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左良玉斃命
字數:2899 加入書籤
唐軍強大的戰鬥力,優秀的戰術指揮,以迅雷不及掩耳般的速度席卷湖廣大地,將各處府縣迅速攻克,左良玉連站住腳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驅趕著退到了此處。此時唐軍兩個師已經四麵包圍了善德山,將殘存的一萬湖廣軍團團包圍起來,沒有了任何翻盤的機會。
左良玉戎馬一生,還從未打過如此窩囊的仗,如今被對方摧枯拉朽般的殺敗,氣得他一病不起連連吐血。本來還盼著朝廷能有些作為,阻止唐軍對湖廣的進攻,隻可惜如今朝廷自身難保,又如何幫助他這個再沒有利用價值的侯爺。
躺在行軍床上,左良玉回想著自己的一生,他從遼東起家,受侯恂的提拔,在鎮壓農民軍的戰鬥中屢立奇功。後來他眼光獨到,賄賂內閣首輔溫體仁讓自己能夠退守湖廣,成就了安身立命的十萬大軍,並在朱由崧登基成為弘光帝之後,得到了寧南伯的爵位,以及世鎮武昌的承諾。
一時間風光無限的左良玉,簡直到了自己人生的巔峰。隻可惜他的判斷失誤,竟然想與朝廷平分唐王封地,獲得更多的財富和更大的權勢,結果卻落得十萬大軍灰飛煙滅,自己也將身死敗亡的局麵。朝廷本來還聲明要封他為鎮南侯,結果現在卻與唐軍和解,完全放棄了左良玉,這讓他心中憤恨。
“想我左良玉戎馬一生,竟落得如此下場,真乃時也,運也,命也。”躺在行軍床上的左良玉長歎一聲。
“父親你要好好靜養,切不可動氣,局勢尚有可為,我們不一定輸的。”左夢庚在一旁勸慰道。
“算了,我還能說什麽?八賢王天縱之才,能練出如此唐軍,我左良玉輸得心服口服。”左良玉艱難的擺了擺手。
左夢庚微微一愣,隨後說道:“父親,如果我們結連清軍,內外夾攻打敗唐軍,尚有東山再起之日。”
“混賬。”左良玉罵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如何肯將大好河山賦予外族?我就算是死,也絕不與建奴為伍。”
“可是我已經與清軍聯絡,雙方商妥南北合擊了。清軍會趁著河南唐軍兵力虛弱的機會進攻洛陽和南陽兩府。到時候唐軍知道後路被劫,必然……”
“混賬,混賬。”左良玉瞪大了眼睛,截斷了左夢庚的話:“你這個逆子,我左家世代忠烈,想不到要敗在你這個混賬的手中,你……”他的話尚未說完,一口鮮血就噴了出來,人也軟軟倒在了行軍床上。
看著出氣多進氣少的左良玉,左夢庚搖頭道:“父親你真是太糊塗了,清軍英勇無敵,根本不是唐軍所能抵擋。隻要能夠與清軍為伍,未來封王封爵榮華富貴還不是予取予求?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你又何必如此?”
左夢庚不再理會已經慢慢冰冷的左良玉,轉身出了軍營,他必須要封鎖左良玉的死訊,先掌控住軍隊。然後再與唐軍談判拖延時間,等待清軍的大舉進攻,這樣才有翻盤的機會。
“識時務者為俊傑啊。”左夢庚並不知道,就在同一時間,大別山某處的一座村落內,馬守應在說著同樣的話。
這是馬守應在離開大別山之後第二次返回,這一次他率領的已經不是當年殘破不全是三千騎兵,而是全部由回民組成,齊裝滿員的一個唐軍正規騎兵師了。隻不過這個騎兵師目前並未加入唐軍序列,他們作為唐軍內部的最高機密,使用特殊的通行證在領地內遊走,對內的編製是唐軍第一獨立騎兵軍,而對外則叫做伊斯蘭複。
革裏眼賀一龍歎氣道:“大哥,兄弟們當初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我們絕不與官府妥協,誓要抗爭到底。”
“兄弟這又是何必?當初你我起兵的初衷是什麽?還不是讓自己,也讓兄弟們吃上一口飽飯?”馬守應問道:“如今周圍已經全是唐軍的地盤,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足,八賢王隻收一成田賦,並要求租地者最高隻能收取三成田租,如此輕徭薄賦難道還不能讓你們滿意嗎?”
“八賢王還不是那些地主老財一方的人,說不定什麽時候就變了。”左金王賀錦氣哼哼的說道。
“怎麽可能?這次那些地主老財不肯降低地租,王爺不是將他們全都抓起來了嗎?他們的土地都分給了佃農耕種,甚至二十畝以下不收田賦。”馬守應說道。
“這又能堅持幾時?不收田賦那些官老爺們吃什麽?”改世王劉希堯顯然不相信這樣的局麵會一直保持下去。
“如此田賦八賢王封地內已經保持了十年,也從未出現過反複,你們難道看不見嗎?”這個情況馬守應說得有些勉強,因為他也很難想象不收田賦,八賢王是如何養兵,如何養那些官員的,但事實擺在眼前,說服力還是有的。
實際上華夏自古以來,都是以田賦為朝廷收入的主體,但特權階層對土地的熱愛同樣可怕。每個王朝的更替,都是因為特權階層對土地的大量控製,造成朝廷田賦銳減,百姓的壓力越來越大,才致使下層民眾起義反抗,最終讓王朝崩塌的。
如今朱聿鍵以工商業強國,從商業中獲取大量利益,其財富的獲取速度,已經大大超越了土地的產出。如今凡是清楚財政司收取稅賦比例的人,都不會再將田賦看在眼中了,哪怕一文不收,也絲毫不能影響封地的運作,隻是這個理念對於馬守應等人這樣存在固有思想的看來,是根本不可能長久的。
盡管不明白情況究竟如何,但封地自從建立以來,田賦始終很低這個情況一直存在,而相對的則是每年政務院都花費大量錢財養軍、移民和基礎建設,這樣的反差恐怕全世界能看懂的人也不多。
賀一龍等四人對馬守應說出的如此事實,也絲毫沒有反駁的可能,但亂世王藺養成卻依然在搖頭:“不行不行,我們絕不投靠官府,否則必然得到與高闖王一般的下場。”(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