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瑤池蓮子(二)

字數:6602   加入書籤

A+A-


    詩妹尋思了半晌,道“諸位道長,小妹有套劍法或可克製抱樸,今日已晚,明日寅時末可否仍至放鶴亭一聚?”

    頑石等皆是急性之人,此時午時尚未到,哪等得了明日天明?尤其竟是能對抗蒙古國師的劍法,巴不得詩妹現在就《賜教》。

    可詩妹硬是笑而不從,急得眾人直跺腳。

    還是頑石沉得住氣,知道詩妹吊眾人胃口必有原由,遂遣眾人離去。

    眾人離去後,詩妹在一旁輕聲和徐芳說事,說了足足一刻,待徐方離去,詩妹便要藍生與寶兒同去山頂,寶兒也不問,欣然同行。

    到了山頂,三人甫繞出瀑布,還沒來到潭邊,便聞到一陣怡人的清香。

    待進了潭邊,藍生與詩妹都怔住了,潭中昨日埋蓮子處竟好端端地生了株水蓮,而且還開著一朵白色鬥大的蓮花。

    窈窕多姿的蓮梗輕輕地擎起一片天,翡翠般的蓮葉亮麗舒心,豐姿招展,而白燦燦的蓮花更是潔淨勝雪,剔透如玉,不止香氣四逸,花瓣四周還似閃著煜煜煦煦的銀光。

    詩妹歎道“好個亭亭玉立,翠微曳逸,晶瑩剔透滿潭生香。”

    藍生會心一笑,心理想的是『瞧!這又是一夜之間便長大。』

    寶兒不知蓮子是昨日才種的,可卻知此蓮絕非人間所有,竟也看得癡了。

    三人在潭邊遠遠觀賞著蓮花,說說笑笑,一個時辰後徐芳來了,手上竟攜著路非花的拂塵。

    藍生一臉疑惑地望著詩妹,詩妹向藍生搖頭一笑,道“你和寶兒先回去,我與徐芳有事要說。”

    藍生聳聳肩,隻好與寶兒回去。

    臨走,詩妹向藍生道“午飯你倆先吃,莫叫寶兒餓著了。”

    詩妹直到午時末才回來,見桌上的飯菜都涼了,兩人都餓著肚子等她,搖著頭請徐芳遣人拿去熱。

    詩妹始終沒說和徐芳談了些什麽,藍生也沒問。

    翌日晨,眾人依約來到後院的放鶴亭前廣場。

    寒暄冷暖之後,詩妹向般岩與心錯道“小妹有話直說,還請兩位道長不要介意。”

    般岩與心錯熬了一日,就怕詩妹再吊胃口,忙道“詩姑娘有話盡管說。”

    詩妹道“上次細觀兩位道長與我師弟試劍,兩位道長之劍法與內力雖皆屬上乘,可若遇上抱樸,恐還難取勝。”

    般岩道“詩姑娘,這點我倆自然心知肚明,否則豈能長期偏安於此?”

    詩妹道“華山劍法與內力皆出自全真,惜不能青出於藍,我師弟與抱樸交手過兩次,我仔細揣摩抱樸的出手,發現他的武功渾厚純煉且至剛難摧,可卻仍有弱點…”

    眾人鴉雀無聲,不敢搭腔,深怕斷了詩妹的思緒。

    “可即便是弱點,於小妹所知的武功裏,似隻有一家可破。”

    “不知詩姑娘所指何門派,哪套劍法?”頑石終於開口了,以他對武學的理解,及師兄弟數十年的鑽研,實在不知天下間還有什麽武功可打敗抱樸。當然先甭提鬼穀的《玄魔十三劍》及南宮世家的無影神針(或第三寶),因為這絕非想學便能學的。

    “難道是那《閉月劍法》?”

    “非也,”詩妹道“《閉月劍法》應付一般劍客雖遊刃有餘,可要力敵像抱樸那樣不世出的高手,尚有不逮!”

    沒等眾人再問,詩妹主動道“是《玉女劍法》!”

    “玉女劍法?”眾人一陣詫愕。

    誰都知道古墓派的開山始祖林朝英與王重陽間的恩怨情仇,據說這玉女劍法便是林朝英專為克製全真武功,花了十餘年嘔心瀝血之作。可卻從來沒人見人使過,直到五、六十年前,古墓傳人為報情仇,於江湖掀起了腥風血雨,她殺遍黑白兩道難逢敵手,甚至連五大門派出高手圍剿也全都葬身在她的劍下,玉女劍法從此便聲名大噪。

    可當她報了仇之後,卻隨即引劍自刎,古墓派從此又銷聲匿跡…,不但如此,甚至連傳了幾代,是否香火猶存都無人得知,而玉女劍法也再沒有人見過。

    詩妹突轉話鋒道“小妹與師弟即將北歸,可尚有一心願未了…”

    “詩姑娘但說無妨,隻要能辦到,我師兄弟在所不辭。”

    詩妹幽然道“年初,與道長相見之前,我與師弟於武昌認識一名姓路的女子,她是古墓派的第五代弟子,也是古墓派最後一名傳人,後來,她為救我而喪命在鬼穀陰姬的劍下…。”詩妹說到傷心處眼淚竟流子來,藍生的淚水也在眼眶裏轉了好幾圈。

    拭淨淚水,詩妹續道“小妹一直有個心願,希望能代路姊姊收個徒弟,傳她古墓派的玉女劍法,及*…”

    詩妹說到此便戛然而止,眸光掃過徐芳,停在頑石臉上。

    頑石還在驚詫,原來古墓派的玉女劍竟落入詩妹手中,他何等世故,豈能不知詩妹劍指何處?含笑和浣砂互望了一眼,浣砂如夢初醒,走向前道“詩姑娘,你可是相中徐芳?可我擔心她資質有限,有負所托。”

    詩妹道“玉女劍法雖繁複、險巧,可招式卻並不多,總共不過四招一十六式,昨日我與徐芳試過,她對此劍法的領悟力並不差,少則五日多則七日,當可有小成。”

    直到此刻,藍生才知道,原來昨日詩妹神秘兮兮地,是在試徐芳的《資質》。

    『可徐芳的資質並不高嗬?』藍生再一細想,路非花的資質也不高阿,當初也是被她師父相中…或許學玉女劍法需要的並非是一般的資質…難道這就是詩妹所言《天生我材必有用》之意?

    藍生想的沒錯,有些武功並非資質越高就學得越精,那全要看緣份,就如藍生的資質隻能算中上,可千年來也隻有他能練成《正反兩儀劍法》。

    詩妹於青丘聖地時才翻閱路非花留下的玉女劍法,之後便在夢中《研究》過,知道這劍法厲害,可練此劍法與常人所謂的資質並無關,甚至反其道而行,越是死心蹋地、越不懂舉一反三的越能學得好。

    路非花的《資質》便甚適合,隻可惜她師父早逝,以致她並未學成,或許,詩妹懷疑連她師父也沒學到精髓。因為詩妹發現,真正的玉女劍法要遠比路非花使出的高出太多,路非花學到的甚至不到一成,倘若她真的學成了,就算十個鬼穀陰姬也不會是她對手。

    因此,每次想到路非花竟喪生在鬼穀陰姬劍下,詩妹心裏便會越發悲痛糾葛,於是便下定決心,有朝一日定要將這劍法傳給《有緣人》,一方麵報路非花救命之恩,一方麵不致教此絕妙的劍法失傳。

    當然詩妹本想傳給寶兒的,不過寶兒天份確實高,以致一學就會,反學不好…

    “這玉女劍法共有四招,一十六式…”

    詩妹說罷拔出魔笛,在眾目睽睽、引頸眺盼之下,演繹起十六式的玉女劍法…

    藍生看出其中幾招幾式路非花確曾使過,可遠不如詩妹淩厲與流暢…

    寶兒這會也才知道原來詩妹曾教過她的劍法,便是玉女劍法,可她卻了然於心,自己永遠不可能練成像師父那樣。

    頑石等華山諸人更是看得癡了,不但目不轉睛,連氣都不敢呼出聲來。

    十六式忽焉已過,眾人看得眼睛發直,點頭、搖頭緊鎖眉梢,顯然意猶未盡。

    蹙眉低語私議了一會,頑石道“詩姑娘,這套劍法果然既精練又繁複,你確定徐芳能學?”

    詩妹道“小妹確定”

    頑石道“徐芳,這可是你的造化,還不拜師。”

    “且慢!”詩妹拉住徐芳道“等七日之後再說。”

    眾人心想必是詩妹擔心徐芳學不會,留了退路。

    接下來幾天,徐芳除了早晚練*,詩妹每日準於寅、未兩時於蓮潭單獨受徐芳玉女劍法,每次兩個時辰。

    劍譜則借華山諸子鑽研,偶爾詩妹會指點一二。

    藍生沒閑著,在詩妹建議下,他與秦飛《切磋》張三豐的太極劍法,也算是給他的補償。

    七日後,在所有華山弟子見證下,徐芳在教場與浣砂同以《玉女劍法》比試。

    自華山諸子以降,都知道浣砂與徐芳間的差距,不是幾年的光景,而是差了兩代,那絕非能以道理計。

    雙方同道請,徐芳先攻出一劍《分花拂柳》,劍尖微顫,似左實右朝浣砂左肩刺到。

    浣砂睥睨一笑,也以同樣一招《柳暗花明》回應,劍峰虛擋實是欺身攻向徐芳中路。

    徐芳橫劍擋住,再與對方同時祭出一式《分花拂柳》。

    浣砂的劍既快又淩厲,欲直逼徐芳上腹,可卻被徐芳一個反劈巧妙脫先,再來個棄守反攻,斜裏急停一挑,待對方回劍嚴守,在不知不覺中,已占得了先機。

    浣砂無論力道和劍法上的造詣都要遠比徐芳高出甚多,可兩人對仗的這式《分花拂柳》,卻半點也討不到便宜。

    浣砂大感驚詫,輕暍一聲鬥誌全發,忘我之餘,卻以一式華山派的《白虹貫日》直攻徐芳門麵。

    徐芳退了三步,急停,突然來個《木蘭回射》,挺劍從背後次出一劍…

    浣砂早防到這招,可萬沒想到徐芳回反刺的速度竟如此之決,出劍又如此之果決,角度更是異常的險,以致衣角險些被劃破。

    女子比劍與男子不同,防守更要謹慎嚴密,哪怕衣物被對手刺破,都難以為繼。

    浣砂急退了兩大步,振奮精神,不敢再大意。

    旋即續戰,浣砂先攻出一招《彩筆畫眉》,一招四式,《遠山黛青》、《山煙雨抹》、《淡掃羅黛》、《玉筆神勾》一氣嗬成。

    而同樣是一劍《彩筆畫眉》,浣砂使來力勢有餘卻平凡無奇,可徐芳的劍刺來雖力道差得遠,卻顯得古樸迷離,尤其是那《山煙雨抹》之後,徒來的《玉筆神勾》教對手詫疑了,一個失神險些被被那角度異常刁鑽的神來之劍削中。

    連普通弟子都看得出來,徐芳手下留情了,否則浣砂很可能就要落敗。

    浣砂兀自佇立,怔了好一會,瞅著徐芳,望望詩妹…這會她沒有擲劍負氣而去,她的表情從驚愕到乍喜,收劍、轉身向詩妹道“詩姑娘過然收了個好徒弟。”

    冷凝僵持的現場立即爆出一片暄暍聲,頑石等人一麵神秘地向浣砂詭笑,一麵向詩妹賀喜。

    詩妹苦笑攬下所有喜賀,她知道此刻徐芳越低調越好。

    頑石見浣砂竟似服氣了,也忙笑道“嗬嗬…詩姑娘,如今你總可接受徐芳行拜師禮吧?”

    眼見徐芳含淚就要拜,詩妹道“且慢,還須等一會。”

    眾人不知詩妹又要如何吊胃口,全急在心裏卻不敢置喙。

    詩妹環顧全場,嚷聲向頑石等人道“諸位道長,那日小妹不肯受徐芳之禮並非對她沒信心,對小妹而言,代古墓派收徒,是件隆重*的大事,自然不可草率為之。此事之所以推延,是因為在拜師之前,小妹還有件重要的事得先做…”

    詩妹等徐芳緩了氣,轉身走向她道“徐芳,路姊姊是我的救命恩人,你願意承繼古墓衣缽,完成我的心願,更使她此生再無遺撼,便是我的恩人,請受我一拜。”

    說罷,詩妹果真雙膝一跪,向徐芳磕了一個頭。(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