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一
字數:7609 加入書籤
但對於劉廂和劉文揮來說,剛剛才狠狠的打完一仗,現在兩人還沒有從你死我活的心態中調整過來。縱然毛彬顯露出了令人二人感到有些不安的實力,但兩人之間的矛盾和毛彬慣來親劉廂的態度,使得二人均不敢向川陝根據地發起攻擊。
劉文揮對此深有戒心,決不會先行向川陝根據地發起攻擊,更不會考慮與劉廂聯手起來進攻川陝根據地;劉廂則是打算把毛彬的注意力引向劉文揮,讓毛彬與劉文揮拚上一仗,隨後他在背後捅上一下,讓毛彬好好的受受“挫折”,今後好安心過來“輔佐”自己。
此刻,有了毛彬的威脅,兩人均停下手來,以免被毛彬混水摸魚,乘他們混戰的時候占了便宜去。但他們彼此之間仍然提放著一手,均部署了部隊在邊境監視對方。局麵一時僵持了下來。
毛彬此時根本不急,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發動群眾,現在田誦堯和鄧西侯的地盤早已經被消化了個幹淨,雖然沒有占領成都,但那是為了麻痹劉廂與劉文揮,降低二人對川陝根據地的戒心。
根據地現在的彈藥儲備已經降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再開展大規模的戰役。毛彬現在需要的隻要防著二人,不讓他們有機會聯手與根據地對敵就行了。
放著成都讓他們去占領吧,反正成都城內毛彬已經做了充分的布置,就算他們占領了,也不會得到多大的好處。而丟著成都這塊肥肉在這裏,毛彬又全然不理會,二劉遲早會心動過來奪取。奪取就意味著本來就有矛盾的兩人將會再次開打。
等到根據地儲備了足夠的彈藥,別說他們開打了,隻要二劉始終不和,露出有哪怕一絲半絲的破綻,毛彬都會毫不猶豫的立即對他們之一下手。
這一次戰役雖然很快就收尾了,但依然留給了毛彬許多問題,部隊的總數雖然隻有1萬3千多人,彈藥的消耗上卻是驚人的!而毛彬在此前最多也就是一個連排級軍官,雖然對此有所了解,卻根本無法對這些考慮得周全。
所幸紅麻根據地當初向川陝根據地派出了參謀人員,在這些專業的參謀策劃下,此次戰役才總算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保證後勤不出問題的情況下,將田、鄧主力擊潰。
不但是毛彬,手下的營、連級軍官麵對這樣的大兵團作戰及較長時間的持續作戰,都出現了指揮上的失誤。與之相比,紅麻根據地當初支援的軍官還好一點,度過了起初短暫的不適應後,很快就熟悉了川陝獨立師和川陝根據地的環境,在後期的指揮中,真正體現了一種指揮員的素養。
而紅麻根據地派出的政工幹部在這一役中,發揮的作用更是極其重大!毛彬連做夢都沒有想過,根據地的民兵、遊擊隊居然能夠如此不畏犧牲,在戰鬥中表現出毫不遜色於主力部隊的作戰決心和毅力!
有了強烈的求戰欲望,戰鬥的決心和毅力頑強,又不畏犧牲,這些民兵和遊擊隊的戰鬥力顯得比當前的軍閥正規部隊還強,有力的協助了川陝獨立師的作戰。
現在,川陝根據地的地盤已經擴張了,或許是時候再向紅麻根據地要回一批懂軍事的政工幹部過來了。連軍事幹部也一塊要,如果紅麻根據地沒有,那麽就送自己這邊的優秀幹部過去,讓他們到紅麻根據地去接受培訓!
這次戰役的總結會議早就開過,但毛彬依然總結著自己對戰役的感受,作為一名根據地的負責人,他必須要考慮方方麵麵的情況,包括根據地未來的發展規劃。
毛彬本來就沒有什麽野心,雖然李錦江考慮到他這裏的特殊性,沒有向他這裏派出政委,他卻已經開始主動的考慮,是否應該向李錦江要得一兩個政委或者一兩個副手過來。
畢竟,當初李錦江是為了麻痹四川軍閥和國民黨政府,才讓川陝根據地一切以毛彬的名義,一切以毛彬為主,讓所有的人看到的,是毛彬一個人在川陝根據地說了算,儼然便是一名知道利用民心的新四川軍閥。
這樣的布置在一開始就顯示出了極大的好處,首先,川陝根據地一開始就沒有受到四川軍閥的聯合圍攻;其次,身為四川人的毛彬作為川陝根據地的“軍閥”頭子,排外的四川軍閥對此並沒有多大的抵觸;第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樣的布置成功的騙過了國民黨當局!
在毛彬攻占劉存後的地盤之後,再次向國民政府討官,國民政府就很爽快的把當時毛彬占據的地盤“劃分”給了毛彬,作為毛彬的防區,並給了毛彬一個師的編製,使得毛彬可以名正言順的亮出“我是軍閥”的招牌,揮師攻向田誦堯和鄧西侯。
中華人就這樣,無論什麽時候,隻要有足夠的名義,你的所作所為都能視為合理。現在,再次向南京政府請官的電令已經發出,這次毛彬僅僅是向其要官,請求把獲得的防區劃歸管轄,並沒有向其要編製。
對於部隊的編製,毛彬並不著急。現在川陝獨立師掛著師的名頭,規模卻完全超過了國民黨現今的任意一個師,再加上十多個獨立團編整完成,川陝根據地的正規部隊已經達到了三萬多人,加上民兵和還在編訓沒有放出去的遊擊隊,川陝根據地的武裝力量已經達到十多萬人。
有著龐大的民兵和遊擊隊作為後盾,川陝獨立師隨時可以挑選出足夠的高素質兵員,在二十天之內擴充為軍,並保證戰鬥力不會下降。隻是,要擴充就需要裝備!
現在根據地的步槍已經多達十多萬支,但大多數都是老式步槍,口徑不一且殘破性能低劣的多,從中挑揀了幾千支7.92口徑的之後,毛彬把剩下的都丟給了獨立團和遊擊隊、民兵隊們裝備。
挑選出來的這部分都是漢陽造,槍還算比較新,性能還勉強能夠用,就作為56式不足的補充。而漢陽造7.92的口徑,彈藥又剛好能夠和馬克沁通用。
馬克沁重機槍作為一款優秀的作品,性能還算過得去,此時川陝獨立師由於在重機槍上存在空檔,就保留了下來。輕機槍川陝獨立師裝備了81式輕機槍,繳獲那些就全都不要,甩給了獨立團和遊擊隊、民兵隊。
對於毛彬等原第九師出身的戰士來說,川陝獨立師的炮兵部分非常之弱,主要的火炮就是那24門60毫米火炮。這種火炮以小日本92步兵炮為原型而設計,有效的吸取了小日的92炮設計理念。
結構基本不變,火炮的口徑減小到了60毫米,重量比起小日的92炮輕了二十幾公斤,由於采用了新式發射藥和裝藥,威力全然不減,射程還有較大的增加。尤其是采用紅麻原產的底排弾時,最大射程甚至達到了5.8千米。
這樣的火炮,性能比小日的92步兵炮上了一個台階,川軍裝備的火炮更與之沒法比,極受戰士們的歡迎。毛彬學著過去大炮上刺刀的戰術,幾次戰役使用下來,也喜歡上了這些火炮。
但可惜這些火炮隻有24門,實在是少了點。每團裝備了3門後,炮團就隻有6門,太少了!為了補其不足,繳獲川軍的其他火炮還得帶著,累贅不算,後勤壓力也大!毛彬摸著下巴想到:看來,還是得等紅麻根據地再提供裝備才行了。
川陝根據地沒有主動擴張,倒反還吐出了不少田誦堯和鄧西侯的地盤,這令劉文揮和劉廂均很不解。但兩人可不是什麽好騙的主,雖然不解,卻決不敢去輕易吃下毛彬吐出來的地盤。局麵暫時就此固定了下來。
早在川陝根據地消滅劉存後時,紅麻根據地已經成功的仿製出了56式衝鋒槍,並開始小批量的生產。這令武器製造廠的戰士非常的不解。
56式半自動的繼續生產,戰士們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現在生產的56式半自動都是改型槍,工藝上提高了製造的精度,並將槍管加長剛性加強,使得有效射程和精確度都獲得了提高,並配備了皮卡汀尼導軌——這作為一支非專業的狙擊槍,還是挺不錯的。
但56式衝鋒槍為什麽要生產,戰士們就有些費解了!比起81式步槍,56衝在很多方麵都要遜色,如不能直接發射槍榴彈、零部件不能與班用機槍互換、連續射擊的精度、穩定性差等等。現在,正逐步擴大規模生產的81式步槍已經裝備部隊,為什麽還要製造56式衝鋒槍呢?而且,造出來還庫存著,簡直就是浪費!
在武器裝備上,度過了起初的武器“災荒”之後,隨著56半改狙擊槍的成功,56式半自動的產量開始逐步降低,紅麻根據地的重點開始轉向生產81式槍族,並逐步裝備各根據地的正規部隊。這也是李錦江心中一直存在的念頭——全麵裝備81式槍族。
過去,是因為搶自漢陽廠的機械精度太低,生產56式半自動步槍都有問題,如果生產81式槍族和狙擊槍,合格率更是不用想了。同時,81式步槍是全自動步槍,如果沒有足夠的彈藥,生產出來也是白搭。
李錦江縱使再無知也知道,光靠紅麻一個根據地供應彈藥,半自動還好說,如果全麵裝備了全自動步槍,想要供應全國各個根據地,保證自動步槍的揮霍,那無異於白日作夢!現在,如果由各根據地自行負責絕大部分的彈藥,紅麻根據地沒有這麽大的負擔了,負擔一小部分,還是可以做到的。
56式衝鋒槍和81式的差別,李錦江自然是知道的,81式是沒有56式半自動好打,但是81式比起56衝,那是要好得太多了。火力上,81式和56衝差不多,但在精度上,81式則遠優於56衝。而81式還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整個81式槍族,大量的部件可以通用。這對於後勤來說,意義非同一般。
戰士們也知道,李錦江絕對不是那些官僚,不會連56衝和81式的區別都不知道,但他為什麽非要仿製56式衝鋒槍,而且在生產81槍族的同時,保留一條生產線生產仿製的56式衝鋒槍呢?
這一點真是太令人費解了!許多戰士都趁著李錦江到兵工廠視察的時候,詢問過李錦江,但李錦江一直沒做任何解釋。很快,這個謎底揭曉了!
1929年1月17日晚是一個漆黑的夜晚,從麻城出來的兩隻半機動的帆船,滿載著一批裝備運往湘鄂贛根據地,中途意外的遭遇了一條蔣軍的巡邏艇,戰鬥就在措不及防的情況下打響。
起初的遭遇中,戰士們趁蔣軍喊話的時候,迅速抬出了榴彈發射器,隨後毫不客氣的把大量榴彈傾瀉了過去,很快把這條巡邏艇擊沉。
但兩隻帆船中有一隻被巡邏艇臨終前的一擊打壞了,水開始湧入船中,眼看無法再繼續航行下去。這一次負責武裝押運的是兩個排的戰士,他們見狀,隻能盡量把那條破損的船隻靠岸,最終擱淺在岸邊十多米的淺灘上。
這條船上裝載的,是3000支81式步槍和300門60迫擊炮,並有少量的彈藥。這些東西可是根據地辛辛苦苦造出來的,不能白扔了!
戰士們利用地形,迅速在一個岸邊的小山頭上構築了陣地,並把兩條船上所有的彈藥搬了下來準備固守。另一條完好的船卸掉彈藥,乘蔣軍沒有注意到,在夜色的掩護下迅速開往湘鄂贛根據地。
這裏是蔣軍的大兵團的後方敏感地帶,戰鬥結束後才過了一個小時,就來了蔣軍的搜索隊,隨後大量的蔣軍就圍了過來。但令他們非常奇怪的,當前這一小部分李宗人的“桂軍”,強悍的程度居然見所未見、聞所未聞!他們的軍事技能過硬,迫擊炮和機槍眾多,彈藥充足,擁有極為猛烈的火力。
這一個兩麵背河、不足2平方公裏的小山包,最大高度大約有30多米。蔣軍從夜間就已經調動一個營圍了個水瀉不通,但他們沒有趁夜發起進攻,就是他們最大的失策!
固守陣地的戰士有近70人,搬了一大堆武器彈藥到小山包,他們本來就很疲勞,蔣軍沒有當即進攻,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他們分成兩隊,利用蔣軍沒有當即進攻,輪流挖工事、掩體,並監視著當前的蔣軍。
一夜之間,他們已經把彈藥分散儲存好,各種簡易的工事和掩體也構築了雛形,布置好了火力。待到第二天太陽升起,這一個營的蔣軍發起進攻的時候,用了一個上午,一個營打廢了半個都無法拿下。
這裏是蔣軍後方防區,蔣軍迅速調集了大量的部隊,從第二天下午開始,從三個方向發起了整連整連的進攻。進攻起初並不理想,直到不耐煩的蔣軍指揮官調來了火炮,把對方的火力壓製住了,蔣軍才總算有數次險些拿下這個小山包。
但那也隻是險些。第二天夜間,蔣軍停火之後不久,西北方向的蔣軍防線忽然遭到了攻擊。這不是蔣軍防禦的重點地段,隻有不足一個營的蔣軍防守。
敵人是趁著夜間悄然摸上來的。當已經有些疏忽的蔣軍士兵發現的時候,敵人已經摸到了距離陣地不足50米的位置。哨兵才叫嚷了一聲,身上就已經連中數彈,倒在了血泊中。
蔣軍反應還算迅速,當敵人發現暴露,迅速發起衝鋒的時候,重機槍陣地上,兩挺足以覆蓋整個陣地的馬克沁重機槍猛然開火,凶猛的火力在前沿舔來舔去,撕毀著一切敢於冒頭的東西。瞬間把對方成功的壓製得抬不起頭來。
但那隻是瞬間,黑夜下馬克沁槍口的火焰老遠就能看見,隨著紅麻根據地突擊戰士拿出兩枚槍榴彈套到槍口上,兩門馬克沁重機槍僅僅射擊了不到300發子彈,就幾乎同時啞了火。
失去了重機槍的掩護,當麵的蔣軍根本無法再阻攔紅麻根據地的戰士,紅麻根據地以兩個營向兩邊擴展,並構築陣地布置火力守住這個缺口,掩護住兩翼,兩個團帶著後勤部2000多戰士,迅速穿了過去,直撲圍困我軍戰士的蔣軍。
利用蔣軍沒有防備,戰士們打了蔣軍一個措手不及,運用優勢的火力,迅速把包圍在小山包下的蔣軍兩個團擊潰。接回了了被圍的戰士,並運回了船上的武器裝備,把船炸毀。
回師途中,戰士遭遇了蔣軍趕過來支援的一個師。為了避免對方粘著上來,同時,也帶著為了被圍犧牲戰士報仇的泄憤心理。在李錦江的影響下從不願吃虧的戰士,毫不客氣的把它當成了出氣筒。
戰士們來的都是輕裝,沒有攜帶重火力,但60毫米步兵炮還是每團帶了兩門,尤其是迫擊炮和榴彈發射器,每團都加強了一個連的裝備。
聽罷偵察戰士的報告,兩個團分別派出一部分兵力,護送後勤部的戰士穿過缺口返回,兩個團以兩個連當頭迎擊,後方部署了炮兵,其餘部隊迅速沿兩翼向這一個師包抄而去。
由於是在自己陣地後方,這一個師的警惕心非常之低。前方搜索隊接觸到阻擊的兩個連時,後方不但沒有立即展開,甚至還團了上來,讓紅麻根據地的戰士大跌眼鏡。
本來,戰士們已經預備好了在兩翼與對方交火,手上的迫擊炮、榴彈發射器、67式重機槍都已經隨時準備好,就等著狠狠的欺負一下他們。然後,趁他們還沒有來得及反應,以密集的火力給他們以最大的殺傷後,趁他們混亂之際迅速撤出,脫離接觸。
但蔣軍卻團了上來,主動把自己送到了戰士們構成的半包圍圈中。兩個團長頓時當機立斷,在正麵阻擊的密集槍聲中,兩翼一圍構成了圍三闕一之勢。
當蔣軍企圖展開向兩翼包圍過去之時,已經晚了。他的兩翼才剛企圖張開,占據有利位置的紅麻根據地戰士的輕重火力已經準備好。頓時,從60炮到迫擊炮、榴彈發射器、67式通用機槍同時開火,凶猛的火力頓時令措不及防的蔣軍遭受了重大的傷亡。(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