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關於“老婆餅”“四喜丸子”的傳說

字數:3642   加入書籤

A+A-


    那麽,先用“老婆餅”的噱頭引來大家的掌聲,然後再改編一下網上的關於“老婆餅”的故事,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拿到獎品的,這就是速派奇高智商的狡猾。

    相傳在嶺南,有一間創辦於乾隆年間的老字號茶樓,以各式點心而馳名;某一日,茶樓裏一位來自江南的點心師傅,帶了店裏各式各樣的招牌茶點回家給老婆吃,想不到他老婆吃了之後,不但沒稱讚店裏的點心好吃,甚至還嫌棄地說:“茶樓的點心竟是如此平淡無奇,沒一樣比得上我娘家的點心冬瓜餅!”

    這位師傅聽了之後自然不服氣,就叫他老婆作出冬瓜餅給他嚐嚐啊!

    他老婆就用冬瓜蓉、糖、麵粉,作出了外酥內嫩別致典雅的冬瓜餅。

    這位江南小師傅一吃,風味果然清甜可口,不同凡響。不禁稱讚起老婆娘家的點心!

    翌日晨,這位江南小師傅就將冬瓜餅帶回茶樓請大家品嚐,結果茶樓老板吃完後更是讚不絕口,問起這是哪一間茶樓製作的點心?

    江南小師傅說:“是潮州老婆做的!”

    於是老板就隨口說這是潮州老婆餅,並且請這位江南小師傅將之改良後在茶樓販賣,結果大受好評!老婆餅因而得名。

    速派奇講的繪聲繪色,自然引起了大家的掌聲,而且還有人提問呢。

    “那個江南小師傅到底是誰啊?”有八卦的同學提問。

    “嘿嘿,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嘍!”速派奇鬼機靈地回答。

    “不會是李小刀師傅吧?哈哈哈……”眾人笑。

    “大家可以隨意猜測,隻是不要對號入座才好。”速派奇兩麵光地圓滑回答。

    李小坑也笑了,不過能夠開創一個民間傳說故事流派,也算是不容易了,李小坑直接給速派奇頒發了鬼蛋拌麵的獎品,從那速派奇的吃相上來看,這比剛剛那位得到的沒有拆封的桶麵要好吃多了。

    接下來的又是一位女生,而且還是一位文科班的高材生,她叫溫爾雅,這名女子上次月考和速派奇都是全校第一名,隻是速派奇占據了理科第一名的寶座,而溫爾雅卻在文科獨占鼇頭。

    溫爾雅能夠在文史政方麵得到高分,自然不是一個死讀課本的學生,她的野史早已達到了精通的程度,按照野史編一個美食故事,簡直輕而易舉。

    就在別人都圍著那幾個手機還有電的同學身邊時,她已經想好了要講的故事。

    溫爾雅清了清嗓子,也沒有坐在床上,而是站在床前,麵對大家,就像是說書人一樣,開始了說評書。

    話說清末年間,腐朽清廷與八國聯軍簽定了喪權辱國的“辛醜條約”,逃到長安鎬京的慈禧太後決定返回京城。路經中州時,她降旨要品嚐中州特色菜。

    當地官員就讓廚師獻上了一道“四季丸子”,取其代表一年四季圓圓滿滿之意。“老佛爺”對這道菜十分滿意,連聲讚曰:“味道不錯。”

    當地官員盼著慈禧一行能順利路過,誰知卻發生了意想不道的事情。原來慈禧這一行隨行數千人,車輛上千輛,從西安逃難而回,本來是丟人的事,她卻要擺譜。

    沿途要老百姓搭彩棚、修道路,當地官員借此機會征糧收款,鬧得民不聊生。

    更可氣的是,慈禧車隊路過時,還要“雞入籠,狗上繩,牛羊入圈人禁行”。

    一位廚師在做四季丸子時就解恨地說:“炸死這個禍國殃民的慈禧!”

    有人接茬說:“慈禧心狠手辣,就應叫她完止!”

    但當時咒罵“老佛爺”是滅族之罪呀。

    於是人們就用慈禧二字的諧音,把炸慈禧改叫“炸四喜”,把“慈禧完止”改叫“四喜丸子”。

    啪啪啪……

    掌聲很是熱烈,溫爾雅的野史知識非常豐富,講了一個“四喜丸子”的美食故事,竟然感覺意猶未盡,特別是領取了李小坑的美食獎品後,竟然問大家要不要再來一個美食故事聽聽啊?

    要!

    要!要!

    大家聽得高興,自然就想再聽,至於這些獎品都被誰領取了,那和這些聽眾關係不大,他們都在摩拳擦掌地等著最後一亂,他們好趁亂搶東西。

    “李小刀同學,大家盛情難卻,不知道我再講一個美食故事會不會還有獎品呢?”溫爾雅拿著那份鬼蛋拌麵卻沒有吃,她像個小田鼠一樣收集過冬的幹糧呢。

    “可以。不過講得好也隻能夠得到普通的獎品了,由本人親自做的拌麵,要留給更多人才好。”李小坑笑眯眯地回答。

    “那我就放心了,我下麵要講的美食故事啊,還是四喜丸子。”溫爾雅很會拿噱頭,搞得大家都期待不已,畢竟四喜丸子的美食故事剛剛講過,她不可能傻比得再講一遍的。

    唐中宗景龍初年

    話說唐開元年間,張九齡參考朝廷的開科考試,得中頭名狀元,結果受到皇帝唐中宗李顯賞識並招為駙馬。

    唐中宗李顯,原名李哲,隴西成紀人,656年出生於長安。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而此時正巧是張九齡的家鄉遭遇水災,也就是韶州曲江發大水了,就像是咱們這裏一樣。

    其父母不知音信,直到大婚那天,張九齡剛好得到父母的下落,馬上派人把父母接到京城居住,喜上加喜,張九齡便讓府上廚師製作一道吉祥喜慶的菜肴,於是廚師就製作了這道四喜丸子,也就是當時的四圓。

    張九齡看到這個菜的時候有些不解,就問廚師此何含意?

    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完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合家團圓。”

    張九齡聽了哈哈大笑,連連稱讚,說:“‘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幹脆叫它‘四喜丸子’吧。”

    從那以後,逢有結婚等重大喜慶之事,宴席上必備此菜。

    啪啪啪……

    “講得真好。連唐中宗李顯的生平及張九齡的家鄉都了如指掌,難怪可以在文科班獨領風騷呢。”李小坑也是鼓掌地讚賞。(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