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馬不停蹄
字數:4002 加入書籤
鳳凰嘴渡口處,紅8軍團長周鯤緊緊地握著張慕癩的手,激動得熱淚盈眶,哽咽著說不出話來。羅寰主任見狀,忙上前勸道:“周指揮,戰士們大半都活著出來,應該感到高興,怎麽又哭了起來,還是好好感謝一下張營長吧!”
周鯤連聲說是道:“是啊!真是謝謝張營長了,若不是你們,恐怕這6000子弟兵都會犧牲在這裏。謝謝獨一營的戰士們,謝謝彭軍團長。以後如果獨立團或者獨一營有什麽需要和困難,盡管來找我們,整個紅8軍團都是你們的後盾。”
“老周的話雖然說得直白,但也代表我們想說的心裏話,前路危險重重,望你們能及早歸來,我們會在這裏等你們到傍晚,天黑之前無論如何都要過江了。”羅寰一邊替激動的周軍團長打圓場,一邊囑咐著張慕癩。
接應紅8軍團是獨一營的第一個目標,雖然順利完成,但整個一營的損失也不小。800之眾僅剩700,有100多名朝夕相處的戰士犧牲在包圍圈內,畢竟亂軍之中槍彈不長眼,能把剩餘的700人帶出來,也是中央警衛師奮勇作戰,拚死阻擊敵人的結果。
連續的急行軍,紅8軍團已經疲憊不堪,可應自己所請還要在這裏堅持一個白天。張慕癩知道鳳凰嘴和大坪渡是目前紅軍唯一保留的兩個能度過湘江的渡口,自己已經電報建議獨立團另外兩個營去大坪渡狙擊湘軍,掩護少共國際師過江,自己則隻能依靠這個距離最近的鳳凰嘴渡口了。
若不是張慕癩剛剛率部把紅8軍團救出,恐怕任何一個軍事指揮員都不會作出這樣的決定。時間緊迫,救人如救火,這份情誼,隻有等以後在試圖報答了。
想到這裏,張慕癩再也不敢耽擱,匆匆告別紅8軍團周鯤及羅寰主任,率領略微休整的獨一營,重新出發,這一次的目標-寶界山。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此時的紅34師經過了難熬的一個上午,在觀音山陣地浪費了寶貴的時間。直到下午2時,中革軍委才想起了這個被遺忘的孩子,電令紅34師“由板橋鋪向白露源前進,或由楊柳井經大源轉向白露源前進,然後由白露源再經全州向大塘圩前進,以後則由界首之南的適當地域渡過湘水”。
當紅34師從板橋鋪一帶穿過灌陽至新圩公路,翻越海拔1900多米的寶界山時,紅軍主力已經渡過湘江。覺山鋪至界首間的湘江兩岸已經逐漸被湘、桂軍控製,紅34師的退路完全被切斷。
包圍紅34師的是湘軍劉建緒部、中央軍周渾元部和漫山遍野的地方民團。炮火轟鳴、彈片呼嘯,與撼天動地的呐喊聲混合交織在一起。戰至下午5時,紅34師已經傷亡大半,陷入了糧彈告罄、四麵受敵的絕境。
師政委程林、師政治部主任蔡中、第100團政委候中輝、第102團團長呂官印相繼犧牲。就在這危機時刻,騎兵營到了。
張慕癩簡要地看了一下敵我狀態,決定把重點打擊對象定在湘軍劉建緒部身上。因為相比中央軍,湘軍的戰鬥力較低,至於受到蒙騙的地方民團,戰鬥力則可以忽略不計。
楊三槐的火炮連選了一個有力地形,就馬上架起迫擊炮。校對好射擊單元後,猛烈的炮火在湘軍進攻部隊頭上落下。這打擊來的如此突然,讓湘軍上下亂了陣腳,任誰在興頭上被潑了一頭冷水,都不會高興。等到發覺這冷水變成開水,令人焦頭爛額之際,才知道同樣的炮火,打到別人頭上和打到自己頭上的感覺卻是不一樣的。
更大的打擊來自身後,一股數量龐大、戰鬥凶悍的騎兵部隊猶如旋風一般突入戰場。借助炮火的掩護,瓢潑般的彈雨和冰雹似的手榴彈傾瀉過來,頓時把湘軍打得抱頭鼠竄。
偶爾幾個漏網之魚,被揮舞戰刀的騎兵砍翻在地。至於民團,溜得最快的就是這幫家夥。借著熟悉地形,呼朋喚友撒歡似的抱團跑出紅軍戰士的視線之外,選了隱蔽的地方一躲,暗自打定主意,不到戰鬥結束,絕不出頭。
打擊敵人手段很多,為了突襲的隱蔽性,這一次張慕癩沒有叫司號員吹號。須知咬人的狗從來不亂叫,張慕癩從來不認為自己的戰士是狗,在他的心目中,是要把這些戰士個個培養成狼。孤狼凶狠、群狼凶殘,擁有戰馬的獨一營,那就是插上翅膀的群狼,撕碎了所有敢於阻攔在麵前的障礙,短暫的時間裏就為紅34師打開了一個缺口。
陳湘師長早就準備帶部隊突圍,卻一直為選擇突破口而傷神。如果部隊彈藥充足時,選擇哪裏都無所謂,憑著34師戰鬥力,可以輕易撕開一道口子。可眼下麵臨彈盡糧絕之境,原本不放在眼裏的湘軍同樣和中央軍一樣成了硬骨頭,一個不好很容易把34師的牙口崩掉。
突如其來的槍炮聲替他做了選擇,一聲令下,早有準備的34師迎著槍炮聲前進,裏應外合之下,兩支部隊很快會師。緊接著由獨一營掉頭打頭陣,紅34師殘餘部隊2000多人跟著獨一營的後麵衝了出來,借著夜幕的掩護向鳳凰嘴方向撤退。看著大部隊已經消失很遠,從製高點奔下來的楊三槐等人快速在後撤的道路上布下了很多地雷、炸藥,簡單掩飾後策馬追趕部隊。
聞訊趕來的周渾元部因為追的急,率先享受到了地雷陣的待遇,被炸的人仰馬翻,再也不敢追之過急。先頭遭受打擊的湘軍正灰頭土臉不好意思麵對中央軍,這回一看中央軍的慘狀,忽然覺得自己也沒那麽慘,同病相憐的同時臉色也自然了許多,老大不說老二,難兄不說難弟,居然感情熟絡了很多,令雙方長官大跌眼鏡直呼看不懂。
天黑之後,張慕癩率領獨一營和紅34師殘兵回到了鳳凰嘴渡口,此時紅8軍團已全部過江,隻留下一個連左右的兵力看守渡口,看到遠遠跑過來的獨一營高興的跳起腳來,歡呼不已。
獨一營和紅34師全部過江之後,浮橋上燃起熊熊烈火。等磨磨蹭蹭追過來的周渾元部到達時,滾滾奔流的湘水上隻漂浮著幾塊殘存的燒的烏黑的木板,以及在江麵上呼嘯著的江風,周渾元部不禁望江興歎。
曆時五天的湘江戰役落下帷幕,安全渡過湘江的紅軍戰士尚存5萬人,相比原來的曆史,整整多出2萬人。這一方麵是張慕癩率領獨一營救援的結果,更大的原因就是得益於張慕癩對二縱下達的輕裝前進的命令。
由於縱隊過江速度的加快,為後續部隊及早撤離節約了大量時間。然而仍然有大約16000名紅軍戰士永遠地長眠在湘江兩岸,這片浸透著紅軍鮮血的土地,這條奔流著紅軍鮮血的河流。目睹過這場血戰的當地老百姓事後留下了“三年不喝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說法。
或許是看到了二縱輕裝前行的好處,或許是受巨大犧牲的刺激,就在渡過湘江之後,中革軍委在全軍下達了減重前進的命令。那些從蘇區帶出來的印鈔機、油印機等等壇壇罐罐遭到了徹底的丟棄,部隊行軍速度大大加快,2天後就到達桂省境內華江鄉和金石鄉,準備翻越長征以來的第一高峰-老山界。老山界,又名越城嶺,又稱瑤山,是五嶺之一。
獨立團僅用兩個營的兵力就在大坪渡阻擊了湘軍兩個團,保證了在此渡江的少共國際師的安全。獨一營更是神奇地將紅8軍團及紅34師一半的人員帶回,巨大戰績引起了中革軍委的注意。
紅3軍團、紅5軍團、紅8軍團的三位軍團長紛紛打來電報,要求將獨立團編入自己的軍團序列。朱老總和周副主席大為驚奇,在中革軍委臨時駐地,親自召見獨立團主要幹部,了解詳細情況,張慕癩也在這一時空第一次見到兩位心目中的大神。
與後世看到的畫像一樣,一臉憨厚的朱老總沒什麽大的變化,隻是最近一係列的戰鬥讓他有些疲憊。周副主席則與後世舉國熟悉的總理模樣大相徑庭,寬大的紅軍軍裝下麵隱藏著略顯消瘦的身材,長長的胡須遮蓋了近3分之1的臉部,隻有那濃黑眉毛下的炯炯有神的雙眼和後世的模樣重合在一起,讓張慕癩油然升起景仰之情。
按照周副主席的意見,既然這三家軍團爭奪獨立團如此急切,可見獨立團,尤其是獨一營必有過人之處。中央紅軍一、二縱的組成主要是由機關及後勤人員組成,戰鬥力最低,一旦再遭遇慘烈戰鬥,遠水不解近渴之下唯恐受到巨大損失,莫不如將兵強馬壯,部隊規模夠得上1個師的獨立團直屬中革軍委,成為掌握在中央手裏的強大力量,也能更好地保衛中央安全。(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