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開府(第一更)
字數:3263 加入書籤
梅宜軒沒有理會別人會怎麽想,反正早晚她們都會知道自己女子的身份,就徑直進了淨房。然後將洗澡水換成了空間水,撒上她特製的香精,往水裏一泡,舒服的她都不想起來了!
泡了兩刻鍾之後才起身,將逐漸挺起的胸部用軟布包裹好,自己在室內換上了一身淡綠色纏枝牡丹紋香雲紗長衫,才走出淨房招呼碧桃給她梳頭。
碧桃正替她擦拭一頭烏黑滑順的長發時,玉竹捧著打鹵麵也進來了。
打鹵麵是手擀麵,鹵汁裏有雞絲、香菇、木耳、蔥末,花椒油澆汁,上麵撒上了香菜,看著就有食欲。
梅宜軒讓碧桃將頭發鬆散的在頭頂挽成一個發髻,便坐在桌前,挑起麵條嚐了一口,卻立即被打鹵麵清淡、鮮香的味道給征服了,一下子胃口大開,不一會兒就將一碗打鹵麵吃的幹幹淨淨。
打鹵麵,看似簡單,其實非常考驗廚師的廚藝。而且打鹵麵是北方麵食,郭氏是南方人,梅宜軒故意要求的做打鹵麵,就是想要考驗一下郭氏的廚藝是否真的合格。
畢竟她們母女子三人都是北方人,吃慣了北方的飯食,如果郭氏連打鹵麵都做不好,她就得考慮換一個小廚房的管事了。就算母親習慣吃清淡的,但麵食每日也必不可少。
還好,郭氏沒有讓她失望,也讓她鬆了口氣。
見梅宜軒用完餐,玉竹上前收拾了碗筷,放進食盒裏,出去交給了二等丫鬟小雲。
小雲接過食盒,輕快的拎著去東跨院小廚房了。
梅宜軒吃完飯,坐在了右邊的扶手椅上,想小憩一下,也順便琢磨琢磨什麽時候去接母親和弟弟,什麽時候去再找你黃仁安看看鋪子,什麽時候在城外買個莊子好種植藥材。
碧桃見梅宜軒坐在了扶手椅上,立即將沏的一杯稍微晾涼的溫茶水,放在了梅宜軒麵前的茶幾上,說:“大公子,您請喝茶!”
梅宜軒端起青釉仰蓮紋茶盞,輕輕地抿了一口,隻覺得香氣濃鬱、入口甘甜,便問碧桃:“這是什麽茶?很好喝。”
梅宜軒在現代很少喝茶,隻知道有綠茶、紅茶,還有什麽鐵觀音、毛尖、龍井、普洱茶等等。她不知道,呂寶春這次采購,連茶葉都買了。
之前她知道屋子裏並沒有茶葉,她也忘了去買,最起碼采買單子上沒有茶葉這一項。
她喝了茶才知道漏了這一項,自己倒沒什麽,喝不喝茶無所謂,母親童虹影一定會很想喝茶。因此,暗地裏有些感激呂寶春。
碧桃有些意外的看了梅宜軒一眼,她不知道茶葉的事梅宜軒不知道,就有些緊張的看了她一眼,但還是老實的說:“稟告大公子,奴婢剛才沏茶時在茶葉罐裏找到的,奴婢也不知這是什麽茶。”
梅宜軒看了碧桃一眼,見自己這個大丫鬟,年齡應該是十四歲,和玉竹一樣,穿著一身自己帶來的一身淡綠色印花粗布衣裙,長得還算清麗,最主要是實誠,這比什麽都強。就暗暗點了點頭,說:“你們下去吧,我要歇會兒。”
碧桃和恭敬地站在一邊一直沒有吭聲的玉竹一起,屈膝應了一聲“是”,兩人這才退了下去。
梅宜軒看著二人出去的背影,心裏忍不住暗自思量。
經過今天上午的觀察,她發現玉竹比較沉穩,全麵,就是有些沉悶。碧桃老實、憨厚,勤快,人比較單純,不會拐彎。這兩個丫鬟各有長短處,但卻具有最基本的品質,心思正,人正派。
最開始選擇她們幾人為大丫鬟時,就是因為她們眼神清澈,心地應該不壞,且各有所長的因素。
經過查問,木棉、落葵、碧桃都有一手梳頭的手藝,雪蓮、白果、玉竹都會算數,而且他們六個人都會識字。以後自己會很忙,身邊的丫鬟自然希望能幫上她的忙,就算不幫忙也別扯後腿。
梅宜軒思忖著剛想去東屋床上躺一會兒,碧桃在門外卻稟告道:“大公子,呂管事過來了,好像是有事。”
梅宜軒隻好又坐回了扶手椅裏,說:“讓他進來!”
呂寶春隨著話音兒掀開門簾,跟在碧桃、玉竹身後邁步走了進來,他躬著身子衝著梅宜軒施了一禮:“奴才見過大公子!”
梅宜軒看了呂寶春一眼,問:“呂管事,有什麽事嗎?”
呂寶春將一張紙條遞給了旁邊的玉竹,說:“稟大公子,這是奴才安排的門衛、灑掃、廚房、針線、庫房、采買、賬房、花草等處的管事,請您過目一下,有需要改動的還請大公子明示。”
這些地方都是府裏很重要的地方,雖然像庫房、賬房等處還形同虛設,沒有實質性的事情要做,但早晚得設立起來。
玉竹接過紙條,恭敬地遞給了梅宜軒。
梅宜軒接過來仔細的看了看,發現這些人都是在自己安排的基礎上,提拔的人選,並沒有多大的變動,便點點頭說:“好,就按你擬的名單安排下去吧。”說著,將名單遞給了玉竹,說:“收起來,留作憑證”。
“是!”玉竹小心的接過紙條,收在了自己貼身的荷包裏。
梅宜軒看著有些詫異的呂寶春,說:“呂管事,咱們府裏新開府,一切都還沒有走入正軌,你作為新提拔的管事,就多操點心,有些我想不到的地方記得提醒我。我的事情以後會比較多,這麽多人新進府名字有些記不住,隻能用笨辦法。“
呂寶春恍然,認同的點點頭,恭敬的說:“大少爺放心,奴才知道了,以後有什麽事,一定第一時間請示大少爺。”
”大家都是新來的,衣服鞋襪、月例銀子還都沒有發下去。”梅宜軒說著,從懷裏掏出了五千兩銀子,示意玉竹遞給呂寶春,“這是五千兩銀子,你統計一下府裏所有人員的身高尺寸,包括幾個孩子。老夫人、二少爺和我的,你先不用管。還沒來的姚家人、楊家祖孫、丫鬟、護衛們,你去問張一和飛鳳,統計完後,你帶著采買上的人上街,給每人買兩身夏衣,也包括衣服鞋襪、裏衣,有些買不到的就買些布匹,回頭讓針線房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