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數:6509   加入書籤

A+A-




    在北方的12月被澆下一桶冷水,直寒入骨的感覺,李錦江和張衛此刻就有了深刻的體會!十多天的糧食儲備,也就是說,過上十多天,這全師上下2萬多人就要沒有飯吃了!人沒有飯吃會有多大的麻煩?這個問題不想而知。

    可是,1927年的冬天又不比2012年已經全球升溫的冬天,現在北方的12月,天寒地凍的,早就一片冰雪。當初如果部隊不是在雲南演習,早早換上了冬裝,現在自己就已經頭痛腦脹了。

    可現在也沒好什麽,天寒地凍的,上哪裏找糧食去?凍餓之下,部隊會怎麽樣,餓急了會不會把自己煮著吃,那就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想到“當年”淮海戰場上被困的gm黨士兵吃死人的事,頓時兩人失去了行動的能力,開足了腦漿在迅速的思索解決的辦法。

    張衛首先向江雨居發問道:“連壓縮幹糧一起算上了嗎?”得到否定的答複後,張衛鬆了一口氣,江雨居按足了後勤條例儲存壓縮餅幹,這些壓縮餅幹足夠部隊用個20天的,現在還有至少一個月的時間,一個月足以打土豪鬥地主開展土地革命解決糧食問題了。

    李錦江想的卻是更為深遠,因為他一直有個規劃,打算把原第九數字化師的人馬組成特種作戰部隊,也就是甲a的部隊;抽調部分有指揮能力的官兵搭配以後招的兵,使用以後自己生產的武器,這樣的組成才是甲種部隊;甲種部隊淘汰下來的和繳獲的敵方武器,加上甲種部隊淘汰出來的人員,及甲種部隊的預備人員,就組成地方軍區的乙種部隊;地方軍區之外,再按縣成立民兵組織,使用乙種部隊淘汰的武器。

    那些壓縮幹糧,熱量值高、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李錦江的打算,是作為特種作戰部隊作戰時的標準口糧,根本就沒打算現在浪費。他心中已經有了提供糧食的對象,那就是前麵發現的那支gm黨的部隊。而且,他也正想利用這次機會,好好試試1927年部隊的作戰實力,看看自己部隊作戰能力與之的對比。

    在費了一番口舌之後,李錦江輕易的就把張衛說服了。李錦江當即通知師部參謀進行氣象測量,進行電腦模擬將來兩天的氣候條件,準備擬訂作戰計劃。在通知參謀時,李錦江猛然發現,自己對電腦等先進的科學儀器,已經太過於依賴了。如果此刻電腦故障了,沒有電腦模擬氣象狀況,那麽未來幾天裏的天氣情況,自己又將如何判斷呢?要知道,現在是1927年,電腦的硬件如果壞了,那絕對是沒有得修的。

    李錦江想到了過去看到的一篇文章,寫的是美軍對高科技的病態依賴。相比之下,自己現在不也正是如此嗎!對高科技的依賴,全師上下恐怕都是一個樣,如果離開了數字化終端,李錦江簡直想象不出全師上下的仗還能怎麽打。

    看來,是要加大全師上下的“獨立”意識了。一邊走出倉庫,李錦江一邊把自己的想法與張衛談了談,張衛也深以為然,但真要從此不用電腦,或者說,此次作戰不利用先進的電子設備,李錦江和張衛卻是不敢。依賴一旦養成了,決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放棄的,也決不能忽然冒冒失失的一下就停止使用,那樣反而會造成難以承受的損失。

    李錦江當即通知了參謀處,要求他們先不要使用電腦,按照自己經驗對天氣進行預測,然後,不管參謀們納悶的詢問,再次強調了一遍必須在不用電腦的情況下,先進行自己判斷,然後就掛掉了通訊器。兩人走出倉庫來,李錦江決定到偵察連去了解一下情況,張衛便去布置戰鬥前的動員,以及通知各團、大隊,新作出的少用高科技設備的決定。

    此時夜幕早已經降臨,月亮彎彎的掛在天邊,月色下駐地映出清清一片慘白,那是草地、樹木上已經結上的白霜。在2012年12月時,駐地所在的這條地峽由於處在西南方向,海拔兩千多米而已,還沒有雪,也有較高的濕度,現在那些水汽由於迅速受冷,都凝結成了霜。而此刻,地峽外麵早已是一片冰天雪地,月色下亮得似乎就如白天的陰雲天氣一般。

    這樣的氣候條件下進行夜間突襲,效果固然會有,但決不能最大的發揮數字化師的優勢。李錦江默默的想到,自紅軍時代開始,我軍就擅長於夜戰、突襲作戰,這絕不是說我軍喜歡偷偷摸摸、鬼鬼祟祟,而是這樣的戰法保證了戰役的突然性,能夠最大的減少傷亡,同時還能獲得最大的戰果。

    從那時紅軍的條件來看,這樣的戰鬥也有些迫不得已因素在內,現在自己來到這個時代,雖然武器先進了,人員的素質也高了,但夜戰、突襲作戰反而更要加強。在漆黑的夜晚,戴有微光/紅外夜視儀,服裝上有可關閉的特殊波段紅外標記的數字化師的戰士,即使不啟動數字化終端,在麵對現階段的所有敵人時,與其說是戰爭,不如說是單方麵的屠殺。

    啟動數字化終端後,己方的態勢一目了然。同時,一個敵方的目標隻要暴露在某一個單位麵前,就等於暴露在了整個數字化師的火力之下。而且數字化終端還會自動分析目標的威脅等級,根據己方態勢選出最適合打擊目標的己方武器單位,給出相應的建議。一旦目標威脅達到了嚴重的危險程度,數字化終端還會進行警報提示。

    從發現敵方目標到反饋到戰場指揮部,再到戰場指揮部命令下達,整個過程隻需要幾秒鍾的時間,然後,可以摧毀該目標的適當火力在一秒內就會作出反應。這樣,戰鬥越是敵我交錯,越是氣候條件差就對數字化師越有利。李錦江現在期待的,就是一個刮風下雪,漆黑如墨的夜晚。

    不一會,李錦江就回到了師部駐地,他找到了偵察連連長秦一鳴,對他下達了偵察命令後,再提出了以後盡量少用電子設備的要求,讓他們在先進行一番手工偵察、測繪,得出結果後,再用電子儀器偵察、測繪,以培養手工能力,減少對電子設備的依賴。

    隨後李錦江回到了師指揮部,參謀們已經將未來幾天內的天氣情況作了預測,參謀寧河將分析報告交給李錦江,沒有什麽底氣說道:“根據今天電腦采集到的氣候情況,我們幾個參謀的分析報告,我們預計有大約20%的準確率。”

    李錦江在心中歎了一口氣,知道這份報告是不能拿來用的。過去數字化師能夠直接得到軍委的氣象學家們給出的氣象預測結果,然後數字終端根據戰地情況再作出戰地氣候條件的預測。現在,數字化師已經不可能有任何支援了,今後的氣象預測工作就隻能靠自己培養的氣象學家。

    師參謀部的參謀們都學過一定的氣象知識,又熟悉參謀工作。要培養氣象學家,一方麵要尋找部隊下麵有沒有人才,要從外麵找人才,但真要涉及戰役戰鬥的氣象預測學家,還是盡量在他們當中培養好一些。

    今天就是第一步,下一步要求他們做好每一天的氣象記錄,自我分析預測,脫離電腦的作用。隻有逐漸脫離了電腦也能夠準確的預測,那樣部隊的氣象預測才能真正的算是實用。對於氣象預測,李錦江不敢馬虎。他知道,氣象在戰爭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時甚至能夠起到關鍵的作用。

    在自己的那個時空中,盟軍的霸王—海王行動之所以能夠在時間上完全出乎德軍的意料,就是因為盟軍的氣象學家準確的預測了,兩個冷鋒對撞的時候會有至少24小時的晴好天氣,而德國的氣象學家卻認為氣候條件惡劣,不可能進行登陸作戰。如果當年德國的氣象學家的能夠準確的預測,沙漠之狐隆美爾沒有回去度假,那麽諾曼第會不會演變為一場純粹的屠殺,就很難說了。

    雖然現階段收集的信息太少,氣候情況無法預測,但這一場戰鬥已經不能拖下去了,現階段越快打這一仗,後勤壓力就越低。李錦江和張衛分析後,決定還是在明天晚上端掉那支處於數字化師監控下的部隊。下一步成立根據地政府,也需要一些糧食來對一些貧農和佃農進行救濟,按照過去的史料所描述的,1927年的山西,宗族勢力比較強,屬於地主階級剝削比較嚴重的地方,分田地之後,對一些貧苦農戶、佃農發放救濟糧,還是很有必要的。

    作戰部隊李錦江認為不必要太多。根據偵察機初步偵察,這支部隊隻有4000多5000人,沒有火炮,隻有幾挺重機槍,部隊裏的自動武器極少。看他們的訓練等各方麵的情況,顯然是一支地方警戒部隊,以他們的戰鬥力,出動太多的部隊就象高射炮打蚊子,浪費。

    李錦江和張衛說了自己的打算:出動一個混成團,晚11時出動,連夜急行50多公裏,到達目的地後,淩晨1時展開,趁夜進行偷襲,包圍全殲這部敵人。張衛知道他的能力,叮囑了一番不要輕敵後,就任由他去布置了。

    但張衛沒有想到的是,李錦江還有一個想法沒有透露出來,那就是要將這支部隊全部俘虜了。能夠改造過來參加自己的部隊的就參加部隊,不能參加部隊的就打散了暫時關起來,在今後開展土地革命後分一塊地給他,將他牢牢的捆在土地上。至於或許會存在的鴉片兵、有性病的兵,有要分一塊地給他,同時開展群眾監督,半強製的進行勞動改造。

    抱著這個思想,李錦江決定把師直屬偵察連帶上;陸航團的直九j型直升機全部帶上;後勤大隊的鐵馬大型卡車也全部帶上;至於野戰部隊的選擇,聽說下麵各團都出現了戰士的思想部穩定的情況,李錦江挑了比較穩定的第三混成團,同時將第三混成團不穩定的部分全部留下,第三混成團的政委留下,反正這是他的工作。副團長也留下協助,他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戰役開始後,自己有一個冒險的行動,可不能讓他看到了,否則失了顏麵事小,帶壞了他或者被他死活攔住了,都會不爽了……

    13日晚11時,李錦江帶上了偵察連和思想比較穩定的第三混成團,調動了後勤大隊所有鐵馬卡車,準備將那裏搬個精光。張衛沒有去,因為現在部隊的思想工作出了麻煩。思想政治這一塊本來就不是李錦江的所長,加上李錦江又是一個比較懶的人,說甩手就真的全部不理,最後張衛就隻能自己去忙個不停了。

    就是第三混成團,也有100多思想不穩定的戰士,李錦江全部把他們丟在駐地,交給張衛和徐炳權、張青海去忙乎,自己和宋文帶著部隊出發。其實,李錦江本來隻想帶偵察連去,搭乘直九j直升機空降,搞次“斬首行動”,一下敲掉對方的指揮部,應該可以全部就他們擊潰,拿到所有輜重。最後,想到那裏還有四五千人,不能浪費了,如果拿過來,改造好,那就是未來自己部隊的基礎。想徹底吃掉對方,那麽一個包圍圈就必不可少了。

    戰役一開始就不是很順利,偵察連三輛東風越野車在前方開路、警戒,行進間由於過於靠近了一座村莊,引來了一陣鑼聲,一下湧出一大票衣冠不整的地方民團,端著老舊的步槍,遠遠的對著開過來的偵察連開了幾槍,然後等到偵察連開近了,看清偵察連的東風越野後,又一家夥丟盔棄甲的全跑了回去。這使得李錦江納悶不已。唯一有點安慰的,幸好這裏離目的地還有二十多公裏,不會驚動自己的目標,而且,詢問了先期潛伏到那裏偵察連戰士,那支部隊也沒有什麽情況。

    一路馬不停蹄,一個多小時後,距離那支部隊駐地隻有5公裏多了,戰場態勢控製直升機立即掃描周圍情況,部隊展開,團偵察排開始外圍警戒,第三混成團構築好包圍圈,布置好空中火力,對這支部隊作好監控。很快的目標及周邊的情況就反饋了回來,一切正常。李錦江很滿意,他揮了揮手,示意由宋文指揮,戰役正式開始。然後,不管宋文的勸阻,李錦江親自帶著偵察連的挑選出來的五十多名戰士,搭乘7架直九j,悄悄的飛到了這支部隊指揮部上方。

    直九j是直九直升機的改型,在犧牲了一定的性能和載重後,直升機提高了穩定性,將噪音降到了最低的限度,此刻懸停在敵方指揮部二十多米的上空,混在風聲裏,愣是沒有驚動下麵的警衛。秦一鳴看了看紅外夜視議,端起微聲衝鋒槍,兩個短點射幹掉了院子裏的兩個警衛,a號機放下繩索,不到十五秒鍾名戰士就全部下到了院子裏,然後是b號機……

    等到李錦江和秦一鳴下到院子裏時,裏外的警衛已經全部肅清,戰士三個三個一組衝到了房子裏麵,很快房子裏的人就全部押了出來。李錦江看看表,時間僅用了2分42秒。這也是偵察連裝備的微聲衝鋒槍太好用了,寂靜的夜裏,屋外的警衛已經打成了篩子,房子裏睡覺的人一點都未曾察覺。等偵察連的戰士進了屋子,將床上的軍官一一俘虜之後,再拖出來時,一些睡眼朦朦軍官還在說不要開玩笑。

    端掉了這支部隊的指揮部,將這個師的師一級的軍官全部掌握在手之後,近在咫尺的軍營還沒有察覺已經換了天地。李錦江立即開始審問,原來這是一個由土匪收編的師,有4000多5000人,師長就是原來的土匪頭。其實這個師也遠遠沒有達到師一級的人數,隻是這個時候吃空餉是各個部隊的慣例,有了4000多5000人就報一個師,官當得大,又可以多要軍餉。

    李錦江把師長和這個師管後勤的幾個參謀留了下來,進行突擊審訊,然後由偵察連的戰士押著那些師部軍官,帶路前去各旅、團的旅部、團部抓捕各團的軍官。直升機立即從外圍調入一個排的戰士,將這個本來就明顯加強了防禦的師部,明明暗暗的增加了多個火力點,變成了一個臨時指揮所。

    很快的,各旅、團的旅部、團部就控製在了偵察連的戰士手中,直升機立即向各個控製處投放了兵力,牢牢的控製住後,再押著團一級的軍官去抓捕下麵營一級、連一級的軍官。

    在抓捕中出了一點小麻煩,一個敵人的營長趁戰士不備,忽然掙脫繩索試圖逃跑,邊跑邊喊:“共匪打進來了。共匪打進來了。”戰士立即將其擊斃。但他的喊聲已經遠遠的傳了出去,不少地方發出了騷動聲。有個別地方甚至組織了起來,抱成一團向外打槍。

    李錦江接到匯報後,立即通知宋文使用預備隊,收縮包圍圈,很快第三混成團的裝甲車就開了進來,迅速將軍營截成幾份。軍官都被控製住的連隊的騷亂很快就停止了,戰士押著那些連隊的連長喊話,勒令那些兵們都在房舍裏麵,嚴禁出來。有兩個連隊的連長沒有抓到,他們分別在駐地縮成一團,不斷的向外打槍。(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