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炒貨作坊

字數:3704   加入書籤

A+A-




    清涵隨口說的一句話,卻讓沈淩燁眼前一亮,“涵兒,你剛剛說的什麽?做成五香瓜子?怎麽做?快告訴我。”

    清涵說的什麽五香瓜子,他可是從來都沒聽說過,要是真的能做出來,或許真的可以解決烏海眼下的困局。

    清涵剛才也隻是下意識的說了一句,等沈淩燁問她時,清涵才意識到,她所處的這個年月,好像好沒有前世那各種口味的瓜子。

    至於什麽椒鹽花生、蒜香花生、酒鬼花生這些,也統統都沒有。

    每年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預備炒貨,有錢人家平常日子也都會買些瓜子花生之類的零食,供女眷們日常消遣。

    可也頂多就是炒熟的瓜子花生,吃多了會上火起口瘡。所以五香瓜子的市場前景應該不錯,完全可以試一試。

    想到這裏,清涵就笑了起來,“要不是你今天提起,我都忘了這個茬兒呢。

    還別說,這倒真是個辦法,我以前怎麽就沒想到?”清涵就把五香瓜子的基本製作方法說給了沈淩燁聽。

    “你說的那個籽瓜,在別處也叫打瓜,打瓜籽也可以用這個辦法,做出好幾種口味的瓜籽來。”

    “至於花生,能做的就更多了,我剛才說的那幾種是鹹口的,還可以做甜口。

    什麽糖霜花生、脆皮花生、魚皮花生、甜酥花生,都是極好的小零食,用來待客都很不錯。”

    一說起這些吃的來,清涵就忍不住,很想立即動手做一些,讓大家夥都跟著嚐嚐了。

    清涵說的這些,沈淩燁一樣兒也沒吃過啊,當時就有點兒傻眼,“咳咳,涵兒,你說的這些都能做出來?”

    花生也是海外傳來的東西,跟辣椒傳過來的時間差不多,最近幾年才剛剛在各地種植。

    大多數時候,都是炒了吃或者榨油,沈淩燁以前在宮中倒是吃過兩回花生糕,至於清涵說的這些,真是沒吃過。

    一聽說花生可以做出這麽多花樣,沈淩燁就忍不住有點兒饞了。

    清涵點頭,“可以啊,這些都能做出來,你跟蔣大人說一下吧,我可以出方子,包著教技術。

    讓他找人經營,在這邊專門弄個作坊做各類瓜子花生的炒貨加工,銷路咱們可以幫忙。

    反正一個羊也是趕兩個羊也是放,隻要作坊的東西好吃,客商不用咱們請,自己就來了。”

    “跟酒坊一樣,我要占一半的份子,等著作坊掙錢多了,他們可以從我手裏贖回份子。

    你讓蔣大人問一問當地的大戶吧,看看有沒有人想要跟我合作的。”清涵出秘方出技術,還包著銷售,占一半的股份也算合理。

    若是說起來,不過一個作坊而已,清涵完全可以自己出資建起來派人幹,隻從當地收購原材料即可。

    然而這一路行來,清涵看好了不少產業,各處都得安排人手,一個作坊從上到下需要不少管事。

    清涵身邊的人不夠,安排不開,隻能每一處派一兩個人過去盯著。正是因此,清涵才想要跟當地人合作。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沈淩燁和清涵在北疆不知道能住多久,這些管事們將來都還要跟著回京城去呢。

    若是讓他們都去負責各地的作坊,將來沈淩燁夫妻回京,這些管事要不要跟著走?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跟當地合作,等著他們走的時候,把各處的股份轉讓出去,幹淨利落的帶著人離開。

    以清涵的本事,根本就不貪圖這些盈利,隻是不想平白無故出力罷了。

    沈淩燁一聽清涵的話,就明白了清涵的意思,當即點頭,“好,那就這麽定了,我下午讓人把蔣大人叫過來,你跟他說一下吧。

    具體要怎麽辦,我都不太懂,如今這時候不錯,正趕上秋收,如果確定要弄作坊,從現在開始就可以著手收購原料了。”

    不管做哪一樣,也都得有原料才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原料,就算清涵的方子再好,也是沒用。

    眼下正是收購原料的最佳時機,此事不能耽誤,否則就會錯過了好時候。

    “行,那我就見一見這個蔣大人。怎麽樣?現在心情好點兒了?是不是可以好好吃飯了啊?”

    清涵笑笑,也就是看著沈淩燁的麵子上,不然,她才懶得弄這些呢,寧可自己捅咕點兒自家吃。她又不缺銀子使,攬這麽多差事,到最後挨累的還是自己。

    沈淩燁聞言笑起來,“嗯,心情好多了,來,吃飯吧。”說著,便夾了菜給清涵,夫妻倆笑著吃了午飯。

    那頭三個小娃見到父親笑了,也跟著哈哈笑起來,更是惹得大家夥都忍不住跟著笑起來。

    吃過午飯,沈淩燁就把蔣知縣找來,跟他說了清涵的辦法。

    蔣知縣一聽,高興的差點兒跳起來,“想不到太子妃竟然有這等巧思。

    以前就聽人說過太子妃的各種事跡,下官還有些不以為然呢,今日方知,是下官太過淺薄,太子妃聰慧敏捷才幹超群,真乃女中諸葛是也。”

    旁人誇讚自家媳婦,沈淩燁自然是與有榮焉,於是滿麵笑容的跟蔣知縣提起合作的具體事情,然後讓人把清涵請過來,又詳細的給蔣知縣說了說作坊的一切要求。

    蔣知縣聽了清涵的這些要求之後,連眉頭都沒有皺一下,當即就答應了,於是起身告辭出去找烏海城中的幾個大戶商議。

    烏海畢竟是個縣城,雖然去年遭逢浩劫,被搶掠了大筆的財富,可還是有一些人保留了大部分的實力。

    尤其是那些在城外有大量土地的人,基本上根基都還在。

    蔣知縣找到了其中三家最富裕的鄉紳,同他們說了太子妃的提議和要求,問這三家人願不願意合作。

    這三家都是在城外有大量土地,地裏種的有一半都是瓜子花生之類,今年行情不好,大家都愁著呢,不知道那麽多瓜子花生要怎麽樣才能賣掉。

    此刻聽了蔣大人的一番話,眾人都覺得眼前一亮,這可是好辦法啊,比直接賣瓜子花生要多掙不少錢呢,這麽好的事情,他們哪能不答應?

    要知道光是這三家在城外就有上千畝地的瓜子花生呢,要是作坊建成了,不用說別的,自家的瓜子花生最起碼銷路不愁了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