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字數:3444 加入書籤
就在杜芝山跟貝絲說話的當兒,忽然外麵警鍾長鳴, 別說是前麵的賓客們, 就連貝絲也驚慌地抬起了頭:“怎麽了?發生什麽事情了?是不是普魯士打過來了?”
這警鍾, 之前奧地利打過來的時候就響過一次,貝絲記得清清楚楚。
杜芝山道:“是的。”
因為是杜麗娘的弟弟,杜芝山早就得了消息。要不然,他也不會跟貝絲說從軍之事。
說話間, 前麵來伊森特家參加今日的宴會的賓客,主要是諸位舍人,包括主人亨利·伊森特也衝回房間更換衣物, 準備去政事堂報到了。
而留下來的賓客, 包括考尼茨和方丹勳爵等人則擠到了後花園的薔薇迷宮, 找到了杜芝山。杜巴麗夫人更是用她特有的大嗓門道:“杜,是普魯士對嗎?”
杜芝山笑道:“裏特貝格親王就在這裏。是不是普魯士, 裏特貝格親王最清楚, 不是嗎?”
考尼茨微笑道:“我想,我的安排,大公和諸位大人早就已經預料到了吧?”
就跟約瑟夫二世親自帶兵攻打瓦隆一樣。這都是必然。
杜芝山道:“親王會這麽說,是對普魯士有足夠的信心嘍?”
“不,我並沒有足夠的信心。”考尼茨的表情讓人很難肯定, 他這句話到底時不時真的:“就跟約瑟夫二世陛下被俘一樣。貴國的戰力, 對於歐羅巴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個迷。而普魯士國王的性格,決定了他是最好的試探人選。”
考尼茨這話, 可不是無的放矢。因為從性格上來說,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就是一個賭徒。這一點在七年戰爭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他並沒有勝算,可是他還是像一個瘋狂的賭徒一樣,把全部的籌碼壓上了七年戰爭這張賭桌之上。自然,這結果就可想而知。如果不是當時沙俄的伊麗莎白女皇忽然駕崩,如果不是繼任的彼得三世是腓特烈的超級迷弟,主動放棄了沙俄在這場戰中中奪到的一切利益,腓特烈早就一敗塗地了。
要知道,那個時候,他都已經派出使節前往凡爾賽,賄賂蓬巴杜夫人,向這位他曾經完全看不上的裙子陛下之三,獻上一大筆錢和一塊永久領地。
天知道,他當時是多麽的絕望,以及,毫無政治才能卻有著無限的欲|望的蓬巴杜夫人答應他的條件並且為之沾沾自喜的時候,他又是多麽地慶幸自己逃過一劫!
腓特烈二世就是這樣的人。雖然,他在軍事上的才能是公認的,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也是公認的,但是,不得不說,在性格上,他有著致命的弱點。所以,按照常理,他會做這個出頭的櫞子,真的是一點都不奇怪。
杜芝山道:“看起來,這裏麵有您的手筆。您真不愧是奧地利女王的左膀右臂。隻可惜,我原本還以為,這位普魯士國王在七年戰爭之中已經得到了足夠的教訓,不會再做傻事了呢。”
雖然私底下是另外一種判斷,但是,在明麵上,他絕對不能走漏的風聲。
他們唐人已經在海上證明了自己的絕對實力。如果再在陸地上證明自己的實力,那麽,被歐羅巴各國忌憚,那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這一戰,比利時絕對不能輸,因為輸了,就意味著任人宰割。但是贏了,就會麵臨各國的聯合敵對。
杜芝山很清楚比利時的現狀,他也知道,這個情形根本就不能持|久,世人總會知道比利時的戰力的。但是,從各方麵來說,這一戰,如果在戰爭結束之前,如果被各國在背後使陰招,讓公國多線作戰,那麽,公國也隻有隕落一途!
所以,那個局麵,能晚來一天也是好的。而他,也有這個必要打消某些不必要的猜想。畢竟,在這裏,黎塞留公爵和方丹勳爵可是法蘭西的世襲大貴族呢。
杜巴麗夫人啪啪啪地搖著扇子,高聲道:“如果不是蓬巴杜夫人愚蠢地接受了普魯士的禮物,最後法蘭西也不會成為七年戰爭中唯一承受了巨大的損失的國家!僅僅因為普魯士國王把她叫做裙子陛下,就開戰!最後又是這麽個結果!”
說得方丹勳爵先低下頭去。
作為國王的密探,尤其是老國王使喚出來的人,他可是經曆過蓬巴杜夫人那個時代的。更重要的是,蓬巴杜夫人跟很多權貴交好,他們的關係好到很多人在凡爾賽公開說:巴黎的秘密警察其實是掌握在蓬巴杜夫人的手裏。
而這種說法,就是在公共場合說出來也沒有人反對。
由此可見蓬巴杜夫人的權勢。
作為蓬巴杜夫人的情敵,即便從蓬巴杜夫人的手裏搶走了國王卻依舊被蓬巴杜夫人比到了塵土裏麵,杜巴麗夫人現在提起蓬巴杜夫人,也是各種羨慕嫉妒恨。
方丹勳爵之所以會慚愧,那是因為他曾經就接受過來自於蓬巴杜夫人的密令。
貝絲抓住了機會,立刻接口道:“真的好像呢。七年戰爭也是從普魯士開始的,最後是法蘭西成了唯一的肥肉。現在各國又故技重施,打算把公國當成肥肉了吧?”
杜巴麗夫人立刻尖叫了起來:“絕對不能讓他們得逞!”
貝絲道:“我打算去市政府問一問。我也想為公國盡一份力。就是我不能參軍,我也可以做些後勤方麵的事情。”
伊森特太太驚呆了:“貝絲,你說什麽?你要做什麽?”
貝絲道:“媽媽,要打仗了,不是嗎?大公肯定會招募男人入伍,自然,很多事情就沒人做了。我是女人,但是我能寫會算,就是唐音和漢字不大好,但是。最起碼去後勤給諸位大人打打下手還是可以的。”
杜芝山立刻道:“是的,太太。公國的人還是太少了。七年戰爭之中,光普魯士就出動了超過兩萬人的軍隊,這可都是職業軍人。所以,殿下肯定會發布征兵令。別說是跟各國作戰,就是鎮守各地的民兵團也是不能少的。”
言下之意,領地的人民會進入民兵團。
這也是這個時代的常用做法。
考尼茨道:“您也要參軍嗎?杜先生。”
“當然。”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