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殿試、閱卷
字數:3660 加入書籤
五月初八,皇帝出現在早朝之上,滿朝文武見到皇帝都特別驚訝,尤其是見到皇帝變化如此巨大,眾人心中也頗為感慨,好多老臣都淚流滿麵。
“陛下龍體康健,實在是我等的福氣,是大齊江山社稷黎民百姓的福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人三拜九叩,用最隆重的禮節迎接皇帝回歸。
皇帝見到朝堂上一眾臣子,也是覺得格外激動。
將近三個月的折磨,皇帝曾經一度以為自己挺不過去了,好不容易撐過來,再見眾人,恍若隔世。
“諸位愛卿平身吧,朕已經完全康複,從即日起恢複早朝。
朝中諸事繁雜,還得仰仗諸位輔佐,君臣同心,方能天下太平。”皇帝很是高興,滿腔雄心壯誌。
眾臣依言起身,這時才發現,原本應該在皇帝身邊陪伴的太子殿下,今天竟然沒出現。
眾人不由得心中疑惑,太子處理政事頗有些手段,這幾個月來贏得了眾臣的讚許和認同,今天怎麽沒來呢?
“太子殿下數月來日夜憂心朕的身體,又要處理朝政,著實辛苦,朕已經允準太子回府休息一些時日。
朕病重期間,諸位與太子合力處理朝政,穩定局勢,朕心甚慰,諸位辛苦了。”不等有人發問,皇帝直接就提起了太子休息的事情。
眾人聽見這話,卻是反應各異,好多人都忍不住歎氣。
皇帝大病初愈,更應該多休息,好好保重身體才是,朝政繁雜操勞,以皇帝如今的身體能夠勝任麽?
按正理皇帝就該撒手將政務盡數交給太子,由太子出麵打理,皇帝在後麵掌舵就可以了。
可如今卻是反過來,皇帝剛剛恢複就迫不及待的上朝理政,太子年輕力壯反而回府去休息,這其中要說是沒什麽蹊蹺,誰也不相信啊。
好多跟沈淩燁關係不錯的人都忍不住歎了口氣,看起來皇帝這是不肯放權啊。
太子殿下白白忙活了將近三個月,結果皇帝剛一好,就把太子給踢回府裏閑著了。
好多人心中替沈淩燁不平,可又不敢說什麽,眼前的是大齊天子,這天下都是人家的,別人管得著麽?
隻是可惜了太子的才華和能力,若是讓太子多接觸政務,將來的成就不可估量。而如今皇帝複出,太子隱退,接下來不知道大齊朝堂上,會是個什麽局麵?
這一天的早朝,眾人憂心忡忡一個個都打不起精神來,皇帝畢竟是久病初愈,精神和體力也大不如前,所以一個早朝也沒能處理幾件大事,最終隻能散朝。
散朝之後,眾官員各自會衙門當差,剛剛出了宮門,不少人便議論紛紛,說的無非就是皇帝對待太子的態度。
大家夥都紛紛猜測,皇帝這是不想太早放權,看樣子,定然是又要冷落太子一陣子了。
“唉,這天家父子之情,與我們尋常ren da不相同啊。”其中有人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當心點兒,別讓人聽見,這也是能胡說的麽?別管上麵如何,咱們盡心當差就是,其餘的咱們管不了,多說小心惹來禍事。”
旁邊的人趕忙勸阻,於是眾人隻能搖頭歎氣,各自離開。
不管怎麽說,皇帝康複終究是件大好事,畢竟有不少事情都得皇帝親自主持,如今皇帝可以上朝了,一些積壓了許久的事情,就必須盡快解決。
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今年恩科春闈的一幹貢士,這些人在庶吉士館修習了一陣子,可畢竟他們還不是進士,名不正言不順的有些麻煩。
於是皇帝與眾臣商議之後貼出皇榜,五月十六這天舉行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點選出三甲進士,為國效力。
消息傳出,整個兒京城都歡騰起來,那些家裏有閨女待嫁的,全都伸著脖子等著,隻等新科進士一出爐,便讓人前去說媒提親,給自家閨女結一門好親事。
五月十六這日黎明十分,一眾貢士進宮來到建極殿,經點名、散卷、讚拜、行禮等程序之後,開始答卷。
殿試不考經義,隻考策問,字數大約在千字左右。快的一兩個時辰答完,慢的就需要將近一天,所以到黃昏時分交卷離宮。
眾人答完卷,有專門閱卷的考官將卷子收好彌封,等到閱卷日,有八位閱卷官一同閱卷,用幾種表記在卷子上評定優劣等級,以畫圈這最多為佳。
然後從中挑選最好的十份卷子交給皇帝,由皇帝從中挑選三份最佳者,就是一甲三人,也稱三鼎甲,既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數名,基本上占參加殿試之人的三分之一,第一名稱為傳臚,賜進士出身。其餘人皆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八名閱卷官陪著皇帝一同閱看那十份較為出色的卷子,眾人的意見有些不統一,爭論了幾句。
“陛下,臣以為,這個馮雲舒立論新穎闡述清晰,辭藻華美,當為第一。”有人提議道。
“陛下,馮雲舒的卷子的確出色,可是年紀太小,今年不過才十六歲,難以擔當大任,臣以為不可點狀元,倒是可以點個探花。
至於狀元榜眼,還是選這兩個人比較妥當。”其他人也有些意見。
“今年的中榜的貢士之中,頗多傑出優秀之人,這個袁明溪也不錯,立論雖然比馮雲舒略差些,卻十分中肯,不似馮雲舒劍走偏鋒。
還有這個秦謹信、柳慶安幾個,都是才華出眾之人,之前的會試,名次也都在前麵,殿試發揮都不錯。”有人指著卷子誇讚道。
皇帝本來有些累了,這評卷的事情沒怎麽用心,可是當皇帝聽說這幾個人的名字時,卻忽然睜開了眼睛。
“等等,這個秦謹信,可是秦府的兒郎?馮雲舒?這名字朕怎麽覺得如此耳熟呢?好像也在哪裏聽過。”
皇帝微微皺眉,那名字很熟悉,就是一時想不起來,哪裏聽到過了。
“回陛下,秦謹信的確是秦府兒郎,秦尚書家的公子,秦府家學淵源,族中子弟頗多優秀傑出之人。
至於那馮雲舒,應該是太子妃親妹,柳二姑娘的未婚夫婿,陛下以前應該是聽說過。”
參加科舉考試,都要嚴查身份,身家清白才可以,閱卷官早就對這些人的情況掌握清楚,所以皇帝一問,有人就直接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