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開宴
字數:3156 加入書籤
想到女兒的將來,嚴氏又找回了勇氣,不再期盼地看向男人們的方向,舉起席間擺放著的果酒杯,以最好的笑容走向前方夫人們圍成的小圈子,“京城中十幾年前的賞花節可還沒有這樣熱鬧呢!”
眾夫人們打量著眼前這位陌生的夫人,夫人們都是人精,盡管心裏在衡量,但是臉上都掛著笑容說道:“是啊,十幾年前賞花節時明珠公主正巧心情不暢,上禦書房大鬧一場,那一年賞花節時許多人都不想觸黴頭,所以紛紛稱抱病沒來呢!”
嚴氏本來隻是想找個話題打入這個貴夫人圈子,可沒想到又是明珠公主,又是她,又是她,怎麽哪裏都逃不開這個女人?
她勉強說道,“是嗎?明珠公主竟如此受寵,上禦書房大鬧一場之後還能安然無恙?”
眾夫人們似乎有些奇怪眼前這個人怎麽對明珠公主知之甚少,明明隻要是青霄國人都會對這位公主的事跡有所耳聞,但還是有熱心的夫人替她解答。
“明珠公主乃是先帝與太後幺女,出生時黎明東方紫光彌漫,十二祥鳥繞宮飛行整整一日,其後更是聰穎非常,先帝曾在禦書房親口說:‘若不是明珠乃是女子,必是眾位皇子最大的勁敵。’何況當今陛下與公主兄妹情深,不要說是禦書房大鬧,就算公主要翻天,隻要對青霄無礙,陛下都會允準的。”
嚴氏聽這裏裝扮精致的夫人們對這位明珠公主如此推崇,心中冷笑連連,“什麽明珠公主,一個連自己的夫君、女兒都守不住的廢物而已!”
不過夫人中也確實有不少也對這位久不出門的明珠公主很是不屑,嚴氏笑著與她們攀談,也覺得心情紓解些。
一聲聲“皇上駕到、太後娘娘駕到、皇後娘娘駕到!”由遠及近,太辰殿中的人們都轉身向殿門口處恭敬地跪下,每個人低頭說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太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皇後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在太後宮中的人們進院子後也立刻跪下行禮,蘇白卿當然也在其中,隻不過她朝右看一眼,這個楚初辰,竟不去男人們該待的地方,非要擠在她身邊,看周圍夫人和小姐們怪異的目光,蘇白卿可以料想到明日京城中關於他們的傳言將會何等不堪。
楚初辰靠著她的耳朵小聲說道:“別擔心,沒有人敢說什麽,若有人說我去替你解決。”
蘇白卿又將身子不著痕跡地向另一邊側了側,楚初辰也跟著挪了一下,蘇白卿怒視他他也當做沒看見,隻朝她笑得燦爛。
而前方王喜公公也開始宣讀祈天之詞“昔在青霄,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餘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最後一句話音剛落,皇宮正東就傳來一聲聲鳴鍾之音,聲傳千裏,沉悶不已,眾人抬頭看去,似有一位白衣男子獨坐鍾樓之上,他白衣飄飛卻身有飄然欲仙之態,眾人看向他的目光迷離,直到一聲太監尖細的“宴會,開!”,他們才回過神,嘰嘰喳喳地感慨:“國師超然矣!”
早已準備在一旁的宮女們緊致有序地上前,為宴會上的人添酒加菜,宴會開始,須有聲樂助興,琴簫合鳴之下,舞女們穿著單薄的紅色舞裙揮袖而入,紅色鮮豔,而舞女們嬌豔的臉頰和明媚的笑容更勝一籌,在舞袖翻轉之間偶爾才能看見,猶抱琵琶半遮麵的美感遠比單看美人要好得多。
何況琴簫合作之間默契無比,青霄尚文,幾乎在座的貴人們都會鑒賞聲樂,但是就算是他們也不得不為這琴簫之間大師般的水平而讚歎,舞女們邁著同樣的步子向前,走到中場之時,琴簫中纏綿之音漸轉,而沙場征伐之氣愈重,舞女們長長的袖子也突然展開紛紛拋向空中,舞女們步子漸漸變得凝重,袖子翻轉間帶起呼呼的風聲。眾人仿佛看見江南水鄉變成戰場,將士們個個浴血奮戰,縱然在場的多是文人,也壓抑不住內心被勾起的壯誌豪情,身為男兒,就應該在戰場揮發熱情,不少人都臉龐通紅,而在這時琴聲卻漸弱,仿佛力有不逮,聲音漸漸勉強,眾人隻覺得一腔熱血憋在胸腔上不去也下不來,極為難受。
蕭聲驟強,直接掩蓋琴聲,一聲聲舒展到人們心裏,最後收尾的時候琴聲終於再度出現,舞女們也收攏紅袖陸續退出,在一片紅色之中兩道身影向前的樣子最為突出。
等到舞女們皆退走後,這一對男女才上前拜道:“固倫王府(陳家)歐陽颯(陳疏影),拜見陛下。”
陛下坐在首座,笑著問道:“剛剛的琴簫之奏,是你二人合作的?”
身著玄衣的歐陽颯沉著回道:“回陛下,正是我二人。”陳疏影屈身一拜,算是回應。
陛下又問:“著琴者誰?”
陳疏影回道:“陛下,正是小女。”
陛下笑著點點頭:“不錯,不過,蕭聲更好,歐陽家竟有這樣一個精通音律的孩子,朕從前怎麽不知道?”
固倫王府所在的位置中固倫王起身回道:“小兒喜玩音律,不值大提。”
固倫王年紀雖與陛下相似,但身子卻已發福,渾濁不堪的眼睛中偶有精光冒出。令人奇怪的是他身旁坐著的女人卻並沒有穿著固倫王妃專製的宮衣,若是仔細看,這個女人衣服雖與宮衣相似,卻不是真正的宮裝,這固倫王,竟讓宮裝都沒有的妾室占了固倫王妃的位置?
歐陽颯似乎對周圍的目光視若未睹,隻沉聲回答陛下:“隻是興趣,難登大雅之堂。”
陛下對這位沉著的少年倒有極好的觀感,笑著道:“少年人,不要妄自菲薄,你的音律,即使是唐大家,你也有一爭之力。”
------題外話------
歐陽颯出來啦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