這幫魑魅魍魎還都是當初老太爺比較倚重的那幫子近親!真真是惡心得人不行。

    他們急著出門,哪裏是為了牢裏的子侄,都是想借機打著袁家的名頭在京裏活動的。

    張靜安本來就不是個能耐心周旋的性子,這幫親戚的吃相又實在難看。差點沒把她給氣死。

    不過是一群泥巴腿子微私小人,張靜安和他們可沒啥親近情分。他們其實就靠著袁家在山東的莊子和名聲過日子。正好現如今開國三十年,開國時候的祥和之氣呆久了,又不免生出些戾氣紛爭起來。頭一項就是土地兼並,官商勾結。有官就有錢,富的跟做官的勾結,就越富,而窮人,則越過越窮,少不了窮則生變,出事就不是小事。

    朝廷就此次河南邪教作祟一方麵大加撻伐,一方麵也做了自省。

    也就是河南教匪之亂之後,翰林院長院韋光武大人還寫了一篇著名的《士紳論》,用於教化天下。

    張靜安想了想,這就突然想到了一個主意。

    這一日袁恭終於折騰完山東老家的那件破事回到家裏,就發現家裏出奇的平靜。

    甚至於二門外頭那幫子山東親戚帶來的下人小廝,都一個個跟蔫雞似的袖手蹲在那裏,半點聲息都沒有了。

    他問元寶,這是怎麽回事。

    元寶就袖手葫蘆兒一笑,“二爺,惡人還要惡人磨,老太爺不是病了嗎?宮裏賜藥來著,您猜來的是誰?”

    袁恭給他一腳。“是誰?快說。“

    元寶就笑,“是司禮監太監胡乾的幹兒子胡貝貝。”

    胡貝貝?自從胡乾去了西北當督軍太監之後,西廠那幫人都很消停,胡貝貝更是出了名的“剛正清廉”,誰能請動這個殺神出山?

    元寶說,“可是巧極了,胡太監來的時候,突然老家來的那個四太老爺不知道失了什麽心瘋,突然就竄到老太爺院子裏去了。然後就被胡太監給看見了,當場就給押了下來,問他是幹什麽的。四老太爺一聽說胡太監的名頭,這就嚇尿了,說的什麽。就沒人聽得懂!”

    袁恭挑眉,真沒想到會是這麽一個情況。可又覺得胡貝貝心狠手辣,別鬧出什麽不好的事情來。

    元寶就繼續說,“幸虧胡太監那天心情好,也沒跟四太老爺生氣,隻說他欠教訓,應該好生讀讀書。然後啊……”元寶說得差點都笑出來。“然後二奶奶就真的找了間屋子,讓四太爺他們讀書去了……”

    張靜安的辦法就是,讓胡貝貝嚇唬那幫二貨一頓,然後找了間屋子,將這幫子叔爺哥子們都圈起來,請了國子監的一個師傅專門給他們講《士紳論》,這是前頭翰林院長韋光武的著作,皇帝禦筆親發讓天下誦讀的。

    說白了,就是讓人做人不要那麽貪,尤其是當士紳的,良善修德,造福鄉裏才是長久。修德頭一條,就是克製貪婪少鑽營。這些東西,在那些一門心思來京裏求官求錢求好處的人聽起來,不過是個屁。

    可是他們被西廠的掌刑太監給嚇壞了。再加上有袁六太爺端著身份天天督促,他們沒奈何就隻得跟三家村的小學生一樣,天天在客院裏聽先生講課,從三皇五帝,一直講到先聖祖皇帝。每日裏換一個話題,之乎者也的。也不管他們聽懂聽不懂,反正國子監的師傅裏頭多的是懷才不遇的讀書種子,安國公府願意出五兩銀子一天的教資,他們打破頭了也要搶這麽好的差事。

    總歸是拘著那些老冒們沒有時間纏老太爺。

    可這招能限製老爺們,還有不少老娘們端著親戚情分和輩分在那裏糾纏。吳氏身體不好,時常心悸氣悶,肚腹疼痛。發起病來,往往頭暈氣短,根本起不來身。而且多少太醫都看過,基本上都說的一致,就是肝腎虛虧,虛火內炎。最關鍵的就是不能煩累生氣。天天被那麽一群她根本看不上的老娘們圍著,她身體怎麽受得了?

    張靜安又從端家將李嬤嬤給請回來了。

    隻說在京裏學好了規矩。回去好教導媳婦,將來姑娘也能嫁個好人家什麽的。

    主要是男人們都被製住了,女人們也就膽怯了。也就隻能拘束在內宅,連給老太太請安,連高聲叫嚷都不敢了。

    而且國公爺已經走通了徐家的路子,那兩個兒子打死了人馬上要軍流的,就讓三老爺帶他們去見見刑部堂官的家眷,再私下裏塞足足的銀子,她們就巴不得趕緊回到老家去,打理兒子的事情。

    如今正嚷嚷著要回家去呢。

    元寶高高興興地跟在袁恭後頭,“總歸是家裏消停了……”

    袁恭回頭,“那你還跟著我幹嘛?”

    元寶驚訝地摸頭,“二爺您不去國公爺那兒?”

    袁恭就忍不住又踹他,“我回屋。”

    元寶再想不到,二爺去了山東老家回來,竟然不去見國公爺和大太太,反倒回屋看二奶奶去了。

    他看著袁恭進了二門,糊裏糊塗地摸了摸自己的頭,琢磨不透了。

    袁恭回屋的時候,張靜安正在染指甲。

    她的指甲上次被袁恭剪掉了,她一直很心疼的,養了幾個月,總算是養了回來了。

    如今正用鳳仙花汁子染著,不僅是十個手指頭,還有十個腳趾頭,都包得緊緊的,瞧著十分的可樂。

    袁恭看到她這個樣子就笑了,站在她背後看著她。

    張靜安看見翡翠給她打眼色,才發現袁恭回來了,可再收拾也就來不及了。

    她覺得有點惱火,覺得這一世,她就沒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見過袁恭,不是剛洗完澡,就是在染指甲,真是時運不濟。

    袁恭偏生還湊過來看了看,笑著坐在了她旁邊,“我回來就聽說了二奶奶的豐功偉績,真真沒有想到,我家二奶奶竟然是個女諸葛。”

    張靜安沒想到他竟然回來就讚自己,真是有些不知所措。

    兩世人,竟然得了袁恭的稱讚,她小心髒顫顫,真的想摸摸自己的耳朵,看耳朵是不是壞掉了。

    袁恭跟她並肩坐著,隻張靜安張著手指,伸著小腳一動不能動,就坐著那裏不動,這就不免顯得有些呆。

    袁恭不知道怎麽的,這焦灼了一個多月,就此刻特別的輕鬆愉悅,看著張靜安這個樣子,就更加的放鬆。有些他也想不到自己能說得出來的話,也就順口而出了,“你怎麽就這麽聰明呢?”

    張靜安皺了皺小?子,“還不是你逼的?”示意翡翠給她拆掉手上的包裹。

    可袁恭卻示意翡翠讓開,讓他們夫妻說話,直接就在張靜安身邊躺下了。“胡貝貝,你怎麽使動的他?”

    張靜安心想,太監哪有不愛錢的?於是就哼哼,“我打點了他唄。”

    袁恭半直起身體,“他向來不牽扯宮外頭的事啊?”

    張靜安瞟他一眼,那要看是誰啦,“我的錢,他肯收唄。”胡貝貝不肯收別人的錢。是怕人算計,也怕連累他遠在巹州的幹爹。可胡貝貝也算是看著她長大的,知根知底的,又是這樣的一件小事,有什麽不好收的?

    袁恭就看著她笑,想到那幫死老頭子被她拘束在書房讀書的情景就忍不住想大笑,看得張靜安都有點發毛了,他才真笑出來,直接就笑倒在了張靜安的身上。

    張靜安差點被他砸翻在長榻上,隻張著抱著鳳仙花汁的雙手推著他,“你發什麽瘋呢?”

    袁恭就反倒到旁邊去躺著,可是還是笑著看著她。

    越看越讓張靜安發毛,怒道,“你看什麽呢?”

    袁恭卻哪裏怕她炸什麽毛,笑得愈發高興起來,好半天才爬起身來,猝不及防地捧著張靜安的臉蛋就揉了揉,“看我媳婦真好看。”拍拍臉蛋,“我換身衣服,去跟父親打個招呼就回來。”

    說完翩然就走了,背後,張靜安早已不顧手上包裹的鳳仙花汁了,到處找東西要打他,找了半天,就是什麽都沒找到。

    還是翡翠看她快要發瘋了,這才遞了把梳子給她。

    張靜安想也不想地,就砸了過去。

    可袁恭早就去得遠了。

    袁恭去了國公爺的書房和國公爺匯報山東老家事宜的處理情況。

    張靜安還在蒙圈在將將袁恭連連稱讚她的混沌狀況裏。

    當然最讓她蒙圈的就是袁恭叫她媳婦,還讚她漂亮。要知道,兩世人,張靜安最引以為傲的美貌從來就不曾激起過袁恭半分的關注的。

    要知道從小,任誰見了張靜安都要讚一聲,“小郡主可真是漂亮得小仙女兒似的……”可袁恭的那一雙眼睛,就跟瞎了似的。

    難道,他的眼疾突然就治好了?

    張靜安琢磨來琢磨去,琢磨的愈發頭暈腦脹了起來。

    偏生這個時候,婆子過來傳話。

    說大太太吳氏傳她過去。

    雖然老太爺曾經說過,不讓吳氏管家。管家的事情都交給小關氏。

    可實際上,吳氏不過是退居幕後,家裏後宅大事,還都是吳氏管著的。小關氏畏懼婆婆,凡事也都向她請示的。

    可這一個多月來,家裏出了這樣的大事,吳氏一直都沒出過院子,在外人看來,這個當家夫人那一定是病入膏肓離死不遠了,不然怎麽也不能夠這樣不聞不問啊?

    可吳氏還真就躺得住。

    偏生到了如今,事情要解決了,袁恭也從山東回來了,她就開始過問事情了。

    張靜安琢磨著,就是因為袁恭回來了,所以吳氏才發作的。

    吳氏最擅長的不就是捏著兒子收拾媳婦嗎?瞧小關氏那臉色,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啊。

    可進入吳氏的屋子。張靜安還是覺得自己太傻太天真,真是小看了吳氏對她的惡意。

    你當她看到了誰?

    一身雪青團菊花褙子的方瑾正在那裏伺候吳氏湯藥呢!

    也不知道是病得糊塗了還是怎麽的,吳氏張嘴就問她,“……你十四嬸嬸方才過來說,她們就要回山東了,你連二門都不許她們出是怎麽一回事?好歹是親戚,怎麽能如此苛待冷落?”

    張靜安隻盯著那安安靜靜溫溫柔柔立在一邊的方瑾看,覺得自己當真是念佛念的修身養性,都要養出佛性來了。竟然能夠壓著性子回答吳氏,“十四嬸大太太沒有見過,慣會胡說八道的,她要去京裏逛逛,我二門外留著車轎呢,西大街,圓佛寺,胭脂坊隨便去,想去哪兒,都安排了人陪著。可她要去戶部鹽馬司給她兒子說鹽引的事兒,二爺囑咐過,那是一定不行的,今年山東的鹽引都要經手兵部,挖西北那邊提督的牆角,她自己不知道怎麽死的,可別牽連上我們家……”

    吳氏哪裏不明白期間的厲害,她不過就是找茬收拾媳婦罷了。她就咳嗽著皺眉道,“她不明白道理。你就應該與她講道理。她都五十多歲的人了,論起輩分來,其實比我還高半輩,在我這裏哭得沒有了個體統,這傳出去,旁人要說我們苛待族親的……”

    張靜安忍著氣答應,“我曉得了,以後對山東來的嬸嬸太太們客氣一些也就是了,不過那些給臉不要臉,找著人不痛快的,我就實在沒辦法給她好臉看了。”順便還狠狠刺了方瑾一眼。

    吳氏哪裏看不見,一口氣頂在心口就咳嗽了起來。

    方瑾倒是真能忍,就當沒聽見。

    吳氏又問她怎麽安置這些族親的盤纏和手信,果不其然的,又說她允諾給老家的銀子太多,如今家裏入不敷出,她不該擅做主張。然後又說什麽她行事不夠沉穩,要多聽聽長輩的建議,還問她為什麽不與自己和關氏商量。

    張靜安兩世人最恨的就是這個吳氏婆婆的兩麵三刀,看她這一世病成這個樣子,還要挑撥她和關氏的關係,捧一個踩一個,再踩一個捧一個的,不知道心裏有多惡心。

    偏生吳氏還真是病了,病得臉色蠟黃不說,說話都喘氣。

    張靜安不想跟她計較。卻瞥見方瑾一身湖色的紗衫坐在吳氏的床頭伺候,心裏那股子惡心,就沒辦法抑製得住。

    張靜安覺得方瑾就是吳氏上輩子的閨女,而袁恭和袁兆則都是這輩子撿來的兒子,而她和關氏兩個兒媳都是她上輩子的仇人。

    她實在聽不下去吳氏的嘮叨,又厭煩吳氏的屋子不通風悶熱且藥味彌漫,更看不得吳氏和方瑾兩個人的姿態,索性捂著嘴巴做出一副要嘔吐的樣子,然後翻了個白眼扶著翡翠的手裝著要暈倒。

    既然她也病了,那麽吳氏自然訓斥不下去了。隻能放她回屋休息。

    可大約是她當真演戲演過了,府裏人跑著去請大夫,大夫還沒診脈,一群人都跑過來圍觀她是不是懷上孩子了。

    還讓人通知在外頭當差的袁恭,袁恭聽了也不知道是張靜安真的病了還是又在作怪,心急火燎地趕了回來,就發現一家人早意興闌珊地散了去,隻剩下張靜安一個人躺在涼炕上捧著一碗綠豆冰碗子慢條斯理地吃著。

    做戲也做得真一點!這圍觀的人才走,就吃冰碗子!這像是個病人的樣子嗎?

    他有意淡化張靜安和母親婆媳之間的紛爭。

    隻裝作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進屋就將官服給脫了,抓起桌上那壺涼茶咕咚咚就灌下去半壺。

    張靜安拿手捂住自己的?子,萬分嫌棄地瞥了他一眼,小眉頭皺得就更緊了。

    袁恭知道自己今天跑了幾個地方,都不知道出了幾身的大汗了,身上的味兒肯定不好聞。可他剛剛回來的時候,她明明沒有嫌棄的,現如今你這樣躺在大迎枕上不僅不來伺候男人,還麵露嫌棄難道是對的嗎?

    也就是一個時辰之前。他還感覺挺好的,怎麽就……

    看在她幫自己趕走了那幫不著調的親戚,又莫名其妙地挨了母親一頓排頭的份上,他不跟她計較就好了。

    袁恭叫了自己的兩個丫頭阿萍和阿翠到淨房伺候,用溫水擦了身,又換了一套幹淨的中衣,從頭到腳打點得清爽舒服了,這才回到屋裏,在窗戶下頭的玫瑰椅上給坐下了。

    他從鸞袋中遞給張靜安一張銀票,張靜安打點胡貝貝,肯定少不了花錢,而且他也知道,內賬房是他娘和嫂子管著的。以他娘和嫂子的性格,肯定是不肯花這麽多錢打發親戚的,他再怎麽樣也不能花老婆的嫁妝錢。

    張靜安讓翡翠接了,看都不看就收拾起來了。?

    張靜安其實壓根不在乎往裏頭添的那點錢,她在乎的是這些日子她都要煩死了累死了。

    好容易把一群惡心的親戚給弄走,結果回頭就看見她最討厭的方瑾在“婆婆”吳氏跟前盡孝,你說她惡心不惡心?

    她還就不信,方瑾來袁家,袁恭會不知道。

    說不定袁恭心急火燎的回來就跑出去,就是為了方瑾。兩人在什麽地方見過,什麽地方私會過,隻不過她不知道而已。

    越想越是覺得生氣,不過這一世她早想開了。她可不會像上一世那麽蠢,讓方瑾挺著個肚子就把自己逼到了絕境。這一世,方瑾要是再敢勾引袁恭,她就要讓方瑾跪著進門,整不死這個賤人,她就和她同歸於盡!

    當然這都是氣話,其實她最應該做得,就是讓方瑾消失,最好不要留在京城,遠遠地跟袁恭隔開才是。

    她故意問袁恭,“我什麽時候可以搬回去?”

    袁恭剛喝下去的涼茶就在胃裏咕嚕了一聲,這個丫頭怎麽這麽難搞?袁恭後悔剛才把衣服脫了換了,不然這個時候就可以掉頭就走。所謂還回蝴蝶巷,不過是當初他哄張靜安回來的一個由頭。他們當然不可能長期在外頭住著,他們是孫子孫媳婦,祖父沒說分家,就算當真分了,他們也得跟爹娘哥嫂一起住著,哪有出去單過的道理?

    他不信張靜安就不明白這個道理,她明明就是明白,但是她就是要跟他鬧!

    看他不說話,張靜安就微微欠身坐起來,“反正我有心疾,出去養病也是應當的,如果在蝴蝶巷太打眼,我可以出城去。”

    袁恭不用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確實對留在家裏感到極為反感。

    可哪有這樣做媳婦的?他不是沒有見過媳婦和婆婆處不好的,比方說他娘,比方說他嫂子,都跟婆婆處不好,可麵子上也都能過得去,怎麽到了張靜安這裏,就半點也不能忍受呢?

    袁恭一方麵埋怨張靜安驕縱不懂事,一方麵也得反省,相對於他爹和他哥來說,他對媳婦確實不夠體貼,可他現在反省了,她總得給個機會吧。如果就這麽搬出去,家裏人要怎麽看他?

    更何況這裏頭還參合著他跟表姐的事情。

    他剛剛進門的時候。正好看到表姐出去。

    他們兩個人,就差那麽一點,就會一起過一輩子了。

    那些他曾經夢想的平淡恬靜的生活,現如今已經變得麵目全非,他是個男人還好,可表姐呢?

    他明顯看到了方瑾的憔悴。

    兩個人打了個照麵,卻連一句可以招呼的話都說不出來了。

    他沉默著,張靜安將手裏吃了一半的涼碗子放到炕桌上,發出輕輕的咣當一聲,居然驚得他一下子從沉思裏醒了過來。

    他既然都遇到了表姐,那麽張靜安肯定也遇到了,所以她才突然就發了脾氣,他是不是應該慶幸她沒有當著表姐大吵大鬧起來?

    他娘也是的。事情都已經成這樣了,還老將表姐帶到家裏來幹什麽?祖父不待見,張靜安也不待見,難道表姐和他心裏就好受了?

    兒不言母過,他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麽辦才好。

    他得跟張靜安實話實說,“偶爾去蝴蝶巷住幾天不是不可以,可你才回來,這麽又出去,讓別人怎麽想?”

    張靜安深深吸了一口氣,對他的回答其實已經根本沒有什麽力氣氣憤了。她並不是個一味蠻橫的人,兩世為人讓她很清楚,她根本沒有任何資格任性的過日子,程瑤也一直在勸她,有的時候退一步會更容易進兩步。

    可你退的時候,總不能作出一副潰敗的樣子來讓人瞧輕了去。

    “那我有一個條件。”

    袁恭其實這個時候已經渾身繃緊做好了準備張靜安跳起來對他扔東西,尖聲大叫什麽的。

    可沒想到,張靜安這回居然冷冷靜靜地跟他講條件。

    他不自覺地放鬆了一點,頗為猶疑地問,“什麽條件。”

    張靜安盯著他看了一眼,突然惡意地挑起嘴角笑了,“給你半年的時間,將你表姐嫁出去。”

    袁恭的臉色瞬間變得很難看,“你這個女人!”

    張靜安冷冷地轉開了臉,“連提都不許提?翡翠,收拾東西,我們走!”

    不知道什麽時候,張靜安後頭的黑漆八扇大屏風邊上居然已經放了四五個箱籠,看來這就是做好了準備,一言不合就要出走的節奏。

    袁恭跳起來,一把就把想從炕上下來的張靜安給按住了,因為太急,直接將張靜安給掀了一個跟頭,摔得張靜安小聲驚叫了一聲。

    袁恭把她翻過來,好在雖然是涼炕,但是簞席下頭還是墊了絲棉的褥子的,不然這一下,張靜安怕是得把臉給摔扁了。

    “你沒事吧?”袁恭把張靜安翻過來,想摸摸她的頭,上次她磕碰了頭差點沒命的事,讓他條件性反射地就去摸她的頭。結果被張靜安煩躁地給將手打開了,她最討厭袁恭對他使用體型上的壓製,這讓她倍覺羞辱好不好,偏生他臉上那個神情,竟然真真的是關切著怕她傷著了。

    袁恭把她在炕上扶正,“好了,爺答應你就是了。”

    張靜安才冷靜下來,他答應了?答應將方瑾嫁出去?他要怎麽做?算了,管他怎麽做,她要的不過也就是這麽個態度罷了。上一世她蠢就蠢在還覺得自己虧欠了方瑾,方家袁家一起幫著方瑾找婆家,她還替方瑾挑剔這個,挑剔那個,這一世她卻要方瑾趕緊嫁出去,好歹有個婆家攔著,別一天到晚肖想著跟袁恭勾搭。

    這邊正琢磨著,袁恭居然也追加了條件,“我答應了你,你也得答應我,在家好生呆著,不要亂發脾氣。”

    張靜安氣結,怎麽她剛想著退一步進一步,袁恭就退一步,進了兩步?她瞪著袁恭,“你真不要臉!”

    袁恭被她噎得無話可說,抓起炕上的扇子拚命扇了兩扇,衝到屏風後頭抓起搭在屏風上的髒衣服,穿了就出門了。

    長這麽大,還沒誰這麽當著他的麵這麽罵人的。

    他看她年紀小,又是他屋裏的人,不跟她計較!真心不知道張靜安念那麽多佛都念哪裏去了,倒是把他逼得都要成佛了。?

    袁恭這邊被張靜安又氣走了,晚上都沒回來吃飯。他一整天的好心情全然都沒有了。都說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袁恭卻突然覺得。他寧可做個什麽都不要的混人算了。

    就好像他四叔那樣,說不定還能活得舒坦點。

    可現如今?

    他從書房裏回頭,就能看見張靜安屋子的燈光透過那叢秋海棠柔柔地亮著,心裏莫名的就沮喪得無以複加。

    勳貴人家長子和次子自然是不大一樣,袁恭雖然身上有個恩萌,可那都是虛的,說到底,袁二爺不過是個宮裏看大門的鸞儀衛而已。

    他不想走出去,別人都說一句,袁二爺好帥,可捧得不過是安國公府的招牌而已。

    所以他才特別賣力的在鸞儀衛裏什麽差事都當,什麽人都交往,還不顧矜持的跟鎮撫司的那幫人來往交際,甚至還想過就去鎮撫司尋個實際差事。

    他也希望安國公府能一直繁榮堅挺下去,所以他看不上幾個叔叔的碌碌無為和小心思,所以父親忙於公事,大哥每天宮城不下鑰就不能從太子那邊回來,家裏那些雜事就靠他奔波周旋。

    說他沒有疲於奔命,那真是假的。

    他真的希望自己在外頭奔波回來之後,可以躺在香香軟軟的床上,什麽都不管,什麽都不顧,然後……

    也許旁邊能坐著個同樣香香軟軟的漂亮小姑娘,手上包著香香的鳳仙花汁子,一臉的嬌滴滴的鬱悶……

    本來他可以的,可是到了如今……

    他還是個什麽都沒有,什麽都不是,孤身一個的袁二爺……

    哈哈,看到我的鑽石有兩百顆那麽多了,真心忍不住加更一下。

    話說,每次我看見我的鑽石啊,推薦票啊往上增加我就特別開心,可是看到我的點擊就特別鬱悶。

    別的文寫到我這個字數了,點擊都是幾十萬,我是兩萬,我是名字沒起好,還是簡介沒寫好,還是怎麽的?怎麽大多數人連看一眼都不樂意呢?

    順便說一句,明天上班了,加更就很難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