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天下風雲動
字數:3325 加入書籤
蔡聰對此倒是不奇怪,已經撕破臉皮了,世家門閥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舉旗造反也是理所當然的。
李家倒是存了一絲僥幸心理,派人遊說蔡聰造反,隻要蔡聰造反,他們願意鼎力相助,誰做皇帝對他們來說都一樣,隻要能讓家族延續下去。
可惜蔡聰根本沒有這樣的念頭,直接將說客的腦袋掛在城門上,下令開始攻城。
老百姓都有飯吃有衣穿誰還願意跟著造反?就連那些士兵都不願意造反,這些年忠君愛國的思想教育不是白做的。
當大軍攻城的時候,出了李家豢養的私兵之外,被拉壯丁的百姓和士兵紛紛倒戈,直接打開城門歡迎王師入城。
李閑絕望的躺在病床上,他已經快死了。聽著外麵的慌亂痛苦的閉上了眼睛,一步錯步步錯啊!他悔的腸子都青了,為了不和皇室拉開太大的差距,他們做出了大動作,結果換回來的是滅門的結局。
他的病床前已經沒有子孫守護了,他隻希望子孫中有人能逃出生天,可以使香火不斷。
當蔡聰麵無表情的走到他麵前的時候,他麵色平靜的說了句“你來了。”
“為何自掘墳墓?我這次來本無意滅你李氏香火,你們卻自尋死路。”
蔡聰的聲音沒有一絲起伏,若所有門閥都這麽做的話,他想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回京交旨了。
“你殺戮成性,老夫不能冒這個險,隻是沒想到他李世民居然這般得民心,李家在隴右千年經營,敵不過他十幾年的聲望。”
李閑痛苦的說著,他們在隴右修橋補路,廣布善行為的就是在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能有一府道的百姓可用,那成想會是這麽個情況。
“陛下能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百姓有什麽理由不過安生日子反而去陪你造反?”
李閑麵帶譏笑沒有回道這個問題,愚民從來都是盲從的,被上層貴族挾裹著就想是工具一樣,什麽時候有了自己的想法了?
他費力的拍了拍床頭邊上的白綾對蔡聰說道“老夫榮耀一生,臨死不想無全屍,幫我一把如何?”
“自當效勞。”
蔡聰點點頭的說著,卻沒有去拿白綾而是伸手捏住李閑的脖子直接將他的喉骨捏碎,出其不意讓這個老人死的沒有痛苦,更沒有告訴李閑,李家無一人出逃成功,他是最後一個死的。
三天時間隴右門閥消失,當蔡聰離開的時候,隴右多了數十個李家,但是都隻能算是富裕人家,主家的所有一切收歸戶部所有,從此李家再無崛起之機。
消息傳出天下嘩然,誰也想不到蔡聰居然這麽狠辣,連李世民都嚇的捏碎了茶杯,被紮的一手的血。他本來以為蔡聰會把參與進來的人殺了,將其他人軟禁,沒想到蔡聰直接將主家殺的一幹二淨,那算起來都是他的親戚啊!
李孝恭聽聞以後大哭泣血,發誓要與蔡聰不死不休,而後吐血暈厥。
山東門閥得知消息舉旗造反,弄出個隱太子之子以為正統,發繳文通告天下李世民殺兄弑弟逼父退位讓天下人不恥,如今他們擁護正統要撥亂反正。
而山南道則出了個彌勒教宣揚李世民為邪魔降生,所以才會殺兄弑弟,打著拯救天下的旗號公然造反,同時尊隱太子之子為皇,那些信徒紛紛響應,不到一個月時間久攏聚了數萬人馬,與山東門閥遙遙呼應。
西域高昌國猖狂無比出兵獵殺商賈,西域絲綢之路阻斷,多少買來賣去被打斷,定襄大軍氣勢洶洶隻等朝廷一聲令下。
揚州那邊大食國的東征船隊在海上與大唐海軍不期而遇,雙方死不後退海麵浮滿了屍體,揚州告急。
一時間人心惶惶,中原百姓無不擔心再次陷入無休止的戰亂之中。朝中官員不斷上奏彈劾蔡聰,要朝廷將蔡聰撤回來,山東跟山南也派來使節,隻要李世民下旨將蔡聰幽禁,那他們立時歸順投降。
李世民卻像吃了秤砣一般將使節斬殺,命尉遲恭領兵前往山南平叛,命李績帶兵征討不臣高昌,而對於那個彈劾蔡聰的官員,李世民統統下,一時間牢獄內人滿為患。
可如今李世民根本不怕卻人手,將龍辰等一批青壯派的官員提上去,又從往年儲備的人才中征用一批充當底層官員,十餘天的時間便將那些與世家關係緊密的官員從朝堂上清出去。
李世民的雷霆手段讓世家絕望,皇帝這是蓄謀已久,他們那些威脅的手段已經徹底失效。有道是狗急跳牆世家瘋狂的招兵買馬。
他們擁有數不清的錢財和糧食,主動出兵襲擊洛陽,跟蒙寶來打過幾場,那是兵敗如山倒,根本就沒有什麽戰鬥力。
可架不住他們有錢,策反了不少原先被俘虜的軍官,索性緊閉城門,苦苦練兵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蔡聰。
長安城外的鬼山裏,裴東看著麵前黑衣黑罩的人舉起的令牌冷聲說道“侯爺栽培你們這麽多年,如今終於到你們大顯身手的時候。”
說罷他大聲的叫道“奉侯爺命,黑霧軍一三六團前往刺殺各世家嫡係成員。黑霧軍三三七團前往刺殺佛道重要成員以及重要信徒。記住,此事事關重要,侯爺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遵旨!”
數百黑衣人跪在地上恭敬的說著,裴東臉色大變一腳將跪在最前麵的人踢翻,臉色扭曲的吼道“天家曰旨,王侯約命,回侯爺的話隻能說遵命,誰讓你們說旨的?是不是要造反?”
裴東聲嘶力竭,可那些黑衣人除了呼吸聲之外連眼神都沒有變化。
裴東隻能讓他們解散,這些人都是蔡聰網羅來的人才,每一個都有不堪回首的往事,也都欠著蔡聰大恩,皇帝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沒有絲毫的意義,他們隻效命侯爺。
蔡聰此刻麵沉如水,壞消息一個接一個,他是真怕大後方的李世民靠不住壓力。而李績還沒到定襄,就傳來吐蕃陳兵邊疆的消息,投鼠忌器李績怕被鬆讚幹布斷了後路,隻能隱忍不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