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來得及
字數:3636 加入書籤
看見天色不好,張大山加快了速度,馬車行駛了大概十幾分鍾,便停在了梧桐大街南端路西的鋪子前。
飛鳳和張一先後下了馬,將韁繩拴在了鋪子前麵的樹幹上。
碧桃先跳下馬車,梅宜軒在她後麵也自己跳下了車,抬頭看了鋪子一眼。
鋪子是兩層小樓,青磚灰瓦白牆,雕花木窗、黑色清漆,非常古樸低調。
“保和堂”三個金色大字,雄健灑脫,帶著一絲不羈和肆意,卻和小樓的建築非常契合,很自然的融為一體,讓人看了非常舒服。
梅宜軒理了理被風吹亂了的衣服,邁步上了台階,推開厚重的黑漆木門,進入了大堂。
大堂分兩個區域,以通往後院的通道為界限,左側是售藥區,右側是就診區。
售藥區靠西牆、北牆是一溜的藥鬥,也是藥櫥。
藥櫥按照上下左右七排鬥排列(不包括底層的三個四格抽屜),因此成為七星鬥櫥。因其調劑藥品、方便易取,找藥容易,也有“抬手取,低頭拿,半步可觀全藥匣”的特點。
藥櫥的抽屜上的藥名是按照中藥鬥譜排列的,方便麵對不同的顧客快速的配藥。
就診區設置了兩張床位,兩套桌椅,和幾個長條板凳和小凳子,這是給鋪子大夫和患者家屬預備的。
她四下掃了一眼,不禁暗暗點頭,看來張三這些日子做的很不錯,醫館已經裝修好了。
這時,聽到動靜早就過來的張三,恭敬地向梅宜軒見了禮後,迫不及待的問:“大少爺,您看咱醫館也弄好了,什麽時候咱開業呀?”
梅宜軒早就和他說過,讓他擔任保和堂的掌櫃,管理整個保和堂。
把他激動的恨不得一下子就開張,將大少爺這些日子花的錢都掙回來。
買鋪子花的五千兩不算,這些日子裝修就花了有小一千兩,那可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把他心疼的直抽抽,還不敢拿次充好,大部分錢都花在了那些藥鬥上了,再不開業掙錢,多大的家業也架不住這麽花呀!
梅宜軒看了張三一眼,想了想,說:“不急,等我忙過這一段時間再說。”
說完,又去後院看了看,見後院還很寬敞,正房三間,各有東西廂房三間,耳房、柴房、廚房、倒座房、後麵的一排下人房和茅房,和前麵醫館隔著一道院牆和一道木門。
將院門一關,就是個獨立的空間,正好方便在這裏炮製藥材。
中間的院子也很大,可以晾曬藥草,炮製藥材。
而且後院院牆很高,還有一道後門。在後門旁邊,還建有車棚、牲口棚和草料棚。
在東廂房後麵,有一口水井,井台、轆轤之外,還單獨建了個涼亭。
梅宜軒看了一圈,滿意的誇了張三幾句,囑咐他好好準備將來用得著的白大褂、帽子、消毒包,衛生棉、紗布、手套、手術用的被單子、枕頭等等東西。
這些東西讓他回府去跟春蘭詳細說清楚,讓針線房的人準備出來。
今夜看樣子要下雨,又叮囑他做好鋪子裏的防護措施,關好門窗。
吩咐完張三,想到開業在即,也不知自己拜托吳萬勇的一些器械做好了沒有,算算日子,好像也該回來了。
想到吳萬勇,不由得想到了太子無醜師徒。於是,從鋪子回來後,梅宜軒見時間還早,讓張一和碧桃各自回去,在知會了母親後,她便趕去了三進院,想看看這些日子無醜在幹什麽,也表示一下身為主人的關心。
沒想到梅宜軒去的不巧,無醜此時正在一進院裏聽楊老先生授課,魯大寶和米小雪在一邊旁聽。
說起來這些日子無醜也算是得天獨厚了,每日都有梅宜軒特意給他的空間水,還不時的給他些肉蓯蓉藥丸。他的身體不僅強壯如牛,武功更是一日千裏,已經今非昔比。
這些日子無醜見梅宜軒確實很忙碌,大師父也沒有回來,他便不再給她找麻煩。安下心來早晚跟著兩個師父學武,白日裏跟著楊老先生上課。
楊老先生自從知道無醜的太子身份以後,見無醜自動要求跟自己學習,便單獨給他安排了課程。
主要講解一國之君如何治國理政,保持全局觀念,體恤治下百姓,如何禦下、如何分辨忠奸,如何在逆境中堅持信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反敗為勝,如何在順境中不忘初心,不好逸惡勞、昏聵無能等等。
無醜聽了楊老先生的話,猶如醍醐灌頂,如饑似渴的吸收著楊老先生的一些觀點,眼界和心胸也開闊了很多,性子也日漸沉穩,人也成熟起來。
梅宜軒過來時,無醜正獨自一人在自己書房完成楊老先生留給他的課業,絲毫沒有察覺。
魯大寶和米小雪在一邊守護小主子,自是看見了梅宜軒,想要通報給太子,被梅宜軒抬手阻止了。
既然無醜的太子身份無可更改,早日強大、成熟起來才是上上之策。要不想被人追得走投無路,強壯的不僅是身體,還有頭腦。
年齡小有年齡小的優勢,一切還都來得及!
梅宜軒看完無醜,順道去了姚家。
姚福生這些日子一直和女兒姚小燕在一起研究一些工匠上的一些技術問題,用銀泥做模子,燒製了不少銀土混合的兵器模型樣子。
這還得益於梅宜軒為姚家修建的一座窯爐和鐵質燒爐,以及一些打鐵設備。
雖然吳萬勇更先進的鋼化冶煉設備還沒有弄過來,有了這些也算是聊勝於無了,姚家人也能專心於自己的研究當中,不會覺得他們沒有用處而有了負擔。
而梅宜軒帶回來的那個叫郭阿牛樸實的男孩子,時常在傍晚過來,虛心向姚福生求教,那些燒製的模型樣品,有很多出自他的手,讓姚福生非常滿意。
甚至跟姚夫人私下商量,想將孫女永霞嫁給他。
梅宜軒晚上沒事時也會到姚家來,一些兵器模型就是在她的啟發下研製出來的。
梅宜軒帶著飛鳳頂著大風,聽著雷聲進了姚家所在的西邊的三進院子時,姚福生的兒媳陶氏正帶著丫鬟婆子收拾院子裏的東西,怕待會兒下雨淋濕了。(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