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太清增寶(求訂閱!)

字數:4167   加入書籤

A+A-




    “好一處不為天下先的世外之地!”

    當八景宮印入眼簾,顧承雙目亦是不禁一亮。

    遠離塵世喧囂,不染殺厄的世外桃源不是沒有,但其實都經不住考驗。

    覆巢之下豈有完卵,諸天茫茫,多少大小世界,洞天福地,又當如何,一旦大劫來臨,都是頃刻覆滅。

    而八景宮的氣象,不僅僅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簡單四個字來說,就是可避大劫。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世外桃源,萬劫不滅!

    “人皇陛下!”

    此刻八景宮外,正有一位道人相侯。

    與張陵仙風道骨,氣度非凡相比,此人平平無奇,卻是太清首徒,玄都大法師。

    實際上,太清一共就兩個徒弟。

    不比上清玉清門下弟子眾多,太清弟子數量是真的稀少,但都是根行深厚之輩。

    如張陵修道至今不過百年,已是天仙巔峰,距離混沌境隻有一步之遙。

    而顧承看著玄都大法師,更是發出感歎:“沒想到三界大能,最接近混元道境的,是閣下!”

    古老的歸元至境大能中,公認的最有希望衝擊混元的,是上清多寶道人、天庭紫微大帝、昆侖山西王母、佛門孔雀大明王以及後土娘娘。

    實際上,這些大能的功成率也不過在一成左右,即便是如今的後土娘娘,也隻有三成不到的把握。

    顧承如今的機會在五成,這已是極為誇張,不僅得造化福緣,還要厚積薄發。

    但此時,顧承發現,存在感極為薄弱的玄都大法師,衝擊混元的把握竟是直逼他。

    不是神器、不是功法、也非積累,而是玄都大法師的氣息結構,仿佛一座先天囚籠!

    由此可見,在三千大道、混沌魔神、元神禁錮的浸淫上,玄都大法師遠遠超過他。

    “貧道為應劫,取巧為之,不比人皇陛下!”

    玄都大法師神色淡然,不欲多說,在前引路:“請!”

    入了八景宮,混元如一的道韻衝擊而來,遙遙可見一位白發老人,端坐在蒲團之上。

    顧承眉頭微微一揚,行禮道:“見過八景宮聖人。”

    聖人的稱呼,很有講究。

    太清道德天尊乃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化身萬千,如今的人類麵貌,僅僅是一種形態。

    他可以是人,可以是神,可以是炁,甚至可以是無垠的太虛。

    此時太清以老者麵目見顧承,自有用意。

    並且還是熟人。

    大薑世界,文聖孔丘、武聖孫武以及道聖老子曾於函穀關外碰麵,三聖思想碰撞,促成一場盛會,後來孔丘和孫武雖然相助楚秦,隨著天下一統後,終究還是為薑國所用,開創了千年王朝的輝煌盛世。

    老子則出函穀關傳道,而如今白發老者的相貌,與老子一模一樣。

    顯然,這不是巧合。

    顧承由鴻蒙大世界穿梭諸天的動靜,瞞不過三清,倒是沒想到,雙方早有過一麵之緣。

    太清開口,聲音醇和:“人皇欲征伐玄黃?”

    到達他們這個境界,開門見山,顧承點頭道:“不錯!”

    太清道:“堵不如疏,六界平衡,人皇既得女媧石,定承女媧之願,欲開辟魔界,此遠征之戰,若得玄黃本源,確可謀之!”

    顧承眉頭微揚:“聖人既洞若觀火,可有教朕?”

    末法之劫是眾生大劫,女媧娘娘留下了六界平衡之策,努力渡劫,三清道門勢力更為龐大,卻一直無所作為,顧承倒真想聽聽太清的指教。

    太清伸出五指,一座一尺高的九層玲瓏寶塔現出:“此寶贈予陛下!”

    顧承有些動容。

    開天辟地後,天地間第一朵功德之花分出諸多功德至寶,佛門兩位混元道祖的十二品蓮台、七寶妙樹、戊己杏黃旗等五方旗堵在其中,而排在首位的,正是這座天地玄黃玲瓏塔,一旦祭出,先立不敗,任何攻擊都難以傷害分毫!

    相比起來,女媧石是能恢複一切傷勢,天地玄黃玲瓏塔則是直接無傷,如果不論起死回生之效,更要厲害一些。

    顧承接過,予以體悟,很快明白:“世界之基,玄黃之道,怪不得能萬法不傷!”

    太清道:“有此塔鎮壓,可將末法之氣轉為魔族!”

    顧承心中一喜:“好!”

    魔界開辟有三大難處:

    第一難,是如何將歸墟那濃厚的末法之氣轉化為魔族;

    要知道即便是功德至寶,也隻能抵擋末法之氣,想要轉化種族,必然需要更精妙的手段與配合。

    顧承在大薑世界的第三世,研究神魔仙妖人鬼的轉化之術,正是為了這點做鋪墊,如今有所成效,把握卻還是不大。

    沒想到現在太清增寶,解決了難題。

    第二難,則是如何開辟一處完全以濁氣為主的魔界。

    這點倒是有了思路,以大薑世界魔界為例,顧承有信心開辟魔界。

    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魔界誕生,需要無比雄渾的本源之力,這本源之力從何而來?

    玄黃大世界!

    遠征之戰,最重要的目標,正是本源。

    至於最後一難,則是如何控製魔族,令他們也一同加入到抵擋大劫的行列中。

    這點說難不難,造化魔族時足以辦到,但也不能不防備那推動大劫的幕後主使,施以黑手,讓魔族反助敵人。

    無論如何,現在有了天地玄黃玲瓏塔,又有太清的保證,道門態度明了,天界大軍出兵也沒有問題了。

    此行收獲滿滿,顧承卻看著太清,突然問道:“無量天尊與三清,是何關係?”

    太清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這道德經上著名的言論,用在此處,看似雲裏霧裏,實則已經十分清晰

    太清道德天尊對應三千大道中的無極之道,是為道生一,無極生太極。

    玉清元始天尊對應三千大道中的太初之道,是為一生二,太極生兩儀。

    上清靈寶天尊對應三千大道中的太虛之道,是為二生三,兩儀生三才。

    待得三生萬物階段,便是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