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勤儉節約
字數:3723 加入書籤
一眾官員暢所欲言,把自己知道的當地一些情形都說了出來,沈淩燁一邊聽,一邊示意旁邊兩名師爺將其中的重點記錄。
原本今天應該讓清涵也來見見這些官員,可是嬌兒昨天不知道怎麽回事有些發熱,清涵不放心孩子,留下守著了,不能出席。
關於民生經濟這些,沈淩燁並不太懂,清涵才算內行,既然清涵不能來,就得有人將眾人的話整理下來,把其中關於當地農業生產的一些事情記下,清涵得空了看一看。
剛開始眾人還有些驚訝,沈淩燁解釋了一下,大家夥這才釋然。
這邊眾人共同探討議論,氣氛熱烈,那邊廚房也在忙活著,煎炒烹炸各式菜品陸續出鍋。接著有丫頭在會客廳擺了宴席。
“諸位,時候不早了,孤這裏略備些水酒菜肴,留諸位在這兒吃頓午飯。孤這裏地方太小,比不得京城,隻能委屈諸位了。”沈淩燁笑道。
沈淩燁在豐州的府邸隻是個民間商戶所住,規格與太子府差出十萬八千裏去,別說什麽花廳偏廳都沒有,就連這會客廳也沒多麽寬敞。
所以不能像是在太子府或者宮中那般擺宴席,隻能是幾張八仙桌拚在一起,眾人坐下也就是了。
“下官慚愧,沒能給殿下預備個寬敞舒適的住處,讓殿下住在這小院子裏,著實委屈了殿下。”
那邊,陳知州滿臉愧疚之色的接過話。“殿xia ti察民情,不許驚擾百姓,寧可委屈自己也不做強逼旁人搬家之事,下官佩服。”
豐州城也算是邊關比較大的城池了,其中也有不少鄉紳富戶寬敞豪華的宅子,隻是都有人居住。
當然,如果放出風去,說太子看中了哪家的房子,估計對方也不敢不給騰地方,隻是沈淩燁不想這麽做。
沈淩燁來豐州是為了邊關安穩,為了邊關百姓的生活,並不是為了享樂。
所以他不想驚擾百姓,也不想接受任何人的饋贈,寧可自己花錢買下這處院子居住,也不願意用其他手段。
“陳大人言重了,孤此來bai nen管也不是為了享福,有個地方落腳便足夠了。
這宅子孤瞧著還可以,雖然地方小了些,看著卻很順眼,挺好的。”沈淩燁笑笑,並沒有覺得委屈。
在座眾人,都是各州縣的父母官,多數都是住在縣衙裏,會客的地方比眼前這屋子寬敞多了。
眼見著堂堂大齊太子卻心甘情願住在這小院子,眾人對沈淩燁更加欽佩。
“殿下高風亮節,實乃我等之楷模,我等定當以太子殿下為鑒,清廉為民,克己奉公,方不愧為大齊的臣子,更不愧曾經與太子殿下相識一場。”有人忍不住感歎,其他人也紛紛附和。
“諸位都言重了,主要是孤在這邊最多不過住三五年,孤實在是不想大興土木建造府邸,勞民傷財而已,何苦來?
隨便有個地方住著就可以,百姓能住,孤就能住,沒必要在這些事情上麵矯情。
外麵還有那麽多流離失所的百姓,省下大筆銀錢安置那些百姓,豈不是更有意義?”
沈淩燁自幼在外,知道百姓生活艱難,日常處事也奉行節儉的原則。
當然,他的身份在那裏,衣食住行處處都有規製,就算有心節儉,也必須保持太子應有的排場規製。
倒是如今出了京城,一切都可以隨意,於是沈淩燁與清涵都處處節省,別的不說,盡量不給當地官員和百姓增添負擔。
“別的都不重要,酒席已經預備妥當,還請諸位入席吧,正好,孤還想嚐一嚐,何大人帶來的牛肉呢。”
沈淩燁不想在宅子大小的問題上糾結,於是轉移話題,引領眾人來到桌邊坐下。
雖說太子府邸小了些,可太子府裏的吃用卻並不差。
清涵是愛好美食之人,府裏的廚子個個都技藝精湛,即便是豐州這邊食材簡單,廚子一樣也能做出豐盛的菜肴來。
眾人瞧著桌上這些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一個個都讚歎不已,不愧是太子殿下的府邸,這等菜肴,別處真是不曾見過。
桌上的菜品,其中有幾樣是清涵的拿手絕活,府裏的廚子學去了,今天又做了來待客。
這些麻辣口味的菜肴雖然在北方大部分地區都流行開來,不過在北疆這等偏遠的地方,還是很少見,所以眾人瞧了都覺得新鮮。
沈淩燁看出了眾人的心思,當即便笑了,“這幾道上麵泛著紅油的,是太子妃研究出來的菜品,用了大量的辣椒。
辣椒由海外傳來,如今大齊已經有很多地方種植。此物辛辣燥熱,北疆苦寒之地,冬日裏可多食用此物,祛除寒濕之氣很有些作用。”
“太子妃在京城有數個酒樓,做的就是這些,另外還有幾處作坊,也是經營與辣椒製品有關的調料。
孤與太子妃探討過,如今辣椒的需求量急劇上升,如果各位下轄適合種植的話,太子妃可以命人收購,或者在當地也設幾處作坊,銷路之類的都不用愁。”
沈淩燁故意這麽說,就等於是拋出一根橄欖枝,表示他們夫妻治理北疆為民謀福的誠意。
要知道清涵的作坊生意十分火爆,外地好多客商都大老遠的去真定那邊進貨。
如果北疆也可以弄幾處作坊,再配以其他各色特產,通過一些手段在南麵推廣,肯定能吸引大批的客商前來,又何愁當地經濟和人口帶動不起來?
當然這些隻是開始,最主要的還是深度開發當地資源優勢,把當地特產推出去,做到人無我有無可取代,才是長久的發展之道。
這些都得是慢慢經營開發,眼下沈淩燁對當地了解還不夠,很多話不能多說,故而隻是起了個頭。
即便隻是個開頭,也讓在座眾人都眼前一亮。
太子妃的名頭,他們這些人雖遠在邊關,卻也有所耳聞,如果太子妃肯出手幫忙,那麽改善北疆百姓生活,穩定北疆局麵,就不是一句空話。
“若是太子妃殿下肯出手自然是好,不管太子妃想要做什麽,我等都會盡力配合。”
隻有百姓富了,這官才能好當,若百姓都窮颼颼苦哈哈,連朝廷的稅賦都交不起,父母官哪裏來的政績?
出來當官有幾個不為了升官發財?有這等好機會在眼前,誰要是不知道珍惜機會,那就是傻子。(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