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誰來

字數:3481   加入書籤

A+A-


    難得李世民看他順眼,想要將他召回長安。李添微微一笑說道“臣本就為陛下臣子不論在何處都是為我大唐效命,陛下所有征召臣自當欣然從命。”

    “說的好,許敬宗讓你進京可有何要事?”

    “回聖上,刺史大人命小臣進京是為繳清山西道三年的賦稅而來的。”

    “嗯?段綸山西道三年賦稅是怎麽回事?朕記得每年山西道的賦稅也沒有短缺過。”

    涉及賦稅李世民的眼神立刻就變了,刀子一眼的眼睛就放在段綸的身上,段綸噗通一聲跪在地上說道“回陛下,確實沒有任何短少,每年都是足額入庫的。臣也納悶他們要交什麽賦稅?”

    “既然沒有短缺,那李添是來做什麽的?總不會是他山西道自掏腰包拿錢買政績吧?”

    李世民怒氣說道,在他看來這是段綸的嚴重失職。

    “陛下,這真與段大人無關,是山西道三年來少算了賦稅。”李添急忙說道,可不敢因為這事讓段綸將自己給記恨了。

    “細細說來,這是怎麽一回事?”李世民惱怒的說著,賦稅居然也也敢短缺,這山西道的官員簡直不知死活。

    “回陛下,其實山西道少交的稅是商稅,三年下來共需補交四百零六萬三千四百八十一兩五十七文。如今這些錢已經運送到了長安,隻待戶部清點過後便可入庫了。”

    “你說什麽?”李世民吃驚的站了起來,看著李添,不算嶺南和扶桑,大唐一年下來賦稅不過三百多萬兩,商稅不過九十萬,山西道三年何來四百萬的商稅?

    其餘官員也跟見鬼了一樣,一年少交一百多萬,豈不是說山西道一年商稅比全大唐一年加起來還要多一半?

    “是這樣,這三年來商稅一直少交了一個貴重物品稅,這個稅是三十而十五,因為這稅前兩年是屬於免稅期,所以是去年開始收稅的,也正是因為這樣這稅才這麽少,不過區區四百萬兩。”

    “胡鬧,三十而稅十五,誰給你們這樣胡鬧的權利?難道不怕把天下百姓逼反了嗎?”

    魏征眼睛都快睜裂了,快步上前一巴掌將李添拍到地上去。為了政績居然使出這樣的手段,他似乎已經看到山西民不聊生的景象了。

    “下官這巴掌怕是討不回來了,哎呦疼死我了。陛下這個貴重物品稅絕不會讓百姓起怨念的,平常買賣三十而稅一罷了,唯有那些專門買賣貴重物品的店鋪才會收十五的稅,這個稅經過兩年的潛移默化,早就深入人心,山西道的下至平民上至達官顯貴都認為是應當的。否則我等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啊!”

    “都是買東賣西的,為什麽要區別對待?這樣豈不是不公平?”

    魏征沒有說話,而那些世家官員紛紛出列質問,他們無疑是這個時代貴重物品最大的消費群體,這樣的收稅方式對他們來說是在太不公平了。

    這時候不站出來,難道要等滿天下都實行這貴重物品稅的時候再去反駁?到那時候除了乖乖給錢之外,那是別無他法咯。

    “此乃貴重物品,所以貴重便在於不可再現,或許生長緩慢的物品,這些物品用一點便少一點,買賣者自然需要多付出代價,這是天公地道的事,在山西道連小兒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想必不用下官給大人解釋了吧?”

    李添不卑不亢的說著,世家官員一個個被噎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隻能捏著鼻子不說話。

    李世民可不管那麽多,隻要不去剝削百姓,能收多少都是好的,何況一年下來能收這麽多的錢,他是絕不可能反對的。

    “好,山西道補上來的稅可以說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當重賞之。段綸你立刻帶人去清點入庫,有了這麽大一筆錢,足以支撐到來年年底了吧?”

    李世民痛快的說著,大幾百萬的錢財別說明年年底,就是後年年中那都是錯錯有餘的。

    “臣遵旨,如此巨款是錯錯有餘,臣今年可以過個輕鬆年了。臣先行告退。”段綸一臉愜意的說著,手裏有糧心裏不慌啊!

    “好!先去吧!李添你也下去休息,一應封賞隨後就到。輔機,玄齡啊!許敬宗這次做的不錯啊!你們看這次該怎麽嘉獎一下。”

    “回陛下,這幾年許敬宗年年吏部考核都得優,臣和無忌公昨天也在商討該如何安排,才能讓他的能力得到更好的發揮。”

    房玄齡苦笑的說著,許敬宗雖然沒有爵位在身,但是權利地位都居一道之首,現在山西道除了李績可以壓他一下,就沒有人能壓製得了他了。

    也就是因為這樣才讓房玄齡和長孫無忌那麽頭疼,想把他調到長安來,長安也沒有合適的空缺啊!

    李世民自然知道他們在頭疼什麽,想了想說道“山西道還離不了他,就不要調來調去了。傳旨加封許敬宗為新城子爵,食邑五百戶,特許其子許景入環山書院就讀。”

    眾人拱手稱是,心中卻不以為然,今天是不是太高興了,老李你有些得意忘形啊!等聖旨被書院駁回的時候,你就該知道沒麵子了。

    那年房玄齡用兩萬貫開道都沒能讓書院給他家娃子開後門,依照現在書院的風骨更加是不可能的。

    “陛下,吐蕃的使者多次進貢,這次更是帶來了鬆讚幹布的請求,高原上這位說一不二的大人物希望能迎娶我們大唐的公主,隻是現在的他可不敢大放厥詞了。”

    傅奕出列高興的說著,吐蕃一次就被打怕了,再無之前的狂妄自大,使者的帶來的國書上用字遣詞都是小心翼翼,恭敬的很。

    李世民聽到這話是既爽快又難受,讓這麽一個強國服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既然人家服軟了,他又該讓嫁過去呢?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是真不舍得讓女兒去那麽遠的地方啊!

    至於他的姐妹嫁人的嫁人,牙牙學步的牙牙學步,都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

    “恭喜陛下,我大唐天威如淵,強如吐蕃也要俯首稱臣。”

    眾人齊齊恭賀,李世民眼中全是笑意,挺直了腰杆隨意的擺了擺手,有些頭疼的說道“隻是眼下有些為難,吐蕃再三請求也不能視而不見,隻是朕的公主全無合適的,一再推脫隻怕吐蕃會起了逆心。”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