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事情蹊蹺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京城裏打聽不到有關梁知縣的事情,無可奈何之下,清涵也隻能耐心的等趙文虎等人從真定送信回來。
五天之後,趙文虎從真定返回,清涵才多少了解了真定知府和梁知縣之間的事情。
定興縣因為粉條作坊的緣故,受益不小,作坊裏的工人拿豐厚的工錢還在其次,主要的是,外地客商去定興,帶動了定興縣當地的經濟發展。
客棧、飯館生意紅火,連帶著當地一些特產,也都暢銷起來,去年定興的百姓,大多數都過了個肥年。
梁棟得了好處,就跟百姓定下契約,在不影響糧食生產的前提下,適當多種一些洋芋番薯,到時候作坊會以比市價高一成的價格收購。
百姓都嚐到了甜頭,當然願意,各家都與作坊定了契約。
由於清涵定下了在東北也弄一處作坊,兩處共同合作發展,定興這邊多加工澱粉,東北的多製作粉條。
這樣一來,梁棟就覺得僅僅定興縣種植,可能供應不上需求。於是就跑去其他縣,也想跟別縣的百姓定下合作。正因為如此,才惹惱了別縣的官員。
人性大多這般,看著別人過上好日子了,不知道反思自己,隻一味的羨慕妒忌。
定興是真定府下轄的縣,定興百姓日子紅火了,其他那些縣就看著眼紅,百姓眼紅,當官的更甚。
這才第一年呢,收益就如此明顯,若是再這麽經營個三年五載的,定興縣還不得富得流油?
百姓都過得好了,當官的豈不是更是摟的盆滿缽滿?
那個梁青菜,他憑什麽就能有這等機會?同樣都是真定府的知縣,別人怎麽就遇不上這樣的好事情?
別的知縣眼紅又拿梁棟沒辦法,自然就起了壞心思,上報給真定知府。
真定知府其實對定興縣的作坊也很眼熱,誰不知道那裏麵藏著巨大的利益?
於是就去找梁棟,跟梁棟說,讓梁棟把作坊的人調一部分去真定,在真定那邊也建幾個作坊。
有錢應該大家夥一起掙,也讓真定府的百姓都跟著富裕起來。
真定知府的意思,自然是繞開清涵,不通知她,隻從作坊裏挖走幾個熟手的師傅。
由真定知府等人出資建作坊,掙了錢大家夥一起分。
既能帶動百姓經濟,他們這些人也能跟著掙錢,何樂而不為?
梁棟不笨,哪能不明白這裏麵的彎彎繞?
可清涵對他有恩,作坊裏用的是梁棟的親戚,梁棟哪能做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情?
他是個直腸子,不會拐彎兒,就直接把話挑明了說,作坊是太子妃的。
他不能做對不起太子妃的事情,更不能私底下跟別人合夥建作坊,頂了太子妃掙錢的買賣。
就因為這一席話,得罪了真定知府,所以真定知府便處處為難梁知縣。
偏偏趕巧,今年北遼進犯,朝廷缺少糧餉,戶部下令,今年的稅賦酌情增加一到二成。
本來,真定保定兩府去年受災,皇帝已經下旨,受災輕微的地方減免去年一年稅賦,受災嚴重的地方減免三年。
定興就屬於受災嚴重的地方,按說該減三年,今年收稅收不到定興縣。
可真定知府對梁棟懷恨在心,哪裏肯放過定興?便以定興雖然受災,可百姓並未受到太多影響為由,強行征收稅負,而且比別的縣增加了四成稅賦。
定興百姓也隻是跟著作坊沾了點兒光而已,若是真的這麽交稅,百姓得到那點兒實惠全都交上去了。
別說百姓不樂意,梁知縣也不幹啊,於是便怒氣衝衝的去真定找知府理論,卻被真定知府借機會給扣了下來,愣說他貪贓枉法,直接抓了關進大牢。
“回太子妃,小的們沒打聽出來,關於縣衙密室裏銀子的事情。
定興縣衙的那些官吏都說奇怪,他們這麽多人在縣衙,從未見過梁知縣收受任何人的好處,也從沒見過這些銀子。
至於那些銀子究竟怎麽放到密室裏的,誰都沒看見,不知情。”趙文虎回稟。
“但是大家夥都一致認為,梁知縣絕對沒有貪贓,那些銀子,肯定是有人故意放在密室裏栽贓陷害。
可現在就是找不到證據,沒法替梁知縣洗脫罪名。
屬下去過真定府那邊,找人打聽了,據說梁知縣在大牢裏被折騰的不輕,而且真定知府下令,不允許任何人探視。
屬下費了不少勁,也隻是買通了牢頭,從他口中得知了些消息,又塞了銀子給他,讓牢頭多照顧梁知縣一些。”
趙文虎有些懊惱,這個真定知府,太霸道了些。
“回程的時候,保定府的袁大人和秦大人對屬下說,定興縣的事情裏麵肯定有不對。
梁知縣在當地官聲極佳,絕不是那種虛偽作假沽名釣譽之徒,貪贓一事肯定是別人栽贓陷害。
但目前就是不知道這一萬兩銀子從何而來,隻要能找到銀子的來源,此事就很好解決了。”
清涵聽完趙文虎這些話,點了點頭,“我知道了,這應該是真定知府背地裏設的局,他這是故意構陷誣告。
不過,這裏麵肯定還有別的緣故,隻單單是一個作坊的緣故,真定知府不會如此大費周章的針對梁知縣。”
梁知縣出事,不過是個貪贓,頂多也就是抄家罷官流放,按照大齊律令,就算是判死罪,也不會牽連到家人。
可偏偏,真定知府不但要抓梁棟,還要抓梁夫人和孩子,這擺明了是要斬草除根。
另一個,梁知縣就算真的有罪,也該上報朝廷,由朝廷來核實審理再做決斷。
可真定知府不上報隻是將梁知縣關押,而且還動刑,這更是擺明了不合理。
還有,誰都知道,定興梁知縣背後是太子和太子妃,一般官員都應該巴結才對。
偏偏到了真定知府這裏,非但不巴結,竟然還將太子妃的幫手給抓起來了。若說這裏麵沒有什麽蹊蹺,誰信?
可究竟這梁知縣哪裏得罪了真定知府,會讓那邊如此大動幹戈,不惜得罪太子妃,也要收拾了梁知縣?
清涵直覺的認為,這背後的原因肯定跟太子府有關,不然,真定知府絕對不敢有此等作為。
“不好,梁棟有危險。”清涵心頭一跳,知道事情要壞。
“文虎,現在什麽也顧不得了,這樣,你帶上一百名侍衛,立即快馬趕去真定。
什麽也不用管,先想辦法把梁知縣救出來,實在不行就去劫獄,務必救出人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