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六
字數:7710 加入書籤
橫田很緊張,前麵它曾經看到“坦克”開火——炮塔上麵的那根細細長長火炮忽然從炮口噴吐著一串炫麗的火焰,幾乎連成了一團,射擊的速度似乎比橫田見過的防空炮還要快!
橫田當時就嚇了一大跳,等它下意識的往炮管指向的地方看了看,卻看到了令它終身難忘的一幕:一個藏兵洞附近,一大群向著中華軍隊發起反衝鋒的日軍士兵正在激射而起的塵土中“載沉載浮”,偶爾還可以看到殘肢斷臂飛射而出……這一幕徹底的讓橫田決定了,一定要幹掉一輛這種“坦克”。
橫田看著那輛坦克開過的軌跡,悄悄的向那邊爬了過去。坦克距離橫田還有二三十米的時候,橫田沿著已經淺淺的戰壕,也爬到了離預估計中坦克駛過的點不足5米的位置。
近了!近了!橫田悄悄的撐起了身體,探出個眼睛去觀察“坦克”的路線,隨即修正自己的判斷,再向前猛的爬行起來,直到感到一個陰影遮了上來——龐然大物已經開到眼前了。方才迅速拉開了串起來的手榴彈引線,猛然向下一壓!
這才是真正有效的死法嘛!不知怎的,橫田心中忽然閃過了這個念頭,那些死得毫無意義的蠢豬,你們知道嗎?看看我吧,隻有我橫田才是最會死的小日本人,希望我的弟弟、妹妹、所有的小日本人都和我一樣,成為最會死的小日本人吧……
一團碎肉有沒有思維,我們不得而知,但一輛10式b型步兵戰車壓過一條淺淺的壕溝時,車底下忽然發生了一場小強度的爆炸,所有的人都是看得見的。
就在那些看到的小鬼子心中竊喜,認為那輛“坦克”再開上十幾米就會無力停下的時候,那“坦克”毫不受影響一般的疾馳而過,倒反是車側麵忽然露出了兩個槍口,猛然射擊起來,將視線範圍內幾個剛放鬆警惕半直起身體的小鬼子打翻在地。
當前後兩波的解放軍坦克和步兵戰車駛過日軍陣地之後,日軍的陣地就隻剩下了遍地的屍體和散落各處的零件,偶爾還有幾個活著的小鬼子,但這些人就如浪花前的幾顆泡沫,已經無法再阻攔解放軍後續步兵的腳步。
對日軍陣地突破的順利,完全出乎第七第八軍的意料。
在剛接收了加強過來的坦克師時,除了第七軍軍長毛彬和少數第九師出身的老戰士外,其它的高級指揮員雖然知道我軍有不少性能“優異”的坦克,但優異到什麽程度,卻並不知道,更不知道這些優異的坦克使用起來會有怎樣的威力,以及……怎麽正確的使用它。
這些高級指揮員都是這樣,其它人就更加不堪了。第七第八軍是曾有過對坦克的學習,但要配合坦克作戰,大家都沒有信心。因為,過去隻有軍官回太行或者紅麻根據地學習時,才能真正的見過坦克,並了解了坦克在戰鬥中的運用、局限等,下麵的一般戰士隻是做過反坦克訓練,也做過幾個模型進行演練,但要配合坦克作戰,那僅僅停留在上級的講演中,並沒有實際的訓練。
這導致了坦克與步兵戰車在一開始的時候就磕磕碰碰的,一些步兵戰士不知道怎麽借助坦克來掩護自己,一些戰士在上步兵戰車時甚至傻乎乎的阻攔在步兵戰車的前方。
總算,戰役發起時間推遲了,給了大家時間去挑選以及短時間訓練戰士,加上毛彬找了不少原第九師的老戰士過來幫忙,第七、第八軍中的原第九師戰士也不辭辛勞的連日連夜忙上忙下,才總算拉出了一幫人。但這,隻不過是趕鴨子上架一般,效果……沒法保證!
等到選拔出來的戰士登上步兵戰車了,可一些不坐慣車的戰士難以適應步兵戰車的環境,乘車一段時間就會頭暈眼花。後來通過簡單的淘換,解決了這個問題,接下來,又發現很大一部分戰士不能適應步兵戰車的射擊孔,一旦要進行射擊不是打偏就是連目標都搜索不到。
最後,隻能是盡可能的把原第九師戰士塞到車上,不管他已經是營長還是團長,統統降級為步兵使用。然後,每輛步兵戰車僅讓這些“降級兵”和少數適應能力比較強的戰士專職負責對車外的射擊,其他人專心致誌的——坐著。這才使得步兵戰車搭載步兵作戰稍為具有了一定的戰鬥力。
這樣的情況下,毛彬、陳逸(第八軍軍長)等人隻能保守的估計己方的戰鬥力,最終,作出了兩麵進攻的決定,一主攻一佯攻,如果佯攻那一麵順利而主攻方向上不順利,就變佯攻為主攻。
但兩人都沒有想到,1930年的冬天居然這麽給力,早來而且特別冷的冬天將地下接近兩米的土都凍上了,使得日軍啃得牙都快掉光了,戰壕愣是挖不了多深,更別說挖掘什麽防戰車壕溝了。
之所以沒有防戰車壕溝,並不僅僅是天寒地凍的原因,而是日軍從未想過中華軍隊居然有坦克。它們所有的準備都是為了防禦步兵,整個雷區就是陣地前沿,除了反擊用的105野戰加農炮,所有火力都是準備在雷區內,有效殺傷因為地雷阻攔而被迫行動緩慢的中華士兵。
由此,日軍沒有再在前方設置警戒陣地,第一道陣地就是緊貼著雷區而建立,而且,鑒於雷區長達2000米,為了保證各種火力對進入雷區的中華軍隊達到最大的殺傷,縱深淺得也實在不像話,如果不是為了拚刺刀展開的需要,恐怕連400米都沒有。
劃定了各聯隊的防禦寬度之後,每一個聯隊防禦正麵,雷區縱深有2000多米,第一道陣地與第二道陣地之間相距也有1000多米,第二道陣地也是隻有5、6百米。第二道陣地與第三道陣地之間相距約1000多米,第三道陣地其後緊接著有聯隊75mm山炮陣地,縱深稍大一些,加上有些地方地形需要,多的約有800多米,平均約600米。
每個聯隊的每一個大隊防守一道防線,三個大隊,第三道陣地就是最後一道防線了,其後是日軍的聯隊本部和聯隊預備隊。整個聯隊的防禦陣地,包括雷區在內,前前後後加起來也就縱深6000多米。
解放軍的坦克從隱蔽陣地出發一直到雷區前,被炮火轟得天昏地暗的日軍根本就沒有發現,就算主攻方向上升起了一個炮兵觀測氣球,但上麵小鬼子也沒有把任何注意力投放到這裏——它的目光都去用來注意哪裏有炮火射擊後產生的煙霧了。行軍產生的塵土?呸,就象天皇強*奸了天照大嬸一樣,那些的貓貓狗狗啊有必要去加以注意麽!
等到坦克開始以三角形突入雷區的時候,炮火已經停歇了下來。此時,第一道陣地上幸存的日軍指揮官才發現,自己的雷區上,似乎有點異常——那排成三角形衝過來的是啥東西?速度也太快了吧?
不過,此時已經晚了,短短四五分鍾,2000米深的雷區就已經被對方突破了過來。這還是由於主戰坦克需要一路推著掃雷裝置掃除地雷,限於掃雷裝置的性能,速度不能高於30公裏。
第一道陣地的日軍士兵真的沒法有多大的反應,軍官們對於中華軍隊有坦克根本就沒有估計過,也從未給它們配發反坦克武器,僅有的有反坦克能力的大正十一年式37mm平射狙擊炮,還是由於平時好用,所以才每個步兵中隊都裝備有。
所以小鬼子的悲劇就這麽產生了。防禦正麵上日軍大隊的火炮中,兩門75mm步兵炮已經在中華軍隊密集的炮火中報銷了,而防禦陣地上的三個步兵中隊,一個位置偏遠一點,還沒來得及反應。
兩個防守在正麵的步兵中隊,裝備的37mm步兵炮僅有一門完好,但開火之後隨即就被摧毀了。還有一個步兵中隊是作為預備隊的,但和上麵所說的那個位置偏遠的中隊一樣,來不及反應啊!
後方日軍聯隊部的山炮倒是趕上了,很是發射了一些炮彈來表示支援。但它們的炮彈相比於步兵的進攻,或許算是密集了,尤其是對方的步兵一旦在陣地前受阻的話,這四門山炮就是毫無遮攔的步兵的噩夢。
但此刻日軍聯隊部的山炮們對上的,並不是步兵,而是速度極快的坦克,它們就憋屈了。四門炮,就算全速射擊,能打出多大的密度啊?尤其是,每打完兩三發炮彈就要調整,射速能夠有保證麽?但如果不調整,前麵的步兵就要跳腳——你把炮彈都打到對方後麵空地上去,什麽意思嘛!
當然,每一個聯隊的防禦陣地,旅團的野炮都是能夠支援的。不過,那需要一點點的反應時間,而現在,問題就是解放軍的坦克速度太快了,等旅團野炮陣地決定開炮的時候,坦克早過去了!
整個突擊就仿佛是演習,雙方都在按照演習的格式,你打過來我隨便放兩炮就退下去,完全沒有一點阻力。而解放軍的坦克突破第一道陣地之後,也沒有絲毫的猶豫,繼續衝向了日軍的第二道陣地。
這日軍的陣地似乎就是紙糊的一樣,沒有什麽壓力,更沒有什麽損失,雖然時間短了一點,我軍的炮火對日軍後續陣地的破壞恐怕還不夠,但是,能把坦克停下來給日軍的火炮當靶子麽?
第二道陣地上,炮擊一停歇,日軍的大隊長龜頭正雄已經開始調整部署,前麵陣地的慘狀它已經看到了,對於解放軍的坦克,它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時間還是不夠的,可以看到中華軍隊的坦克正開足馬力衝過來,最多兩三分鍾之後就會衝到己方陣地上。龜頭正雄立即作出了決定,下令各個中隊立即將手上的炸藥、手榴彈、可以燃燒的一切液體、以及多餘步兵炮炮彈等收集起來,組織“玉碎部隊”。
這個時候,調整下麵步兵炮、平射狙擊炮的位置以達到集火的目的,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還不如用士兵的生命來阻攔對方的坦克,務求將對方阻擋在這道防線上;就算不能阻擋,也要有效的殺傷或者遲緩對方,以延遲對方對下一個陣地的進攻,為己方爭取反擊的時間或者減弱對方對下一道陣地的攻擊。
但令龜頭正雄很失望的,這些措施固然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例如中華坦克會用機槍來掃射地上疑似未死日本兵的屍體,會用那種“自走炮”的大炮來轟擊可能躲藏人的土包等等。隻是,除此之外,就真的一點作用都沒有了!
在解放軍坦克距離日軍陣地還有500米的時候,日軍就開始集中它們幸存的步兵炮、平射狙擊炮、迫擊炮同時開火,而且,還是集中火力同時攻擊其中的一輛。隻可惜,它們這次同樣錯誤的選擇了目標。
排在第一梯隊的是06式坦克,這是在99式坦克裝備的基礎上,對底盤、炮塔、動力係統、防護係統進行全新設計研發出來的,在當時的世界上穩列前三的坦克,目的是替換掉96式坦克,同時降低99式的單車成本,以大批量的裝備部隊。
由於科技的發展以及電子產品生產成本的下降和性能的飛躍,06式坦克使用的裝備都已經逐步在99式上驗證、改進過了,隻有更先進而無不及,而且為了以後維護、修理、以及應對現代戰場複雜情況的需要,06式坦克比起99式坦克更為皮實、耐用。當然,06式的成本比99並沒有少得多少,但涉及國家安全的東西,隻要性能先進、造價不是很離譜,還會在乎成本麽?
日軍選擇的目標是皮實、厚重的06式坦克,不得不說是它們的悲哀!日軍這個大隊很幸運,兩門75mm步兵炮都還完好,兩門都對著三角形前方的第一輛坦克連開了兩炮。
但是,效果嘛……總共四發炮彈,第一發打在排雷用的滾筒左邊,把滾筒幾乎打壞了,第二發與另一發37mm平射狙擊炮的炮彈一塊,打壞了滾筒的右側軸承,使得滾筒被坦克推到了一邊,露出了坦克的本體,餘下的兩發與其它37mm炮一塊就能打在了06式的炮塔前方。但可惜,除了激起一團團煙霧讓小鬼子高興了一下之外,就沒有太大的作用了。煙霧過後,06式坦克依然毫無損傷一般的從煙霧裏鑽了出來。
相對於06式坦克的安然無恙,這些已經暴露的火力就沒有這麽幸運了,第一輛坦克隻來得及一炮摧毀了正對麵的一門37mm平射狙擊炮,其餘的幾門火炮都被其它坦克和10式步兵戰車被瓜分了,慢點的坦克和步兵戰車連湯都沒得吃。
第二道陣地幾乎在同一分鍾就損失了全部的重火力,餘下的隻有哇哇亂叫著衝出來的日軍“玉碎部隊”,隻有它們還能夠起到了一點作用,使得中華軍隊的坦克稍為降低了速度,機槍、100mm坦克炮都被迫打了幾發榴彈,以消滅日軍浮出水麵的機槍、擲彈筒等火力點,並將哇哇亂叫著蜂擁而上的日軍“玉碎部隊”全都給玉碎了。
當然,也有一些較為狡猾的日軍,它們看到自己衝出去連對方的身都無法靠近,就開始發揚小日本一貫暗地裏來陰招的優良傳統,不是躺下來裝死,就是縮回了那還有點模樣的戰壕裏,悄悄的向坦克駛過的方向爬行過去。
靠著地形的幫助,再有不斷送死的小鬼子掩護,不少小鬼子成功的爬到了解放軍坦克的前方,然後等坦克駛過的一瞬間,再猛然引爆自己身上帶著的炮彈、炸藥和堆在一起的手榴彈等東西,還有些小鬼子則是成功的把一些裝滿汽油、酒精等可燃液體的燃燒瓶扔到了坦克上。
但這些手段除了讓解放軍的坦克和步兵戰車提高了警覺,以及迫使車輛上方的滅火裝置起作用之外,毫無價值!在200幾年的時候,正是防地雷反伏擊流行的時代,在99式坦克和04式步兵戰車基礎上,重新設計的這兩型新式裝備怎麽會不加入這些元素呢?
這兩款履帶式車輛采用的底盤都是淺v形底盤,配合底部裝甲,06式坦克可以應付達30公斤tnt的車底非聚能爆炸物,10式步兵戰車的標準低一點,但一樣可以輕鬆應付車底達14公斤級別的tnt非聚能爆炸。
如此,第二道防線的日軍除了不斷的在解放軍坦克、步兵戰車前方成為碎肉和篩子,實在沒法變成其它的東西了。而作為“傻不怕死”和“可以死人不可以死麵子”的小日本士兵,沒有軍官的命令,它們根本就不敢停下它們赴死的腳步……
龜頭正雄在望遠鏡中看著這一幕,無力的垂下了望遠鏡。想了一想,平靜的打了個電話給聯隊部:“山下君,中華軍隊坦克的威力,是絕對不能夠匹敵的,任何想攻擊中華軍隊坦克的行為都是愚蠢的……”
沒有理會電話另一頭山下聯隊長的勃然大怒,龜頭正雄依然平靜的說道:“我們對於中華軍隊的坦克,應該避其鋒芒,絕對不要主動出擊,也不要暴露我們的任何火力點,而是所有的人都隱蔽起來,把中華軍隊的坦克給放過去。中華人隻有坦克衝了過來,並沒有後續的步兵,隻要我們不暴露,他們就找不到任何可以值得攻擊的目標,最後在燃料、彈藥消耗完畢以前,隻能退回去……”
電話的另一頭也感受到了它的異常,默默的聽它把話說完:“我們的目標,應該是中華人的步兵,就在他們的坦克駛過去之後,他們的步兵就衝上了第一道陣地。由於我們第一道陣地上的士兵已經傷亡殆盡,他們很快站穩了腳跟……”
“嗯,他們現在也正在向著我的第二道陣地衝鋒。他們的士兵似乎很有素質,一般以三五個人為一個小組,互相掩護著前進……在衝鋒的正麵上,呈三角形的有四至五個小組,每個小組的距離有二十多米,每一發炮彈都不可能同時擊傷他們任意兩個小組……”
“他們的士兵裝備非常的好,有步槍、機槍、衝鋒槍,還有小型的步兵火炮——威力能夠輕易摧毀加強的機槍工事。同時,他們的步兵還有手槍,我們想和他們拚刺刀的時候,先死在他們手槍下的就有好幾個,他們手槍的裝彈超過10發,而且身上還帶有一個彈匣……”
“他們拚刺刀也絲毫不弱於我們,而且,他們很有策略,一兩個人頂上來,撐住我們的刺刀攻擊的步伐,然後其他人站在後方迅速的用手槍和衝鋒槍將我們的士兵擊斃。其它小組也會迅速的支援,用機槍和手榴彈殺傷我們後續衝上去拚刺刀的勇士……”
“……軍旗我已經燒掉了……中華的士兵即將衝到我的指揮部……此刻,是中華坦克衝上我的陣地之後的……11分43秒……請注意!一定要放過對方的坦克,多攻擊對方的步兵!以後,就拜托諸君了……”(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