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六章 【陣圖】

字數:3093   加入書籤

A+A-




    瞧著烏魯三兄弟這般放肆大膽的前來邀戰,黃傑倒也沒有把他們的話翻譯給眾將來聽,反而是笑著用女真話答道:“急個甚來,我等尚在思謀破你這盤龍大陣的辦法,你且等著就是!”

    隨後也才與翹首聆聽的折可適等人道:“金人催戰,倒也慢來不急,隻管想出能夠減少我軍傷亡的破敵之策再去破陣不遲。”

    聽得黃傑並不是急吼吼的要求立即破陣,而是要求要想出減少傷亡的辦法,眾人都是心頭一鬆。本來這等軍陣對決,就是最怕心浮氣躁,更害怕將領不體恤士兵傷亡,強要軍卒上前破陣,最後落得個白白送死的下場,所以如今黃傑這般表態,倒也等同是安了眾將的心。

    論說起來,其實宋朝也是一個很搞笑的時代,這宋太祖趙匡胤草莽出身,倒也知道兵事艱難,因此在立國初期允許將領放開手腳作戰,給予很高的臨機決斷之權。

    可到了太宗時期,不學無識的趙光義就喜歡研究一些什麽亂七八糟的陣圖頒發將領,要求將領依據陣圖行軍作戰,這實際上也是宋太宗對武將製約的政策體現。

    宋太宗趙光義曾有這麽一句話,很能說明問題:“朕選擢將校,先取其循謹能禦下者,武勇次之。”

    這段話出自《宋史李處耘傳》,宋太宗任用武將的標準並非敢戰勇武,而是聽話。不過這話記錄在李處耘傳中還真有點諷刺,李處耘算得宋初名將,至於他的兒子,也就是那個打得遼國咬牙切齒的李繼隆,正是李處耘的兒子。

    至於宋遼滿城會戰時,李繼隆沒有尊照天子陣圖行事而最終獲得全勝的曆史,這裏就不多說了。

    便也說宋史中對於宋太宗陣圖名作,平戎萬全陣圖的記載,最早出現在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五月。這一年是宋太宗二次伐遼失敗的一年,宋廷對遼的戰略也逐漸由戰略進攻,轉變成戰略防禦。也就是從這時候開始,宋遼戰爭中,宋人一直居於被動局麵。

    宋太宗禦製的平戎萬全陣圖出現在這個時候,除了有宋太宗對武將“將從中禦”策略的考量,還有宋廷麵對居於進攻一方的遼國所采取守勢的迫不得已。這套陣圖被記錄在北宋官修的武學書籍《武經總要》中。平戎萬全陣是太宗一朝軍事陣法中最重要的陣法。

    隻不過,就目前的史料記載來看,這套陣法,基本沒法在實戰中使用。我們姑且不談這套陣法怎麽操作,就其人數高達十四萬人,分布大陣五處的情況,就很難在兩軍交戰中現實使用。除非戰場是預設的,雙方如先周時代,約兵會戰。而宋人還必須在會戰前,事先選定適合十四萬人布陣的大空地才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此外,這套陣圖中,宋人騎兵隻屬於配合支援力量,與遼軍騎兵來去如風的作戰力量完全不可等量齊觀。宋人甚至在大陣中出現戰車。當然,這種戰車完全不是進攻之用,隻是在曠野與敵猝遇,用以防禦以阻止敵人騎兵的馳突。

    顯然,這個人數多到爆的平戎萬全陣,其功用隻有一個:在事先約定的時間、在事先選好的大空地上,宋人有條不紊地布置好十四萬人的大陣,等著遼軍來衝擊。

    這種打仗方式基本是不會存在於宋遼戰爭中的。至於宋人也不用渴望遼軍如宋襄公一般愚蠢。因此,宋史上,我們完全看不到宋人用這平戎萬全陣圖作戰的記載。或許,這真不是宋人不願意記載,而實在是現實戰鬥中,完全不可能有這麽合適的場景讓宋軍去套陣圖。

    宋人《平戎萬全陣圖》屬於高度機密,一般書上是沒有記載的。這套陣圖也不是普通人可以看到。畢竟陣圖屬於軍事機密,不能隨便流傳出去,萬一給北方胡虜知道了,那打仗還有什麽秘密可言?

    宋仁宗,宋太宗的重孫子,對陣圖更是喜愛。武將趙振,打仗不咋地,但就是喜歡創作陣圖。然後,仁宗皇帝賞!趙振晚年更是進入創作陣圖的高潮期,仁宗賞賜不斷;至於趙振的兒子趙珣也是陣圖藝術的創作高手,他有“五陣圖”被宋史記錄下來。

    至於文臣,仁宗慶曆年間的並州知州楊偕向朝廷推薦了自己下屬楊拯,這個楊拯有陣圖《龍虎八陣圖》傳世。甚至,這位楊兄還自己設計了配合陣圖使用的兵器,仁宗見了以後很高興,親自召見並獎勵了他。

    折可適畢竟是折家軍如今的翹楚任務,鎮守陝西府穀多年,與遼國、西夏多有交戰,戰陣經驗豐富,倒也迅速拿出的應對的辦法,頓時正式的策馬來到黃傑身前,抱拳以軍禮道:“元帥,且容末將親自率軍出去,破了此陣!”

    黃傑一聽忙也搖頭道:“使不得!折將軍職責乃是統帶我北伐軍餘萬騎軍,豈可以身犯險!不可!萬萬不可!若要踹陣,另差他人便是!”

    也是,折可適這個統製官,要顧著的可是如今黃傑手中唯一的騎軍部隊,讓他親自去踹陣,且不說這已經五十出頭的老先生還能殺得幾個金兵,萬一他有個好歹,叫黃傑找誰說理去?

    見黃傑態度堅決不許他出戰,折可適也沒了辦法,便也隻能發號施令道:“折彥斌、折彥武、折彥野何在?”

    三人聽令急忙出列,就聽折可適吩咐道:“折彥斌、折彥野各領三百騎為左右軍、折彥武領四百為中軍,試以月陣禦之!”

    便聽得三人大喝一聲道了得令,便取了臨時指揮用的認旗起身就走,迅速點校了各自所領的部隊開始布設那“月陣”。

    所謂的“月陣”其實就是個巨大的圓陣,便也見得折彥武領四百騎兵居陣中,蝟集成圓,而士兵都將長短兵器放好,取了騎弓在手。而折彥斌、折彥野兩人所領的六百左右軍,卻是形成了一支從右向左和一支從左向右的騎兵人流,繞著中間的四百騎緩慢遊走,各自都操持著騎兵盾牌和長槍、長矛,低頭縮腦做足了防禦的準備。

    因此,這“月陣”的具體模樣倒也不難理解,以中軍比喻為滿月,而兩支繞月的騎兵則是月亮的伴星。

    卻說此時,敵我雙方戰陣相距約有三千步(一步約一點五米,約四千五百米),金軍千騎組成的所謂盤龍大陣,所處位置約在距城兩千步至兩千五百步的區域活動著,而宋軍千騎則在距城百五十步至五百步的區間組成了月陣,旋即也就瞧著兩個戰陣開始緩緩向一千五百中央的戰場中線靠近,一場激烈的騎兵之戰,便也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