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奇冤5

字數:2812   加入書籤

A+A-




    柳碧雲無法接受這樣的指控,又看到沈慶春的屍體,醫師情緒激動暈厥了過去。王大人趕緊找來大夫看病,誰知診出了柳碧雲懷有三個月的身孕。一時間有些錯愕,仵作驗出來沈慶春身上酒味很濃,柳碧雲沒有說謊。這柳碧雲身懷有孕不可能殺人,那麽殺人的就另有其人。

    隻是並沒有查出沈慶春死前在哪裏與什麽人喝酒?會不會是錢財外露被人尾隨到家殺人後拿走了銀子?走訪了縣衙裏所以酒樓茶館,都說案發當晚沒有見過沈慶春,平時和沈慶春有來往的人都沒請他喝過酒。

    接下來的調查中,案件有了重要進展。城南回收二手古董家具店主何老板覺著人命非同小可,主動到縣衙交待沈慶春死的那天晚上是和自己在一起喝酒。

    店麵打烊,何老板洗了腳,一盆洗腳水剛好潑到路過的沈慶春身上。心生愧疚,何老板請沈慶春喝酒。當時沈慶春手裏拿這一袋銀子,喝醉後驕傲的告知何老板是嶽父支持自己開酒樓,以後要好好幹讓人刮目相看。

    酒過三巡沈慶春喝醉了想起家中小娘子,起身告辭,時辰確實快要四更天了。

    這一情況和柳碧雲說的相吻合,沈慶春確實四更天到家,喝醉了酒。柳碧雲沒有說謊,更加證實她沒有作案。

    何老板還說了一個重要的事情,送走沈慶春沒有一刻鍾,準備關上店門休息。這時門口一聲哎呦,何老板打開店門一看,可不是沈慶春的大娘子秦芳嗎?

    何老板趕緊出了店門想要扶起秦芳和,還沒到跟前人家已經站起來,頭也不回的走了。想是不放心沈慶春一人回家,趕著回來的。

    何老板搖頭這夫妻二人準是拌嘴了,不然不會分頭回家。

    低頭一看,石板路上一根碧綠的玉簪,估計是秦芳摔倒掉落在此的。原本準備第二日歸還,哪知出了人命。何老板怕惹上麻煩,便藏起了玉簪。又聽說小娘子被抓入獄,這兩天官差查訪,思慮再三何老板才來到縣衙說出此事。

    看來是這大娘子尾隨沈慶春回了家,並殺害了沈慶春嫁禍給柳碧雲。要不是聽何老板回報情況,誰能想到殺人的是秦芳,這殺人犯影藏得如此好,真是深藏不露啊。

    王縣令即刻傳秦芳前來問話,問及她原來每日戴在頭上的玉簪時,秦芳說在娘家時丟失。王縣令拿出玉簪,秦芳確認那就是自己丟失的玉簪。

    後又傳來秦永年前來問話,秦永年告知王縣令,秦芳留在娘家的那一晚擔心沈慶春心神不寧,第二日起床後連平日裏最喜愛的玉簪也不知丟哪裏去了。見到托盤裏的玉簪,也認出就是女兒平日裏戴的那一支。

    王縣令下令重新到沈府仔細搜查,果然在前院的魚塘裏找到凶器,正是秦府廚房裏的一把剔骨刀。經廚娘方氏來認,就是早上發現廚房丟失的那把剔骨刀。並且當天隻有秦芳知道柳碧雲手裏有匕首,臨走的時候特意將匕首送到柳碧雲的手中。她暗中跟隨沈慶春,殺了沈慶春後嫁禍給沈碧雲。

    聽秦永年哭訴,這幾年因為沒能給沈慶春生個一兒半女,夫妻感情並不如以前好。後悔給女兒找了這麽一個男人,不求上進。原本有個更好的選擇,當初看沈慶春一表人才又是大家出身,有錢難買早知道啊!

    各種證據都指向秦芳,雖然秦芳喊冤,卻無法更改是她殺人。隻是令人意外的是柳碧雲也打呼冤枉,不相信秦芳會害沈慶春。梅山縣不能伸冤,柳碧雲挺著大肚子前往京城刑部喊冤,每日吃住在刑部門口,趕也不走。終於刑部決定重新審理此案。卻沒有找到不是秦芳殺人的一點點證據,維持了原判。

    前一任縣令三年任滿,調往別處。此案定在今年秋後問斬,大牢裏秦芳喊著冤枉,京城中柳碧雲抱著兩歲的孩子繼續喊冤。這件案子驚動了新登基的皇上,要求刑部重審。正巧刑部收到邢西延上報的公文,呈給了皇上。皇上決定發回原地重審,此案破了,獎勵白銀一千兩。

    當然,不論殺人犯是誰,都要找出充分的證據,讓殺人犯信服百姓認可。想要得這一千兩白銀,必須付出很多的努力。

    容央睜開雙眼,開始一個個證據開始剝離。第一個便是這何老板撿到的玉簪,玉簪掉在青石板路上,碰撞後會發出聲響。這秦芳如果不是耳朵有問題,肯定能聽到自己玉簪掉下來的聲音,玉簪在這個時代可是很重要的東西。更何況,沈家已經沒落,估計這玉簪也是秦芳最寶貝的首飾了。一般女子摔跤之後,肯定會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扶一扶自己的雲鬢。這個時候肯定能發現自己的玉簪掉了,知道掉了之後怎麽可能不撿起來,就頭也不回的走了呢?

    第二就是秦永年,一個父親在女兒被抓入獄,居然告知縣令女兒夫妻不和,這不是說自己女兒可能就是因為相公有了小夫人,對小夫人寵愛冷落了自己。對相公懷恨在心,痛下殺手嗎?還不如直接說我也懷疑我女兒殺了女婿。要不是這個父親腦子有問題,就是這女兒不是親生的。哪有父親將自己的女兒推向大牢的,並且這秦永年還是一個生意人,生意人不至於這麽愚蠢吧?

    其次就是這秦永年女兒嫁給沈慶春七八年,要知道,那個時候沈慶春還沒有娶二房夫人,這期間都沒有對女兒女婿有任何資助,為何突然要資助女兒女婿?是真的為女兒著想,以後女婿發達了能過上好日子?這八年來從來不曾教過沈慶春做生意,這次借了三百兩銀子也不傳授一下做生意的經驗,就讓女婿貿然開始,這是準備賠銀子。

    就祖父和邢西延口述的案情分析,這個秦永年很是精明,生意做得好。可這次反常之態,就顯得有些古怪了。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