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可憐蟲

字數:3911   加入書籤

A+A-




    從殷商到現代,長達數千年裏,豪門貴族,門閥世家被認為是趴在中國身上與之共生的寄生蟲,這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中國的文明發展史,可以說除了戰爭史以外,就是當權者和門閥世家們之間的鬥爭史了。

    不是當權者心胸狹窄,實在是作為與之共生的寄生蟲們,往往都是貪婪的。

    在貪婪,索求無度中,往往會給中華文明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雖然為了自己的生存,有時會不惜己身的去挽救中華文明這顆大樹,無論成功與否,都會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惡心嘴臉,從來不去想,造成這一切災難的罪魁禍首就是他們自己。

    明末的“救世主”們,顯然是失敗的,所以,為了利益的最大化,為了保證家族的榮華富貴,他們毫不猶豫的剃了頭發,學起了狗叫,美名曰,為了天下黎民蒼生,不忍天下蒼生在戰火之中風雨飄搖。

    大禮凜然的模樣,讓人看了無不潸然淚下。

    耿,尚兩家自然也是其中之二,隻是出身將門的他們,還做不到讀書人那般不要臉。

    或者說,他們更加貪婪。

    想要的更多的同時,又不願意付出相對的代價。

    相比較於他們兩家,吳三桂就算是比較清醒的。

    雖然同樣也有著這個意思,但是當看到,滿清韃子們,張牙舞爪的逼迫他吐出應該付出的代價的時候,立刻就做好了與之魚死網破的決定。

    曆史上,吳三桂之所以能夠在短短數月的時間,如同野火燎原一般,占據清朝的半壁江山,若說在投降滿清政府的這一二十年中什麽都沒幹,那是騙鬼的。

    所以,當吳三桂反清的時候,耿尚兩家都是一副被裹挾的樣子,雖然也有準備,但是卻時常後繼無力。

    而吳乃華,也從不指望兩家有多大的作用,現在要做的,就是將兩家逼上梁山,再無回頭路。

    康熙想要除掉三藩,早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甚至,在朝廷中的那些滿足勳貴,想要除掉三藩,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是一個沒有公開的秘密。

    在這種大好的情勢下,想要將兩家逼上梁山,其實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

    雖然天地會和白蓮教的人,覺得吳乃華的這個計劃太過粗陋,很難有什麽成效,而提出了質疑。

    況且,吳乃華在天地會這些人的眼中,並不在北京,也不在山東,而是正在趕往雲南的路上。

    但是,有陳永華作保,計劃還是有序的安排了下來。

    在擁有大勢的優勢下,在吳乃華看來,需要的不是什麽周密繁瑣的計劃,反而是越簡單就越好。

    康熙下山東,雖然略顯急促,但是卻依舊聲勢浩大。

    山東孔家,盡皆絕嗣,但是孔家乃是儒家正統,世間無人可比,雖然孔家已經沒了人,但是康熙依舊派遣了專門的人進行日常的打掃維護。

    雖然如同鬼蜮,但是孔家衍聖公府依舊氣派如新,若是不知,還以為是哪家香火鼎盛的世家府邸。

    而此時,天下各地,無數身家尚可的讀書人,都日夜兼程的趕到了山東,想要看一看儒教數百年也難能一遇的曠世盛典。

    要知道,從元朝開始,儒家就在一直備受打擊,從來都沒有如今這般風光過,如何能不興奮。

    在元朝,儒家子弟,被貶為下九流,地位甚至在妓女和乞丐之下。

    到了明朝,又有將門壓製,閹黨伐害,隻有到了如今他們的大清朝,老天爺終於開眼,他們儒家終於有可以風光了。

    這一現象,自然被康熙得知,大喜之下,康熙立刻就放緩了行程,為的就是多等等那些還在路上的讀書人。

    既然是作秀,觀眾的多寡自然是極為重要的。

    想想自己一拜,就可以收獲天下士子的心,這筆大賺的買賣,康熙怎麽能夠放棄。

    但是吳乃華卻也發現了,趕來的讀書人,九成九都是那些年齡尚在十七八歲,多的,也不過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年齡稍微大些的讀書人,幾乎看不到。

    如此,卻也讓吳乃華寬心不少。

    若是吳乃華看到,呼朋喚友的都是那些經曆了滿清黑暗統治時期的讀書人來此,定然心痛不已。

    現在這般模樣,至少說明,在老一輩的讀書人眼中,滿人始終是一群韃子,是傷不了台麵的。

    明朝,漢人才是儒家正統。

    至少,他們的心還沒有死,眼還沒有瞎。

    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漢人入夷狄則夷狄之。

    這句本來是當年用來忽悠那些傻缺蠻夷,歸化漢人統治的話,到了如今,卻被當成了自欺欺人的名言至理,在這些年輕讀書人之間瘋傳著。

    就好似這是一副絕世良藥。

    仿佛,滿人入了中原,尊漢人禮,讀漢人書,說漢人話,就是漢人了。

    熟不知,這種想法本就是滿人想要看到的。

    殺戮,與強權的壓迫,可以使人一時的拜服,但是總歸會有不怕死的站出來反抗。

    漢人從來都是一個跟風的民族,隻要有一個人敢站起來反抗,就會有下一個,然後下下一個,最終全部漢人都會站起來。

    隻有從精神上,思想上讓一個人一世的跪服。讓漢人覺得,他們不是奴隸,他們還有希望,他們就不會反抗。

    無論肉體上,遭受多少的欺淩與壓迫,精神思想的高潔思想作祟,就會幫助滿人,自己欺騙自己,自我反省,是自己做的不夠好,而不是滿人待他們不公。

    無疑,滿人在一點上,做的非常成功。

    荼毒後世數百年。

    吳乃華騎馬在官道上來回遊蕩,看著那些匆匆趕路的,看到鑾駕有急忙忙退到道路兩旁,如同跪拜神佛一般,虔誠跪拜的讀書人們,吳乃華極為憐憫的看著他們。

    沒有恨意,他們隻是生錯了時代,沒有得到正確的教導,一個從小就接受滿人奴化思想洗腦的可憐蟲罷了。

    對於這些人,吳乃華不至於去恨,隻是為他們悲哀。

    康熙想要慢些走,吳乃華自然樂得齊成,畢竟他所調集的人馬,也在趕來的路上。(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