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太子攝政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A+A-


    “老臣,老臣本是牢囚待死之人,陛下厚恩臣方能有一番作為,臣,臣必定為大唐肝腦塗地!”魏征這樣的鐵漢子此刻也紅著眼跪在地上砰砰的磕頭立誓。

    “眼下朕已經是油盡燈枯,便是想主持朝政也無能為力,好在太子長大了,又有你們一班老臣相護,便由太子攝政吧!諸位臣工從旁協助。一來朕可以靜心養病,二來就當讓太子提前熟悉下如何統理朝政。”

    李世民也舍不得將權利交出去,可是他知道自己如今便是坐在龍椅上也沒那個精力去處理政務,最重要的是,他怕自己被一些令人憤怒的奏折刺激到。

    要是那樣的話,他可能等不到昆侖的長生不老藥,那樣豈不是虧大了?

    “如今文武百官鹹至太極殿,臣請陛下移駕太極殿頒發聖旨,以安臣民之心。”

    魏征恭敬的說著,至於長孫無忌早就泣不成聲了。

    “也好,擺駕太極殿!”

    李世民點點頭的說著,之前說讓太子攝政,隻需要和幾個重臣說一說,再頒發聖旨就可以了。

    可眼下不一樣,他若是不出現群臣恐怕會猜疑太子是不是幽禁了皇帝,這樣的話必然會引起騷亂,說不定會有藩王借著勤王的名頭造反。

    太極殿上立滿了大臣,李承乾站在最前頭用漠然的眼神看著殿上惴惴不安的大臣。

    曾經許多他尊敬的大臣,一夜間變得麵目可憎,連多說一句話都覺得丟人。

    “朝中發生這般謀逆,為何仍不見陛下臨朝?莫非昨夜真的出了什麽事,難道謀逆是假,勤王是真?”

    有人告訴的叫著,李治失敗就失敗了,但他們若是能占據道德高地,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孤昨夜連發數道信號,而後更是敲響景陽種,為何昨夜無人來援?河間郡王也在京中,為何對一切視而不見?”

    李承乾對周圍的議論之聲視若無睹,而是冷著聲質問李孝恭。旁人也就罷了,可你李孝恭是皇親貴胄中,爵位最高,權利最大的人,若是連他都忤逆犯上,那叫皇室如何麵對?

    “老臣昨夜不適,因在夢中被隴右親族逼問,同為宗親為何老臣位極人臣,而他們要魂歸九泉,為何姻親尚可封公逍遙天下,而身為宗親的他們卻要死於刀戈之下。

    老臣被質問的啞口無言,在噩夢中掙紮不醒,直到天色放亮以後,老臣這才悠悠醒來,耽誤了大事,老臣請告老還鄉。”

    李孝恭不喜不悲的說著,李承乾頓時就說不出話來了。這那是李孝恭啞口無言,這是他李承乾啞口無言。

    你們大肆殺戮宗親的時候,怎麽不念著同宗同脈?如今家裏亂起來了,方才想著要找親戚,這親戚也得搭理你們才行啊!

    “王叔既然這麽說,那孤便準許你告老還鄉,也好頤養天年!”

    李承乾冷笑的說著,留著他掌控兵權,李承乾還怕他跟李治攪和到一塊了。

    “太子殿下怎可如此,王爺乃是國之庭柱,怎麽可以說歸養就歸養,難道宮中真的發生了什麽大不忍之事,所以太子才記著收攏兵權?”

    有大臣跳出來為李孝恭搖旗呐喊,其他人也七嘴八舌的說著,言語之中已經將李承乾當成殺父殺君的奸逆小人了。

    李承乾和一幹擁護他的大臣氣的臉色發青,這些人簡直是在往李承乾身上潑髒水。

    “你們胡說八道,太子本就是儲君,陛下病重招太子回京攝政,此事諸多大臣都在場聽到的。尤侍郎,當時你也在場,為何此刻卻信口胡說?”

    有擁護李承乾的大臣站出來質問,對方卻滿不在乎的說道“大寶之位何等珍貴,誰能說太子就不想早日克承大統?本官也不過是為大唐心憂罷了。”

    “既然是心憂,為何昨夜你在府上高坐垂堂,而且逆賊居然過你府們而不入,本官看你與逆賊早有勾結。”

    尤侍郎的話剛落就迎來了更為嚴厲的斥責,直指他的不臣之心。

    “本官向來清廉,在長安頗有一些好名聲,大概就是因為這樣才沒人對鄙府下手吧!”

    “他們不對你出手,你就不對他們出手?這些逆賊霍亂長安,你就這麽坐視不理?”

    這尤侍郎的名聲確實是好,可坐視不理就是原罪,抓著這一點就足夠讓他說不出話了。

    “夠了!我等此刻說的是出了這等大事,應該請陛下出來主持大局,應該確實陛下是否安全,而不是為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吵不休。”

    這時候有大臣站出來攪局,不但偷換概念還將矛頭直指李承乾。

    “父皇在養病,此前便已經下旨由孤攝政。”李承乾說著看了大臣們一眼,才不疾不徐的說道“孤說這些不是要跟你們說明父皇為何不到太極殿來。而是要告訴你們,孤既然監國攝影,那這大唐便是孤做主。”

    “李君羨何在?”

    李承乾大喝一聲,突如其來的爆喝聲令群臣大吃一驚。

    “末將在此!”

    隻見李君羨大步衝殿外走進來,腰間佩刀身披盔甲好一個威風凜凜的大將軍。

    “命你依照名冊拿人,交由杜楚客審問。”

    “末將領命!”李君羨急忙領命,對著身後揮揮手說道“統統拿下。”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殿外湧進來大批士兵拿著圖紙按頭像拿人。

    “房玄齡何在?”

    就在群臣掙紮反抗的時候,李承乾突然又是一聲大喝。所有人都停止了動作,靜靜的看著房玄齡,想知道他會怎麽做。

    “臣在此!”

    房玄齡出列沉穩的說著,他跟其他人不一樣,雖然他一直都想限製皇權膨脹,可他決不會用那樣的手段。

    “命房玄齡統領百官盡快安撫長安百姓,恢複京中的秩序。”

    “臣領命!”

    “有勞房相了。此為父皇所賜令箭,持此令箭者,文武百官鹹當聽令。孤將令箭交與房相,還望房相能盡快恢複民生。”

    李承乾客氣的說著,房玄齡恭敬的用雙手接過令箭,好一副君臣相美的畫麵。

    “統統帶走!”

    李君羨舒了一口氣大聲的叫著,他真怕房玄齡要摻合這件事,那樣這些人他未必能帶走。

    “走狗,走狗!房玄齡你這個走狗,難道你不知道皇權獨大的後果嗎?”

    “走狗,皇帝太子一脈相承走的是霸道,唯有九皇子仁義寬厚是守成之君,你這個膽小鬼,走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