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清朝堂二
字數:3720 加入書籤
“昌王自己怎麽都想不到,他最信任的幕僚,竟然喜歡的是他的妃子。”隨心想想就好笑。
感覺好像一開始都是上蒼安排好了的一樣,娘娘當時正愁廉親王府內的暗道不好進,立刻就有人送上\/了破解之法。
還記得發現暗道那晚,進廉親王府後院的那道白影嗎?
那人正是昌王身邊的幕僚--李傳。
誰也看不出來,一個文質彬彬的書生外表下,竟然藏著顆騷動的心。
次日一早,李傳就被無名拎到了風華麵前。
有著頭天夜裏他與昌王焉妃,當時文焉郡主的那場不可描述之事,再用文焉郡主一威脅,並來個保證毛毛的,李傳那如世外高人般的孤傲外殼被敲碎。
據李傳自己所訴,他並非龍耀中人,本名也不叫李傳,而是浩海逃難而來,進昌王府給昌王當幕僚也是為了避禍。
至於他在浩海是何身份,又逃的什麽難,李傳沒有說。不過有著皇上與長平王的關係,風華也不難知道其內裏真相。
李傳原名宇文澤,是浩海有名謀士世家的唯一還在世後人。
宇文家在浩海,若是百年前提起,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世世代代至少會出一位善謀之士,且宇文家從不入朝,若是輔佐一位君王,沒有一代不是將人從皇子的位置扶到帝王之位便退隱山林。
也正因如此,宇文家於浩海皇室·占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並不會引來皇室的必然之心,隻會尊之敬之重之。
這樣的家族,按理說應該是與浩海皇室並存。為何現在在浩海,連宇文這個姓都無人敢去提起?
這要說起來,就隻能怪·人心的不足。
浩海的上上任皇帝,看上\/了宇文家其中一個嫡女,可宇文家有家規,女子絕不入皇室府門半步。
為了得到那個嫡女,皇帝想盡了法子,但宇文家就是不接招,最後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假借皇後身體不好為由,將那個懂那麽點醫術的嫡女招進了宮,把人家給那什麽了。
就是浩海的那個上上任皇帝自己都沒想到,本以為得到了美人,再給個封號就萬事大吉,誰曾想,那嫡女是個性子烈,事後便在皇宮裏自己服毒自盡。
這事情可就大了,宇文家的嫡女被皇上那什麽了,然後還把人家給逼死了!依著宇文家在浩海皇室與百姓心目中的地位,若事情傳了出去,這皇帝能不能再當下去都是問題。
浩海上上任皇帝正煩心著,上任皇帝正好進宮去請安,得知了此事後,也不知是誰把誰給勸服了。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一不做二不休,搞了個宇文家謀反的證據,在宇文全族人都沒反應過來時,便全體被下了大獄。
當時萬幸浩海有位年邁的老國公,冒著全族有可能跟著同滅的危險,偷偷用自己還在繈褓的曾孫子,從大獄裏換出了同樣在繈褓裏的宇文家後代,並連夜送出了浩海。
這個繈褓裏的孩子,便是李傳的父親。
至於為何兜兜轉轉的,李傳會成為昌王的幕僚,李傳不想說,風華也不是那非要追根到底的人。
&n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bsp; 對自己沒有威脅便可,至於人家的生世。。。。。。吃飽的閑啊,還要知道個一二三四的給他報仇不成?
有了李傳為內應,昌王府內暗道的入口便如囊中取物,至於昌王想謀反的證據。。。。。。現在已經在皇上的上書房暗格裏擺著。
一切就是這麽自然而順遂的發生著,好像上蒼看到了風華要寫的劇本,配合著把她要做的事情全部簡化。
打了個哈欠,風華伸了個懶腰正準備下塌出去走走。
方嬤嬤領著一臉急色的福公公進來,一看到風華,福公公就像是看到了親娘一樣的跪下,語速快到了及至:“娘娘,皇上要處死尊義公,尊義公自己也要在上書房上撞柱,聖王爺讓老奴來請娘娘。”
風華要下塌的動作停在半中,發懵的問道:“尊義公不是回鄉養老去了?”
“是,誰知道尊義公突然又回京,今兒一早進宮求見了皇上,當時皇上把奴才等都遣出了上書房,誰也不知道裏麵說了什麽。後來皇上全震怒,下令處死尊義公。”
“正巧的聖王爺去上書房,便攔下了押尊義公去午門的禦林軍。可誰知道,尊義公被聖王爺帶回上書後,他竟然自己尋死的去撞柱。”
風華更懵了,“阿冥做了什麽?”
竟然把人逼得都活不了了都!
福公公無奈的搖了搖頭,“老奴不知。”
連冥衛都被皇上叫退到離上書房幾米開外,裏麵不說皇上與尊義公談了什麽他們沒聽到,若不是皇上當時甚至怒之下還保有理智,尊義公被皇上處死在裏麵都不可能有人知道。
&
風華還沒到上書房門前,裏麵便傳出了一道蒼老帶著哀求的哭喊聲:“皇上,您要三思啊!老臣知您愛護皇後,也佩服皇後為人,可這孩子留不得啊!您和皇後娘娘還會有孩子的,若是誰因此事逼您納妃,老臣願為先峰,撞死在他們家門前。”
接著是聖王爺無奈的斥責聲:“尊義公不可胡言,皇上長子怎麽能憑外人幾句話便要不要就不要,你這至皇上皇後於何地,又到龍耀於何地?”
“聖王爺,聖王爺,您勸勸皇上,求您老勸勸皇上。臣願一死,臣願一死,隻求皇上不可將妖孽留下。”
“尊義公!~~~你好大的膽子。來人。。。”皇上的聲音已經透著滿滿的殺意。
“來了,來了。”在門外偷聽了半天的風華,立刻邁著小短腿,在福公公與禦林軍那看神經病的目光下衝了進去。
天哪,尊義公說的好像是皇後娘娘肚子裏的小太子小公主吧,他們都聽得發怒了,更多的是擔心娘娘聽到後心情不好而影響了胎氣。
結果倒好,他們個個全白擔心了,娘娘竟然趴在門邊耳朵湊在門邊一臉瞧好戲,搞得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是該怒還是該陪著娘娘聽戲?
福公公朝天深深一拜,又朝著供奉殿一拜。
天清大師保佑,今兒這事兒不是他幹的,是聖老王爺要他去請娘娘的,真的和他沒有關係。娘娘若是生氣了,天清大師一定記得幫老奴把骸骨拚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