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1 章

字數:5364   加入書籤

A+A-




    61章

    沈淩打定了主意, 就將掌管她小庫房的珠兒喚了過來,“我記得樟木箱子裏還收著幾匹春綢,拿出來給你們四人各做一身衣裳穿,別白收著黴壞了。”

    沈氏出身忠順侯府,忠順侯府同信國公府一樣也在走下坡路,沈氏的嫁妝有一半是侯夫人自己拿出私房銀子添置的。即使是這樣,沈氏的嫁妝也不過七八千兩銀子,其中一半還是公中拿出來充數的布料、玉器、古玩等物。

    沈氏自己手裏不過兩千兩銀子的壓箱底錢,唯一能生錢的田產一年也不過出息一千兩銀子。手裏沒錢,國公府又有些入不敷出,沈氏對府裏的下人就極盡儉省。

    像沈淩身邊的這四個大丫鬟,一季也不過做一身衣裳, 餘下的都是穿沈淩的舊衣裳。

    所以沈淩一開口說要給她們四人做新衣裳,珠兒幾個不由喜笑顏開, 不多一會兒就捧了兩匹春綢回來。

    沈淩看著她們幾個在那裏嘰嘰喳喳討論要做什麽樣式的衣裳,不由笑了笑, 低頭去看手上的賬本。

    賬本是她用了午飯後命人去賬房拿的, 上麵記得都是國公府裏的開銷。沈淩打算效仿探春對府裏進行一番整頓,做到開源節流。

    府裏的進益隻有兩項, 一項是田產, 這個每年有五千兩銀子的進益,另一項是店鋪,每年也有三千兩銀子的進益。這樣說來府裏每年差不多有八千兩銀子的進益,看著並不算太少。

    但是花費卻多了去了。頭一項, 每年的人情往來加上正月裏請吃年酒的花費就不少於三千兩銀子。然後府裏的用度和下人們的月例銀子又是一大筆開銷,少說也要四千兩銀子。加上不時有一些窮親戚上門打秋風,府裏的人偶爾鬧個風寒請請大夫吃吃藥,這樣算下來,每年八千兩銀子花的精光還有些不夠。

    沈氏在家裏也跟著侯夫人管過家,嫁進來以後發現府裏入不敷出後就學侯夫人將府裏各人的月例銀子減了一半,後麵又將府裏庫房用不著的一些大家夥當了幾千兩銀子,總算撐了這麽幾年。

    後麵國公爺納季姨娘進門,擺席麵做衣裳,又花了一筆銀子,如今賬上不過餘下四千多兩銀子,依著往年的花銷,這點銀子想要撐到年下多半是不夠的。

    開源暫時是不用想的,沈氏手裏的私房銀子就那麽些,貿貿然去購置田產或鋪子,一定會引起忠順侯府那邊的懷疑。

    看來自己能做的隻有節流了。

    人情往來和請吃年酒的銀子是不能精簡的,這個關乎國公府的門麵。下人們的月例銀子也是不能再減了,看來唯一能減的就是府中的用度了。

    傍晚,國公爺從外麵回來,底下的人就來報季姨娘病了。國公爺來到季姨娘住的晴芳苑,適值婆子們拿來季姨娘的晚飯。簡單的三菜一湯,並一碗白米飯。

    國公爺當即沉了臉,命廚房給病中的季姨娘燉一碗燕窩粥並幾碟精致小菜。季姨娘的另一個丫鬟含煙去廚房傳話時卻被碰了一鼻子灰。

    原來沈淩下午的時候把廚房的管事叫來尋了一番後,大意是說府裏如今入不敷出,不光下人們要減一半的月例銀子,主子們也要減少用度。以後每人的例菜通通減到原來的一半,撥給廚房的用度也減到一半。若是主子們以後想吃點額外的好東西,也可以,但是得自行掏腰包。

    國公爺聽了含煙的敘述麵沉如水,加上季姨娘在旁哭哭啼啼,最後國公爺直接去了上房找沈淩問罪。

    沈淩正在燈下看庫房呈上來的冊子,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用不著的大件好拿去換錢,國公爺就怒氣衝衝的走了進來。

    沈淩不用問就知道是誰給自己上了眼藥,臉色不變的喚蓮兒上前倒茶。蓮兒下午的時候被她單獨叫到一邊說了幾句話,又賞了幾件首飾,早已明白了沈淩的意思。這個時候見沈淩喚她,低著頭端了一盞茶給國公爺,卻在將茶遞到他手邊時,嬌滴滴說了聲,“國公爺喝茶。”

    國公爺聽到這道嬌滴滴的聲音火氣不由散了一半,再看蓮兒穿了幾件八成新的衣裳,頭上還插了兩支鑲珠的簪子,燈光下越發顯得嬌媚動人,不由輕輕擰了一下對方的玉手。

    蓮兒羞紅著臉看了他一眼,國公爺方才將茶接過,輕咳一聲正想說話。

    不料被將這一切看在眼中的沈淩搶在頭裏說道:“陳財家的前幾天過來回話說,給蓮兒看了一門好婚事。我卻舍不得蓮兒這麽早就出去,所以就將話混了過去。”

    “蓮兒是你身邊得力的丫鬟,多留幾年也是好的。”國公爺接話道。

    沈淩笑道:“所以我想著索性就把蓮兒抬為姨娘,一來省得你念念不忘,二來我也多個臂膀。”

    國公爺不料她竟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詫異的朝她看過來。

    沈淩歎口氣道:“我知道我素日有些不容人,又愛拈酸吃醋。可是後來一想,府裏如今隻有佩致這麽一個子嗣,若我將來不能生育,他豈不是連個幫襯的兄弟都沒有。因此,以後我也不再提之前說的那話,府裏還是要多添幾個人口的好。

    為著這個計議,今兒下午,我叫來廚房的管事,將主子們的用度減免一半。以便將來人口多了,花銷大了,府裏有些支撐不下去。何況,佩致馬上就要三周歲了,請先生開蒙講書又是一大筆開銷。”

    聽沈淩講了這樣一番話,國公爺的氣徹底消散了,想要為季姨娘做主的心思轉眼就拋到了腦後。

    季姨娘在晴芳苑等了多半個時辰,不僅沒等來可口的飯菜,連國公爺都沒等回來。她命丫鬟出去探聽探聽,結果出去打探消息的含翠回來說上房那邊的一個丫鬟被提為了姨娘,安置在了上房附近的聽月軒。國公爺已經歇在了那裏。

    聽到這個消息,季姨娘不由氣了個倒仰,有心要派丫鬟過去請國公爺過來,隻是丫鬟剛進聽月軒的門,就被守在門口的張婆子打了出來。夫人吩咐過了,季姨娘那邊的人再敢過來請國公爺,以後照打不誤。

    且不提蓮兒被提為蓮姨娘後立時就讓國公爺將季姨娘扔在了一邊,隻說沈淩自己將庫房的冊子看了幾天,終於從中揀出了幾樣大件拿出去換了些銀錢,忠順侯府那邊就差了一個婆子過來,說下個月侯夫人要在府裏舉辦賞花宴,讓她帶上兩個孩子一起去赴宴。

    沈淩的心情立刻就有些不好了。她好容易東挪西湊了一筆銀子,就逢上侯夫人舉辦宴會。參加宴會,總要帶點禮物過去吧!出門的衣裳得做一身吧,若是遇見親戚家的孩子,見麵禮總要備上一些吧!

    若不是她空間裏有好些值錢的物件並一些銀錠金錠,隻怕她現在就要頭疼了。不過空間裏的值錢物件再多,沈淩也無法拿出來換銀子,一是不好解釋這些東西的出處,二是她不放心將那些值錢的物件交給其他人去換錢,但若是自己親自去又有失體統。

    沈淩思來想去,隻能偷偷拿出一些金錠出來貼補沈氏的私房。好在沈氏對銀錢看的極重,一應貴重的首飾銀錢都是自己保管。四個大丫鬟對她到底有多少私房,誰也不是很清楚。她就是將這些金錠拿出來估計也沒有人懷疑。

    沈淩正在費心思將空間裏的東西拿到明麵上時,珠兒過來說午飯有了,問她要不要擺上來。沈淩點點頭,覺得與其苦想還不如等吃了飯再從長計議。也許自己吃飽了,腦子也會活絡一些。

    上房這邊按照舊例應該是八道熱菜,四道開胃小菜,兩道湯品。但在沈淩的精簡下改成了六菜一湯,而且還將佩致和玉如兩個孩子叫來一起同吃,這樣廚房那邊也就不用預備他們的飯了。

    沈淩覺得和孩子們一起吃飯,一來可以增進感情,二來可以節省開支。比如三人同吃了這麽些日子,沈淩對兩個孩子喜歡吃什麽,不喜歡吃什麽一清二楚。

    娘仨吃完飯,丫鬟們撤了碗碟,給沈淩上了一杯清茶,兩個孩子則是一杯白水。

    沈淩不急著喝茶,而是問兩個孩子今天上午走了多少步。兩個孩子被嬌養的太過,沈淩覺得這樣不僅不利於健康,將來對他們的性格成長也極為不利,就讓他們每天上午在園子裏多走幾步。

    下午,沈淩不再料理家務,而是騰出時間教佩致認字,至於妹妹玉如,則由丫鬟和奶娘陪著在旁邊玩耍。

    半個時辰後,沈淩交給佩致兩張紙,讓他把今天認的字寫一遍就不管他了。自己從奶娘手裏接過玉如,抱著她和她說話。

    奶娘在旁湊趣道:“大姑娘今兒早起又新學了兩個詞,不愧是國公府的小姐,就是比一般孩子聰慧伶俐。”

    沈淩笑了笑,逗弄了女兒一會兒,就見雙兒過來說綢緞莊的人過來了。綢緞莊的人是沈淩叫來挑選做衣裳的布料的,沈淩挑了半日,撿了藕荷、湖藍、玉色幾色布料,後麵又讓蓮姨娘過來選了兩樣。

    晚上,沈淩卸妝的時候,就見國公爺走進來,沈淩看他的樣子是要在這裏歇下,不好意思的笑道:“今兒不能留你在這邊過夜了,我身上有些不舒坦。”

    國公爺道:“聽底下人說,今天你叫綢緞莊的人過來挑了幾色布料。”

    沈淩就知道他的來意了,摘去耳邊的一對珍珠墜子,淡淡道:“我母親下個月要舉辦宴會,我總不能穿著舊衣裳去,就叫人過來挑了幾色布料。因為走的並不是公中,是我自己掏的私房銀子,所以隻叫了蓮姨娘過來挑了些綢緞。她好歹是我身邊出去的,不說和季姨娘比,但總不能沒有幾件像樣的衣裳。”

    國公爺就不說話了,季姨娘進門後,他專門從公中撥了兩百兩銀子給她做衣裳,並不算虧待她。

    “對了,有件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佩致如今正跟著我認字,寫起字來有模有樣,我打算給他找個私塾先生,你在外可覺得哪家先生好?”

    沈淩前世舉辦沙龍留下的毛病,總是喜歡把話題轉到對自己有利的這一方麵。她說了這一番話,就見國公爺低頭想了想,“這個我也說不好,不過倒是可以慢慢打聽著。”

    夫妻兩個又說了一些關於閑話,國公爺便走了。沈淩褪去簪環,自去大床上睡覺。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