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禦用演員

字數:3078   加入書籤

A+A-




    再者說,說是什麽新銳導演很好聽。可是實際上的情況是,新銳導演,實在是太新了。在圈內的名氣,到底是不如那些老牌導演的,在人家有好劇本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就不愁找到有錢的讚助商。而導演對一部電影的拍攝效果有多大的影響毋庸置疑,所以絕大多數有好劇本的劇組還是會選擇那些已經有不小人氣的老牌導演。

    這樣的情況下,最後落在陸一航手裏的好劇本,總共能有多少?

    一部爛片都不拍的話,怎麽完成前期的資金和人氣的積累?

    而實際上的情況是,到底太新,陸一航到現在其實就是爛片都沒拍太多。之前有兩部,別人並不怎麽看好的作品,陸一航自己想方設法給拍出了一定的深度,這才有了所謂“新銳導演”的名頭。

    沒名氣之前,隻能賺點不是很豐厚的死工資,甚至和大多數的導演係新人一樣,最開始的階段,陸一航同樣是從給劇組打雜逐漸起來的。積累了一些經驗之後,從家裏搞了點錢,這才有資格參與了幾次廣告片的拍攝,後續才逐漸成長了起來。

    而有了“新銳導演”的名頭之後,陸一航的名氣稍微提升了一些。但是說到底,還沒有來得及賺出太多錢。

    現在的情況是,車肯定已經買上了,車都是小錢。陸一航三十萬買了一輛不算太低檔的低檔車,好歹能出來見人。

    可是就陸一航自己賺的這點小錢,想在蘇峰買套房都沒那麽簡單。八成還得家裏的老人,給補貼不少才能拿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錢賺,還嫌埋汰麽?哪個大導演年輕時候還沒拍過幾部爛片啊?在你沒名氣的時候,人家好劇組,憑什麽讓你當導演?

    所以陸一航其實也是提前知道這些情況的,但是還是選擇了接戲。

    而實際上的情況是,男主角楊子勳,其實也是知道的。

    本來這種事情,越人家拍電影,劇組的一些情況,當然是不好隱瞞的。江子芸出麵聯係楊子勳的時候,就介紹了一下劇組的情況。主要有這麽幾點:

    第一,投資不多,總共隻有一千萬級別。但是很多人對這部片子都有很高的自信,所以《盜墓筆記》的版權方選擇的是版權入股的形式,男二號陸子平這裏選擇的是片酬入股的形式。

    第二,男二號陸子平,算新人。但是之前一部小品《不差錢》,已經在極短的時間內給陸子平積累了不小的人氣。可以去網上查一下,就能看出陸子平在一些社交平台上麵是有多火了。

    當然,一個小品火了,還不能代表一個演員的演技就絕對過關。但是之前的時候,公司這裏就已經找來幾個老前輩檢驗了一下陸子平的演技。江子芸爆出了幾個老前輩的名字,說是這些老前輩還有陸一航這裏都是覺得陸子平的演技確實可以勝任張起靈這個角色的情況。

    第三,因為在各個方麵省下來了不少資金。劇組實際上到位的資金,就可以好鋼用在刀刃上,一部分用來請兩個準二線等級的明星。剩下的錢,就可以大部分用在道具、後期製作等等一些重要的地方。

    第四,說到底,劇組的投資還是不算多。幾百萬的資金,要是請最優秀的後期製作團隊的話,根本請不起。所以最優秀的團隊,確實是沒辦法了。劇組隻能退而求其次。

    現在的情況是,劇組這裏,正好聯係上了一個以前在電視台這樣的平台做後期的團隊。這個團隊剛剛開始組建私人性質的工作室,並花十萬月薪的高薪吸引了高技術的人才。此時正是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炮打響的情況,而且實際上的技術,也確實是還在水平以上。

    所以劇組這裏就有了初步合作的意向,目前的辦法是,從一開始先讓這個新的團隊試一試能不能把特效做好。團隊做出來的效果還算滿意,那就繼續用這個團隊。

    但是如果對方的能力不夠的話,那劇組這裏就會去找幾個二線的特效製作團隊。當然,幾百萬請二線團隊做出來的特效會是什麽水平,大家都是圈內人,也就沒有必要藏著掖著了。簡單來說,就是個夠用的情況。《盜墓筆記》電影不會因為特效的優秀而被觀眾怎麽稱讚,但是也不至於因為特效的垃圾,被觀眾們罵的太狠。

    情況就是這麽幾個情況,江子芸把這些情況和楊子勳說明白了,楊子勳是自己斟酌了一番之後,還是選擇了加入劇組。

    說到底,準二線明星,同樣不是有那麽多戲可挑的情況。人家高端的劇組,怎麽可能讓你一個準二線明星當什麽男主角?正常情況下,能混上個男五號就不錯了。不少人氣稍微差一點的演員,其實完全願意少拿點片酬,去獲得更好的角色。

    可是實際上的情況,卻並沒有那麽容易成功。

    一個劇組缺男三號這樣一個角色,其實形象差不多的,演技差不多的有好幾個人。但是其中一人,卻提出隻要對外宣稱自己二百萬的片酬,實際上就算隻到賬一百八十萬,也可以接受。

    這樣的情況下,你說導演選擇用哪個演員?

    而實際報備的情況下,你說導演是傻麽?會把這樣的事情和投資商說?這裏的二十萬,八成會落入導演自己的腰包。而這樣的演員,慢慢的也就會成為導演的禦用演員,新劇組有空缺的時候,導演就會在第一時間選擇這樣的演員。

    這其實也算是行業潛規則了,不懂變通的人,死守著自己明麵上的片酬價位,最後一年隻能拍一兩部片子。

    懂變通的人,同樣的演技,同樣的條件。雖然每一部片子要少賺二十萬,但是一年卻能拍起碼兩三部片子。有戲拍,人氣才能逐漸提升起來。說不定哪一次來個小爆發,自己就紅了。

    楊子勳明麵上的片酬價位是二百三十萬,實際上拍戲的時候,大部分時候是到手不了這麽多的。

    但是低端劇組找楊子勳,這個價位卻是全款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