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十六字訣

字數:4065   加入書籤

A+A-


    “真正的國術是要胸懷四海、兼收並蓄,包容一切的。隻要是對我有用的,都可以融入到我的技藝之中。我練的這門拳術過去叫巴子拳,相傳祖師爺姓癩,所以師傅給我取了個慕癩的名字,希望我能像祖師一樣將這門拳術發揚光大。這門拳術傳到我這兒,其實已經包含了長拳的內容,比如太宗拳、太祖拳、飛虎拳、桃花散等拳術,因為講求頭、肩、肘、手、尾、胯、膝、足八個部位的應用,發勁可達四麵八方極遠之處的特點,所以也可以叫八極拳。”

    “趙新城”

    “到”

    “過來和我對練一下”

    “是”

    戰士們散開一個圈子,張慕癩和趙新城搭起手來。應該說趙新城的手上功夫還是不錯的,他自幼學的是少林伏虎拳,因為常年練功手上磨出了厚厚的繭子,尋常人根本不是他的對手,隻是碰見了張慕癩這個穿越者,又對上了號稱“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八極拳,結果不言而喻,被虐的很慘。

    張慕癩的八極拳在黑市拳的鍛煉中又增添了拳擊、柔術、泰拳、散打、詠春等實戰拳術精髓,周身上下無一處不可發力,以至於趙新城的伏虎拳像對上了刺蝟一般,縮手縮腳,極其憋屈。後來幹脆跳出圈外,氣喘籲籲地一舉手,投降不玩了。

    張慕癩練的正興起呢,忽然失了對手,本就蓄起來的力道無處發泄,看見院子裏有塊粗糙的大青石。原主人本打算把它雕琢成磨盤,哪知道剛開始雕琢的時候紅軍來了,害怕之下跑到鄉下去躲起來。

    這塊石頭被張慕癩一腳挑起,手臂前繃擔了起來,四百多斤的重量卻輕如無物般,隨即被高高地拋到空中,又重重地攜帶風聲向張慕癩頭頂落下。

    戰士們明知道團長過人的身手,卻仍忍不住驚呼,趙新城更是要竄步過來幫忙。張慕癩頭部微微一偏,一手向後連擺示意戰士們不要過來,一手托住青石底部,肩膀用力一靠,鼻息吐氣發力,整塊石頭詭異地改變下落態勢,橫向飛了出去。

    距離7、8米開外青磚砌就的院牆,完整地鑲嵌了一塊四百多斤重的大青石,仿佛浮雕一般,渾然一體。趙新城嘴巴張的大大的猶不自覺,嘴裏喃喃道:“打人如掛畫、打人如掛畫,原來真有這種境界!”

    日後這家主人回來,看到這種情形更是引以為奇,一直保持原樣不變,直到多年以後,由於張慕癩的名氣高漲,這裏居然成為後世許多慕名而來瞻仰的一個景點,主人後裔以此謀生,也算是張慕癩破壞人家牆壁給予的一點補償吧!

    打這以後,警衛戰士們學習國術的熱情高漲,張慕癩身邊則又多了一個粘人的家夥。張慕癩逐漸將八極拳精神傳授給警衛連戰士,簡稱十六字訣,即“忠肝義膽以身做盾舍身無我臨危當先”。

    後來警衛連出來的戰士們又把這十六個字紛紛傳承給所帶的部隊,以至於後來敵人隻要聽說出身於張慕癩門下帶領的部隊,無不聞風喪膽,不為別的,打仗太凶狠不要命了。勇猛好似虎、狡詐則如狐,都是和張慕癩學的。

    這天下午,張慕癩又像往常一樣蹭到擔架“三人團”的房間聽茅、王、張等人談天,通訊員送來一份通報。張慕癩看完後又將通報傳給三人過目。這是中央軍委做出的緊縮機關、充實部隊戰鬥力的決定。由於湘江戰役部隊減員嚴重,中央軍委將一、二縱隊的很多機關同誌下派到部隊,對前線部隊人員進行補充。

    軍委同時下達命令,合並人員減少許多的第一、第二縱隊為軍委縱隊,由劉城、陳耘、葉英、鍾劍偉分別擔任司令員、政委、副司令員、參謀長。其中,劉城兼任第一梯隊司令,何公擔任第二梯隊司令員和政委,李漢擔任第三梯隊司令員和政委。

    原本曆史上湘江戰役時紅八軍團戰士戰鬥減員嚴重,因此撤銷了紅8軍團的編製,將其編入到紅五軍團當中。現在由於張慕癩這個蝴蝶翅膀的煽動,第8軍團大部保存完好,因而得以保留。隻是將少共國際師與紅34師合並入第5軍團,由董堂和李然分別擔任軍團長和軍團政委。中央警衛師依舊隨軍委縱隊行動,張慕癩的一團負責第一梯隊的安全,茅、王、張三人也被編入這個梯隊。

    茅主席看了張慕癩躍躍欲試的勁頭,開玩笑道:“怎麽了,我們的小張團長,是不是也想上前線部隊去了?”張慕癩嗬嗬笑著也不言語。王祥也打趣道:“是不是小張團長總看我們這幾個老家夥、老病號有些膩了,想要單飛嘍!”

    張慕癩連聲說哪有,這大帽子可要不得。保衛中央首長,保衛茅主席的安全比上前線還重要。張天見不得兩位老同誌逗弄張慕癩,連忙插言道:“別開玩笑了,看我們這個小本家已經臉紅嘍,汗都快下來了。還是讓他自己說說!”

    張慕癩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我覺得警衛師騎兵團經過一段時間以來的訓練,戰士們戰術、士氣提高的很快,是時候讓戰士們經曆一下實戰,見見血氣。總用來剿匪、對付地主民團有些大材小用。最好發揮騎兵部隊運動速度快的特長,等將來有什麽用得上騎兵團的地方,幾位首長可別忘了在總司令那裏幫忙提一下,別把我們給忘嘍。”

    茅主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表示認同張慕癩的說法,並且含有深意地說道:“隻要時刻做好準備,這一天不會遙遠。”四人相對一望,同時有默契地笑了起來。

    穆森和趙新城在門外警戒,聽見堂屋裏傳出的笑聲,雖不知所以,也被感染的心情不錯,相對微笑。穆森又低頭開始瞎琢磨待會兒怎麽回去吹噓,趙新城則思索著張慕癩傳授的逆腹式呼吸法門,兩人互不打擾,場麵出奇的和諧。

    又是一天黎明,在起床號聲裏,整個黎平的早晨被叫醒。這一天是中央部隊出發的日子。在警衛師集結的過程中,很多當地的百姓得知部隊又要出發,早就依依不舍地來到駐地、湧上街頭,把手中的吃的、用的向紅軍戰士們手裏塞。

    特別是警衛一團的駐地更是來了不少受過紅軍恩惠的百姓。幾天相處下來,戰士們和百姓也是有了感情,似乎又找回在蘇區的感覺,似乎又回想起長征出發時十萬百姓送紅軍的場麵。有些戰士忍不住掉下了眼淚,更有些青年百姓當即要參加紅軍,和紅軍走。

    張慕癩大手一揮,定下調子。東西一律不得接受,實在卻不住情拒絕不了的,要留下足夠多的錢物。至於參軍的青年,隻要父母舍得,全部同意,統一和部隊一起轉移。直到隊伍隨著軍委第一梯隊出了城門好遠,依然能看見城頭送別的人群,更有許多父母跟著部隊走了好遠才漸漸地停下了腳步。

    精簡後軍委縱隊行軍速度極快,整個紅軍在向軍委縱隊收縮抱團的過程裏重又伸出一個箭頭,這一次箭頭的前鋒方向變成了黔省,而不是蔣階石、何建等人預計的湘西。中央紅軍突然轉向,打亂了中央軍的部署,為紅軍贏得了時間。12月30日,紅軍進占烏江南岸的猴場等地。

    警衛一團行進過程中,前方哨兵發來信號,前麵路上出現敵情,隨即又取消了敵情信號,說是當地的老百姓。部隊繼續前行的時候,張慕癩很快發現了這些老百姓。

    這個歇腳的路口,東倒西歪的坐臥著一群人,男男女女老老幼幼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一個個衣不蔽體,骨瘦如柴。手裏端著要飯的碗筷向路過的紅軍戰士求乞。

    當地向導告訴張慕癩,這些都是當地的窮人,因為他們的血汗已被黔省的各種苛捐雜稅榨得一幹二淨,被形象地稱為“幹人”,所以,紅軍所到之處,到處都是向他們求乞的“幹人”。這些“幹人”嚴重震撼了每個紅軍指戰員,許多人不禁掉下了眼淚。

    在紅軍一梯隊路過烏江南岸的一個縣城時,一位60多歲的老婆婆和她的小孫子寒冬裏仍穿著補丁摞補丁的單衣,奄奄一息地倒在路旁。張慕癩立即停下馬,帶領警衛戰士圍了過去,給老婆婆和小孫子蓋上毯子,又灌進些米湯,兩個人才蘇醒過來。

    此時,茅主席從後麵拄著拐杖走過來,見前麵圍著很多人,又看見人高馬大的張慕癩,急忙追問發生了什麽事。張慕癩道:“這是餓暈了,剛剛被我們救醒的老媽媽和她的小孫子。老媽媽說,她家一年收的糧食全被地主搶光了,她兒子前幾天也被國眾黨抓了壯丁。她沒有活路,隻好和小孫子四處討吃的。”(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