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袁佳
字數:14722 加入書籤
張靜安知道自己這樣鬧騰,其實確實是損了袁家的臉麵,連累了袁家的兄弟姐們叔叔嬸嬸。
所以離開了袁家之後,就幾乎跟袁家斷了聯係。
覺得大約袁家以後也不會再兜攬她的事情。
大約就是兩廂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了。
陡然見到四太太,她竟然有些不知道該怎麽相處了。
四太太其實也不是探望她,這番四太太過來,是給她送紅蛋的。
三太太生了,又生了個兒子,七斤八兩,十分康健。
這是特別指揮張靜安來了,告訴她,這是家裏第三代,又填了一個小兄弟。
張靜安愕然,沒想到,三太太這麽早就生了。
也沒想到,四太太居然還來通知她,給她送紅蛋,最關鍵的是,四太太的那個態度,真的就好像她是搬出去的親戚,並沒有什麽芥蒂的樣子。
四太太飄了她一眼,真的好像是她鬧和離鬧得滿城風雨的事情就沒發生過一樣。繼續跟她說袁家的家長裏短。
頭一個說的是,袁家三房的次子袁海跟著袁恭去了西北。
他今年也十五了,按他的話來說,二叔十五歲的時候,都為國捐軀了,他卻連狄犰都不曾見過。
當時三太太王氏馬上就要生了,差點沒給這個兒子給嚇死。
他們三房的追求可沒有長房二房那麽大,他們隻求兒子能穩穩妥妥的長大成人而已。
更何況,如果袁恭是帶著官階和爵位去西北,還能照顧一下堂弟。此番袁恭尚且自身難保,怎麽可能照顧袁海?
可袁海卻是信任堂兄的,他說,“二哥能做的,我也能做,我們兄弟兩個一起,總歸是比一個人好不是?”
可三太太又怎麽舍得兒子這麽小就去西北吃苦?
苦勸了十幾天,也一點用沒有。
最後,袁海還是跟著袁恭去了西北。
不過袁恭過西安的時候,就把袁海給拋下了,“......二郎是周到的,要是當真把袁海這個愣小子給帶到大同去,三嫂哪裏能安心生孩子?現在做著月子還求神拜佛的,就求二郎和阿海在前頭平平安安......”
看張靜安?然不語,四太太又轉了話風。
說三房袁山也訂下了親事,分家了之後,袁三太太的心反而定了,也不指望大房再給說什麽高門第的貴女。就說了三老爺一個同僚家的大閨女。那姑娘三太太很滿意。是個特別穩重麻利的姑娘。
張靜安就豎起耳朵聽,想知道那個姑娘是不是姓徐,果不其然,四太太就說,“那姑娘姓徐,家裏排行老大,父親是軍械司的一個掌庫,如今還調到兵部武庫司衙門當了巡檢,說起來,官職還比三老爺高了足足一級半呢。”
張靜安就放下心來了。
上一世袁山也是娶了徐氏。
就好像四太太說的。徐氏雖然出身也不高,但是卻是個踏踏實實特別適合做長媳的,後來袁家分家之後,三房雖然沒有出息,但是日子是過得最穩健的。徐氏可以算是功不可沒,不然就三太太那個糊裏糊塗的性子,肯定是不能將日子過得那麽好。
她很替袁山感到高興。
袁佳就偷偷告訴她。雖然說三哥的親事說的晚,但是成親要早呢,親事就定在六月裏呢。
張靜安就傻眼了,這是為什麽?有沒有太倉促了一點?
畢竟袁山可是三房的長子,而且還是分家後娶頭一個媳婦呢。
四太太就說,三太太這番生孩子吃了苦,家裏剛分家又亂,難得親家和三老爺熟,覺得既然都說好了親事,還拖個什麽拖,幹脆就將姑娘嫁過來伺候婆婆,照顧弟妹好了。
張靜安就“……”
好吧,這傻人也有傻福,三太太就是一個例子。說起來如果說張靜安見過誰比自己還傻,還沒出息的,也就是三太太了,可三太太就是有福氣。婆婆慈愛,丈夫尊重,兒女孝順,就算遇到再多的挫折,也都有旁人頂在前頭,好了,現如今還沒怎麽地呢,兒媳婦就自願頂上了。
你說她有福氣沒福氣?
再有就是袁惠也要出嫁了,本來親事就是春天的,張靜安以為是因為自己遭了袁家人的恨,所以袁家沒有請她。
可實際上是因為三太太想著自己要生孩子,怎麽能操辦唯一女兒的親事?所以讓三老爺去和親家說了,親事推後了三個月,杜家也很爽快。說推到七月太熱,送嫁不方便,不如就推到九月初。涼爽了不說,好日子還多。還能讓大姑娘在家過了弟弟的百日再出嫁。
於是乎,就又請人瞧了日子,定在了九月十二。
所以,袁惠在家養了這兩年多,終於要出嫁了。
王氏想著要是沒有當初張靜安救了袁惠那麽一把,哪裏還有她如今風光出嫁的日子,所以必須也要請張靜安一定去。
張靜安看著自己已經挺起來的肚子,就很有些擔心。宮裏的太醫給她看過了,說這回她懷的是雙胞胎。
袁家有雙胞胎的傳統,國公爺和死去的二老爺是雙胞胎,袁恭和袁兆也是雙胞胎,所以張靜安這一次懷上雙胞胎也不是什麽出奇的事情。
可是她人瘦小,又嬌弱,她真不知道等到了九月的時候,她挺著大肚子。還能不能支持著參加袁惠的婚禮。
三太太多強壯的一個人啊,生兒子的時候都不好了。
說起來張靜安還是挺害怕的。
四太太就打發了袁佳走開,開始和張靜安傳遞經驗,“隻要不吐了,就要吃得好,這個時候雞蛋要多吃,雞蛋對孩子好,補品什麽的,你這邊有嬤嬤看著,適當的也吃一些,關鍵是吃好了,還要睡好,白天不要懶著,多走走,晚上早點睡,吃好,睡好,多走動,將來生起來才不累……”又說,“阿惠反正不過是嫁到正定去,來回都是一天的功夫,又不是見不到了,這段日子都在京城,袁惠也就是伺候她娘月子走不開,不然也能經常過來看你的。”
張靜安沒說什麽,可是心裏卻是有些波動,她以為她是將袁家的人都得罪狠了的,她以為她和離的事情會影響袁家兄弟姐妹的婚嫁,他們一定都恨她的。可是看這情況,他們依稀都沒有記恨她,反倒是讓她不好意思了起來。
四太太又和她說,老太爺老太太也都還好,老太爺是個豁達的,最近一直在監督袁江和袁舉讀書。
袁江這小子最近不錯,先生已經將他推薦到京師學堂去了,覺得他是讀書的料子,怕就埋沒在族學裏。不是袁江不想來探望,而是京師學堂在大興那邊,一個月才能回來一趟。
前段時間張靜安養胎,四太太就約束他沒讓他過來。
要是張靜安精神過得去,四太太下次就帶他過來。張靜安和四太太聊了這一會兒,幾個月抑鬱的情緒都疏解了不少,就忍不住問袁佳的事情。
說起來家裏她和袁佳和袁梅是最好的。
袁梅不說她,她自己不想走出佛堂。可袁佳正是花骨朵一樣的年紀,袁惠都要出嫁了,袁佳的親事又會怎麽樣呢?
上一世,袁佳可嫁的很不好。
張靜安唯恐這一世,事事都跟上一世一樣,還讓袁佳被那麽個人渣給蒙蔽了。
四太太就猶豫了一下,說,“佳佳的事兒在看著,我舍不得她嫁到外頭去,也尋摸著不能人才太看不過去。”
張靜安心想,四太太就是個心高的,最後把袁佳高嫁到外地去了,雖然說天津也不遠,但是袁家崩潰了之後,蔡家又勢大,袁佳受了委屈又能如何呢?因此就鼓動四太太,“二妹可不能遠嫁,比大妹嫁的近才好呢,最好就嫁京裏,就嫁在家門口是最好的。”
四太太就笑了,不過什麽也不說。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又被蔡家那人渣給蒙蔽了雙眼。
張靜安送走了四太太,將紅蛋與大家分了,就讓王大郎去打聽,四太太都在給袁佳看什麽樣的人家呢。
王大郎得了吩咐就去打聽,他能朝誰打聽呢?
還不是朝袁家的人,誰最好?不就是整天愁眉苦臉守著張靜安大門口的元寶唄。
要說王大郎和元寶,兩個人年齡相近,當初關係也是挺好的。
要不是因為張靜安和袁恭鬧成那樣,那跟親哥倆也沒什麽區別了。
這一番鬧騰,他們彼此說話,還真的有些顧忌了起來。
王大郎找到元寶的時候,元寶正唉聲歎氣地在自家小院裏和一個叫喬達的管事的在喝酒。
袁恭從袁家分出來,也分得一份的產業,這喬達就是跟著分出來做管事的的。
說起來喬達早先真的以為是得了個好差事,興衝衝地跟了出來,可沒想到。轉頭風雲變色,男主人去了西北打仗,女主子根本不管他們了。
沒辦法,他也就隻能跟著元寶混。張靜安那邊他沒門路討不著好,可元寶好歹是和袁恭一起長大的,交情不一般。
王大郎來的時候,他正在勸元寶,改變策略,別整天去張靜安那裏哭了,“……寶哥兒,不是老哥哥癡活多幾歲教訓你,實在是你這位置沒擺對,你說你啊,你這是二爺的親隨,還是二奶奶的親隨呢?”
元寶喝得嘟嘟囔囔的,“當然是二爺的親隨啊,可二爺他不帶我,他說,讓我盯著二奶奶,二奶奶好了,他那邊也就好了……”
喬達就恨鐵不成鋼,“可你得看清楚形勢啊,二奶奶那邊你是得盯著,可二爺那邊也心焦不是?二奶奶不給二爺回信,你不知道替二奶奶回信啊……”
元寶就愣神了,他怎麽替二奶奶給二爺回信啊,這能是一回事嗎?正愣神呢,王大郎摸過來了,說有事要問元寶,喬達就指著王大郎問,“二爺盼著二奶奶回信,還不是盼著能知道二奶奶如今好還是不好,二奶奶不回信,你不知道問問小王哥哥二奶奶的近況,跟二爺稟告一聲啊。”
元寶喝得暈頭暈腦的,可一下子腦子裏就是一亮,立馬就揪住了王大郎,“王艾哥,哥哥能不能辦好二爺的差事,可全都靠你了……”
王大郎就,“……”趕緊把袖子扯出來,“我又不是內宅裏伺候的,我怎麽知道二奶奶那邊什麽情況?如今二奶奶養胎呢,門都不出,旁的交代也都沒有,我能知道什麽?”
喬達就跟著出主意,“怎麽地也比我們好吧,起碼你能和二奶奶身邊的人說得上話吧。”
王大郎就,“……這不大好吧,二奶奶厲害起來可真的厲害。”
可元寶已經揪住了他的領子,差不多把他整個人都給拎起來了,嘴裏卻隻是哀求,“艾哥,哥哥求你了還不成……”
最後,元寶答應回袁家打聽袁佳的親事,而王大郎答應,給元寶和內宅的婆子丫頭牽線。
他自己是不敢說張靜安的閑話的,他也不知道什麽,元寶要是有本事,就去丫頭們身上打聽吧。
元寶得了機會到了蝴蝶巷的二門口,就開始那些小恩小惠的東西勾搭二門裏的丫頭婆子。
本來,他想著丫頭裏最活分的就算是水晶了,水晶也愛和他說兩句話。可卻沒想到,水晶如今吃一塹長一智。那嘴巴就好像被縫上了一樣,一個字也不帶漏的,連帶著連個好臉也沒給他。
他當真是想得點消息,那真的是千難萬難。
可蹲得久了,他卻發現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張靜安屋裏最最安靜,最最沉穩的瑪瑙姑娘在和老宅那邊的胡三哥有交情。
這就讓元寶有些詫異了。
當初他娘跟他說,他將來最好,能娶個張靜安屋裏的大丫頭,翡翠瑪瑙水晶,三個選一個,他當然選翡翠啊。可翡翠年紀大,壓根看不上他,瑪瑙他是不敢選,瑪瑙那氣勢,一般男人壓根不敢肖想,大家都估摸著她要麽一輩子不嫁留在張靜安跟前當管事的,要麽就嫁到府外頭去的。
可現如今,她居然經常跟胡三哥來往,這就十分的詭異了。
畢竟胡三哥這人年紀不小了,也不是家生子,是某年某月老太爺出去閑逛撿回來的,說是一身功夫還不錯,就留在家裏當了個護院小頭目。
也就是護院頭目而已,平日裏不顯山不露水的,當真看不出來,竟然能勾搭上張靜安跟前冰山美人瑪瑙姑娘。
不過此時元寶壓根顧不上妒忌了,他更關心的是,到底胡三哥是怎麽跟瑪瑙勾搭上的,胡三哥這裏,能有多少二奶奶的消息他可以往西北送。
可是胡三哥居然不給他麵子。
可元寶也無可奈何,畢竟袁恭此番行事,那是將大房得罪的最狠的。胡三哥要在大房討生活,不搭理他這個袁恭的親隨也是正常的。
他不理解的是,為什麽瑪瑙會搭理胡三哥。
難道胡三哥是老太爺的人?
老太爺要派人,也不會派胡三哥啊。
一個玩刀子動拳頭的護院的。
元寶怎麽琢磨也琢磨不透。可也毫無辦法,隻能繼續蹲守。
偏生這一天,竟然把翡翠給等來了。
翡翠嫁出去之後,很快就懷了身孕,沒多久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張靜安和袁恭鬧翻的時候,她剛出了月子不久。
不僅翡翠是個依戀舊主的,翡翠的婆家也十分顧念當初張靜安對他們的情誼。她婆婆主動將帶孩子的任務給承擔了過去,翡翠白日裏都住在張靜安這邊照顧張靜安,一直等張靜安從宮裏回來,孕吐什麽的都過去了,才回的家。
如今依舊是三天兩頭過蝴蝶巷這邊來,這天,還把她的寶貝兒子給抱來了。元寶唯恐翡翠和水晶一樣,看到了就裝著壓根不認識自己一樣,卻沒想到,翡翠看到他,就把孩子遞給小丫頭,讓先抱進了屋,然後主動過來和元寶敘話了。
翡翠問他,“二爺如今在西北任上一切可都好?”
袁恭雖然算是奪爵發配,但是他是跟著韓毅一起去的。韓毅這人雖然在朝廷裏名聲不大好,但是對袁恭還是不錯的,所以在宣府那邊,袁恭過得還不錯,如今管著督造的差事,在宣府那邊修城牆,也與韃靼人小小交戰了數次,得了些許功勞呈報上冊了的。元寶自然如實回話。
不過他也奇怪,翡翠算是張靜安跟前第一貼心的人了。袁恭基本上一旬一次,都有家書,這些東西,自然也都寫在家書裏的,為什麽翡翠似乎是一無所知似的?
翡翠就歎氣,“……每次袁二爺來信,郡主都收了的,都是她自己收著,也不知道她看了沒看……”
元寶再怎麽也想不到,張靜安那裏會是這麽一個情況。這可讓他怎麽跟二爺回話呢?
二爺一旬一封信,寫了那麽多東西,要是二奶奶都沒看......
他想想都替二爺揪心。
翡翠就看他,“也不知道二爺信裏都說了什麽,總歸反正每次收信,郡主都難過好幾天。”
元寶張大的嘴巴,就更閉不上了。
翡翠別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再不多話,就告辭進去了。
元寶回去琢磨了半天,最後小心謹慎地寫了一封信,讓人帶給了袁恭。
除了打探張靜安的近況,元寶第二個要務就是辦好張靜安交代的差事,幫張靜安把袁佳的親事情況打聽清楚。
這同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畢竟這袁家四房裏,柳氏除了管不住瘋瘋癲癲的四老爺外,別的那是管得嚴嚴實實的。
更何況是二姑娘說親這樣的大事,哪裏是隨便能打聽到的?
也不知道二奶奶是為什麽這麽做作,明明她和二姑娘的關係是最好的,怎麽就不直接去問二姑娘呢?
好在當初分家不分居,四太太生怕離開了老太爺老太太,沒人能治得住四老爺,所以還住在老宅,所以家裏的下人關係百般交錯的,總歸是讓元寶打聽出了一些消息。
說起來。雖然袁家分家了,可是袁家沒分居,老太爺也還硬朗著。所以袁佳說親,也還不算太難。
柳氏如今跟前擺著好幾個人家,她都還在猶豫著呢。
頭一個應該算是神機營左哨內臣薑範的嫡次子薑固,薑範可是正四品的武官實職,而且還頗得神機營指揮使耿立的賞識。不然不能將他從邊軍中調入神機營,還讓他獨當一麵。
但是薑固是次子不說,薑家出身比較低,在京中也沒什麽根基。關鍵的問題是,薑家兒子太多,足足有七個不說,光是嫡出的就有五個,在陝西老家倒是有些家產,可到時候幾個兒子一分,那就不剩多少了。不過傳說。薑家二公子人很能幹,去年還中了武舉,據說很有可能得到舉薦,這是四太太最擔心的,怕是薦到京外頭去,姑娘就不在眼前了。
其次是個文官家,是鴻臚寺禮賓院少卿的兒子,這家人求袁佳的原因還和張靜安有關。實在是張靜安帶著袁佳跟程瑤她們一起玩樂的時候,認識了這家的姑娘,間接的見過這家的少爺,少爺自己看上了袁佳,求著爹媽來求的。
據說四太太不待見這家人,一則是這少爺居然窺伺袁佳,二則,這家人也並不十分熱情,四太太唯恐是那少爺鬧著家裏來求,家裏其實並不十分樂意,所以根本沒讓二姑娘知道這事。
再有就是那蔡進了。
蔡進若論身份,可是比那薑家的二公子要高多了。
蔡家在直隸,那可是幾百年的望族大戶,雖然他家如今已經不是蔡家嫡係了,但是畢竟有個四品指揮僉事的襲職在身上,而且是獨子,家資豐厚不說,天津距離京城也不遠。
四太太不滿意的是,蔡進父親早早去世,家裏就一個寡母,據說很有幾分潑辣。
張靜安就冷笑,什麽叫很有幾分潑辣啊。
那蔡家太太就是吳氏的粗俗暴力版,四太太柳氏已經很厲害了,柳家雖然不顯赫,但是也人多勢眾。可蔡老太一個人,就讓柳家拿她毫無辦法。當然了,上一世那時候,袁家已經垮了,蔡家毫無顧忌也就是了。
至於蔡進,那就是個道貌岸然的色鬼。
張靜安就琢磨著,怎麽和袁佳透露,蔡進有一個比他還大兩歲的貼身丫頭這事。說起來這個丫頭也真厲害,因為袁佳要進門放了出去,馬上就做了蔡進的外宅,而且還將家裏的兩個妹妹也弄了過來,姐妹三個一起哄得蔡進魂不守舍。
真是想起來就想吐。
上一世的時候,本來四太太幾方評價,是在薑二公子和蔡進中間猶豫不決的。
結果是張靜安發現薑家居然跟大嫂小關氏一起做著保定馬場的生意。
馬場的生意利潤可是不小的,不過這生意能做起來,必須得有過硬的關係就是了。
張靜安查了這事其實家裏並不知道。其實是袁兆夫妻兩個的私產之後,就將這事情捅了出來。
卻沒想到這事鬧大了,最後連那個馬場也沒辦下去,恰好那年劉易登基,京軍三大營人事更迭,薑家就調離了京城,那婚事自然也就沒戲了。
到了後來張靜安才知道,薑家之所以和袁兆一起做生意,還是袁恭牽的線。
上一世,張靜安被吳氏哄得處處和小關氏作對,一門心思覺得袁恭之所以出京,是因為被哥哥壓得動彈不得的緣故,心裏恨上了小長房,鬧得袁家家宅不寧。薑家這門親事也算是她毀的。
現如今想起來,袁佳嫁人,貌似薑家才是最好的選擇呢。
元寶為了討好她。探問的消息還是很細的。
說是如今四太太最看好的就是蔡家,因為在永安門城門領家裏見到過蔡家的大爺,據說是一表人才,沒有跟二姑娘再配的了。
張靜安就想啐。
什麽一表人才,就是男生女相小白臉。
比她家袁恭差一條長城去。
四太太平日裏多精明的一個人啊,居然被一張小白臉給蒙蔽了?
她很想跟四太太好生說說這事。可她總不能說她多活了一世,所以知道蔡進是個人渣千萬不能把袁佳嫁過去吧。
而且人家四太太雖然對她不錯,那是看在她和袁江的關係上,人家可壓根沒看得上你挑女婿的眼光,所以上次來,關於袁佳的親事,人家都不大樂意跟張靜安說。
想起來也不能怪四太太,自己的婚事鬧成這個樣子,誰家沒嫁人的姑娘願意跟自己來往啊。
自己摻和這事,八成四太太是頂頂不樂意的。
正苦惱這事兒呢,居然瞌睡了就有人送枕頭。
袁家老宅那邊。突然就送了一封袁恭的信過來。元寶興衝衝地說,“二奶奶,您知道這信是誰送來的嗎?”
翡翠說得沒錯,張靜安每次收到袁恭的信就不高興,可是這一回,元寶來送信不哭著喊著讓她回信,居然擠眉弄眼地讓她猜信是誰送的,總不會是袁恭自己跑回來送的吧?
張靜安心裏正煩著,就不樂意聽他白乎。
元寶好不容易得到機會來她跟前賣好,這也就不敢再賣關子,趕緊把話給接了。
“……往常二爺讓人帶信,都是送到小的這裏,小的再給二奶奶送過來。可這回不一樣啊,這信是送到老宅去了……”
水晶就不耐煩,“哎,你能直接說緣故嗎?囉嗦死了。”
元寶覷著張靜安的臉色,就怕她不耐煩,多虧了水晶這一插話,讓他看明白了,張靜安板著臉,並不代表她不感興趣,這就精神一震,趕緊說下去了。
“……二爺的信,是夾在神機營左哨薑內使家大公子的信裏一起給送過來的,薑內使琢磨著二奶奶您這裏就一個女眷不好過來,就著家裏的二公子將這封信給送到老宅去,讓老宅轉過來的,說起來薑內使可真是有心……”
果不其然,張靜安一直沉沉的眼睛突然就流轉了起來,上上下下地將元寶打量了個夠,看得元寶是渾身激靈,實在是不知道郡主娘娘這是要準備怎麽反應了。
張靜安深深感覺自己上一世真的很蠢,愛了追了袁恭一輩子,怎麽袁恭身邊的人事什麽都不清楚呢。
原來袁恭不僅和薑固有同門的情分,他還認識薑固的哥哥,而且薑固的哥哥還和袁恭在西北是同僚。
那麽當年自己搞?了的那個馬場,說不定袁恭在裏頭也有一份子也說不定呢。
如果真的是這樣,袁恭如今人身在西北,誰能替他打點,豈不是隻有眼前這個元寶了?
張靜安想到上一世,元寶也被袁恭留在京裏了,想必就是專門替他打點這些雜事的。她竟然還一直擔心,他就想一輩子留在西北不回來了呢。
真是越想,越覺得自己上一世真的蠢。
然後越想越是覺得自己這一世就算都知道了這些又有什麽用?
上一世她和袁恭和離了,這一世,她知道不知道的,不是還和袁恭和離了嗎?
她突然就想哭,想著想著突然肚子裏也不知道是哪個娃突然就踹了她一腳,她順勢就哭了出來,嚇得元寶臉色煞白,被一眾丫頭擠出了屋子都沒反應過來。
好半天,張靜安才哭夠了。
自袁恭走後,她著實萎靡了一段,可後來又變得情緒波動很大,一時難過了想哭,一時又覺得肚子裏居然有兩個寶寶實在是比上一世幸運多了,於是乎又精神百倍,想吃想樂的。這些她身邊的人都是見怪不怪了,隻元寶沒有見過,一見就嚇了一跳。
也就是一盞茶的功夫,張靜安又被翡翠等人哄好了,洗了臉,打起了精神,又把元寶叫了進來。
張靜安不關心袁恭搞什麽馬場,她關心的是薑固到老宅的事情。
元寶說的對,薑家確實是有心,送信就送信,不能讓下人送?不能直接送到元寶那裏?非要讓二公子往老宅送,其實就是表示,我薑家求親是誠心的,這不顯山不露水的就讓兒子上門給你相看來了,成不成的,大家都好說不是?
看來,薑家還是個挺周到的人家呢。
張靜安很感興趣,“薑家那個二公子長得什麽樣子?”
元寶自然細細描述,若說長相,那確實不是薑二公子的強項,主要是個頭並不高,麵皮也有些?,不過五官還是俊秀的,人也很有禮貌,先後拜見了老太爺老太太,帶了二爺給家裏的話,轉交了信就回去了。
張靜安問,“那四太太看到二公子了嗎?”
元寶回答,“自然是見到了的,怎麽可能沒見到呢,見老太太的時候,四太太就在旁邊伺候著呢。”
張靜安又問,“那四太太怎麽說?”
元寶敢來賣好,肯定是打聽得周周詳詳的了,立馬就回話,“四太太沒說什麽,不過老太太說,薑二公子沒有蔡家大爺長得好,家裏也沒蔡家家底厚……”
張靜安就差點罵人了,這四太太看女婿看相貌,你老太太都快六十歲了,你也喜歡小白臉?而且真不愧是老太太,就是一個財迷,就看人家家裏有錢沒錢,蔡進那樣的色胚人渣,毀人不倦的,有錢能有什麽用?
她強吸了一口氣,決定顧不得四太太嫌棄她了,這就提筆給袁佳寫了一封信。
信讓元寶送過去不久,袁佳居然怒氣衝衝地跑來了。
你們一定又都嫌我廢話,覺得袁恭和張靜安以外的人你也寫一章?嘿嘿,八卦嘛,廢話必須多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