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大危機

字數:2706   加入書籤

A+A-




    上海的4·12“清黨”像是一柄重錘,將原本便已經裂痕遍布的北伐軍內部徹底打回了原形。以常公為首的禿黨對兔黨黨員大開殺戒,初春從南邊吹來的暖風中,裹雜著濃烈的讓人作嘔的血腥味。

    張天霖這邊倒是有心伸出援手,拉兔黨一把。可無奈一來遠水解不了近渴,二來兩黨之間已經是殺紅了眼,就算他張天霖喊破大天也是不會受兩黨理會的了。當然,也是最最重要的一個方麵,張天霖現在沒有精力也沒有實力去陷入另一場戰爭了。

    北至西伯利亞,南至黃淮一線,西至高加索-黑海一線,東至高麗半島。伴隨著東北軍的凱歌高奏,張天霖控製著的地盤也由原先的東四省一隅變得空前龐大。如此之大的地盤肯定需要精心經營,不然這樣偌大的空間不會成為張天霖複興的根本,反而會成為壓死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這也就是說,張天霖現有的工作重心就是全力抓戰後的各項生產工作。無論是工業還是農業,都必須盡快的提速,隻有工農業步入正軌了,他才算是真真正正地站穩了。就這樣一個不能再打仗的環境中,你讓他陷入一場新的戰爭是不現實的。

    南方的局勢在持續惡化,禿兔兩黨正式分裂走上對立層麵。兔黨在南昌發動起義,正式開始與禿黨的軍事鬥爭。而在北方,張天霖則是一直忙著他的工農業計劃,整合、發展手上所有的工業技術資產,讓它們形成一個完整高效的產業鏈;而在農業方麵,得到了工業技術提供的化肥與先進的農業生產機械,這使得整個北方的糧食罕見地實現了三年豐收和三連漲,這在以往“靠天吃飯”的中國農業領域是從未有過的!

    時間的腳步來到了1929年10月中旬,澳大利亞國家地震監測中心。

    “嗨,史蒂文,看這個。你看這裏,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我正忙著弄我的股票呢,你想讓我看什麽?”被稱為史蒂文的白人男子從他的同伴手中接過了一份報告,看過報告之後他瞬間張大了嘴巴:“這……這是什麽?你確定你沒搞錯?”

    史蒂文手中的報告是一份關於中國西北某地的地震監測,時間從一年半以前開始,最新的一份記錄是在上周二。如果將這份報告繪製成折線統計圖的話,你會發現這是一個呈上揚趨勢的完美走勢,如果套在史蒂文剛剛看的股票上麵的話那他就已經發大財了。

    從一年半前的5.1級中等地震直到上周二的8.4級的強震,這集中在中國西北的地震都有兩個共同點——每一次地震的震中都集中在一個50千米半徑的大圓中;每一次地震的震源深度都為0公裏!

    這個發現足夠震驚這兩隻澳洲袋鼠了,一來那個地方是沒有地震帶的,就算有,兩年不到的時間裏發生如此之多的地震,而且震級一次比一次強烈,這也絕對解釋不通。史蒂文趕忙將報告合攏:“我們得趕快去報告頭兒,中國人也許在那片大戈壁灘上折騰什麽。”

    “嘿,你們看這個!”這兩隻澳洲袋鼠剛剛衝進這個地震監測中心總負責人的辦公室,後者反而先抄起一張報紙遞給這兩人。報紙上的頭版頭條用黑色的大字寫著“華爾街股市全麵崩盤”的字樣!

    29年的10月中旬,比中國西北奇怪地震來的更加重磅的消息——美國紐約華爾街股市徹底崩盤!10月24日,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雪崩似地跌落,人們歇斯底裏地甩賣股票,整個交易所大廳裏回蕩著絕望的叫喊聲。這一天成為可怕的“黑色星期四”{black thursday},並觸發了美國經濟危機。

    然而,這僅僅是災難的開始。29日,交易所股價再度狂跌。一天之內1600多萬股票被拋售,50種主要股票的平均價格下跌了近40%。一夜之間,“繁榮”景象化為烏有,全麵的金融危機接踵而至:大批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市場蕭條,生產銳減;失業人數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驟降;農產品價格下跌,很多人瀕臨破產。一場空前規模的經濟危機終於爆發,美國曆史上的“大蕭條”時期到來。

    美國證券市場興起投機狂潮,“誰想發財,就買股票”成為一句口頭禪,人們像著了魔似地買股票,夢想著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瘋狂的股票投機終於引發一場經濟大災難。美、德、法、英共有29萬家企業破產。資本主義世界失業工人達到3000多萬,美國失業人口1700多萬,幾百萬小農破產,無業人口顛沛流離。經濟危機給資本主義製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資本主義各國的政局動蕩。經濟危機也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激化,引出一連串的關稅戰、傾銷戰和貨幣戰。

    關於這場經濟危機,後世的曆史書和金融專業教科書上已經分析的都快爛了,鄙人也就不再去深究他的起因了。張天霖辛辛苦苦經營起來的工業雖然受到了不小的衝擊,但是那些工業設施多數都是鋼鐵、化工等實業,與美國那種泡沫經濟比較起來抗打擊能力比較強。再加上張天霖不像胡佛一般任由局勢惡化,而是采取政府和企業合作,共同攜手渡過難關。

    “諸位,近段日子以來,大家都辛苦了。”盡管深處金融危機的寒冬,但是憑借著國內龐大的市場內需,整個華北、西北包括西伯利亞的企業在政府龐大公共項目的支持下不僅沒有被金融危機打倒,反而有一種浴火重生的感覺。這樣的良性發展自然成了香餑餑,不僅那些在中國的外國銀行獲益頗豐,還吸引了不少急於資產外移的歐美企業。

    不過歐美的企業僅僅是轉移過來的話,可遠不能滿足張天霖的胃口。與蘇聯傾全國之力抄底西方工業一樣,張天霖現在已經聚攏了相當龐大的資金量,就等著獅子大開口將已經瀕臨崩潰的歐美企業連皮帶骨吞下去。(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