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餘波

字數:4090   加入書籤

A+A-


    經過一夜的籌劃,各大道教流派已經將諸事安排完畢。

    道宮結合各地的人口以及大宋的行政區劃分為四級:

    大宋帝都——第一級;

    南京、開封、揚州、蘇州等大城市——第二級;

    縣一級的且人數在一萬以上——第三級;

    人數一萬以下的(縣,村鎮)——第四級。

    大宋正是多事之秋,準備對蒙古及周邊地區用兵,所以這些隻是臨時商量而成,最終的變化還要看以後的戰事問題。

    如果大宋收複了以往被金國,遼國所占,現在被蒙古所占的廣闊的北方地區,並且攻進了蒙古大草原,占據了更廣大的區域。周邊的緬甸,泰國,印度等地方也被宋軍所占。

    這個,可就可能再要添加一個級別了。

    諸道家流派同時也將各個道宮的職責,人事,以及實力作了規定。

    各級道宮隻對上一級的道宮負責,同時也要對下麵的道宮指導,促進道教的發展。當然,加進所在區域的百姓數量增長,讓官府,文院和武院等機構的正常運行,這個,也是職責之內。

    各級道宮都應有著相對應的道士數量規定。

    第一級,道士人數不限,實力不限;

    第二級,萬人以上,十萬人以下,三等實力;

    第三級,千人以上,萬人以下,五等實力;

    第四級,一人以上(包括一人),千人以下,七等實力。

    ..........

    就在諸道教流派已經派人返回各自的族地,準備搶占各地的利益時,當天的道宮討論事宜已經開始在民間散播開來。

    尤其是馬鑫這位大國師所說的那幾點,簡直讓幾乎所有的人都變了色。

    短短的兩三天,就傳遍了整個大宋。

    對於眾多的底層百姓來說,國師所說的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機會,一種可以安身立命,進行謀生,更甚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文院,可以讓他們懂得知識,可以做一些簡單輕鬆地活計,讓他們過得更好;武院,可以教他們強身健體之術,讓他們可以有個健康的身體,不再得病,不要懷疑,在這個落後的社會,一個小小的感冒,就有可能花光家中所有的積蓄,甚至致人死地。

    此外,一身高深的武功也可以為自己的安全,加個保障,在這個不太穩定的社會,這,可是太重要了啊!

    道宮,可以約束當地的鄉紳,士族,豪強,官府,讓眾人可以安安穩穩的生存下來。

    這些,簡直就是老天開眼了啊!

    眾多的百姓怎能不高興,怎能不興奮?

    而對於其他的各地的鄉紳,士族,這,簡直就是要掘讀書人的根呐。

    誰不知道,讀書人和武人就是天生敵對的一對。

    大宋,讀書人將武人一下子踩到泥地裏翻不了身,整個大宋,全都是讀書人的一言堂。如今,竟然對所謂的武夫設立官職,而且還與讀書人的百官製度對應。

    不用想,眾人都可以想象到以後的場景。

    一個個眾人看不起的武夫活躍在朝堂上,和他們針鋒相對,搶奪他們的利益。

    這,簡直讓所有的讀書人都不敢想象啊!

    這股眾士族的不安穩的風氣,讓各地都是顯得有些動蕩。

    也許這些各地士族有著他們的計劃,但在絕對的武力下,一切都顯得是那麽的不堪一擊。

    各地的大宋士兵經過選拔,還沒對大宋周邊的疆域開戰,倒先對大宋區域內的各不安穩勢力,伸出了屠刀。

    作為被文人壓了幾百年的武將,麵對著這些往日的敵人,並且現在還想妨礙自己等人前途的士族,一個個的滿身煞氣的舉起了屠刀。盡管上麵傳下來的話是隻屠殺那些各士族的族長,以及相關的那些年長的長輩,對於那些小輩,以再教育為主。

    但是,對於那些頑強抵抗的,眾將軍怎麽可能害怕浪費掉自己的力氣呢?

    士族自己多驕傲,多以自我為中心,眾人隻是稍稍的一刺激,就有那些認不清現實的家夥跳了出來,讓眾將軍開心。

    不說以往的嶽飛將軍等人,就說說諸位將軍當官時的那段日子。這些一個個所謂的讀書人在一旁指手畫腳,說這個不是,說那個不是。

    現在出氣的機會就在眼前,眾將軍怎能不激動呢?

    各地的官府,除了那些被賈似道等人完全掌握的地方,其他的地方,有些人甚至都在商量謀反事宜。

    大宋趙匡胤的‘與士族共治天下’,說到底,皇上也隻是眾多讀書人的一個代表,如今,士族自己等人的利益受損,甚至麵臨傾覆之危,又有什麽不敢做的呢?

    然而,以前的大宋建立初的那些隱秘勢力,到如今,已經變成了花架子不提,就說趙昀借皇帝的名頭籠絡的那些勢力,以及天庭和地府兩個絕對的暴力組織。

    這些隻知道讀聖賢之書,而無絲毫武力的家夥,又怎麽可以擋得住呢?

    隨著一處處的動亂之源頭被剪滅,整個士族群體猶如當頭棒喝,一下子看清了現實。如今,已經不是讀書人的世界了啊!

    可是,麵對著皇帝陛下和國師大人的凜凜威勢,眾士族突然發現,整個大宋,竟然有著超過一半的士族被他們盯上了。

    這,可是一朝回到開國初啊!

    所有勢力都要站在同一起點的節奏。

    要是剛開始眾士族可以平靜的接受皇帝陛下和國師大人的命令,也許就不會有現在的狀況了。文人可以比起武人,甚至道士領先一大截。

    但這,根本不可能。

    如今,這個情況,雖然讓眾人無法接受,但是,為了自己,為了家族的以後,眾士族也隻能咽下自己釀的苦酒,心澀的接受眼前這個士族已經摧毀大半,僅僅隻能與懦弱的武人持平的情況。

    誰也壓不倒誰啊。

    紛亂的江湖,由於這道消息,也是波瀾微啟,但有著各大勢力鎮壓,倒沒出什麽狀況。

    江湖,說到底,不是由底層人士決定,而是由那些背後有著道佛兩家勢力支持的門派決定的啊。

    背後的老大等人已經分配好了各自的利益,眾被支持的實力有著不滿,但是麵對著身後的強大壓力,又能說什麽呢?

    反正,按照皇帝陛下和國師大人的意思,相應的實力就對應著相應的品級,眾人有了這個好處,其他的,又怎麽可能計較了。

    最大的利益已到手,其餘的殘渣剩湯,又有什麽在意的呢?(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