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九章 【草簽】
字數:2945 加入書籤
這一句聽說大宋要賣軍器,各國使者都覺得腦中轟然一響,血壓立時便飆高不少。
大宋的軍器好啊!
刀槍劍戟、鎧甲盾牌,還有步戰利器神臂弓、攻城殺器八牛弩,據說如今大宋還有一種名為雷神的軍器更是厲害,居然能如天雷一般擊破城牆,凡人的血肉之軀更是不能抵擋,隻要碰上便是一個五雷轟頂,死無全屍。
隻是,後一句這什麽簽訂“國約”,卻是叫人有些摸不著頭腦了,這個什麽“保護戰俘及平民公約”到底又是個什麽鬼?
黃傑既然敢叫他們來,自然是有準備的,便也拿出了中午版本的公約文書與各國使者研究,雖然這些外國使者未必個個都是大宋通,但也在磕磕碰碰的互相幫助中搞明白了這“公約”的意思,雖然不明白大宋搞這玩意兒有什麽用,可瞧起來還是很厲害的樣子。
不過,對於那些所謂的來朝貢,就是為了騙吃騙喝的蕞爾小國而言,這種看起來就高大上,而且也文明得有些過了頭的所謂戰俘公約,倒也不是不可以簽。畢竟一個是他們的國家太小,什麽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國際輿論都還用不著,再一個他們來這裏本身也是等同於受了宋廷的要挾。
反正宋廷已經用了朝貢權來要挾他們奔赴遼東,如果不識時務的不給麵子,或許宋廷未必就不會拿朝貢權來逼迫大家簽約。以其這樣,還不如擺明車馬談一談簽署這什麽戰俘公約到底能拿到什麽好處才是。
不過,對於北遼、西夏和吐蕃的使者而言,卻是叫他們都瞧出了這份公約之中的有關平民部分的所謂貓膩。
向來說北遼,雖然北遼算是遼國的殘孽,但它畢竟脫胎於遼國,因此不論政治經濟還是習俗都繼承了遼國,因此“打草穀”這種寓教於樂的民俗活動,自然也是完全繼承了下來。
所謂的“打草穀”,也即是軍隊出征,“人馬不給糧草,日遣打草穀騎四出抄掠以供之”(《遼史·兵衛誌上》)。而這種無專門的後勤保障,靠軍人自籌給養,擄掠民間糧草財物的方式,被遼人稱作“打草穀”。
隻是如今因為大宋暗中支持北遼與金國開懟的正義戰爭,被北遼天鎮帝視為了親密夥伴級的盟友(天鎮帝吃人嘴短,當然不會提當年宋金滅遼之事,而且大宋不也吃了苦頭),自然不能再把大宋作為打草穀的對象(想來也來不了),隻能打打金國的草穀。
而西夏的捉生軍(又名擒生軍),來曆也是相當的不簡單,當初李元昊稱帝西夏後,他以黃河為標界,在西夏國內把軍隊劃為左、右兩部廂軍,設十二監軍司,分別命以軍名,規定駐紮地(宋朝也有類似廂軍設置,如同今天的“軍區”)。
由此,李元昊健全了西夏軍隊的指揮體係,其次他還別出心裁的開發並固定了幾個新兵種:鐵鷂子、擒生軍、衛戍軍、潑喜軍和撞令郎。
鐵鷂子又稱“鐵林”,是西夏最精銳的騎兵部隊,此種部隊配以最良的戰馬,最精良的盔甲,總人數三千人,分為十隊;擒生軍,是西夏為了在戰爭中俘掠對方百姓專門成立的部隊,被大宋稱為“捉生軍”,此種部隊為西夏“首創”,初始人數極多,約有十萬之眾,後曆代不斷消減,如今還有具體還有多少人馬也就不得而知了;衛戍軍是西夏禁衛軍,共五萬人,皆為西夏貴族子弟充任;潑喜軍是“炮兵”,主要在攻城時用拋石機協助進攻,最初時人數最少,才二百人,後曆代不斷增補,如今據說早超過了萬人級別的規模。
此外,最富於心機、最缺德的李元昊軍製裏,是他特意挑選被俘漢人組成“撞令郎”軍,以這些“戰奴”為先頭部隊,讓他們衝在本族主力軍隊前麵充當炮灰,最大限度減少西夏黨項兵士的傷亡。
總而言之,西夏人用捉生軍的方式與遼國打草穀如出一轍,都是用來劫掠物資或者人力物力,便是如今在西北,種師中都不敢掉以輕心,時刻都要把邊防鞏固,防止西夏捉生軍悄悄越境來大宋境內搞事情。
至於吐蕃,那就不用細說了,境內的強盜多如牛毛,不但搶錢還搶糧搶人,甚至都不分男女俊醜。
因此,雖然什麽回紇、於闐並不跟大宋接壤,可他們跟西夏和吐蕃接壤,當然也要有點反製措施對不對?
所以這幾個國家的使者在看見了公約文本後,首先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大宋這是要挖坑埋自己啊!你說要讓他們簽字畫押承諾以後再也不打草穀和捉生,這不是搞笑麽?
於是,來的三十七國使者裏,其中二十幾個感覺就是來詐貢(詐騙式朝貢)的使者當即滿口答應願意簽約,還有幾個表示要看大宋給出什麽好處才肯簽約,隻有北遼、吐蕃、西夏、回紇四國使者表示簽約事大,需要回稟國內定奪雲雲,明擺著是不想給黃傑的麵子。
對此,黃傑倒也不以為意,先提出了如今也不需要各國正式簽署這分公約,可以先簽署一個草約備忘錄,表示知道有這麽一個“公約”就成了,是否正式加入可以慢慢來談。
隨後也大度的給出了三日的時間讓大家研究商量,並且這三日時間也不浪費,將會用來舉辦一場“大宋尖端(黑科技)軍事裝備展示會”,得知如此各國使者也不敢說什麽,便也隻能答應下來。
而黃傑還專門修書一封,派嶽飛親自走了一趟金營投與宗望,既邀請他前來參加展示會,也邀請他來參與“天下”各國即將舉行的“公約”草簽備忘錄的簽字儀式。
隻是,嶽飛帶書走後,楊可世、趙朔等人卻都是認為宗望就算接了投書,也未必敢來,隻有黃傑嘿嘿一笑,摸出一柄重新配了刀鞘的小金刀一麵輕輕摩挲,一麵輕笑道:“他一定回來!某敢做東,何人敢與某博上一局?”
最終,眾人為了給黃傑麵子,便也在黃傑開出的盤口上各自下了賭注:宗望敢來一賠十,共收得賭注五十一貫;宗望不敢來一賠百,收得賭注四千八百五十八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