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兵敗
字數:12153 加入書籤
劉易的大軍,在十月的時候出了京城。
可一出了京城,他就後悔了。
劉易從出生伊始,就沒離開過京城一步。他到了如今當了太子,才第一次知道,那承集了天下繁華集權的京城,其實距離帝國的邊境不過幾日的路程而已。
他也第一次看到,其實京城的周邊,是如此的荒蕪冷肅。
韃靼人搶走了所有能搶走的糧食財物,燒毀了拿不走的。
大片大片的原野是荒涼的,沒收割的莊稼都被燒毀,隻留下一片一片的?灰。
殘破的屋舍冒著殘煙佇立在原野當中,可韃靼人鐵騎過後,留下的殘垣斷壁倒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沒有人跡。就戶部報上來的信息,光是京畿一帶,韃靼就掠走了數萬丁壯。屠戮的更是不計其數。
整片的荒野,除了大軍過境留下的錚錚蹄聲,竟然是靜寂的一絲聲音也無。
沒有人,沒有牲畜,沒有家禽,什麽都沒有。
依稀剩下的活物,隻有那食用腐肉的老鴰,不時冒出一隻盤旋一下就落不見了蹤跡,呱呱兩聲,仿佛餓鬼哭號,直刮人的後背。
劉易的雄心壯誌漸漸就這麽消磨了下去。
而當他看到韃靼人將殺戮的天朝子民的屍體築成的京觀之後,更有些嚇破了膽。
數萬的殘破的屍首被收集起來,就在通關的大路兩邊,築成一座座塔型的京觀。
天氣寒冷,卻凍不住那血腥之氣,更是將那一垛垛的屍體凍的青?。那一張張腫脹的,青?的,死不瞑目的臉嚇崩了這隻大秦朝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遠征大軍的最高統帥。
劉易慌了,自見到了京觀之後,就開始發熱。開始失眠,開始不停召見隨侍的大臣,不停的跟他們征詢意見。
說到底,他的雄心壯誌已經沒了,他甚至乎連最後一點戰意也都沒了。他絮絮叨叨的說來說去,隻就想問一件事。
到底能不能不戰,就讓他回到京城去。
當初在京裏的時候,朝臣也分成兩派,一派支持劉易代天子親征,一派不支持,可到了如今這一步。不管是鬆的還是不鬆的,卻沒有一個人敢於說出來。因為隻要說出來了,就必須麵對,千夫所指,萬世罵名。
不管是武將還是文臣,華夏數千年來,多少都要講點兒節操。
可現如今,誰能想得到?那不要顏麵,不要節操的,卻是代天子親征的太子殿下呢!
劉易不管問多少人,都是得不到他想要的答案的。
他突然覺得這些臣下非常的可惡,他們沒有一個人能體會到他的恐懼,卻一個一個道貌岸然的,用那樣奇怪的表情看著他,仿佛每一個人都能看穿,他的怯懦和驚惶。
每一個人都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鄙夷著他。
就連他貼身的大伴安平都勸他,“殿下不必恐懼,天威浩蕩,韃靼人不過是些跳梁小醜,隻要天兵壓境,自然土崩瓦解……”
可劉易這個時候已經什麽都聽不進去了,他的態度日漸瘋狂,安平都不敢讓他外臣接觸了。
劉易可以不見外臣,可他身邊也有貼身的護衛。
有一天,一個天生的大內護衛說了一句實話。他說,“若是先太子沒有死就好了,現如今太子的節操尚不如一個太監……”
這話傳到劉易的耳朵裏,劉易自然勃然大怒,瘋狂的下令,讓東廠對這個侍衛千刀萬剮,挫骨揚灰。
不說千刀萬剮,挫骨揚灰,都是些技術活兒,離開了東廠的煉獄,廠公們還未必能做得來這樣的活計。
就現如今東廠的太監也就隻敢打些小報告了,他們可不比錦衣衛。錦衣衛除了詔獄,還有提緝天下,探尋情報的職責。
更不用說,錦衣衛自成體係,也算軍中一派。
而他們這些太監,離開了京城,就變得百無一用,別說刑殺侍衛。
不被人暗地裏捅刀子就算是好的了。
安平隻能與袁兆商量之後,讓人偷偷給那侍衛的飲食裏下了些不知不覺的藥物,讓他死的跟腸絞砂一般就算了。
回頭還騙那劉易,人已經挫骨揚灰扔在野地裏了。
反正這個時候個人顧個人,劉易大約也不會去查他到底是怎麽辦的。
隨行的大臣們不管是文武,都在奉勸劉易,下定決心打起精神,韃靼有十幾萬的騎兵,雖然攻下了懸浮,但是在大同城下吃了大虧,前進京畿,也並沒有撈到十足的好處。
如今集中的天兵30萬,那是大清朝精銳中的精銳,麵對韃靼人的疲憊之師,八九成的勝算是妥妥的,
可他們誰都不比安平了解劉易。
劉易這個人不僅暴躁自負,他還非常的固執,哪怕是寬慰他的話,他也聽不進去,
他被那些死人嚇壞了,
現如今一門心思就是想回京去,哪怕是為了鼓舞他的鬥誌,大軍在經過張家口的時候,特意停留了3日閱兵,他依舊是一副麵無人色的樣子。
以至於安平再也不想讓他在眾人麵前露麵了
他想宣稱劉易重病,不能再前進
可是隻要是精明的大臣都猜的出來,劉易是裝病的,現如今大秦的命運,大秦的臉麵,大秦國家的穩定,都壓在劉易的勇氣上。
他就算死,也得死在進軍的路上,決不能後退一步。
因此過了張家口,又因為劉易的病,在遂平停留了六天,大軍才重新開拔,踏上了西征的征途。
而且一路走的極慢,安平,袁兆,以及劉易身邊的所有人,都期望著韃靼人看到天兵將至望風而逃。所以寧可走得越慢越好。
原本預計著10月底出發,他們將在臘月初,到達宣府城下,而實際上,他們消耗的時間,預計的足足多了二十天。
這二十多天內,盤踞在宣城的韃靼人中,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自古以來,中原民族因為禮教和王權雙重統治而形成大一統局麵,相反,北方遊牧民族,曾一直處於散亂。而相互殘殺掠奪的局麵。
所以,一旦北方的遊牧民族,出了個可以一統北方的鐵腕人物,恰恰中原王朝又遭遇疲弱或無能的政權,那麽中原王朝的噩夢就來了。
在這二十天內,韃靼人召開了一次草原大會。杜杜爾汗殺了想要回草原過冬的溫都爾汗,收服了想要避開京畿再往內陸劫掠的阿茲爾目赤,再一次統一了韃靼大軍的意誌。
十幾萬韃靼大軍枕戈待旦,就在宣府城下,打算和大秦大軍決死一戰了。
而且,杜杜爾汗不僅是個有雄心的霸主,他還很有謀略心計。他知道韃靼與大秦的軍隊相比,衝擊力是韃靼的強項,而大秦地軍隊則因為步兵和騎兵綜合配備,加上嚴格的訓練以及火器的精良,而具有綜合性的優勢。
他如果衝不垮大秦軍隊的營壘,反而被大秦軍隊用火炮和騎兵進行了反衝擊,那麽戰爭的結局就會和上百年來韃靼與大秦的戰爭結局並不二致。
那就是他的騎兵的鋒銳被中原人的火炮即弩輕鬆粉碎,一旦開始後退,就變成中原人擊殺的對象,隻留下一片的殺戮。
因此他唯一的勝算,就隻有打亂大秦兵馬的陣列,才有可能獲勝。
也就是說,隻有在大秦軍隊行進的過程中,讓他們亂了陣腳,才有可能機變取勝。
他就好像一隻伺機而動的猛獸,就等著強大的對手犯下致命的錯誤。
無端的休息了數日之後,劉易的大軍終於離開了張家口,繼續向宣城方向前進,韃靼人開始不斷的向北邊撤退,不斷的有消息傳到劉易的大軍中,讓畏懼瑟縮的劉易,陡然之間振奮了起來。
原來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天威赫赫這樣的事情。
原來真的隻要他這樣的真龍天子親臨前線,敵人就會不戰而潰!
他興奮得手舞足蹈!
不斷下令,前軍騎兵快速追擊韃靼人的潰兵。
可如果韃靼人真的是在退卻,他這樣的命令也不能說是錯,因為千百年來便是如此,韃靼人隻擅長進攻,一旦潰敗,稍加衝擊,就可能建製全亂,變成一群烏合之眾,流散於草原深處。
而實際上,杜杜爾汗的撤退是一個假象,他這樣做,不過就是為了引誘大秦軍隊的追擊,從而讓它的建製產生混亂而已。
不是沒有人懷疑過韃靼人的用意,但是他們要不是不敢表露。要麽就是覺得說了也沒有什麽意義。
因為除了劉易,還有很多人也都將命運賭博在這一場勝利上,他們寧可相信天威赫赫,也要賭這一場的榮華富貴。
隻可惜,他們都賭輸了。,
在劉易的指揮下,前軍都督雲鶴獨自帶領騎兵追擊韃靼人,在恩寧遭到韃靼人的伏擊,五萬精銳騎兵,一戰盡沒。
後軍增援上去,但見遍地屍首,一片狼藉。
劉易瞬間慌了,立刻命令大軍調轉方向,往大同方向靠近,可卻因為跑得太快,將輜重和神機營留在了身後。
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杜杜爾汗的計謀成功了,大秦精兵自己將自己的特長徹底拋棄,一支龐大而分崩離析的軍隊,在經過一個叫做九龍山的地方,陷入了韃靼軍隊的重圍。
這地方選得極其巧妙,九龍山固然山勢陡峭,並不十分適合騎兵進攻,大秦軍隊雖然建製不整。但是畢竟人數龐大,死守也未必不能一戰。
隻可惜偌大的九龍山,居然沒有一處水源。
人不吃飯,可以堅持幾天,可人不喝水,卻一天也堅持不了。
唯一的一處水源,卻被韃靼人用重兵固守,在四處高地全部布置了重兵弓箭,所有來搶水的大秦官兵,一律遭到凶殘的射殺。
一撥撥搶水的兵士被射殺,鮮血將那處不大的水窪染得鮮紅。韃靼人繼續他們的恐嚇伎倆,還在滴血的屍首被拖到穀口,堆疊成一座長長京觀,就陳列在水源附近。
就仿佛一道屍體築造的城牆,死死堵住了外人來山穀中搶水的通道。
再想獲得水源,就要從自己的同胞兄弟的屍體上踏過去。
最終,這支號稱帝國最強大的軍隊,不過三天,就徹底崩潰了。
韃靼的騎兵,像凶殘越過草原的一股戾風,把他們像屠雞殺羊一樣砍殺殆盡,一片片的屍首,從山的這一邊一直鋪到山的那邊,兵部尚書郭平戰死。戶部尚書李汾戰死,接班韓毅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吳江戰死,隨行官員四十六人自盡……
可太子劉易,代天子親征的太子,卻做了韃靼人的俘虜。
帝國最精銳的三十五萬大軍,除了行動不便的輜重部隊和神機營,全軍覆沒在九龍山,逃回來的少數人,裹挾了毫無抵抗的輜重部隊和神機營,一路瘋狂西撤,在途中遇上了前來接應的大同總兵韓毅這才飛鴿傳書,用錦衣衛的密使將大敗的消息傳入了京城。
舉朝嘩然,朝野巨震。
皇帝一聽到消息,就吐血昏迷了。
同樣,袁家的天也塌了。
國公爺一聽到消息,就趕了回來,大約到了明天,這個消息就會被傳開,想也不用想,這天下就要大亂了,
太子雖然已經二十八歲了,卻隻有兩個女兒,
皇帝這一年來身體急轉直下,雖然還在位。但是也不過是風中之燭,誰知道什麽時候就滅了。
各地前來勤王的兵馬,倒是陸陸續續都在路上,可是太子被俘啊,誰知道韃靼人會用太子來做什麽樣的事情?
天下要大亂了呀!
韃靼的兵馬在冬天的時候,險些圍困了京城,難道他們就此卷土重來了嗎?
這些還隻是一般人擔憂的事情,袁家更擔心的是,袁兆如何了。
死了,還是跟著太子被俘了?
死了,天算塌了一半,畢竟袁家不止他一個兒子。他為國捐軀了,好歹還能給個恩榮,袁家再熬個十年,袁毅長大了,就還能頂上。
可要是被俘了,可要是做出什麽有辱門風的事情來,那麽袁家……這天可算是全塌下來了。
袁老太爺堅信,他的孫子不會慫,男人大丈夫,不就是一死麽?都這個時候了,死有那麽為難嗎?
他就看不慣兒子媳婦那一副慫包的樣子。如喪考妣,他還沒死,他們還有兒子,他們還有一整個家要撐著呢,慫包樣子給誰看?
三老爺四老爺五老爺都陪著老太爺,可他們誰都不知道這個時候該如何是好。
一屋子的男人沉?以對,這個時候,誰也想不出能有什麽辦法。
就在這個時候,房門突然一下子被推開了。
披頭散發的小關氏幾乎是摔進了屋子。
她茫然地看了一屋子的長輩一眼,突然就撲倒了老太爺的膝前,嘶聲地喊道,“祖父,救救大爺吧!”
聽到袁兆失蹤的消息,她一下子就崩潰了。她很清楚她在這個家裏的地位。沒有了袁兆,或者袁兆不是世子了,那麽她就什麽都不是了。
她自從嫁到了袁家,一直都是溫和以示人,在誰跟前連高聲說話都沒有過的。
可在這個時候,居然一頭就撞倒了在老太爺的腳下,拚命給老太爺磕頭,求老太爺想辦法,把袁兆給找回來。
三叔一個男人,不好伸手去拽侄兒媳婦,隻能指揮那些仆婦將她扶起來,“大郎媳婦。你不要亂,這不是都在想辦法呢麽……”
可小關氏就死死抓住老太爺的衣擺不放手,“祖父,救命,救救大爺的命……,大爺不回來,我還活著幹什麽,不如死了去……”竟然打算一頭撞在老太爺跟前的炕幾上。
眾人都驚呆了,不知道她突然發了什麽瘋。
好在她身後還有兩個麻利的婆子,立刻就給拽住了。
可她如今有三個多月的身孕,雖然還沒有顯懷,可最是危險的時候。她懷相又不好,這麽一鬧騰,立時就見了紅。
老太爺怒極攻心,加上哪裏又是真的不擔憂長孫的命運,這一急,就真的躺倒了。
他幾次暈厥,都是氣血攻心。
可是這一回,他是真的沒能再爬起來,當天下午撅過去的,請了太醫又是紮針又是吃藥,第二天淩晨才醒了過來,可醒過來人已經不能動了。頂多就是右手抬抬手,說話都漏風。
原本總是紅光滿麵的臉一下子枯?萎敗了。
跟著一同枯敗的還有一向慈眉善目又胖又滋潤的老太太,自分家之後,她就廋了,而這一回,她是跟著垮了。
三太太抱著新生的孩子給她看,她都打不起精神來了。
按她自己的話說,她是真的老了。年輕的時候,男人沒了,都能帶著三個兒子支撐起一個家,可現如今男人倒下了,她連喘氣都覺得累的慌。
她唯一精神起來的一回,就是不肯安心養胎的小關氏稍微好了一點之後,就讓丫頭婆子抬了她到老太爺病榻前哭,求老太爺幫著袁兆想想辦法。
連太子都被俘虜了,幾十萬大軍灰飛煙滅,老太爺能有什麽辦法?
就是派人去找,也沒有這樣快的。
國公爺夫妻兩個哪能縱容兒媳婦這樣鬧病中的老爺子?親自過來勸她,偏生她瘋了一樣的不肯回去,居然還說出了,你們有三個兒子,可我就一個丈夫的話來……
老太爺當場又暈厥了過去。
國公爺隻得吩咐人將小關氏鎖在自己的院子裏不許出門。
小關氏是老太太親自從老家聘回來的,向來也多有回護,可是這一回,老人家顫顫巍巍地親自追到小關氏的屋裏,就抽了小關氏一個嘴巴子。
然後什麽都沒說,就又回去守著老太爺了。
總歸,家裏是一切都不好的。
旁的事情不說,袁兆的下落成了懸在所有人心上的一把刀。
而對於袁兆,他的命運關乎袁家所有人的未來,而所有的人卻都對此無能為力。
張靜安在蝴蝶巷裏??地聽著這一切的消息。
也隻能??地聽著。
上一世發生的事情,這一世還是都發生了。
區別隻在於,上一世劉易是做了皇帝之後才作死的。他作死的時候已經有了兒子,被俘之後,群臣因為擁立劉易才一歲半的兒子直接登基做皇帝,還是從宗室裏再選成年男子做皇帝鬧得不可開交。
要是從宗室裏選,那劉璞做過皇太孫,成年了,素有賢名威儀。當然就是不二的人選。可是偏生劉能把持了朝政,和太子妃徐氏的父親和娘家聯手,愣是將一歲半的劉旦扶上了皇位。
然後劉璞本來勤王的兵馬順勢就過了長江,造反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他本來就是先皇敵長一係,他本來就做過皇太孫,他本來就有義務不能看著先皇打下的天下毀在奸佞小人的手裏。
他赫然宣布,劉能,廖太妃,徐光等一幹外戚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就是想做曹操。作為劉家嫡係子孫,清君側,捍衛天下正統,乃是應盡之責。
正是因為他造反了,而且聲勢很大,那個還不到兩歲隻會吃奶的皇帝根本無法穩定朝堂和眾臣的心,劉能傾盡國庫,用20萬兩?金,七百萬兩白銀,再加上宣府,富平,恩林,大廣四座城池才將劉易作為太上皇換了回來。
結果回來了的劉易,直接將兒子廢掉重新登上了皇位,然後不去考慮西北那邊的韃靼,也不去考慮勢如破竹的劉璞,直接就在京裏開始大開殺戒。
張靜安上一世的最後一年,整個聖京城都彌漫著一片的血雨腥風。
然後就突然有了袁兆將親生弟弟袁恭殺死在自家後院的事情……
張靜安真的很想說,袁兆還是別回來了。
最好連劉易都不要回來。
朝中並不是沒有正直的大臣,新晉的兵部尚書金顯就是個剛正不阿,勇毅忠肅的。當年朝野紛亂,就是他挺身而出,整飭兵備,部署要衝,親自督戰,率各地勤王之師,列陣北京九門外,三次大敗杜杜爾汗,甚至是挺軍直撲宣府,妙計奪回了這陷入敵手將近一年的重鎮。
可劉能等人卻又用光了國庫的存銀和宣府重鎮將劉易給換了回來,回來的劉易上位,頭一個殺掉的就是金顯,滿門抄斬,全家二百餘口,連仆從都沒有放過,全部棄市於西門口。
罪名是貪墨……
可金顯窮的連房子都修不起,東廠為了做實金顯貪墨的罪名,還是東廠廠督安廣將家裏的財物硬是搬到了金家湊數,殺了金家滿門之後,又將那些財物又搬了回去……
這一世會如何發展呢?
這一世劉易還是太子,他壓根沒有兒子,上一世太子妃徐氏一輩子都沒能生出兒子來,後來擁立的是韓美人生的那個兒子。而這一世,韓美人的兒子落地就死了,徐氏千辛萬苦生下來的是個小郡主……
皇帝也還活著,可是他卻跟死了也差不了多少,張靜安很懷疑,又是幾個月不曾上朝,就連出了這樣的大事都沒能上朝,他是不是真的要不行了。
他要是不能理政,那麽天下要誰來做主?
朝廷還會用四座城市和國庫中所有的?金換回劉易那個瘋子嗎?
關鍵的問題是,袁恭會怎麽樣?
今天雙更
推薦:
婚淺情深:冷情總裁暖暖愛
她是人人眼中的棄婦,他是鐵血手腕的霸道總裁
一次意外,兩人恩怨糾葛,從此命運牽連......
背叛,破產,險些失去至親的痛苦終讓她趨於崩潰
絕望之際,他逼她入牆角,聲音冷冽
“白帆,做我的女人!”
“憑什麽?”
“滿足我,我幫你氣死他們!”
極度震驚之餘,又會牽扯出怎樣的陰謀與算計?(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