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六章儒道缺陷
字數:3396 加入書籤
儒道與煉氣不同,在境界的劃分之上,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
煉氣有著,後天,先天,道台,紫府,萬象,元神,返虛,天仙,八大境界。
而儒道則是,儒徒,儒生,儒士,大儒,半聖,以及是唯有儒家的創始人孔子達到境界,聖人。
相對而言,儒徒直接是對應了煉氣的後天,先天,道台,三大境界,其餘,由儒生到聖人,則是分別對應,煉氣的紫府到天仙。
紫日東升,紫霞漫天,勤奮修行之人,早已在吸納紫氣修行。
山腰上,學堂傳來陣陣的幼子朗誦之聲。
“凡人幼子,這麽快便開始修行了嗎?”
離殤見學堂內幼子,皆是未達十歲,好奇問道。
按理說凡人幼子,未達十歲,筋骨未成,完全經不起折騰,極為脆弱,並未適合修煉,唯有達到十歲之後,筋骨初顯穩固,方才淬煉其身,祛除濁氣。
柳鳴搖搖頭,道,“他們尚未修煉,僅僅隻是明道理,待十歲之後,正式開始修行,便亦算是根基穩固......”
柳鳴見離殤頗為感興趣,便繼續說下了去,為離殤述說,儒道的修煉。
來到子儒書院,及時過了半月,冥劍一直閉關深造,在閣樓裏不出來,而離殤則在柳鳴的帶領下熟悉子儒書院。
半個月來,在柳鳴的熱情解說之下,離殤對於子儒書院也有了不少了解,對於儒道也有更多的了解。
子儒書院,作為儒州東域的頂尖勢力之一,有著一名等同返虛的半聖,以及是十五名大儒,至於儒士儒生,更是不計其數。
儒州極為強盛,由此可見一斑,分作六域,僅僅東域的頂尖勢力,就比擬一般大州的巔峰勢力。
儒道強盛,並非無道理,半月所見,修煉儒道一般五十年可成為比擬紫府的儒生,而煉氣呢,別說五十年成為紫府,就算是五十年成為道台,都算是天才,而在儒道的修行了裏麵僅僅隻是普通的天賦,天賦極高的,甚至有在十幾歲,便成為儒生。
而修煉煉氣的修仙者呢,離殤十幾歲時達到先天,已經帝臨城成為最天才之一,可儒道呢,十幾歲成為儒生,子儒書院裏麵就有十幾個。
為何修煉儒道可如此迅猛,帝臨城作為天下的中心卻幾乎無人修煉,因為儒道並非沒有缺陷,甚至說有著極大的缺陷,所不被人看重。
第一,儒道的修仙者的實力普遍低於煉氣的修仙者。
第二,就是壽命,那怕是最頂尖的儒徒,比肩道台,可壽命如若凡人,僅僅百歲,若是調理得當,可以多活幾年,而儒生比肩紫府,紫府有五百年壽命,而儒生僅僅隻有兩百年,壽命遠低於煉氣,煉體。
其最大的缺陷,便是成就聖人極難,修煉儒道壽命少又怎麽,隻要修煉到聖人之境,便可如孔子一般超脫五行,成就永生,可是從孔子以後,再無任何人成就聖人。
曾經在儒道出現過一個絕世天才,僅僅百年,便已成半聖,那時可是震驚天下,就在當眾人都認為儒道崛起,儒家將君臨天下的時候,直至三千年過去,那絕世天才都沒有成為聖人,待三千年壽元耗盡而亡。
無論是哪種天才,天賦何等之高,就是無法突破成為聖人,眾人方才看清,天仙無門,如何成就永生,在七國時期,儒道便是被稱之旁門左道,勒令不準修行。
唯有在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不拘小節,隻要不是屠殺蒼生來修行之法,皆不禁,正因如此,儒道方才昌盛。
不過儒道的旁門左道之名,卻無人忘記,比起煉氣,煉體,這種正統修行可達天仙之法,儒道卻是登不上台麵。
也是為何,煉氣流,煉體流的修仙者,為何在壽元將近,突破無望的境地方才轉修儒道。
“柳執事,前些日子,那小丫頭.....”
離殤想起隨口問道。
“心劍前輩放心,寧馨,天賦上佳,早已入竹峰修行。”
柳鳴了然,回應道。
子儒書院的招生途徑有三種,一種便是三年一度,往外招生,一種是尋找一些天賦極佳的凡人幼子,從小培養,這些也是最忠心於實力的核心之人,還有一種就是,於子儒書院有關係,像子儒書院裏麵的長老,執事之類,他們的子嗣,亦加入子儒書院,隻需要天賦達到,即可。
在柳鳴的眼中,離殤現在雖是外人,可是待被大儒召見之後,成為子儒書院的長老幾乎是板上的釘子,確定的事情。
煉氣流的修仙者,有萬象修為,且想要加入到子儒書院,對於這些煉氣流修仙者缺少的地方來說,隻要問題不大,都會不會拒之門外,更何況是那種頂尖的萬象真人。
現在有機會結下善緣自然是要趁早,待大儒接見,成為了長老,到時候他一個小小儒士修為的執事,想見都沒有那麽容易,到時候想要巴結都沒機會。
雖離殤早有知曉,寧馨天賦不低,拜入子儒書院是沒有多大問題,可還是確定比較放心,畢竟他也是有些責任。
本來答應寧馨,將其帶離幻夜島之後,便將其放置,可離開幻夜島後,攻殺聖元門,再到然後得到玉藍仙人,再到儒州,完全是將寧馨給拋之腦後,將其遺忘在小天地,天圓地方裏麵。
唯有是到了子儒書院,住下後,閑來無事進入天圓地方裏麵,整理下戰利品,見到寧馨方才想起。
雖是征詢過,寧馨的意見,可也有點趕鴨子上架的意味,都已經是遺忘兩年多,要是說下次,怎麽知道會不會再次遺忘,且寧馨一個後天生靈,又怎麽敢在他這裏多提要求。
寧馨加入子儒書院,也並非是修煉儒道,其實子儒書院裏麵的竹峰,便是煉氣流弟子修煉所在地方。
離殤也曾在柳鳴的帶路下,見過,還真不是一般的沒落,弟子零零散散,稀少,倒不是子儒書院故意沒有招人修煉煉氣流,而是大多的煉氣流的弟子都會去轉修儒道。(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