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生命簽證》上映
字數:5374 加入書籤
7月15日,陳一果和劉老六一起出席《生命簽證》的首映禮。或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張國師看起來年輕了一些。張威平還是老樣子,像個笑麵虎一樣。看到陳一果來了,還專門把他拉到一邊去敘舊了。其中的用意,不言而喻。
實際上,自從王小鷗說過有人想要通過她跟陳一果拉上關係後,陳一果就知道這背後肯定有人在推動,張威平隻是其中之一。
讓小公司的人過來試探一下想法,如果真的有跳槽的打算,他們再出手。
隻可惜他們不知道,陳一果是666傳媒的股東之一,還跟劉老六有著非同一般的合作關係,他是不可能離開的。而且,陳一果目前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劉老六。隻不過,太多人被利益迷昏了頭腦,根本看不到這些。
看著跟他不斷客套的張威平,還有注意到這邊動靜,準備過來插一腳的華億老總王仲軍,陳一果忍不住笑了起來。
“說什麽好事呢,陳導,有興趣跟哥哥說說嗎?”王仲軍笑著問道。
“沒什麽,很久沒和張總見麵了,敘敘舊而已。”陳一果笑著說道。日子久了,陳一果也學會了跟這些老狐狸打交道,便宜肯定是占不到,不過自保有餘。
“嗬嗬,陳導最近有什麽新劇本沒有,咱們兩家可以合作啊。”王仲軍笑著問道。
對於王仲軍的問題,陳一果笑而不語,張威平則是怒目而視。
“最近恐怕是不行了,我的處女作還沒上映呢。等電影上映了,才能決定下一步的動作。”陳一果也沒有把話說死,反正跟惡人有劉老六來當。
隨便客套了幾句,陳一果就離開了。跟這幫老狐狸聊天是真夠累的,有這種時間,他寧願去改編劇本。
不知道為什麽,陳一果特別懷念之前忙著改劇本的日子,雖然很枯燥也很無聊,精神壓力還特別大,還偶爾被原編劇的腦回路給逼瘋。但好像自己更加適合那樣的日子,跟這些老板們打交道,心太累,太不習慣了。
陳一果第一次覺得,劉老六是對的,他就當個純粹點的電影人好了。和這幫老板混的時間長了,難以保持初心,寫出來的劇本慢慢也就變味了。
很快,首映式開始了,放映廳內滿滿的全是人。這樣的場麵,陳一果在陳愷哥導演的首映式上已經見到過一次了。而這一次,有過之而無不及。對於一部能夠斬獲金棕櫚大獎的電影,感興趣的人還是很多的。
在例行的介紹了影片的主要演職人員後,影片正式開始了。
跟陳一果的設想一樣,影片是以倒敘形式講述何鳳山的事跡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開頭中兩位主要人物,都是本人出演。那位老人,真的是當年被何鳳山拯救過的一位猶太人,而片中的女兒角色,也是由何曼禮女士親自出演。
在聽說了何鳳山先生的事跡即將被搬上大熒幕後,何曼禮女士非常的感動和興奮,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證據,更願意親自出演女兒的角色。
在和張國師商量後,同意了她的請求,專門來到何曼禮女士的家中,拍攝了這個影片開頭。
隨著老師開始講述他的故事,影片的時間節點轉回到1938年。奧地利人民,用鮮花和掌聲迎接德國人的入侵,卻換回來德國人瘋狂的殺戮。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影片的主色調,從之前的明豔,變得昏暗。
在展現wyn的猶太人遭受納粹的屠殺與破壞時,選擇一種很少見的視角,是一種純粹的旁觀者視角。並沒有刻意展現猶太人的苦難,也沒有刻意的渲染納粹的殘暴。就好像一個曆史親曆者,在觀眾的麵前很平靜,也很客觀,不含喜怒的講述著當年發生的事情。
這種視角,讓陳一果很難受。
但是很快,他就明白了原因。因為,這樣的視角才是屬於何鳳山的視角。而自己之前的劇本,多數情況下,還是以猶太人的角度去看待很多問題。這樣的做法,不能說錯,但並不符合何鳳山的身份。
的確,何鳳山是一個有同情心的人,也擁護人道主義。但首先他是華國的一名外交官,他要為華國服務。而後來,隨著慘案的增多,讓何鳳山的視角慢慢變化,也燃起了對wyn猶太人的同情心,才最終打開了簽證之門。
這樣的鏡頭語言,是陳一果從來沒有想到過的。特別是景深鏡頭和長鏡頭的應用,別說是陳一果,就連陳愷哥都比不了。國師,到底是國師。於細微處見真章。光是這種拍攝技巧,就夠陳一果學習一輩子的。
對比一下《不二神探》,影片的趣味性和懸疑性或者不錯,但純粹的攝影技巧方麵,沒有絲毫值得稱讚的地方。不是說好的電影一定要使用某些高深技巧,而是作為一個導演,是一定要有所追求的。隻要不是單純為了炫技,最終舍本逐末就好。
影片還在繼續。因為不斷為猶太人派發簽證,引起了納粹的不滿。這時候,納粹軍官出場了。
如果忽略了納粹軍官出場時的環境,觀眾們或許不會把他當成是一名納粹,或合適一名反派。
他站在主人家的書架前,仔細的打量著書架的每一本書,上麵有很多哲學方麵的書籍,這是他最喜歡的。
而這家的主人,猶太夫婦,被幾名納粹士兵圍在中間,驚恐的看著軍官在書架前,不斷的徘徊。似乎,很擔心這位軍官發現什麽。
終於,軍官在書架上看到了一本他很喜歡的書,德國著名哲學家尼采的著作《權利意誌》。然後,竟然和猶太夫婦開始討論哲學,討論藝術。
很難想象,這會是一位手中占滿了血腥的納粹軍官所做的事情。
實際上,納粹的最高領袖同樣有著很高的藝術素養,而且堅持素食,不沾煙酒。單純從生活習慣看,很難相信這樣的一個人會犯下種族滅絕這樣的罪孽。
在用比較藝術的方式殺死猶太夫婦,以及藏身於書架背後的猶太小女孩後,軍官離開了。他接到了一個新的任務,要去對付一位來自於華國的外交官。
對於納粹軍官的阻撓,何鳳山靈活運用外交手腕,以未接到華國外交部的禁令為理由,拒絕了納粹軍官的建議,繼續為猶太人發放簽證。
納粹軍官走了,但是他臉上的陰霾與冷笑,讓何鳳山明白,後麵的局勢肯定還會越來越緊張,自己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果然,駐德大使來訪,要求何鳳山暫停為猶太人發放簽證。這一次,再使用應付納粹軍官的說法是沒有用的。所以,他換成了華國特有的官場政治,先是用錢賄賂,拖延時間。不行的話就拉大旗扯虎皮,暫時震懾對方。甚至連裝病的法子都想出來了。
何鳳山,費盡心力與駐德大使虛與委蛇,總之就是拒不執行駐德大使的命令,不停止發放簽證。
另外一方麵,在wyn,不斷有猶太人被抓走送進集中營。甚至白天的時候,能夠看到有士兵在街邊槍殺猶太人。一位士兵不願意對孩子下手,被納粹軍官槍斃了,理由是違抗軍令。
在何鳳山的眼中,這位軍官不像是一個人,更像是一個機器,嚴格執行其領袖命令的機器。眼神中的狂熱,與表情上的冷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最讓何鳳山人感覺難以接受的,是其他民族的人,就在旁邊冷冰冰看著猶太人被屠殺,連沒有一絲的同情都沒有,反而是十分慶幸的樣子。
奧地利其他民族的這種冷漠和麻木,激怒了何鳳山,也讓他下定了決心,幫助更多的猶太人。為此,華國駐wyn大使館的工作人員沒有了午休時間,要一直不停的工作,為猶太人辦理簽證,但沒有人因此而抱怨過。
而劇情也從這裏開始,變得越加沉重。官場智慧已經越來越幫不上何鳳山,駐德大使給予的壓力越來越大,甚至直接從國內找來人,以查賬為名,刁難何鳳山。受此影響,領事館不得不暫停了發放簽證的工作。
幸好來查賬的人是懷有人道主義之心的愛國人士,認為領事館的賬目沒有任何問題,不存在任何收受賄賂行為,讓何鳳山逃過了一劫。
但來自於納粹軍官的阻力卻越來越大,士兵在領事館門前站崗,甚至會進入使館內搜查,以房子屬於猶太人,收走了房子。
這個時候,何鳳山的妻子,這個一直在背後支持她的女人,拿出了全部的存款,為何鳳山租了一間小房子,讓他可以繼續工作。
而此時,駐德大使也卷土重來,給何鳳山下了最後通牒,必須暫停發放簽證的工作。而這一次,沒有退路的何鳳山隻能選擇了死扛。堅持,除非得到明確的命令,不然絕對不會暫停手中的工作。於是很快,何鳳山被調離wyn。
而電影,也在這樣的氛圍下結束了。
這是一部讓人感到痛苦的電影。因為自始至終,你都沒辦法露出笑容。
這是一部很難聽懂的電影。明明是一部國產電影,但因為背景劇情的原因,影片中有大段大段的德語對話,這讓習慣了全中文,或英語對話中文字幕的觀眾,很不適應。
這是一部很難看懂的電影。因為張國師使用了太多的光與影,省略了太多了對白。讓觀眾,隻能通過鏡頭去感知何鳳山的內心世界,去感受張國師所要表達的內容。
這是一部很真實的電影。所有的服裝、道具和化妝,甚至布景,都盡可能的重現了1938年的wyn。甚至就連片中何鳳山的憔悴,也是陳道銘老師熬了兩個通宵後,真實表現出來的。
這是一部看了以後,讓人很不舒服、很想罵人的電影,不是因為觀眾沒看懂,而是看的太懂了。當何鳳山落寞離開wyn的時候,很多人都理解了為何譚嗣同會寫下“有心殺賊,無力回天”,這正是何鳳山此時內心世界的最真實寫照。
雖然影片讓人很壓抑,但不得不說,張國師成功了。向世人證明,那個曾經拍攝了《黃土地》和《紅高粱》的張國師,又回來了。
“嘩啦啦......”
影院裏安靜了五分鍾後,掌聲終於響了起來。且,一波未止一波又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