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準備

字數:6390   加入書籤

A+A-


    門口的狗蛋聽見的初夏的話,才踟躇的走進去,也不知道剛在在發什麽呆,劉氏聽見了初夏的話,也揮手招呼狗蛋進來。

    宴請來的人基本都走了,隻剩張安仁一家和請來幫忙,以及姍姍來遲的兩個人,流水席都是讓客人先吃,然後才輪到自家人,看見不用招呼了,劉氏這邊交代張安民收拾了一張桌子,安排吃飯。

    “行,我馬上去做,正好還有剩下的”,請來幫忙的人聽見蔡氏的話,連忙起來往廚房走,劉氏也跟在後麵走了進去,“看看還有沒有別的,加兩個菜。”

    狗蛋進來後不知所錯的坐在一旁,初夏同他說了兩句話,隻聽見狗蛋問,“這是你家新房啊?”

    “嗯”,初夏隨口應著,用一套好看的瓷杯給周姐端上來一杯茶,這瓷杯通體白色,杯身泛著彩釉,上麵是一副山水畫,與外麵桌上一眾瓷碗的顏色格格不入,這是初夏前幾日買的,專門給自己買來泡茶喝的,裏麵泡的則是玫瑰花茶。

    周姐接過來初夏提過來的茶杯,聞著喝了一口,“好香,這是什麽茶?”

    “玫瑰花,裏麵加了點土檸,可以美白的。”

    從早上吃過早飯到現在,一眾的人早就已經餓了,特別是那麽多人吃飽咽足的離開,初夏也餓了,肚子早就打起了鼓,連大白吃桌底下的殘渣都吃的鼓起了肚子,選了一角曬太陽消食去了,可憐的她隻能先吃兩個紅雞蛋墊墊肚子,得知劉氏又要加兩個菜的時候,初夏決定與其等著開飯,還不如自己上手更快。

    “娘,我不我來做飯吧。”

    兩個請來做飯的嬸子忙道,“怎麽可以讓你做飯呢,這請我們來幹活的,我們可不能偷懶,馬上就做好了”,她們也怕到時候劉氏會少給工錢。

    還在忙活洗菜的嚴嫂也接著話頭,“你呀,等著開飯就行,你這不會做飯,進廚房磕了碰了怎麽辦。”

    “誰說我不會做飯?我做的飯可好吃了,不信你可以問我爹我娘。”

    張安民倒是回憶起了初夏做的飯,雖說就是一樣的食材,可是做出來的東西就是不一樣,也不禁咽了咽口水,“初夏她做的飯比她……”後麵的話仿佛舌頭打了個結沒有說出來。

    初夏心想,大概是比她娘做的飯還好吃,可這樣說了,劉氏估計會揪張安民的小辮子,張安民大概也想到,說了一半就轉移了話題,衝著院子裏喊,“大白,過來!”

    本來好好曬太陽的大白被張安民一喊,嚇了一大跳,身子沒動,抬起頭巡視一圈,發現是沒有實權的男主人在叫它,又躺了回去。

    好你個張安民,瞧不上老娘的手藝是吧,以後讓你自己做飯吃!劉氏對著初夏道,“咱們還有剩菜,現在都是自家人了,不過掌櫃的也來了,也不好太寒酸,你就多做兩個菜”,又將臉對著坐在院子裏的人,“初夏這做飯的手藝可好著呢,這以後嫁人我也不擔心了。”

    初夏正在邁過廚房的門檻,那門檻有十公分,聽了劉氏的話,初夏一腳提在了門檻上。

    廚房內是有放置菜的地方,可今天請客的菜量巨大嗎,所以廚房裏臨時擱了一塊木板,用來放菜,材料也就那麽多,掃視幾下,初夏心中大概有了主意。

    雖然條件艱苦,可初夏也是不擇不扣的肉食主義者,紅燒肉和土豆排骨是首選。

    肉和調味料是早就已經準備好的,初夏先將五花肉用開水過了一遍,然後乘起來備用,鍋裏燒大火,放大油,旁邊的嬸子一看,小姑奶奶,這是做過飯的嗎?這油是這樣放的嗎?和水似的,想她們恨不得都是一滴滴用,但這油不是自家的,別人家的事情,自己也不好開口,將先前剩的菜端了出去。

    劉氏看見了幹脆閉過眼去,用就用了,隻要做的好吃就行,所以廚房裏暫時就成了初夏的天下。

    蔥薑爆炒下入五花肉變色後乘出來,然後鍋內放油加糖換小火,再把先前炒好的五花肉放進去翻動,裹上汁,小火慢熬,香味慢慢的飄出來了,初夏忍不住自己嚐了一口。

    外麵的人也聞到了香味,都好奇初夏在廚房裏做什麽,嚴嫂家的幾個小孩子倒是跑到了廚房門口。

    一炷香的時間,初夏就將兩個菜做好出鍋了,朝外麵道,“可以開飯了。”

    一張桌子,人還有點多,張安民就在旁邊加了幾把凳子,讓大家擠一擠,來幫忙的人說自己就不上桌了,她們哪裏好意思上桌吃飯。

    “行了,你們就別推辭了,就吃個飯而已,再推辭下去,飯就涼了,這麽多人等著呢,你們不上桌,大家也吃不了。”

    所以最後的一桌,還真是滿滿的一桌,要是有個左撇子,說不定還會出現左手打右邊的習慣。

    香味鼓動著大家的味蕾,又真是餓了,剛開始大家還有點不好意思,到中途真是放開了,就屬初夏的兩碗菜吃的最快。

    “你這做的是什麽?”周姐以為就是尋常的農家菜,沒抱有什麽期待,哪知那肉軟糯可口,甜而不膩,吃了一塊還想吃第二塊,挺好吃的,比那酒樓裏做的一點都不差。

    初夏才想到還沒有給大家介紹,“這道是紅燒肉,這邊這道菜是土豆燒排骨。”

    “初夏她娘,初夏什麽時候這麽會做飯了,做的真好吃”,嚴嫂道。

    “就是無事在廚房瞎琢磨出來的,還浪費了不少我的油麵。”

    這是當初劉氏問初夏的時候,她的回答,“就是無事瞎琢磨出來的唄,說不定也是我有這個天賦”,劉氏是覺得奇怪,但是初夏後麵做飯的時候故意偶爾也燒出來過那麽兩次黑暗料理,劉氏也就信了。

    其實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常年吃不到幾兩肉的那種,初夏給的量是很足,嚴嫂中間訓斥了一次自己的孩子,覺得孩子在飯桌上狼吞虎咽的樣子有些難看,搞得旁邊的幾個大人也細嚼慢咽的起來。

    吃過飯後,劉氏幾人商量,初夏則在和周姐說著話,隻聽她說道,“現在賣這個的多了,荷包現在沒有那麽大利潤,也沒有以前掙錢了,以後的荷包,恐怕給不了你那麽高的價格了。”

    初夏了點頭,荷包這個東西最好模仿,買材料找幾個女紅好的人,就能像她之前搭起來一個班子,交給別人去繡,自己從中掙錢,別人估計也發現了,量一多,這東西就不值錢了,初夏之前已經想到了,所以這會她同周姐道,“正好我也要和你說這件事,我家以後不會在做荷包了,我弟弟都還小,我娘抽不開身,這件事總是拜托別人有不好,所以幹脆不做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銀子掙的少了,其實她知道周姐也不差她家這幾個荷包,畢竟她完全有能力找人去做這個,隻會賺的更多。

    “你是嫌棄銀子賺的少了?”周姐問。

    初夏點了點頭,算是默認。

    周姐又重新審視了一下初夏,發現這個小丫頭不簡單,雖說利潤少了,可她相信,比起她家之前賺的那些,絕對是多的,一般人是怎麽可能放棄這個賺錢的機會,這小丫頭心思真是猜不透,不過她到挺喜歡這股精明靈巧勁。

    “以後如果我這邊有好生意,咱們還是可以合作的吧?周姐。”

    “當然可以。”

    等吃飽飯,客人都走的差不多,大家才收拾起來,還有剩下很多菜,劉氏就給幾個幫忙的人一人裝了一點,讓她們帶回去吃,也給狗蛋裝了一點,劉氏也是當娘的,這孩子也不容易,還囑咐狗蛋有時間來家裏玩。

    大人們在一旁交談,初夏這邊飯後也給自己沏了杯茶,悠哉的喝了起來,“要來一杯不?”

    狗蛋看著那好看的杯子,擺擺手,“不,不了”,說完飛快的跑了。

    初夏:“……又不是給你喝毒藥。”

    張安民這邊在王大同交談,問他認不認識手藝活好的木匠或者是懂點手藝的學徒。

    王大同是嚴嫂的男人,長著一張方麵臉,身材矮小,額頭到眼睛那裏還有一條疤痕,初看有點嚇人,此時聽了張安民的話,頓了一下,“有倒是有,你是找人打家具嗎?可你不就是做這個的…。”

    “我們搬到鎮上了,也沒有田產了,總得謀生活,所以找了個店鋪,打算做點生意,但是缺人手。”

    講到這裏,王大同就明白了。

    “你要是有認識的人就介紹給我,包吃包住,銀子肯定不會虧待的,但是得看活幹的怎麽樣。”

    王大同是知道張安民的為人的,在店鋪裏麵幹活可是一個好活,風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就是…。

    “我一親戚家倒是有幾人會坐木活…。”

    “甭管是不是親戚,隻要幹活行就可以,你過兩天幫我打聽打聽”,張安民拍拍他的肩,打消了王大同的疑慮。

    到了夜晚,熱鬧了一天的大院終於靜了下來,客人們的隨禮都被劉氏收了起來,張安民抱著張儀在懷裏哄著,孰能生巧,現在的姿勢已經不像之前那麽別扭了。

    初夏這邊就將荷包暫停的時候告訴了劉氏,劉氏可不像初夏那邊想得開,就算這繡荷包掙的錢比以前少,可那好歹是銀子啊,以前繡一雙鞋二十文劉氏都能在燈下黑,更別說這個了。

    “娘,弟弟們還這麽小,爹那邊的店鋪如果開了也需要人,你覺得到時候忙得過來嗎,有舍才有得,還是你覺得咱家的鋪子掙不回來那銀子。”

    劉氏就發現初夏這小嘴巴,一張一合利利索索的,本來還生氣來著,後來一想也是,自己這段時間繡的荷包一個手指頭都數得過來,要是像以前,那又要麻煩人。

    嚴嫂得知自家男人從張安民那裏幫人攬活,“你不會又要介紹給你那個窮姐姐吧。”

    王大同有一姐姐早年嫁了人,就住在離桃花村不遠的一個村裏,五口人擠在一個茅草屋裏,經常食不果腹,找王大同救濟。

    他們窮也和別人窮的不同,純粹是遊手好閑懶的,家有良田,不好好耕種,整天就知道到處打秋風,三個孩子,最大的一個十七歲,老二十五歲,一家人都有點偷雞摸狗不好的習慣,王大同看不過姐姐每次的哭訴,時不時的還接濟下,也痛罵過,可一家人記吃不記打,下一次還能湊到你眼前來。

    嚴氏早就看不慣了,誰家沒有一門窮親戚,可攤上這樣的窮親戚就是要命,後來就嚴禁王大同接濟他們,可王大同背地裏還是沒少幫忙。

    他知道張安民那裏的活是個好差事,所以這就想到了他姐姐一家人,“給老大,老二找個活,他們能掙銀子,咱家也能輕鬆點。”

    “那老大,老二哪裏是能幹活的人,要不然至於遊手好閑那麽久,以前又不是沒有給他們介紹過活,我說那一大家子就是扶不起來的人,你別再管他們了,救急不救窮,咱家都還在窮日子裏掙紮,你還有心思管他們,初夏她爹那幹活要得是勤勞本分的人,你可別把他們兩介紹去”,嚴嫂絮叨著,又用胳膊拐了一下王大同,“聽到沒?”

    王大同似有似無的“嗯”了一聲。

    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天氣日漸轉暖,前麵的教書先生穿著一件藏青色的的青衫,正搖頭晃腦毫無表情的讀著書上的詩句,下麵的學生紛紛跟著搖頭,有幾個已經把自己搖進了夢鄉,正在會周公。

    最後方的一角有個人打著嗬欠醒來,揉了揉眼睛,看到四周的景色,又看到上方的教書先生,似乎很不高興的樣子,“怎麽還沒下課?”

    此人臉肥身圓,與平時看的瘦小的孩子都不一樣,說嬰兒肥似乎也不恰當,畢竟已經十歲了,身上上好的衣料顯示著這個孩子是個富裕家庭的孩子,他把書卷起來,捅捅前麵的一個男孩,前麵的男孩回頭看了一點,兩人心有靈犀的點了下頭。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