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一片亂象

字數:2664   加入書籤

A+A-




    崇德九年五月初三,豪格在太原府發布討逆檄文,聲稱消滅不軌的篡位逆臣奪回皇位,隨後六萬滿蒙騎兵與十萬綠營從太原騎兵,向著北京城殺去。豪格突然反叛引發了京師震動,六位輔政大臣更是從各地招兵入援,打算層層攔截豪格所部。

    在豪格的軍隊中,滿清騎兵隻有正藍旗的兩萬人,這些都是豪格的嫡係,而原本隸屬於多爾袞的正白旗騎兵都已經跟隨他回京了,所以對這種部隊豪格有著完全的掌控力。

    依靠這支強大的軍隊,豪格很快打出山西,向著倒馬關殺去。為了防禦此地,濟爾哈朗和阿濟格兩人不得不親自前往,抽調河南前線和保定府的駐軍,阻擋豪格大軍的前進。

    然而情況遠未結束,就在豪格進兵的消息傳來之後的半個月,五月二十七日永平府宣布起兵,阿敏和莽古爾泰同樣以討逆的名義,調動五千餘鑲藍旗滿清騎兵和近六萬綠營,占據了永平府。

    阿敏是被莽古爾泰強拉來的,此時已經被混入叛軍之中,他就算想反悔也晚了。隻不過如今豪格已經起兵,他的心中多了一絲僥幸,畢竟現在要推翻朝廷的機會大了許多。當然阿敏和莽古爾泰不會支持豪格,他們打出的旗號是皇太極生前違背太祖遺訓,大逆不道。同時兩人將當初皇太極欺瞞整個八旗奪取多爾袞的汗位,同時逼死阿巴亥的事情抖落了出來,以混肴視聽。

    這個消息猶如一把利劍,讓滿清朝廷徹底動搖了。雖然這件事情私下裏有許多人知道,但畢竟還是個秘密,如今完全***就不一樣了。首先朝廷對多爾袞三兄弟有了隔閡,畢竟雙方有如此血仇,很可能因此決裂,而如果失去了這三位輔政大臣,兩白旗的人馬首先就會失去掌控,而他們手下掌控的數萬蒙八旗和十多萬綠營恐怕也會出問題。

    這個消息一出,朝廷不得不緊急召回前往河南抽調兵力的阿濟格,同時命令副將蘇克薩哈管理此事。如今國家已經極為動蕩,多爾袞沒有表示絲毫不滿,而是再三表示忠於皇室。多爾袞是個顧大局的人,他知道如果自己再讓朝廷亂了,剛剛建立起來的大清朝廷就徹底毀了,他不忍父兄基業被毀,所以才如此忍辱至今,現在他為了大局著想,還打算繼續忍下去。

    多爾袞胸懷寬廣,卻不代表他人同樣如此。盡管多爾袞再三表示忠於朝廷,哲哲卻不敢再用他,雖然並未做出任何懲罰,但哲哲還是決定暫時閑置多爾袞三兄弟,對此多爾袞不做任何爭辯,反而規勸兩個兄弟安分守己。

    多爾袞暫時安定了下來,但情況卻並未因此而改觀,因為多爾袞三兄弟被投閑置散,兩白旗的兵力也隻能擺在河間府閑置,同時監控大沽寨的唐軍,這就極大限製了清軍的數量。

    濟爾哈朗準備不足,隻能拚命的防守倒馬關,同時從直隸、河南甚至是山東西三府抽調兵力,抵擋著豪格大軍一"bo bo"的進攻。然而鼇拜英勇無敵,吳三桂足智多謀,兩人的配合相輔相成讓濟爾哈朗守得異常辛苦。

    嶽托則奉命率領鑲黃旗和正紅旗的兵力前往永平府清剿阿敏和莽古爾泰,然而此時清軍之內思想混亂,一時間作戰能力大減反而不如蒙八旗和綠營更能打仗,因此永平府的戰鬥也僵持了下來。麵對著兩線作戰四麵受到威脅的局麵,朝廷上下也是束手無策,隻能祈禱唐軍和明軍不會趁火打劫了。

    清國境內混亂,大明境內也不會好多少,在對甘肅做了一番了解之後,史可法與何騰蛟連忙向朝廷發去一份奏折,解釋如今甘肅省內已經免稅三年,同時按月發放低保金的事情。

    這件事之所以如此快就被兩人察覺,還是因為這個低保金的存在。對於這個扶危助困的低保金製度,朱聿鍵並未做得太過火。畢竟國家需要發展,百姓需要有奮鬥的動力,如果福利搞得太高了,不說國家是否能夠承受,但是因此造成的百姓懶怠現象,就足以毀掉任何強國。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生活太過安逸,就會越來越懶。這樣的行為會極大增加社會負擔,造成國家負擔過重經濟止步不前,最終造成整體的經濟崩潰。雖然單單一個低保製度沒有如此嚴重,但朱聿鍵很清楚防微杜漸的原理,就算是收買人心也不能做得太過分了。

    當然百姓們也不能太過困苦,讓他們無法生存而造反,所以在朱聿鍵的謀劃中,隨著工業生產力的日益強盛,百姓們的經濟收入會越來越多。為了避免因為收入太多而出現百姓不再努力奮鬥的局麵,生育獎勵製度就是一個限製。

    當然生育獎勵製度更多的盡快擴充華夏人口,但也能大量消耗民間財富。尤其是隨著家庭人口的增多,各種消費都回複翻倍增加,就算收入增加了單人均依然不會好多少,這就能更加激勵民間努力工作學習的積極性,達到促進國家發展的作用。

    在這樣的刺激政策下,朱聿鍵自然也要考慮到那些失去勞動能力的人,這是培養社會關愛風氣,改善民生的大事情,也是他早就想做的。朱聿鍵幾乎是完全照搬了後世華夏的低保金製度,並不將這項政策惠及所有人,而是重點對那些因殘或者因病失去勞動能力,沒有子女的老人,或者是用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困難的,才會享受這樣的製度。

    民政部為此進行了專門研究,將不同的困難情況分出五個檔次,分別給予每年五十公斤到一百五十公斤數量不等的細糧作為生活保障,這也是讓底層民眾非常擁護唐軍的地方。

    在經過前期的突擊統計驗證之後,弘光元年前三個月的口糧已經發到到了這些低保戶家中,引起了甘肅境內不小的轟動。(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