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真假儒家經典

字數:2723   加入書籤

A+A-




    一旦土地到了個人手中,家裏的整體利益就被拆分了,其結果自然是族長權力的崩塌,他們再想要作威作福就不可能了。

    先進行土地拆分規避田賦的家族,迅速的解體消融,讓還沒有動作的家族不敢亂動了。隻是因為有了廣播和報紙,消息的傳播變得極為快速,家族田產分割的事情很快被其他家族的人知道了,那些底層的族人也都吵嚷起來,要求分給土地。

    一些家族頂不住壓力,將土地劃分了下去,結果同樣出現了宗族崩解的情況,有的家族拒絕分地,寧可降低對佃戶族人的剝削,也要牢牢控製著土地。隻是在高額田賦的壓迫下,佃戶們的負擔依然很重,結果造成大量族人離開家族,前往城市的工廠討生活,這種情況同樣加速了宗族的崩塌。

    短短幾個月內,就因為階梯式田賦的出台,造成了大明朝立國以來,底層基石的鬆動,至少在封地之內,這樣的結構已經開始崩解了。因此報紙上引發了熱議,許多人支持將土地分化各自耕種的情況,甚至認為因此能夠讓大家的財富更加平均,消除特權階層的存在。

    士族階層卻普遍不這麽想,他們認為這樣的政令造成了人倫悲劇,讓民間親情被割裂,這是違背儒家精神的,所以雙方的吵嚷在報紙上持續了幾個月,始終沒有分出勝負,朱聿鍵所說的就是這件事情。

    宋獻策聞言笑著搖頭道:“現在的士林如何還有心情去關注什麽宗族解體的人倫悲劇,大家已經為儒家經典的事情吵翻天了。”

    “是嗎?有多激烈,說說看。”朱聿鍵靠在椅背上悠閑的問道。

    “那些儒家經典根據考證應該是漢代的,隻是其中內容與現存經典多有不同,大家正在爭論這些經典的真假。”宋獻策笑著搖頭道:“隻是蒙古入侵九十年,讓華夏文化遭到巨大損失,直到太祖立國之時典藏書籍已經很難找到了。我們現在流傳的四書五經,多是村鎮的老夫子們憑借記憶口述記錄,其中是否準確大家都很清楚,所以這個辯駁真偽的事情算是被那些學曆史的抓住了痛腳。”

    宋獻策所說的那些學曆史的,就是參與考古的曆史學家們,他們根據對曆史的考證,以及在千佛洞出土文獻的驗看,已經對這些儒家經典深信不疑了,他們以照片和各種證據為佐證,深挖各種曆史依據,才會利用元代儒家經典斷代的痛腳,諷刺那些士族信口開河,指認文物為假。

    雙方最近在報紙上的論戰已經漸漸平息了,隨著被解讀的儒家經典內容相繼披露在報紙上,已經引起了全國士族的震動,所有人都在爭相傳閱這些最古老的儒家經典,從中找出與現在的經典不同之處,就連曲阜孔廟的孔氏後人,也投入到了同樣的工作之中。

    各地士族研究之下大吃一驚,他們發現這些最初的儒家經典,與現今所用的大相徑庭。如今的儒家經典崇尚寫八股文,而剛剛出土的經典則認為包括禮、樂、射、禦、書、數的六藝需要全麵發展,不能有所偏僻和荒廢。如今的儒家講究忠君,出土的經典則更加突出愛國愛民,尤其是許多國以民為本,國非一家一姓之國,乃是萬家萬姓之國的理念。

    這些記載也非空穴來風,曆史學家們很快找到了根據,例如關於六藝的說法,在諸多曆史書裏都有記載。《周禮?地官?大司徒》上就寫著“三曰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史記?孔子世家》也寫著“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三國吳韋曜所寫的《博奕論》之中更是有“伎非六藝,用非經國,立身者不階其術,徵選者不由其道。”

    其他不同之處更是極多,在各種史書的佐證下,根本無從辯駁,這讓那些苦讀詩書的士子們幾乎崩塌了自己的世界觀。尤其那些經典中,甚至提出了婦女平權,眾生平等等各種想法,提出了民族主義和對外打壓的思想。

    實際上這份儒家經典,就是朱聿鍵命孟輝等人偷偷放進去的假貨。這個計劃朱聿鍵謀劃已久,早在數年前就利用文學研究所進行秘密研究。真正知道這件事情的人不多,基本上都是朱聿鍵培養的學生在進行,他們依托現在的儒家經典進行大幅改良,並與古代各種對儒家經典的傳說掛鉤,務必做到沒有破綻。

    這個工作進行了整整六年時間,直到最近甘肅西部基本受到控製,加上國內政治環境出現了傳記,他才正式發動的。為此朱聿鍵將這些內容全部以漢代流行的隸書刻成竹簡,並搜羅國內多名造假的專家為竹簡做舊,至少在碳十四測定法出現之前,這份經典的真偽是難以辯駁的。

    利用將敦煌莫高窟,也就是如今的千佛洞開發的契機,將這批假貨混入真正的藏經洞經典之中,朱聿鍵就完成了真正的思想轉變。那些士林的老夫子總愛以儒家經典說事,仿佛孔子的言論就是世間唯一正確的,而且可以應用到任何方麵,如果誰說有錯就是大逆不道。如今朱聿鍵就是要打這些老夫子的七寸,將他們的論據連根刨了,借此來去除糟粕恢複華夏文化的精粹,而這一次的打擊也的確夠狠。

    越來越多的佐證,以及那些一起出土的相關文獻被證實,加上千佛洞的名聲在華夏逐漸彰顯,讓那些崇尚儒家文化的士族毫無反駁之力了。

    宋獻策將最近國內輿論方麵的情況述說了一遍,聽得朱聿鍵眉飛色舞:“太好了,看來下一步法律條文的變更就可以展開了,這一次我們就以孔老夫子的名義來發布條文,保險讓那些老頑固說不出什麽阻止的話來。”

    聽到朱聿鍵似乎勝券在握,而是還是早有準備,宋獻策不禁一愣。對於朱聿鍵做手腳的事情他毫不知情,現在聽朱聿鍵的口氣似乎他早有預見,還做好的充分準備,這不僅讓宋獻策有了懷疑。(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