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玩場大的一
字數:4274 加入書籤
新的一天來臨,風華今天倒是難得的自己起來。
揉了揉雙眼,卻發現沒有一絲的腫脹感,她自認是老張為她抹了什麽,也沒在意的起來讓盼盼為她穿好官服。
今天她要上朝去打場大戰,打場最少讓她在小皇帝的生辰宴前都沒人敢再來煩她的戰中之戰。
盼盼看著她那目露凶光的樣兒心裏有些怕怕的,郡主今天是準備去殺誰嗎?
下樓,方嬤嬤已經抱著孩子在那兒等著她了。
一見她下來,立刻抱著孩子上前,“來,泡泡(風華為孩子起的小名)給郡主請安。”
風華失笑的捏了捏孩子的臉,“他才多大?知道什麽叫請安,以後別這樣了。”
“是。”方嬤嬤也是一臉的笑意,她這不是想讓孩子與郡主親近些,讓郡主開心嗎?
昨夜郡主一人在樓上哭時,她們在樓下全聽到了,知道郡主傷心,她們也不敢去打擾。
今兒一早她們這才想出了這招,孩子是最純真的。昨兒看郡主好像滿喜歡這孩子的,就想著讓郡主一眼就瞧見孩子,這樣心情自然就好了。
果然郡主笑了。
再次的捏了捏孩子的臉,風華麵無表情的朝外走去。
門口的葉語蘭與隨風跟上,到了院門外時,親衛們接而跟上。
看著隊伍離開,方嬤嬤無奈了歎了口氣。
看來郡主並沒有開心,也許要等到害了那十四個人的凶手被郡主抓到,郡主才會真的開心起來吧!
&
上朝,對官員來說是平常能不能再平常的事情。
但今天不平常的是,南宮禦史竟然帶了三百親衛上朝。
雖說是南宮禦史得聖旨可以有三百親衛,可沒聽說三百親衛一起帶著上朝的啊,這不是在藐視聖上?
而且她更過份的是要帶著親衛自東側門進入。
禦林軍雖是都不想得罪她,但職責所在,所以也不得不上前去攔。
結果人家竟然拿出了塊金黃雕龍的令牌。
好嘛,當場跪了一地,那可是如帝親臨的禦用令牌,除了不能隨意的調兵遣將外,可行使便宜之權。
就這樣,風華帶著三百親衛大搖大擺的直接進了東側門。
這樣的大隊伍,如此與眾不同的隊伍,怎麽能不令人矚目,更何部那走在最前頭的那位本就是位令人矚目的主兒。
眾人再看到她那冷沉的臉,立時就知道今天的早朝看來是不簡單了。
到達鹹陽門外,親衛守在橋的另一頭,而風華邁步進了廣場,然後麵無表情的站在王相的下方。
但那渾身的殺氣,卻連何太尉都能感覺得到。
昨天的事情雖說大家知道的不多,但多多少少都有些傳了出來,那傳的最瘋的,據說是風華郡主全身髒兮兮的抱了個孩子回去。
何太尉糾結了,她抱個孩子回去,和今天這突然的發瘋有什麽關係嗎?
他要怎麽配合呢?
這臭丫頭,也不和他通個氣,讓他這一老頭子在這裏燒。。燒什麽?
哦,對了,燒腦。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王相依舊默默的站著,你是沒發現風華今天的異常一般,又似如什麽事都與他無關一樣。
時辰一到,自鹹陽宮內跑出來個小太監,正是小樂子。
“攝政王有旨,今天早朝罷免。”喊完,他立刻秒速的跑了回去。
眾人全都呼出了口蝕氣,立刻全都急速的朝外走去,這時不跑還等什麽?
“慢著,本官有話要說。”一道涼涼的女音響起。
有些官員停下,有些官員似沒聽到的依舊朝外走去。
隻是他們出去可得經過那幾坐橋,而橋那兒好死不死的人家的親衛在那兒了。
看來南宮禦史今天是來者不善了。
一個武將忍不住的轉過身來怒目瞪向風華,“南宮禦史,你帶兵進宮,現在又堵住我等去路,你是想造反嗎?”
風華一臉淡定,嘴角勾起了絲嘲諷的笑容。
不回答的隻是從袖子中將那塊金黃又拿了出來,緩慢的係到了自己的腰上。
這下好了,那成年男人巴掌大的令牌掛在那顯眼的位置,想不看見都難。
立刻,全數官員無一例外的全跪了下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為何說無一例外呢,因為何太尉那老不羞也自椅子上起來跪下了,連他都跪了,其它人還能不跪?
當然,這畢竟不是皇上,不用風華叫起。
所以眾人也跪拜後就直接起身了,但同樣的眾人也不敢再離開了。
風華就依舊站在原來的位置,聲音也是淡淡的,似是與眾人在閑聊。
“本官入朝到今日為止正好五天,這五天的時間裏,自第一天開始的眾人反對到昨天的眾官彈劾,各位大人似乎都已經忘記了一件事情。”
“本官是都察院的左都禦史,真正朝中有權彈劾本官的是王相,與幾位公卿,昨天你們一群不足二品的官員也敢出來?就按這點,本官就可以直接將那些人請到都察院的牢裏喝茶。”
“但本官初初為官,也不想與眾位鬧得不愉快,此事就這樣的過去了。可本官沒有想到的是,竟然有人給臉不要臉,進我都察院地牢毒害王尚書不夠,竟然還將他的孩子妻子盡數危害。”
此言一出,眾官的麵色全變了。
驚懼,懷疑,可恐。。。唯一不變的正是風華身邊的王相。
“本官答應過王尚書,如果他願意招供,本官保他家人的性命。但本官失言了,這是本官此生當中第一次失言,本官自當願它是最後一次。”
“本官保不住他的家人,那本官唯一能做的就是為他將此事查清。也因為此事,王尚書傷心絕望之下,將一本密帳交給了本官。”
這下變色的更多了。
“今日,本官在此托一次大。有得罪個位大人的地方望大家海涵,此細帳中無關的各位大人被本官留下,本官隻是希望你們做個見證,有得罪之處,本官定派人上門賠罪。”
說完,風華誰也不看的自袖子中拿出一本破舊的本子,眾官員中有不少的官員都能認出封麵上那兩個‘帳本’二字的確是王尚書的筆跡。
王尚書雖是外貌肥鼓鼓的,但卻是寫著一手有用的好字,倒是朝中有不少的人認得他的字。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