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長安的動靜
字數:3641 加入書籤
兕子在一邊好奇的看著,剛剛鄭容說肚子裏有寶寶了,她頓時就來勁了,說是讓寶寶出來給她抱抱,搞得鄭容哭笑不得。
府裏的老媽子還有揚州出名的喜婆此刻滿臉紅光的坐在一邊給鄭容說著該注意的事項,鄭容不但自己認真聽著,還叫來幾個識字的丫鬟在一邊記錄下來。
府裏的老大夫站在一邊笑著,少夫人的喜脈是他診斷出來的,這可是他的榮耀啊!
“容兒,你現在感覺怎麽樣?”蔡聰走進來無視所有人,走到鄭容身邊摸著她的肚子,無限柔情的問著。
“夫君,我們終於有孩子了。”鄭容感性的說著,她的眼角帶著淚花,天知道她這些年有多大的壓力,嫁給個天驕,所有人都看著她的表現,她小心謹慎深怕有一點點出錯,給蔡聰丟臉了,而她內心最大的痛楚就是成婚多年都沒有同房,不能傳宗接代,這讓她覺得自己沒有被蔡聰家接納。
“嗯!謝謝你,謝謝容兒的付出。咱家的傳宗接代的你居首功。寶寶快叫爹爹。”
蔡聰感動的對鄭容說著,這個傻女人承受了多大壓力他是最清楚的,不然也不會讓她不擇手段的對自己下藥。
“噗噗……蔡哥哥笨蛋,小寶寶還沒長大怎麽會叫爹爹呢?”
兩口子含情脈脈的四目相對的時候,兕子很不合時宜的說著,所有人都低下頭吃吃偷笑,這大概是這個聰明睿智的侯爺最愚蠢的時候了。
“嘿嘿,得派人去長安把這喜訊告知老爺子和母親,陛下和娘娘那邊也得說一下。哈……實在是太高興了,太突然了,你們幾個以後就不要貼身伺候少夫人了,派一些有經驗的婦人伺候著,務必不能有一點閃失。”
蔡聰清醒過來,對著其他人吩咐著,鄭容的貼身丫鬟忙不迭的狂點頭,她們剛剛聽喜婆說的那些注意事項,她們頭都大了,自然怕自己出錯了。
“夫君放心,妾身已經派人去長安報喜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婆婆便會派人來了。夫君我困了,想去睡一會。”
鄭容笑笑的說著,一臉驕橫的對蔡聰伸出嫩白的小手,要蔡聰扶著她。
這輩子能對著男人肆無忌憚的耍小性子可就隻有這個時間,自然要好好耍耍小性子了。
“小聰子送夫人回去休息。”蔡聰笑笑的說著,像個小太監一樣的彎腰搭著鄭容的手說著。
到了房門的時候,他還沒有進去就被幾個繃著臉的婦人給攔住了。
“侯爺請止步,接下來幾個月這裏就是禁地,嚴禁侯爺踏入。您再過三個月再進來。”
蔡聰黑著臉的看著幾個婦人,她們的眼神讓他很不爽,那簡直當他是采花賊啊!
“嘻嘻,夫君就去隔壁院子住吧!這段時間可不能胡來哦!”鄭容嘻嘻笑著,對蔡聰搖搖手,帶起一陣香風消失在房門裏。
“本侯就進去看看,又不……”蔡聰抗議著,幾個老婦人叉著腰將門擋的死死的,用蔑視的眼神看著蔡聰。
“侯爺,古語說少年人戒之在色,就是少年人食髓知味有時候控製不住,所以為了未來小侯爺的安全,嚴禁您進房中。”
“我是這樣的人嗎?”
蔡聰大聲的說著,房中傳來鄭容的笑聲,而房外所有下人丫鬟不約而同的狂點頭,食髓知味不是開玩笑的。
蔡聰無奈的敗退,隻能由著他們霸占了主院子。
李泰帶著眾多官員上門道喜,蔡聰收起鬱悶的心情接受眾人的恭喜,大擺筵席招待眾多官員。
夜裏喝多了,蔡聰想往院子裏走,被十幾個早有準備的家丁強行的拖到隔壁的院子。
第二天他隻要往院子看一眼,那些人看他就跟看賊一樣。從那天開始他除了白天能陪著鄭容,夜裏再也回不到那個溫暖的被窩了。
不過這樣也有好處,沒有了夜裏的勞力付出,蔡聰白天處理政務也精神多了,很快就將政務安排妥當,去陪鄭容說話聊天。
而兩個月的時間下來,大唐大多數縣城都開始了修路,而書院這時候大出風采,不但承接了全國各地道路對接的測量,更重要的是,編年史書終於完本。
趙竹節用牛車拉著印刷出來的第一套編年史由書院向著長安而來,沿途學子持劍護送,每個人都激動的渾身發抖。
如此嚴謹的史書連顏家和山東孔家看過之後都感慨的說道“此書麵世,華夏之史得以傳矣。今日之後天下之史,唯載此冊乎。”
趙竹節一步一步前進,長安的讀書人慢慢的跟在他的身後,這本書成就了趙竹節等人,如今他們在儒林的明天不比當年的司馬遷弱,隨著時間的推移將會超越他們。
李世民坐在太極殿等著,眾多官員也靜立等待,如此龐大的史實,該是多麽寶貴的瑰寶,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啟稟陛下,殿外趙竹節老先生攜帶編年史書求見。”
“宣~”
“草民趙竹節,拜見陛下。”趙竹節一身粗衣麻布,平淡的對李世民躬身行禮。
“老先生快快免禮,朕聽聞驚世巨著編年史已經寫好了?”
李世民急忙說道,趙竹節點了點頭說道“回陛下,不能說是完本了,隻是已經寫到今年了,今後的史事書院將會記錄編寫,每十年成冊。而今編年史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貞觀,共計三千八百四十三年,事無巨細皆已入冊。
正文共計兩千三百二十五萬字,引證共計三萬萬字,耗時十年,花費人力逾萬人,耗費銀錢六十萬七千三百八十貫。天下之重寶也~此乃印刷首冊獻與陛下。”
“好,得重寶當時時觀看,嚴咚命人將禦書房收拾下,將編年史好好存放。萬萬不能有絲毫閃失。”
李世民高興的說著,至於手稿他是不敢要的,據說書院花了五千兩銀子特意修建了一棟樓存放手稿和佐證資料,進出這棟樓起碼要經過十道驗證手續,足見書院有多看重手稿了。
李世民收下編年史便說明當代人皇已經承認編年史的地位,趙竹節也不再拖拉,向李世民行禮之後便出了太極殿。
“陛下臣聽聞編年史總編寫著的是蔡聰,這是不是有點假了,聽說除了一開始有參與過,之後這七八年根本就沒有參與寫書。”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