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那些年的周郎和孫郎

字數:4931   加入書籤

A+A-




    當一切都結束後,李凡看著周瑜,而周瑜也靜靜的看著李凡。

    “伯符!”周瑜輕輕的一拳打在李凡胸膛之上。

    “公瑾,伯符他為了我...”李凡看著周瑜那帶著一絲憂傷的眼神。

    “我知道,大哥他一直是這樣,上一世大哥留下整個江東的基業就不告而別,這一世依舊是這樣。不過你已經繼承了大哥的一切不是麽?隻要小霸王英魂不死,孫伯符便會一直都在。”周瑜露出笑容看著李凡。

    “我們還要趕快去拿下王令,在這裏已經逗留了很多的時間了。”李凡四周環顧了一下說道。

    幾人便在段宜的帶領下繼續往皇宮內走去,然而這一路也並不是太平的,無數士兵擋在了路上,李凡也開了殺戒,於身後幾人殺出了一條血路。

    周瑜緊隨李凡身後,看著李凡的背影,就仿佛有一種回到了那些年孫策剛起家時兩人並肩而戰的情景。思緒不禁飛回了當年。

    孫策的父親孫堅討伐董卓之時,將家遷到舒縣,而當時的周瑜也住在舒縣。孫堅於周瑜的父親周異交好,周瑜又於孫策年紀相仿,兩人一見如故,周瑜更是將自己家的一個大宅子讓與孫策居住。更是時不時的還去擺放孫策的母親。和孫策升堂拜母,互通有無,互相幫助。

    兩人久而久之便親如手足。兩人當時才貌無雙,江南廬江一帶便將兩人稱之為孫郎,周郎。

    孫堅死後,孫策投靠袁術麾下,其誌向一直處於人生的穀底。在謀士朱治的建議下孫策用孫堅留下的傳國玉璽換取了兩千兵馬。

    誰知剛到達廬江周邊之時,就看不遠處有一隊人馬,為首之人便是周瑜。

    周瑜:“我就知道大哥不會就此下去,如今大哥脫離袁術便如同龍入四海,他袁術再也不能拿大哥怎麽樣了。瑜知道大哥是有大誌向的人,今變賣家產特來於兄相會,祝兄成就一番事業。”

    孫策:“本來我是沒有多少信心的,但是見到公瑾你我便如虎添翼,看我如何掃平這江東之地。”

    周瑜加入孫策之後,像孫策建議如江東招攬張昭張宏,孫策幾次登門拜訪,最終打動江東二張的其效忠。這才有了後來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在此之後,兩人協同作戰,功比克,戰必勝。先攻克橫江,當利,接著揮師渡江濟公秣陵,擊敗了笮融,薛禮,轉而攻占了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在攻打劉繇的時候,孫策在兩軍陣前三個回合將敵將於糜擒拿在腋下,於糜好友樊能要來相救,卻被孫策轉身大喝一聲嚇死於馬下,回到陣中發現腋下的於糜已經被自己夾死了。

    孫策大軍當即高喝‘霸王!霸王!’在此之後江東之人皆稱呼孫策為小霸王。隨後孫策率軍相繼有攻取了吳郡,會稽,打敗了嚴白虎與王朗,後又平定了山越之亂。且孫策的軍紀嚴明,愛護百姓,深受百姓們的擁護。

    在奠定了的基礎之後孫策聽從周瑜的建議襲取廬江,大敗黃祖,後又取了豫章。至此江東之地禁歸孫策所有。徐州牧陶謙,豫州袁術都對其忌憚三分,就連當時的曹操都說道:“獅兒難於爭鋒也!”

    其中在攻克廬江之時,周瑜和孫策無事便在江邊彈起琴來,而孫策則是在一邊舞劍。廬江有一大戶叫喬玄,其有一對女兒名為大喬、小喬皆是沉魚落雁之資。恰巧這一日小喬帶著姐姐在外遊玩,聽到一陣美妙的琴音,兩人便尋著琴音來到了周瑜和孫策所在的地方。大喬與小喬被眼前的兩人所吸引就站在原地靜靜的看著,也不曾出聲打擾。

    直到曲畢,四人才寒暄了幾句。回去的路上孫策對周瑜說道:“公瑾,如今我已經稱霸一方,但你我至今未娶,你我英雄當要娶家人才是。”

    “伯符你是看上了剛才那兩個姑娘了吧?”周瑜那裏會不明白孫策的意思,當即就點破了。

    於是回到廬江之後兩人稍加一打聽便知道那兩位女子名為大喬和小喬。兩人背著彩禮便去了喬府提親。不久之後孫策娶了姐姐大喬,而周瑜則是取了妹妹小喬。

    孫策用了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別人一生都沒能完成的事,五年之內一統江東六郡八十一州九十二城。讓天下諸侯為之忌憚。又取了才貌雙全的妻子的大喬。反觀其餘諸侯沒有一人能與之相比。

    然而好景不長,江東有個名士叫許貢,在孫策一統江東之後上表漢獻帝說巡測驍勇,應該將其召回京師控製使用,以免生出禍端。結果被孫策探聽到了風聲,將其殺害。許貢的門客眾多,在其死後紛紛潛藏在民間司機需找機會為其報仇。

    孫策出行不喜歡帶兵器,一天出行的時候,遭到暗算,當夜將弟弟孫權到床邊告訴其:“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軍陣前,橫行爭霸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另外內事不決張昭,外事不覺問周瑜!”說完因救治無效身亡。死時隻有二十六歲。

    在曹操於袁紹大戰之時,孫策就準備用兵襲取曹操後方,攻下許都,從而挾天子以令諸侯。奈何遇刺身亡,否則便沒有了天下三分。

    周瑜在孫策死後為了不讓自己過於傷心,便一直在訓練士卒,鞏固國力,以防外敵來犯。果然不久之後曹操統一北方,率軍七十萬南下,而那時的江東不過隻有十幾萬的軍隊,還要固守四方。一時之間整個江東都處於惶恐之中,主降派甚多,隻有一些早年跟隨孫策的老部下如黃蓋韓當,周泰甘寧主戰外其餘一律主張投降。

    就在孫權不知該怎麽辦的時候,周瑜從鄱陽湖訓練水軍歸來。大帳之內環顧四周,問眾人為何要降,一時之間沒有一人敢與其正麵衝撞。於是周瑜像孫權道出了兩軍勝負的關鍵:‘曹軍遠途跋涉,疲憊不堪;天氣寒冷,馬沒有草吃;北方人慣習陸戰不擅水戰,水土不服;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曹操的後患。既而進一步分析了曹軍的實際力量,指出來自中原的曹軍不過十五六萬,而且所得劉表新降的七八萬人,人心並不向曹。’

    ‘且,整個天下曹操忌憚的人不過就是二袁,劉表,呂布和我們江東而已,如今袁紹袁術都已身死,呂布也為曹操所敗,劉表不久前也死了,兒子劉琮舉州投降了曹操,現在隻剩下我們了,這江東是你父親和兄長不容易創下了,怎能就這樣拱手讓給了曹操?’

    孫權聽後,立馬決定舉兵抗曹。周瑜於黃蓋設計用火攻之計於赤壁大破曹操七十萬大軍,從而形成了天下三分之勢。

    後周瑜在南郡於曹仁大戰,親自騎馬在陣前指揮的時候,被流失射中,傷勢嚴重。曹仁聽到周瑜兵眾率眾攻擊,周瑜在病榻之上忽然奮起,激勵將士廝殺大破曹仁。

    幾年後,周瑜上表孫權,上書道出了想要出征益州的意圖和方案。孫權看後直接批準了,然而在周瑜趕回江陵的時候,舊傷複發,加上終日勞苦,病死於巴丘。享年三十六歲,正好是孫策死後的第十個年頭。臨死之前還不忘念叨:‘伯符,公瑾讓你失望了!’

    即便是孫權最後稱帝,依舊還說過:“要是沒有公瑾,我是登不上皇位的。”而孫權的陣亡台詞是‘公瑾,大哥,仲謀愧矣!’

    早期三國殺中周瑜的陣亡的台詞是‘既生瑜,何生......’並沒有‘亮’,通過這兩點李凡一度挺佩服當時的策劃團隊的。

    江東曾兩次差點改變天下格局,卻因為孫策和周瑜的死而告終。正可謂天妒英才。

    再說大喬小喬,當時人們形容其兩人相貌是大喬是國色流離,小喬是國色天香。孫策重傷之時,大喬日夜和衣相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飲,全心照顧,然而孫策因傷勢過重最終還是去世了。大喬傷痛欲絕,數度昏迷,更是想要投江自盡來殉葬孫策。但想到孫策臨終前拉著自己的手,要其幫助隻有十八歲的孫權接掌大權,除奸討逆,隻好打消念頭。

    在大喬和周瑜魯肅的幫助下,孫權才能很快的團結起江東勢力,建立威望,掌控大局。在孫權稱帝後,為了避嫌,大喬便不在過問俗世,深居簡出,青燈古佛,寧靜祥和,獨自一人安享天年。

    大喬的技能國色李凡認為應該是像表達大喬的絕美容貌,能夠讓孫策這樣的英雄為之傾倒,也可謂是樂不思蜀了。而流離應該是孫策取大喬的時候是二十四歲死時卻是二十六歲,孤苦無依的大喬,還要撫養孫策兒子孫紹並獨自一人承受起莫大的責任,實在讓人不得不憐惜。

    小喬在故居喬府有一口井,於姐姐大喬經常在井邊梳妝打扮,有詩形容‘修眉細細寫春山,鬆竹蕭蕭佩玉環!’每次化完妝,兩人變回將殘留的胭脂丟棄在井中,常年累月,井水也就泛起了胭脂的顏色,連帶著誰都有香味。這口井也被命名為胭脂井。‘秋水並蒂開芙蓉’形容的就是大小喬。

    相對於大喬小喬則是要好一些,於周瑜相念十二年,情深至愛,生活在一起,還時常跟隨周瑜東征西戰。周瑜死時小喬不過也才三十歲,日後小喬也隻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歲月悠悠,紅顏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時凋零。最終於四十七歲並亡。小喬的技能紅顏應該就是因此而來。在於周瑜一起生活的日子裏,即便在艱苦也會是五光十色。

    而天香,則應該是讚揚小喬於周瑜經常一起出道戰場,其更是參加過赤壁之戰。可謂是女中佼楚。

    周瑜回想起前世的一切,看著此時眼前的李凡,不禁有些動容,似乎那些美好的時光就要重現一般。

    包括先前李凡使用孫策技能覺醒之時,自己仿佛感覺到了孫策似乎需要自己,那句“父親在上,魂佑江東,公瑾在旁製定天下!”的話那麽的深入心中。

    “伯符,這一世,我定不會辜負與你,小喬我們也定會在見!”周瑜一劍刺死一名攔路的士兵,心中默念著。(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