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做飯,藕粉

字數:3225   加入書籤

A+A-


    郝氏這會兒已經拚命地點頭,沒想到這沈先生居然這麽厲害,簡直跟那戲文裏唱的一模一樣,她被柳月怡這麽一嚇,哪裏還敢去打聽什麽沈先生,隻是希望自家的寶貝孫子可以入了那沈先生的眼,也能跟著沈先生學習。

    至於家中不能再賺那些束脩的事情,早被郝氏拋到腦後。

    顧水秀進了董宅便聽到屋後傳來孩子郎朗地讀書聲,翠喜笑著上前行禮說道“夫人,您聽,孩子們學得可真認真,我們連走路都不敢大聲了,就怕吵到他們學習。”

    顧水秀莞爾,朝屋後看了看,露出一抹姨母般的微笑,帶著翠喜朝另一個方向而去。

    廚房裏的落英正在忙著給眾人做午飯,顧水秀不放心又進來看了看。

    “落英,今天中午做什麽?”顧水秀看到廚房的地上放置了一些青菜和白蘿卜,案板上一塊肉還沒切好,大鍋正在沸騰,一臉不明所以。

    落英正手忙腳亂,看到顧水秀趕緊說道“夫人,按您的吩咐,晌午給沈先生和幾位少爺兩道葷菜,三道蔬菜,其餘的人則是三道葷菜、四道素菜,分量加倍,隻是咱家多了三個人,家中的食材不夠用,早上董善董孝不在,董義和楊毅去切磋武功,老爺去了海灘,家中就我和翠喜,翠喜忙著去田裏摘菜,就我一個人有些忙不過來。”

    顧水秀看了看天色,有些心急道“是我疏忽了,你們趕緊幫忙,我幫你們摘菜,咱們趕緊把飯菜做出來,孩子們估計都餓了。”

    三人一起忙活,效率一下子就起來了,不過兩刻鍾,差不過把午飯整治好了。

    這會兒董成虎才挎著大竹筐進了家門,顧水秀看了看,好家夥,董成虎今日的收獲還真是豐富,不僅有生蠔、海參、海膽、文蛤這些海灘的海鮮,居然還弄到了三條不小的海魚,這海魚雖然不是深海的,但也要進了海裏才能弄得到,再加上海魚遊動速度極快,可不是輕易能抓到的。

    顧水秀欣喜地問道“你怎麽抓到這麽多大魚?”

    “我今日特地弄了兩隻魚竿,沿著海灘走到遠一點的地方釣的,正好給你補身子。”董成虎嬉笑著在顧水秀耳邊小聲嘀咕了兩句,隨後搬著大籃筐進了廚房。

    顧水秀心裏很是溫暖,笑得一臉甜蜜。

    正好孩子們快要下課了,顧水秀讓翠喜去堂屋布菜,把所有大鍋裏的東西清出去之後,顧水秀立馬指揮落英處理海鮮,她懷孕之後聞不得腥味,自己做不了,隻好站的遠遠地指揮別人做。

    等所有的海鮮處理幹淨之後,顧水秀讓落英把那些海膽燙了,中午給大家加餐,至於那些海參則留著晚上煲海鮮粥,海魚不用顧水秀吩咐,她們都會幫她燉起來。

    下晌孩子們的課程主要是練字,董宅突然變得極其安靜,又是深秋時節,山裏溫度偏低,已經有了冷的感覺,在這樣微涼的天氣裏,再加上如此安靜的環境,顧水秀美美地睡到自然醒。

    等她醒來開門才發現,家中的孩子已經在外院玩了起來,各個像脫韁的野馬一樣,跑得歡實。

    顧水秀笑著走到他們麵前,詢問了每個人的學習情況,滿意地摸了摸他們的腦袋,讓翠喜給沈先生端了一碗甜湯。

    “沈先生,您這一天也累了,趕緊嚐嚐我們翠竹山的特色甜品。”

    沈世康不喜吃甜食,不過翠喜放在他麵前的甜品他以前根本沒吃過,裏頭花花綠綠的也不知道放了什麽。

    他嚐試著吃了一口,慢慢地咀嚼了兩下,享受地點點頭,朝顧水秀說道“水秀,這是什麽東西?吃著很是軟糯,糊糊地又很好消化,還真的很適合老人小孩食用。”

    在沈世康問話的時候,幾個孩子已經把自己的那份解決了,他們還想再吃,顧水秀卻是不讓,這會兒距離晚飯不過一個多時辰,等下他們還要練武,吃多了還怎麽動?

    幾個孩子眼巴巴地看著眼前的小碗被收走,當著沈先生的麵又不敢抗議,隻好憋屈的跑開,省的看著沈先生麵前的甜品,會忍不住流口水。

    顧水秀心下一陣好笑,朝沈世康說道“這是我們自家產的藕粉,裏麵還放了蓮子銀耳和小紅果,藕粉歲是涼性的,但要熱開水衝開才能食用,在夏天吃難免有些吃不下去,這秋天便是最佳使用季節。”

    沈世康讚賞的頷首,從他到董家吃的這幾頓飯,那一頓不是新奇又美味,如今沈世康麵對這些美食已經可以泰然處之了,他現在甚至有點放飛自我的意思,打算要是可以就一直賴在董家吃吃喝喝養老算了,反正他年紀也大了,想要操心國家大事也力不從心,他於這些孩子又有師生情分,要是不出意外,一直待在翠竹山也不錯。

    渾然忘了沈子平還眼巴巴地等著他回心轉意歸家去。

    翠竹山的一切生活步入了正軌,秋收結束之後,家中其實沒有什麽活計需要這麽多人忙碌了,顧水秀便讓董成虎幾人時不時去旁聽沈世康的課,讓他們也跟著練字,有沈世康在,他們也能收斂一些。

    在這樣節奏中,時間好像過得飛快,一轉眼就到了小寒,再過不久又要臘月了,今年又快沒了。估摸著繽紛和成海再過一陣子差不多也該回來了。

    也不知道沈世康要不要回去過年,還是要待在翠竹山跟他們一起過,不過沈家還有沈子平等人,想必沈世康是要回去的。

    不管沈世康他們回不回去,顧水秀逗得給他們每人置辦兩身新衣裳,大過年的最需要的就是棉襖,他們家拿不出那些綾羅綢緞,但做工精細的棉襖卻是弄得出來。

    顧水秀估摸著日子,讓董成虎去鎮上采買一些棉花和細棉布,順便把過年的東西都置辦齊全。

    兩人在屋子裏合計了半天。

    顧水秀尋思道“成虎,自從咱家日子好過了,後來又經曆了那麽多事情,你已經很久沒出去打獵了,你要不趁著大雪之前進山一趟?問問董義和楊毅要不要一起,有他們在也安全一些,要是能得個大家夥,咱們這個年也好過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