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

字數:4805   加入書籤

A+A-




    一晃又是三年。

    當今聖上仍是偏寵皇貴妃, 太子和皇後的日子都不是很好過,與從前唯一不同的是,皇後病了,而且病的不輕。

    沈淩覺得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皇後能撐到現在也很不容易。皇貴妃入宮後,她這個皇後便被聖上當擺設扔在了一邊。皇貴妃接連誕下兩個皇子後,聖上為怕兩個幼子受委屈,幹脆將打理六宮事務的權利交給了皇貴妃。皇後當到這個份上,也是夠憋屈的了。

    光她一個人受委屈,應許還能忍得下去,可太子因為儲君的身份,早已被皇貴妃視為了眼中釘, 宮權在握以後,東宮的用度銀子是一年比一年少。皇後看在眼裏, 聽在耳中,如何不氣不怒。這樣長久下去, 身體不出問題才怪。

    皇後這病挨了不過幾個月, 七月初的時候就薨了。

    消息傳來時,沈淩正在園子裏讓人采集茉莉花曬製花茶, 聽聞此信, 不由歎了口氣。皇後這一死,隻怕太子的日子就更加難過了。

    感歎歸感歎,沈淩很快就將心思放在了佩致身上,去年的時候, 他終於考中了舉人。沈淩給他定了一門親事,明年春天的時候完婚。

    為了給小兩口布置新房,沈淩忙活了半年的時間。還要粉飾新房,從庫房裏選出名貴大氣的擺設,從底下選出可靠的丫鬟婆子服侍未來的世子夫人。

    去年的時候,為著佩致的婚事,沈淩催促國公爺上了請封世子的折子,折子兩個月以後才被批複,佩致順理成章的成了國公府的世子。

    雖然佩致是府裏的嫡長子,眾人都知道將來這府裏的爵位早晚會落到他頭上,但是自從他成為世子後,沈淩還是感覺到了差別。尤其體現在她相看那些世家的大家小姐時,那些夫人們臉上的神色比從前要和善許多。

    雖然國公爺不求上進,府裏無權無勢,但是隨著玉瑩成為太子良娣,沈淩經營的三家鋪子日進鬥金,尤其佩致年紀輕輕身上就有舉人的功名後,想要與府裏結親的人還是大有人在的。

    這些人家裏有太子陣營的人,有沒落的勳貴世家,還有看重佩致功名的書香世家。

    沈淩和國公爺商量了一番,最後定下了柳家的嫡長女柳曼菲。柳家以詩書傳家,雖然這些年隻出了幾個舉人,朝中無人做官,但是柳曼菲的兩個弟弟讀書卻都很有天賦,和玉如的夫君魯翰林家的小兒子一樣,不到十四歲就進了學。

    沈淩看中的正是柳家這兩個潛力股,將來不管是佩致也好,佩康也好,一旦考取進士,將來進入官場,都需要有幾個幫手,將來才能不受人欺負。

    沈淩正是出於這樣的目的,才給佩致定下了這樣一門婚事,當然前提是柳曼菲本身也不錯,不僅相貌出挑,打理家事也是一把好手。

    第二年春天的時候,沈淩對著鏡子看見鬢邊的白發時,不禁感歎,時間過得真快,轉眼自己又是做人家婆婆的年紀了。

    之前她在前麵幾個世界裏,也做過幾次人家的婆婆,已經積攢了一些經驗。所以柳曼菲一進門,沈淩並未在她身上發現比較大的問題時,就將管家權交了出去。自己安心打理那三間鋪子。

    平日裏,她也甚少讓柳曼菲到自己這邊立規矩。婆媳之間想要相安無事,照她的經驗就是少見麵,見麵少了自然紛爭就少,各人自過各人的日子就是。

    沈淩真是這麽做的,柳曼菲進門後,她絕少插手小夫妻的事。不僅不給兒子安排通房丫鬟,就是聽見柳曼菲不想給佩致納姨娘,她也沒有多說什麽。

    但是該管的時候,沈淩從來也不缺席。逢年過節,她都記著讓人從雜貨鋪挑一些好的送到柳曼菲那裏,讓她帶回到娘家,想住的話可以多住幾日。

    在她的經營下,柳曼菲對她雖不如像親生父母那樣親近,但也表現的很恭敬孝順。

    沈淩覺得這就可以了。

    柳曼菲進門的第三年,給國公府添了一個大胖小子,被佩致取名旭明。旭明周歲宴那天,沈淩借著敏心替玉瑩來給侄子送禮的時候,提了那麽幾句話。

    不到幾天的功夫,玉馨就被東宮派來的人接走了。不同於玉瑩的一萬兩銀子,沈淩這次在玉馨走時,交給了她兩萬兩銀子。至於如何用,怎麽用,她相信以玉馨的聰明,應該不會步玉容的後塵。

    玉馨被送走以後,沈淩就開始張羅佩文的婚事。奈何佩文和佩致當初一樣,不想早日成親,反而去了邊關投奔徐長安去了。

    佩文走後第二年,當今聖上為福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選秀,最後定下的福王妃卻出乎眾人的意料,既不是手握重權的權臣之女,也不是蒸蒸日上的勳貴家的女孩兒,反而隻是一個普通的翰林之女。

    不到一個月,京城裏悄悄有了皇貴妃失寵的傳言。

    沈淩聽到這個消息後,也沒有覺得高興或是興奮。那些皇家爭鬥的事,越少摻和越好,知道的越少越好。反正他們國公府已經上了太子的船,那就安心等待結果就是。

    傳言還沒有傳滿京城就不攻自破了。皇貴妃依舊受寵,聖上甚至從自己的私庫裏撥出一筆銀子用來給福王成親用。

    福王成親後不久,聖上特地允準他和太子一樣參與國事。

    這件事就像是一個導火索,一下子激發了大臣們的不滿,上呈的奏折幾乎堆滿了禦書房的書桌,大臣們的意思很明白,太子賢明仁善,不應該被驕縱任性的福王所取代。

    還未等聖上做出任何批複,山東那邊急報,泰山在幾日前發生地動。

    這件事被大臣們視為上天的警示,一時之間紛紛上書。

    聖上迫於無奈,隻得妥協,不複讓福王參與國事。

    此事過後,太子的日子終於比從前好過許多。原來保持中立的一些世家紛紛站隊。

    就在這個時候,進入東宮兩年的玉馨平安生下了一個男嬰,因為恰巧生在事情開始有轉機的時候,所以很得太子的喜愛,並將玉馨提到了良娣的份位上。

    玉馨被升為良娣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請太子做主,給玉容找了一門不錯的婚事。

    而國公府這邊也有了喜事。佩康後來居上,先佩致一步考上了進士,而且位列二甲第三名,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成績了。在佩康的刺激下,佩致在三年以後,終於也考中了進士。國公府一時出了兩個進士,風頭一時無兩。前來給佩康說親事的媒人幾乎都沒斷過。

    沈淩經過一番仔細的比較,最終選定了一個世家之女。

    而佩文那邊,由徐家做媒,娶了一個武將的女兒。隻是因為邊關距離京城太遠,所以沈淩一直無緣見到佩文的那位妻子。

    日子平靜如水的過了好幾年,國公爺的身體開始每況日下,沈淩覺得他的情形越來越不好,一封書信將佩文一家從邊關召了回來。

    佩文一家回來後不久,國公爺在某天清晨去世了。臨死前,他難得清楚了一回,將沈淩單獨留下來,交代了一下後事。沈淩這些年的所作所為,他也都看在眼裏,所以他將自己這些年攢的一些私房銀子全拿了出來。一共有一萬多兩銀子,他的意思是這筆銀子分一半給三個兒子,另一半則交給沈淩。

    三年以後,佩致等人剛出孝,就傳來了一個對國公府來說很好的消息,聖上快不行了。

    沈淩覺得等了這麽多年,終於等到這個好消息了。

    接下來,事情發展的就比較順利了。

    半年以後,太子在群臣的擁立下成功即位。而皇貴妃所生的兩個皇子則被趕回了他們的封地。他們回到封地不久,就傳來了皇貴妃薨逝的消息。這個消息就像是一塊石子扔進湖中,隻濺起了一點水花,就消失殆盡了。

    京中眾人的關注點全都放在太子即位以後的大封後宮一事上。

    原來在東宮為良娣的玉瑩和玉馨,一個被封德妃,一個被封淑妃。國公府的地位頓時水漲船高。佩致和佩康因為國公府當年的站隊行為,都謀到了一個不錯的職位,而佩文再次回到邊關,有了這層關係,加上徐長安的關係,終於憑借戰功在幾年以後當上了參將。

    四個女兒,有兩個是妃子,其中一個還是有寵有子的妃子,將來隻怕還能更進一步。三個兒子,有兩個進朝廷做了文臣,另一個則做了武將,可謂文臣武將都有了。

    自此,沈淩終於覺得可以功成身退了。雖然距離她離開這個世界還有好長一段時間,但是沈淩不打算再費心去教養孫子孫女了,她名下的三間店鋪,也都交給了兒媳們打理。接下來的時間,她準備好好安度自己的晚年,順便培養一些比較有用的興趣愛好。

    作者有話要說:  下篇打算寫民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