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去沈府
字數:2985 加入書籤
“大人您有貴客,忙您的去吧,等容央的祖父回來,我們便出府找個客棧住下,明日若大人依舊沒有空,容央就先回去等大人通知。”人家一家人團聚,自己也不好打擾,容央決定等容慶發回來去外麵找間客棧住下。
邢西延當然不會同意:“來的是我夫人孩子,另外兩人是我夫人的祖母和堂弟,各自院子住著也沒有什麽不方便。外麵吃住還得花費銀子,一個老人帶著一個孩子我也不放心。容央和容老爺子還住在原來的房間,吃的住的我已經吩咐下麵的人安排好了。不過家裏來了長輩,不能陪容央和容老爺子,有些怠慢二位了。”
“大人客氣了,既如此那容央就聽從大人的安排了。”容央行禮謝過邢西延:“我準備去沈府附近走走,大人看能安排一個衙役便裝同我出行嗎?”
“這有何難,我馬上替你安排一個機靈的。”邢西延到了正堂,安排了一個年輕力壯的衙役給容央,這人是衙門裏手上功夫最好的,也機靈,即可以保護容央,有對周遭的環境最熟悉。將她安排在容央身邊,邢西延也放心。
聽到慕老夫人和慕修寒也隨行來了梅山,邢西延心裏有些詫異。慕老夫人年前去了嶽父就職的地方過年才回京不久,這又舟車勞頓來了梅山。隨行的還有慕修寒,看來是慕修寒又鬧脾氣,老夫人疼孫子帶出來散心了。
邢西延和林立遠回去沐浴更衣,即刻上了馬車去城門口接人,臨走前吩咐下人安排好容央和容慶發的吃住。
同時,容央也帶著一身便裝的年輕衙役王毅出了衙門,跟在王毅的身後穿過兩條街,來到沈府正門口。這沈府果然是世家很有底蘊,宅院修得十分氣派,雖然如今有些破敗了,但在這梅山縣也是數一數二的。可以想象當年沈府鼎盛的時候,是何等風光。
沈府大門臨著街道,門口用大理石鋪就的台階,朱紅的大門上麵的銅環有些綠色的鏽斑。順著白色的高牆走到後門,再從後門走到前門,在沈府外整整繞了一圈。
看著朱紅的大門,容央感歎:“這麽大的沈府就空置了,多可惜!”
“是啊,自從出了人命案子這沈府就在無人居住了。”王毅站在容央身後,也感歎:“所說當初沈府沒落了,就沈慶春夫妻三人住在裏麵這宅子也算有絲人氣。現在裏麵估計已經雜草叢生,完全荒廢了。”
容央搖頭:“我說空置了,可沒說荒廢。”
王毅算是見識過容央斷案的手段,心中對小小的容央十分的佩服,縣令讓自己陪著容姑娘出來走走王毅感到很榮幸。聽容央如此說,知道是找到了依據,立刻提起了興趣的王毅東看西看也沒看出個所以然,好奇的問道:“容姑娘是如何知道裏麵沒有荒廢的?”
“你看哪裏!”容央指著一顆冒出牆頭的鬆樹:“這棵羅漢鬆我猜是種植在院內假山上的,你看它枝繁葉茂,修剪的漂亮有型。沒有人給它澆水施肥修剪,它可不能像現在這樣有型又鬱鬱蔥蔥。”
果然,這棵羅漢鬆長得很好。這羅漢鬆都是富人家種植的,需要有懂得的人好好伺候。王毅快跑起來一躍上了圍牆,果然沈府內一棵雜草也無。王毅心中更加佩服容央,真是好本事,從一顆樹就能推斷出。
王毅從牆頭跳下來:“容姑娘推斷的太對了,裏麵果然是有人打理,一棵雜草也沒有。”
“隻要細心觀察就能有所發現!”容央笑了笑,思索後道:“難道是柳碧雲住在沈府裏?”
王毅搖頭:“先前大人吩咐我們查過柳碧雲,自從出了命案後就回了一次沈府那換洗的衣物,之後就住在沈府後麵兩間民房裏。是租住的,帶著孩子,她父母為了照顧她,同她一起住在哪裏,賣豆腐為生。”
“為何有自己的房子不住卻要到外麵租住,倒是有些奇怪。”柳碧雲生活窘迫有房不住卻要在外租住,是何原因?容央皺眉,先前在縣衙邢西延卻沒有告知自己這麽重要的事情。
王毅分析:“一個女人帶著個孩子,住在死過人的空空的大宅院裏,可能害怕吧!”
沒這麽簡單,還得深入查一查才行!容央想著,走過沈府繼續往前走。沈府前麵道路兩旁都是商鋪,如果將諾大的沈府改做客棧定是客似雲來。步行一刻多鍾便到了何老板舊貨店,看來生意不錯,何老板臉上掛著笑容正熱情的向幾個顧客介紹自己的貨物。
從沈府到何老板店門口一直往前的這條街道鋪著石磚,這就確定了容央先前的疑惑,玉簪掉在這堅硬的石磚上回發出響聲,就算秦芳再著急跟上沈慶春或是怕被人發現,也不會聽到聲音不撿起玉簪留下這麽大的把柄在人手上。
沒想到一出來就有了收獲,跟著王毅到柳碧雲現在住的地方看了看,容央決定打道回縣衙。
一進門,容慶發正坐在桌前數剩下的銀子和銅板。見容央回來了獻寶似的拿出那幾尺粉紅色和淡紫色的布料,容慶發笑得滿臉褶子:“給央央買的,央央喜歡嗎?”
“喜歡,這連個顏色穿在央央身上一定很漂亮。”容央接過布料一個個圍在自己身上,開心的問容慶發:“祖父,央央美嗎?”
“美!我家央央跟仙女兒似的!”自家的孩子,怎麽看都這麽漂亮。容慶發越看越覺自家的容央天生麗質:“回去讓祖母和嬸娘給你做夏衫,在上麵繡上漂亮的花兒,就更漂亮了。”
“好!”容央收好布料,又看著幾匹天青色的布匹:“這是給哥哥們做夏衫的布匹,哥哥們穿上這顏色的衣衫可要將村裏的小姑娘們眼睛都看直了。尤其是強哥哥,會有很多媒人上門提親的。”
二孫子到了要定親的年紀了,隻是今年家中有些拮據便將此事推到明年。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m.101novel.com)