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集聚區建議
字數:3284 加入書籤
下午,飛往新家坡樟宜機場的航班準時從虹橋機場起飛。
起飛後,唐一凡翻閱起書店買的一本《聰明的投資者》,作者是被譽為“華爾街教父”的本傑明·格雷厄姆。
“年輕人,很用功啊!”鄰座的中年人笑著與他攀談道。坐在唐一凡邊上的是位戴眼鏡的中年男子,聽口音和穿著像是新家坡人。
唐一凡笑道:“哈哈,這位先生您的英文書比我更厚啊!”
中年人手頭也有一本厚厚的英文書籍,不過看書名應是本英文小說。
倆人笑著聊了一會兒天。
認識後,唐一凡發現這位新家坡人很善談,對中華文化還很有研究。唐一凡幹脆向他要了一張名片,中年人叫林之煥,居然還是一位新家坡公務員。林之煥來自新家坡國家生產力局npb,目前負責一個扶持新家坡當地中小企業海外發展計劃項目。林之煥讀初中時候新家坡還有華校,他讀的就是華校,雖然後來去了英國讀大學。但是他的中文底子相當不錯,居然對《紅樓夢》還頗有研究。
談到幫助企業走出去,“幫助本土企業走出去不是應由新家坡貿發局負責嗎?”唐一凡奇怪道。
“沒錯,但是我們npb是扶持本土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機構之一,幫助中小企業提高科技生產力、開拓海外業務也是我所在部門的一個職責!”林之煥繼續道,“在新家坡,中小企業被視為國家的命根子。新家坡企業總數超過十萬家,90%是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正是這些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向國人提供了70%的就業崗位。幫助這些中小微企業快速健康成長是我們局的一項重要使命……”
林之煥介紹他所在部門有一個“突出重點”計劃:國家生產力局npb和貿發局大力度扶持高增長、有潛力的新家坡本土中小企業,使它們成為營收超過千萬元級的土生土長跨國企業。
這不就是政府在培育獨角獸公司嗎?唐一凡暗自嘀咕。
“林先生,您這次來大陸是……”
“哦,這次我來申城是參加一個國際中小企業論壇。”
“您這次去蘇州了嗎?”
“去了,我們去參觀了正在開發中的新家坡蘇州工業園區,非常壯觀,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林先生,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經濟持續保持高速增長,市場潛力巨大無比,您有沒有考慮過幫助那些新家坡本土中小微企業來大陸發展,開拓大陸市場呢?”
“有啊,我已經帶這些中小企業來大陸對接和考察過幾次了,不過好像不太容易!”
“林先生,我理解,一般這種蜻蜓點水式的考察對接活動,隻能麵上熱鬧,真要想取得效果,可能比較難!”
說完,唐一凡切入正題:“林先生,您有沒有考慮過在申城周邊地區,類似像蘇州這樣的一個地區,去嚐試建立一個新家坡中小企業產業集聚區呢?而新家坡蘇州工業園招的對象都是大型跨國企業、500強公司,像一般的中小企業項目是進不去的,也買不起那邊的大塊土地……”
“哎,小唐,你的這個建議有意思啊,詳細說說?”林之煥露出濃厚興趣。
“林先生,我早上剛剛從老家梅城市那裏過來,梅城是個港口城市,離開申城200公裏左右,驅車兩個小時可達,交通便利。昨天梅城下麵一位東台縣領導告訴我,他們縣裏有一個省級的東台經濟開發區,正在設想規劃一個小型的新家坡產業園區,合作方是新家坡梅城同鄉會。不像蘇州工業園區那邊的高門檻、以出讓大塊土地招引大項目為主,東台縣的新家坡產業園區起步門檻比較低,他們政府和投資商合作將開發建設可分割出售的花園式廠房,可租可售,取得方式靈活!”
想起昨天柳大權副縣長委托自己的對外招商任務,唐一凡靈光一現,想到了工業地產概念,先包裝一個新家坡產業園區概念,畫一個大餅,把眼前這位生產力局的林先生穩住再說。而招商和忽悠正是自己在前世的老本行。
“哦,這個園區我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啊?”林之煥好奇道。
“林先生,您沒聽說過很正常。因為這個小新家坡園區是東台縣剛剛在謀劃的,還沒有正式對外發布!我也是昨天拜訪了他們縣裏一位負責對外開放的柳副縣長,我才知道的!他們的設想是先做好基礎設施,把標準廠房和辦公樓建設好,先吸引來自新家坡等地的國外中小投資者抱團入駐。因為現在越來越多跨國公司、500強企業選擇在申城投資設廠,申城注重的是招引這些大項目大企業,而為這些大公司配套的中小企業卻很難找到適合他們入駐的物業和空間。所以在申城周邊的衛星城鎮誰走在前麵,抓住機會把這些優秀的中小企業吸引過去,打造出一條配套的產業鏈來,誰就搶占了先機!”
“這個東台縣有眼光!”林之煥伸出大拇指稱讚。
唐一凡說這個話的時候想到了申城邊上的昆山案例,全國唯一的縣級市獲批國家級開發區。八十年代當時的昆山縣委、縣政府在認真分析當地的優勢和劣勢後,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自費設立經濟開發區。當時隻有國家批準的14個沿海城市才可以建立開發區,並享受國家級開發區的優惠政策。作為申城邊上一個不起眼的縣級市,沒有政策優勢,昆山就“偷偷”模仿沿海國家級開發區的優惠政策;沒有啟動資金,就率先采取批租2萬畝土地換得2億元資金作為開發區啟動經費,進行前期開發;沒有技術項目,便主動出擊,在申城設立辦事處,及時招商引資;沒有專家、技術人才,高價從申城聘請引進。就這樣,昆山完成了農業縣到工商城市的蝶變。1992年,昆山正式被批準為全國唯一的縣級市國家級開發區,讓全國眾多城市羨慕不已!之後,浦東開發的強勁勢頭為長三角區域經濟發展創造了機遇。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吸引了大量優質外資項目,昆山地區外向型經濟蓬勃發展,迅速實現經濟總量的擴張和產業結構的升級,打造了一個“昆山奇跡”!
唐一凡繼續道:“林先生,我建議將來你們npb將來或許可以與梅城的東台開發區談談合作,可以探討共同合作來打造一個新家坡中小微企業的集聚區,大家一起抱團發展。因為我個人認為,那些新家坡本土的中小企業因為一直受到你們政府各個部門的精心嗬護,像是溫室裏的花朵,缺乏競爭力,一旦讓他們去海外獨自野蠻生長,很可能就會被淹沒在荒草中。而讓他們在海外集聚、一起抱團發展,而你們npb等機構也可以把服務一起延伸集聚到這個園區,您覺得這個建議如何?”(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