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荀彧

字數:3318   加入書籤

A+A-




    “下官交安城城主黃在繼,見過朱雀崖的幾位師傅,不知你們到這交安城有什麽目的?”原本穩坐城樓上的官員來到李凡等人麵前諾諾的說道。

    “哼!你先別管我們是來做什麽的,我且問你,這些百姓和難民都是你阻擋在城外的?”王鑫沒多廢話,直奔主題指著城外那些百姓問黃在繼道。

    卻見黃在繼大驚,連忙搖著雙手連忙解釋道:“不不不。。。這不是下官的主意,這都是州牧大人吩咐下官這麽做的。”

    見到黃在繼這麽慌張,估計此事確實不能完全怪他,於是李凡接著問道:“冀州牧怎麽和你說的?他難道不知道匈奴人隨時可能打來麽?城外多百姓會因為你們這樣隨時都有可能喪命?既然還想著發國難財?”

    雖然黃在繼看李凡隻不過是個少年,但是由於懼怕朱雀崖的勢力,不敢過多反駁,隻是緩緩的解釋道:“正是因為這些逃難而來的百姓實在太多,朝廷又沒給一個明確的命令,要知道這些百姓很多都隻是人口,他們需要住的地方,還要吃飯,一下湧來這麽多百姓,冀州根本吃不消,而且大家都知道冀州比並州要富裕許多。”

    “所以來冀州的人比並州遠遠要多上許多,所以州牧大人限製了每天接納的人口數量,不然人口一旦增加,很容易發生衝突,州牧大人還說要先接納那些達官貴人和商甲之人,這樣不但有利於百姓整合,還有利於冀州的發展。”

    “哦?你剛才向那個商人索取錢財你以為我們沒看見麽?身為朝廷任命的父母官,既然不為百姓考慮,不過念在你也是有命難為,就不過多追究了。”

    “不過,你這座城每天能夠接納的百姓數量是多少?”朱彥說完問道。

    “一千人。。。。哦,不一千五百人!”說著黃在繼突然又改口了。

    “從今天開始,每天入城人數改為兩千五百人,聽見沒有?而且現在就開始把城門開著,直到人數達到,才能關城門,不得私自阻攔百姓入城。”考慮到暴動因素,朱彥也就沒有獅子大開口,要求更多的人數。不然這個城主可能會狗急跳牆。

    黃在繼從頭至尾都畢恭畢敬,見朱彥說完了連忙道:“幾位還請入城,下官這就派人給你們準備住處,先去城裏最好的酒樓,我請幾位先吃些東西。”

    “不用了,隨便弄些吃的,我們住幾天就走!”李凡拒絕了黃在繼獻的殷勤,李凡覺得至少是在這幾天要看著這個城主。

    “好好!下官這就為幾位安排住的地方!”黃在繼連忙應道。

    朱彥帶著李凡等人沒在理黃在繼,就入城了。

    “大人!這。。。。。。”一開始的牙將等李凡等人走後,支支吾吾的想要對黃在繼說些什麽,卻不好開口。

    看著牙將欲言又止的樣子,黃在繼就氣不打一處來:“這這這,這什麽這,有什麽話就說!人都走了!”

    “是,是是。大人真的要好好款待他們麽?還有每天兩千五百人?要是州牧大人怪罪下來該如何是好?”牙將小聲的說。

    “那能有什麽辦法?人家是四聖地的人,不是我們能招惹的起的!至於州牧大人那裏,有我呢!你們也不必擔心!”

    “我呸!什麽朱雀崖,四聖地!都是狗屁,媽的,等到時機成熟,我要你們好看!”黃在繼越說越氣,吐了口吐沫罵道。

    來到下人們帶來的住處,李凡對朱彥道:“彥姐姐!這幾天我有點累了,心很亂,我想先休息了!”這幾天下來,李凡在想自己是因該直接和朱雀崖的弟子們一起救助百姓,對抗匈奴還是韜光養晦等待時機呢?

    “好,這幾天趕路,大家怕是都累了,就先都各自休息吧,不過都不要放鬆警惕,萬一有事也好有個照應!”朱彥對聽了李凡的話看看天色確實不早了,就對張平王鑫還有趙林說道。

    “哎!總算可以休息了,但願這個黃城主別再弄出什麽幺蛾子出來了。”王鑫升了個懶腰,打了個哈欠道。

    趙林則是一聲不坑獨自進入了房間,然後關上房門。

    李凡搖了搖頭,拉了肖傑也進入了另一間房間。

    吃完黃在繼吩咐下人送來的飯菜,李凡坐在床邊手裏拿著一張武將卡,靜靜的看的入神。

    “李凡哥!你在想什麽呢?也不知道哥哥和公孫將軍現在怎麽樣了!你說我們進入朱雀崖以後該怎麽辦?”肖傑看著發呆的李凡,坐在了李凡旁邊晃了晃李凡的胳膊問道!

    “公孫將軍和你哥哥,我們暫時先不去管,他們不會有事的,至於以後的是嘛!我也說不好,不過我們可以問他!”看了一眼旁邊無精打采的肖傑,李凡笑著說,並搖了搖手中的武將牌!

    “又有新魂將了?真厲害!”看著卡片上那個單手扶著帽子的男人,肖傑失聲道。

    “是啊,又是新魂將,荀彧!”李凡念了聲,就召喚出了荀彧。

    李凡手裏的卡牌藍光一閃,一個穿著文官服飾,身高七尺多,麵白如玉,溫文爾雅的文官便出現在李凡和肖傑的眼前,並和李凡對視著。

    看著這個又是一個大帥哥,身高目測有一米八多的男子,李凡有不禁回想這他的一生。曹操起兵時最早的文官追隨者,先後為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誌才、郭嘉等大量人才,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驅虎吞狼的創造者,然而這個幫曹操統一北方的最大功臣卻在晚年和曹操的霸業意見不統一,從而收到了曹操所送的空盒子,最後鬱悶而終。

    以至於後人評論起曹操的謀士時,郭嘉總是排在荀彧前麵,然後才有“人人都憶郭奉孝,誰人還記荀令君”的感慨。

    李凡一直認為,那個世界,曹操到最後也沒有稱帝是因為荀彧生前的極力反對,而曹操最信任的謀士則是荀彧沒有之一。

    “嗬嗬!沒想到啊,我荀文若盡然還有再活一次的機會,實在是上天垂憐,丞相啊,這次我們在沒有相反的道了吧!”荀彧於李凡對視了一會後,率先打破沉默,憑空說了一句。

    “小子見過文若先生!眼下有問題想要請教先生!”李凡起身對荀彧拜了一拜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