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苗誌在修仙,李耳勸說成功

字數:3086   加入書籤

A+A-


    天目郡是中原十郡中最大的一個郡,郡長算是這十名郡長中較不愛財的一個,不過大勢所趨,你不愛財可以但要在官場混必須有財,這個天目郡郡長算是被逼才搜刮百姓,與其他官員同處一個染缸,能如此算是鶴立雞群了,這應該也是八王子太苗在混亂中選擇天目郡的原因吧。

    太苗的臨時宮殿是原來的郡長府,郡長移居其他住處了,就把這豪華的郡長府騰出來作為太苗的臨時宮殿。這臨時宮殿和其他郡的郡長府一樣,前院是郡中官員辦公的地方,後院是郡長和家人居住的地方,現在前院被用作太苗上朝接見朝臣的大堂,後院是太苗及侍從們居住的地方。作為郡長府,這裏算是大氣豪華,但是作為朝堂來說就小氣了些。

    “殿中寒酸,隻能用陳茶來款待李公子了”,太苗有些難為情,“雖說大家推崇我為王上,可是這兩年戰亂不斷,宮中拮據”。

    “李耳一直居住西方,幾年前就獨居山林中,對中原還是停留在小的時候隨父親來遊玩時的印象,沒想到這幾年戰亂中原這般荒涼,十戶僅存兩室人家,良田荒廢,滿地野草,百姓卻食不果腹”。

    “是啊,百姓民不聊生,天下分崩離析,這和本宮的父王脫不了幹係啊,說來本宮也是罪孽深重”,太苗深深歎了口氣。

    “殿下是仁慈之人,若有能拯救萬民與水火之中的辦法,殿下可否願意去嚐試?”

    “如果有本宮自然是願意,隻是本宮矛盾啊,哎”太苗又是重重的歎息。

    “殿下何來如此?”

    “本宮心中的苦都是隱藏起來怕被外人發現,今日和李公子一見如故,那就索性說出來,讓公子為我解一番心愁”。

    “但說無妨,李耳若能解的一二,願為殿下解憂”。

    “你們都下去吧”,太苗讓身邊站著等候服侍的侍從們都退下,侍從們低著頭彎下腰退去。

    “公子我在外麵等候”,雅若看到太苗不希望外人在,就主動提出到外麵,李耳點頭,雅若也出了門。

    “本宮對這天下毫無興趣,根本不想坐在高高的朝堂上,每日聆聽朝臣們的奏表,出門看到的人都要跪拜於我。自從被擁立做了王,本宮再不能整天的安心讀書繪畫,就連本宮最喜歡的書他們都要不停的覲見,說什麽本宮要讀治世之書,不能玩物喪誌。你知道麽嗎,本宮幾點起床幾點睡覺,什麽時候吃飯什麽時候上茅廁都有人管著,稍有不合規矩就會有朝臣們覲見,讓本宮聆聽祖訓,本宮覺得太壓抑,外人看著本宮是王,也許還是未來的王上,可是本宮過的一點也不好,如果不是今日公子到來,本宮連開心都不知道是什麽滋味了”,太苗空洞無神的表情讓李耳心生幾分同情。

    “既然殿下做王並不開心,為何不舍棄王位追求心中想要的自由呢?”

    “一朝生在帝王家,生死無權似雀兒啊。本宮體內留著已故王上的血,又被大宓國前朝賢臣們擁立為王,本宮是他們的希望,稍有不是他們都會痛哭流涕,本宮不敢辜負他們。雖然知道自己根本不想做王上,更沒有統治天下的治世之才,可是卻不能抽身,所以本宮日日煎熬,度日如年,如果死是一種解脫,那本宮真的希望死亡能早點到來,那樣就一了百了,算是徹底的自由了”。

    “殿下切勿如此悲觀,除了死亡或許還有別的方法能讓殿下可以超脫的活著”。

    “當真?是什麽樣的方法?”太苗沒有很激動,也許是心已經沒有了希望,隻是配合的詢問罷了。

    “成仙!”

    “成仙?”

    “是的,如果成為仙人,不僅可以擁有永恒的生命,還能禦風而行,頃刻既能到達想要去的地方,可以自在遨遊,可以自由徜徉,可以去蓬萊仙山收集鮫人珠,還能去南海品嚐甜美的瓊漿美酒,這是何等的逍遙快活啊”。

    “是啊,這是何等的逍遙快活啊,可是這樣的生活隻是存在於公子的書中,公子的書本宮讀的越多,心中就越覺得現在壓抑苦悶,公子何須再火上澆油了呢”,太苗以為李耳隻是在說自己的思想,不免更覺得鬱鬱寡歡了。

    “李耳所說不是書中的內容而是真實的仙人生活,殿下麵前李耳不敢欺瞞”,李耳趕緊施禮解釋,畢竟李耳是太苗信任的人,心中也從未怪罪過。

    “可是你我皆凡人,仙人生活怎可得知?”

    “不瞞殿下,李耳與生俱來就於其他人不同,可以夢遊仙界,常常混淆現實和夢境,雖然李耳為凡人,但是對仙人的自在生活稍有見聞”,李耳見太苗對仙人生活有了興趣趕緊切入主題。

    “公子果然與眾不同,怪不得書中所言都是世人不曾見過,不曾聽過的。隻可惜本宮卻無公子這樣與生俱來的仙性,恐怕終究是無緣親眼看到仙界的景象和體驗仙人的逍遙快活啊”,太苗一臉羨慕和遺憾的感歎。

    “殿下是王上眾多王子中最賢明的一個,如今王上不在了,殿下局天目郡,天下舊臣、賢臣、隱士盡數來歸附,這是殿下功德所致,殿下有如此功德,如果誌在修仙一定能成”。

    “本宮也曾經想過修仙之事,奈何身邊並無人指導,現在每日聽政如坐碳烤,言行舉止皆不能自由,更沒了機會了,哎,如果修仙得成,那是何等的至高灑脫啊”。

    “李耳不才,但前些日子在巡遊中恰好遇到一位天庭上神,如果上神願意指導一二,殿下修仙之事定不再是空想了”。

    “果然?隻是不知道此位上神是否願意與本宮相見,若能相見,即便不能指導本宮修仙,本宮也算是了卻一樁心願了”。

    “上神仁愛,他如果知道殿下誌在修仙,一定會願意和殿下見上一麵的,至於是否願意指導殿下修仙,李耳也不得而知,不過李耳願意代為轉達殿下的心思”。

    (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